老戰士骨灰裡的黑色金屬片,到底是什麼?丨百年百篇

2021-01-08 遂寧新聞網

封面新聞記者 楊力

【老兵檔案】

耿志文,男,1928年12月生於安徽和縣。1943年參軍入伍,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新四軍第七師戰士、副班長、班長,二野後勤部排長,歷經多次英勇戰鬥,身上多處負傷,多枚彈片留在體內。曾被授予戰鬥英雄勳章、解放獎章、抗日勝利紀念章等。

新四軍老戰士、老黨員耿志文15歲進入軍營,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參加過大小無數戰鬥。他從戰爭中活了出來,但在很長時間裡都鮮少提及那段經歷。戰爭,帶給他的是身體和精神上的雙重創傷。

2017年,耿志文在成都逝世,享年90歲。

遺體火化完,家屬在他骨灰裡發現了幾塊黑色彈片。所有人沒想到,原本嵌在他身體裡大半生,幾乎被人遺忘的彈片,會以這樣的方式重現。彈片躺在子女手心裡,他們明白這就是父親多枚勳章背後真正的「功勳」。

在黑色彈片冰涼的金屬質感下,是一段段戰火硝煙的崢嶸歲月,也是一次次生與死的考驗。

一枚彈片

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也是耿志文去世第三年,他的家人在媒體上依然能見到關於這位老戰士、老黨員的相關報導。

在家人的記憶裡,耿志文有些嚴肅,聲如洪鐘,能震得住人。他們歸結為是老爺子當了大半輩子軍人的緣故。2017年8月21日,躺在四川省人民醫院病房裡的耿志文,再也聽不見老伴的聲音,也沒機會跟她道別,就如同睡著了一般,永遠地離開了。

兩天後,遺體火化儀式舉行,家屬在耿志文的骨灰裡發現了幾塊指甲蓋大小的黑色金屬片,子女們恍然大悟,「這不就是父親之前講的,他在抗戰時期被炮彈炸傷,一直沒有取出來的彈片嗎?」子女們更沒想到的是,父親曾提到的嵌在身體裡數十年的彈片,會以這樣的方式跟他們見面。

抗戰老兵耿志文骨灰中發現的彈片。

彼時,耿志文的老伴藺芳蘇小心翼翼地將彈片放在掌心,喃喃自語,「這個東西跟了他大半輩子,比我跟他在一起的時間還久。」

藺芳蘇說,因為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受過傷,耿志文這些年一遇到天氣變化,身體就多處出現疼痛,「一開始以為是風溼,聽他講了才曉得是彈片留在身體裡。」藺芳蘇曾告訴記者,丈夫的左手曾被子彈打穿過,留下不能提重物的後遺症。

與耿志文一樣,藺芳蘇也是軍人,她從河南參軍,學的是護士,後來還學習了檢驗學。婚後她曾陪同耿志文去醫院檢查,發現他的腰和臀部裡面,藏著12枚彈片,因為戰爭年代的醫療條件有限,一直沒取出來,他也慢慢習慣了。

一段回憶

據家屬回憶,這些長時間留在耿志文身體裡的彈片,成了他的作戰證明和記憶。

1928年,井岡山會師成功。同年底,耿志文在安徽和縣東堡耿村出生,家裡當時靠著務農為生,艱難地養活了耿志文四兄弟。但隨著日軍侵略「鐵蹄」蹂躪,活著變得更為艱難。

1943年,在抗日救國的感召下,15歲的耿志文告別父母,毅然跟著新四軍的步伐投入抗戰的洪流中。臨走前,他在老家的土地上畫了一個叉做標記,藉此明志,「不把鬼子趕走,就不再回家鄉。」

在新四軍中,年少的耿志文快速成長起來,從一名司號員,成長為班長、排長……其間歷經戰鬥無數。由於他每次都高質量完成交代給他的任務,受到領導重視。但也因每次都拼命完成任務,他的手臂、腰部、臀部、腿上都曾負傷。

比起戰爭帶來的傷痛,讓耿志文更加遺憾的是,因為戰爭的緣故他沒來得及回去見父親最後一面。見到母親時,已是戰爭結束,母親得知他到了成都後專程來尋,母子才得以見上一面。

捨身忘死

在江蘇鹽城的一場對日作戰,是耿志文給家人講述得最多的回憶。彼時,他已經升任班長,奉命帶領一班12名戰士,渡江偵察日軍的炮兵陣地情況。一開始還比較順利,直到情報搜集得差不多、地圖快要繪製完時,他們被日軍發現了。

