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餐飲不好做了,要是放前幾年早都把錢賺了。」我一個二次創業餐飲的朋友老王,發出這樣的感慨。
然而,就在老王長鬚短嘆的同時,我的一個年輕後輩25歲的小夥,卻在大學城把生意開的如火如荼,每天翻臺都要翻好幾輪,餐飲創業讓他成為同齡人中最早成為「百萬富翁」的典型代表。危機中暗含機遇,在一些人對餐飲業保持悲觀或者觀望態度的同時,另外一波人卻極力看好這個行業,並成功吃到了螃蟹,年賺百萬甚至千萬。
所以,不是餐飲越來越難做,而是你的餐飲越來越難做。
這些為餐飲行業注入新鮮活力的人,不僅帶來了新的賺錢理念,也帶來了新的營銷手段和獲客方式,不少新鮮的經營方法很多實體店都可以借鑑。老闆之道精選了幾個非常有實操意義的技巧和方式,今天給大家分享分享。
一、不光靠味道,還要靠腦子
現在的餐飲味道和服務是標配,市場競爭這麼激烈,味道不好,首先就會被市場淘汰掉。做餐飲也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單單是產品不錯,往往也會陷入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窘境。所以現在餐飲店拼得最多的其實還是營銷和新意。
很多年輕人做生意做得很好,因為年輕人最懂年輕人。年輕人開店往往不按套路出牌,所以搞抖音、玩直播,做手工,玩最近的熱點爆點,把本來很便宜的菜品非要折騰到讓人吃不起。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市場上的很大一部分人都吃這一套,誠實本分沒人愛,套路滿滿奪人心。
所以老店想轉型,新人想創業,離不開對市場的敏銳嗅覺。再結合一些新的形式去吸引留住顧客,是避不開的。
二、定人群、定品類、定爆款
如今中國餐飲市場越來越細分,越來越注重小品類的專業性。
所以不論是剛剛開始起步的餐飲初創者,還是生意遇到瓶頸的老油條,老闆之道都建議大家最好選擇一個具體的種類進行突圍,精耕細作,打響自己的知名度。具體怎麼做呢?
比如說你要做火鍋,要明確是做重慶火鍋呢,還是做酸湯魚火鍋?自己的主打菜品是什麼?就比如重慶很火爆的周師兄大刀腰片火鍋,把腰片作為自己的拳頭產品進行包裝,獨特的產品在市場上的反響自然不錯。
當然這只是舉一個例子,老闆之道只是想告訴大家,現在做生意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一個爆點,然後傾盡全力去打造他。很多老闆就是死於「一個貪」字,戰線拉得太長對於企業來說不是一件好事。選擇好想做的品類後,就需要調查市場,分析競品,知己知彼,看看你的對手在做什麼,你才能做出最適合的調整,殺出重圍。
市場條件變化下,餐飲人更要學會「識時務」,這個時務就是認清消費主體,把握消費趨勢,緊跟消費潮流,適時作出改變。
比如去年抖音爆紅之後,很多實體店就立馬跟進,吃了第一波紅利。比如開通抖音藍V,利用短視頻的形式對自己餐廳進行宣傳,或者是對接粉絲比較多的美食博主幫忙宣傳,讓顧客拍短視頻參與減免,這些方式效果都是立竿見影的。海底撈和coco等一大批餐飲企業打造的抖音套餐,西安的摔碗酒等等都能給我們如何抓住線上流量提供了不錯的思路。另一方面還要努力做好團隊建設,找專業的人來做專業的事,或者找專業的團隊來合作,讓利出去,自己做好自己最擅長的一塊,深度挖掘內在價值,建立起競爭的壁壘。
三、打造盈利產品,創造毛利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