日軍立即用機槍對我軍戰士進行掃射。由於敵我力量差距懸殊,無法正面對抗。面對日軍追擊,他們選擇冒險跳入長江求生。12人前去偵察、測繪,最終僅有3人回來,其餘戰友要麼犧牲在日軍槍口下,要麼被滔滔江水捲走了。在家屬眼裡,耿志文每次說起這段經歷,情緒都十分複雜。

耿志文生前獲得的部分勳章。

但這一次以命換來的情報,直接助力耿志文所在部隊的反攻。活下來的3人得到特別嘉獎,受到陳毅的誇讚,陳毅夫人還獎勵了他們各一枚銀元。

之後,耿志文更多是跟隨部隊在江蘇一帶打遊擊。讓他印象深刻的是,躲在蘆葦蕩裡的日子,由於部隊的存糧少,他們就靠抓魚挖藕來吃。部隊跟當地百姓關係十分融洽,老百姓除了主動給他們通報情況外,還會邀請他們去家裡吃飯。

吃飯的問題是解決了,但武器彈藥一直是塊心病。據耿志文生前回憶,艱難的時候,幾人才有一把槍,而且彈藥少得可憐。裝備來源只能是靠打遊擊和反「圍剿」時繳獲。耿志文跟隨新四軍蘇北部隊前往華東一帶,參加過反「掃蕩」戰鬥數十次,全身多次負傷。

奮鬥終生

抗戰結束後,耿志文繼續參加了解放戰爭。從江蘇、華東一線作戰,最終來到西南地區。1946年,在那個戰火硝煙瀰漫的年代,年滿18歲的耿志文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入黨的這一段經歷,他曾告訴家人,是他一輩子最正確的選擇。

「他一生參加過很多場戰鬥,從抗戰到解放戰爭,榮獲了很多勳章,有戰鬥英雄勳章、解放獎章和抗日勝利紀念章等。」耿志文家屬說,這些都是他一輩子的榮耀。

「上了年紀後,父親會時不時給我們講起參加過的戰鬥。」在兒女的印象裡,耿志文的形象是嚴厲的,從小要求他們多學習、看書,讓子女們了解新中國的成立,是如何的艱難困苦。

耿志文老人2015年觀看紀念抗戰勝利閱兵時的照片。楊濤 攝

在耿老骨灰裡發現的黑色彈片,家屬一致決定將它捐給博物館,讓更多人了解彈片背後,萬千共產黨員的愛國主義精神,「這或許也是這枚彈片被發現的意義。」據了解,目前該彈片保存在建川博物館內。

與耿志文一樣,一生戰功卓著的八路軍老戰士傅一宗2005年8月13日病逝後,家人在他的骨灰裡發現了12枚彈片。這些彈片主要來自他在抗日戰爭受的傷。由於當時八路軍醫療條件有限,只能進行簡單治療,不少彈片就一直留在他的體內。之後,他還帶著這些彈片參加過百團大戰。

新中國成立後,傅一宗前往醫院檢查,能看到他體內存留的這些大小不一的彈片,由於大部分嵌入較深,最終醫院只取出6塊,其餘的不敢貿然做手術。

「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如今,耿志文、傅一宗等老戰士、老黨員走了,但骨灰裡留下的一枚枚黑色彈片,卻濃縮了英雄的一生,就像時間刻刀留下的雋永一筆,讓我們永遠銘記他們的功勳。


責任編輯:陳豔    編輯:王瑋

相關焦點

  • 老戰士骨灰裡的黑色金屬片,到底是什麼?
    遺體火化完,家屬在他骨灰裡發現了幾塊黑色彈片。所有人沒想到,原本嵌在他身體裡大半生,幾乎被人遺忘的彈片,會以這樣的方式重現。 一枚彈片 新四軍老兵逝世 骨灰裡發現黑色彈片 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也是耿志文去世第三年,他的家人在媒體上依然能見到關於這位老戰士、老黨員的相關報導。
  • 百年頌歌 高昂激蕩丨青州市軍幹所「老戰士合唱團」再譜盛世新曲
    12月9日,是青州市軍隊離退休幹部休養所每周三的主題活動日,由軍休幹部、家屬和工作人員組成的「老戰士合唱團」,齊聚一起,高唱自己譜寫的獻給建黨一百周年主題曲《百年頌歌》。去年以來,青州市軍幹所所長高長青根據軍休幹部的生活特點,充分發揮自己的文化專長,先後譜寫了《我還是一個兵》、《雙擁曲》,請北京的著名音樂人張志耕譜曲,組織軍休幹部演唱,既豐富了他們的退休文化生活,又增強了凝聚力,使軍休幹部重溫軍旅歲月、增強緊密團結堅定跟黨走的豪情,取得了極大成功,在2019年青州市春節聯歡晚會上演出;今年在古城水上大舞臺舉行了慶祝建軍93周年文藝晚會,再現了老戰士們馳騁疆場
  • 主播說聯播丨86歲老戰士吃到新軍糧說像變魔術 潘濤:「魔術師」你...
    最近,央視記者記錄下了志願軍老戰士李繼德嘗到新軍糧的一幕,很多網友都說看哭了。主播潘濤說,老人家感慨這像「變魔術」,其實背後的「魔術師」你我都認識。潘濤:當老戰士吃到新軍糧會是什麼反應?最近我們央視記者給黃繼光的戰友李繼德帶去了現在火箭軍用的單兵口糧,看到能自熱的米飯,86歲的李繼德老人感嘆真是「變魔術啊」,這一幕把很多網友給看哭了。
  • 《地平線零之曙光》怎麼刷紫色線圈和金屬片 刷紫色線圈和金屬片方法
    導 讀 地平線零之曙光怎麼刷紫色線圈和金屬片?
  • 骨灰揚諾夫是什麼梗和意思 骨灰哥快手刀弟是誰資料
    骨灰揚諾夫是什麼梗?在空閒的時候,大家都喜歡去刷刷抖音什麼的,然後也會有很多人在作者的作品下面進行評論,自然而然地就會多出來許多梗,於是這些梗也會隨著廣為流傳,最近出現了一個新詞「骨灰揚諾夫」,很多人都在議論「骨灰揚諾夫」到底是什麼梗,其中蘊含著什麼意思呢?下面小編將會為您揭曉!
  • 英雄無悔丨志願軍老戰士孫景坤:不畏犧牲英勇善戰 深藏功名再建新功
    英雄無悔丨志願軍老戰士孫景坤:不畏犧牲英勇善戰 深藏功名再建新功 2020-10-27 18: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老戰士扶貧記
    當年11月,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脫貧攻堅戰的衝鋒號正式吹響,退休老戰士們一拍即合,由支部書記王志明等牽頭組成老戰士志願者扶貧隊,決定重點幫扶深度貧困村東升村,並立下誓言——東升不脫貧決不收兵。
  • 新書| 中國兒童文學百年百篇:名家力作大薈萃,提升寫作能力
    我回她說,其實在近百年以來,潛心為中國孩子原創的、貼近咱們本土文化與生活的優秀兒童文學作品,太多太多了,只是散落在茫茫書海裡,需要細細挖掘,等我騰出時間,幫她寫個新書單。  不久後的例行每周選書會上,我就看到了這樣一套深合我意,不用格外再去篩選的書。
  • 從科學角度出發,骨灰是什麼成分?骨灰做的鑽石,你敢戴嗎?
    古時候,人死亡後,往土裡一埋,豎個木頭刻上名字,就算是入土為安了。隨著文明的發展,土葬漸漸也開始升級了,以前在農村,都會提前建好一座水泥磚瓦的墓地,以備不時之需。那火化後,人體會變成什麼呢?先來了解一下,火化的全過程。如何火化?和過去直接在柴火上燒不同,現代是數字系統控制的火化爐。在火葬開始前,殯儀館會和家屬進行確認,徵得家屬同意並籤署相關文件。
  • 地平線零之曙光刷金屬片方法
    地平線零之曙光也就是地平線黎明時分即將在STEAM發售,在遊戲中金屬片是我們經常會用到的資源,那麼我們該如何速刷?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地平線零之曙光刷金屬片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地平線零之曙光也就是地平線黎明時分即將在STEAM發售,在遊戲中金屬片是我們經常會用到的資源
  • 天官特別篇報到,「半月關」會播完,名場面、「骨灰項鍊」全都有
    《天官賜福 特別篇》 在B站的國創發布會裡,天官動畫製作組帶來了一個新的消息,那就是有關動畫特別篇的製作,他們準備在2.16開播,時間基本定在了第一季播完完畢後它來接檔。而這個特別篇講述了半月國風波後,謝憐和三郎有關於身份和行為處事上的談心,這次的篇章故事,正式讓三郎掉馬甲,也讓殿下多年來的心結解除了,是一個必要的演繹。
  • 通訊:持續揭批侵華日軍暴行30餘年——日籍解放軍老戰士山邊悠喜子...
    新華社記者 冮冶 攝  新華社東京8月16日電 通訊:持續揭批侵華日軍暴行30餘年——日籍解放軍老戰士山邊悠喜子的「第二人生」  新華社記者郭丹 冮冶 鄧敏  「到處都是煙塵,整個天空都是黑色的,電線桿上都掛著屍體。
  • 《最終幻想15》改造機工刃任務解析 生鏽金屬片到底在哪?
    釣大魚地點 巨骨舌魚 嘉年華獎勵 粉紅惡魔 釣魚圖鑑 深淵石斑 刷經法 最終幻想15精品攻略 流程攻略 劇情攻略 料理收集 隱藏迷宮 改造機工刃任務解析 這個任務需要玩家在槌頭鯊附近的寶藏點尋找生鏽的金屬片
  • 花甲、生蠔裡黑色的東西到底是什麼?能不能吃?也許很多人吃錯了
    可有些人發現,在處理海鮮時,多數海鮮裡面都有黑色東西,這到底是什麼呢?不去掉能不能吃?也許很多人吃錯了。花甲裡黑色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地地道道的花甲粉,近幾年流行起來,它主要是用錫箔紙包裹上美味營養的花甲,再加上米線熬製,現流行於東北地區。從花甲粉整體上的營養價值來看,它屬於低脂肪高蛋白質食物。
  • 封面藝術丨黑色安息日:香菸是地獄通往天堂的階梯
    1980年,黑色安息日發行了第九張錄音室專輯《Heaven and Hell丨天堂與地獄》,這是樂隊迎來新主唱Ronnie James Dio後發行的第一張專輯,包括「Children of the Sea丨海洋之子」、「Neon Knights丨霓虹燈騎士」和「Heaven and Hell丨天堂與地獄」等經典歌曲,重現了黑色安息日的廣闊音域和史詩精神,All Music曾評論這張專輯是為
  • 京華物語丨照片裡百年前的老北京日常生活
    北京是一座有著數百年歷史的古都,通過北京,可以看到中國的歷史、中國近代城市的改造之路,以及各個階層的真實生活。那麼,距今一百多年前的北京,究竟是什麼樣的呢?那時的北京市民,又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有著什麼樣的娛樂和交際活動?隨著數碼影像技術的日益精進,數碼手工上色技術也日漸成熟。
  • 「紅船頌 南湖情」百年百首紅色原創詩歌首發
    原標題:「紅船頌 南湖情」 百年百首紅色原創詩歌首發 1月1日,「紅船頌 南湖情」百年百首紅色原創詩歌首發式暨2021第七屆中國詩歌春晚新年朗誦會在嘉興市南湖區舉行。嘉興市委書記張兵、中國作家協會詩歌委員會主任葉延濱為《「紅船頌·南湖情」百年百首紅色原創詩歌精粹》揭彩,嘉興市領導祝亞偉、敖考權等向南湖區基層文化陣地代表贈書,中國詩歌春晚組委會總策劃總導演屈金星,中國作協原副主席、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詩刊》編委黃亞洲,著名紅色詩人、中外散文詩學會副主席桂興華等作為特邀嘉賓參加活動。
  • 火葬場真能把人燒成骨灰嗎?很多人都被電視劇騙了
    很多人懼怕死亡,哪怕百來歲也不忍心離開,但是出生在這個世界,我們終究要回歸世塵土。俗話說:「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刻意的留戀並不能改變什麼,應該懷著一種淡然的心態,順其自然。人們去世後,會被安葬,要麼是土葬,要麼是火葬,不過這幾年漸漸開始主張火葬。那麼火葬場真能把人燒成骨灰嗎?
  • 北京市朝陽區抗美援朝老戰士獲愛心企業捐贈羽絨服裝
    為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表達對抗美援朝老戰士的崇高敬意,營造「崇軍榮軍」的社會氛圍,10月26日,國內領先的一站式叫車平臺——萬順叫車公司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向北京市朝陽區抗美援朝退役老戰士捐贈羽絨服裝。10月26日下午,由萬順叫車公司捐贈的厚實保暖的羽絨服裝運達北京市朝陽區退役軍人事務局。
  • 致敬抗日老戰士 不忘記崢嶸歲月
    太康縣委常委、縣人武部部長於永前,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潘布道日前先後來到高賢、楊廟等鄉鎮走訪慰問抗日老戰士,開展「敬獻一束鮮花、表達一聲問候、送上一份禮品、備一個健康包、拍一張合影留念照片」「五個一」活動,把黨和政府的關懷溫暖送到老戰士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