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瑟王傳說背後的絕望!羅馬帝國崩潰後被遺棄的不列顛

2021-01-08 皓哥的歷史英雄譚

如果說關於西方騎士的傳說中,知名度最大的人物,那大多數人都會說,肯定是亞瑟王。作為歐洲騎士故事中最傳奇的人物,亞瑟王以及他的圓桌騎士們在傳說中抗擊入侵不列顛的撒克遜蠻族,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逸聞,甚至在某些故事中還遠徵高盧等地,擊敗過羅馬帝國,雖然最終被騎士莫德雷德背叛而死,仍然不失為一個卓越的、擁有騎士精神的王者。當然,我們都知道這些傳說虛構成分極大,但是,真實歷史中的不列顛,卻和亞瑟王傳說中的命運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說,亞瑟王的傳說,可以視為不列顛人民用來安慰自己的幻想。

在亞瑟王的傳說中入侵的撒克遜人,在真實的歷史上是存在的,實際上,他們正是在古羅馬帝國末期入侵羅馬世界的蠻族之一,也屬於日耳曼蠻族。而那個時候的不列顛,指的就是羅馬帝國統治下的不列顛地區,也就是現在英國的南部,即英格蘭地區以及威爾斯地區。

早在羅馬人踏上不列顛的土地之前,據說希臘人就已經知道這片土地的存在了,善於航海的希臘冒險家們為日後的不列顛起了一個名字,即「阿爾比恩」,將這裡視為世界的邊界之一。而不列顛進入羅馬人的視野的原因也比較偶然,當時正是公元前1世紀,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凱撒大帝的時代。凱撒在徵服高盧的時候,從蠻族俘虜口中,得知不列顛的蠻族在幫助高盧人,於是,為了懲戒這些與羅馬為敵的人,凱撒點起大軍,從公元前55年開始,兩年的時間裡,他分兩次入侵不列顛。在凱撒的武威之下,雖然羅馬人因為海難損失不小,卻依然大勝不列顛人,不過由於當時高盧爆發叛亂,因此凱撒便沒有繼續深入不列顛,而是回到了高盧。順帶一提,不列顛這個名稱,是根據當地蠻族布列吞人而起名的,意思是「布列吞人的土地」。

凱撒雖然回去了,但沿海的不列顛的蠻族們內心的震撼卻沒有削減半分,他們深感於羅馬軍團的先進和強大,主動與羅馬人籤訂了同盟條約,成為了羅馬人在不列顛地區擴張的嚮導。而到了公元43年的時候,不列顛上反對羅馬人的力量逐漸壯大,特別是像卡圖維勞尼王國這樣的本土國家。當時正是羅馬帝國的上升期,於是克勞狄烏斯皇帝派遣4萬羅馬大軍,輕而易舉地殲滅了當地的反抗勢力。而等到了著名的暴君尼祿時期,羅馬軍團更是撲滅了著名的布狄卡起義。接連的反叛使得羅馬人下定決心,將不列顛整個併入羅馬帝國,改為行省,而不是繼續放任當地蠻族王國的存在。

因此,從公元1世紀開始,現代的威爾斯以及英格蘭地區就成為了羅馬帝國的行省,羅馬人在這裡建設城市、修建大道、繁衍生息,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地的蠻族凱爾特人也逐漸和羅馬人融合,這就是羅馬不列顛人。而現今的蘇格蘭地帶,則因為羅馬帝國放棄了進一步的擴張而繼續保持著蠻族原始統治的樣子,特別是羅馬五賢帝之一的哈德良大帝期間,羅馬人還在行省的邊界特意修建了城牆來防禦,這就是著名的「哈德良長城」。

於是,伴隨著羅馬帝國帶來的秩序,不列顛地區就這樣穩定地進行羅馬化,然而,隨著羅馬帝國的隕落,羅馬不列顛地區也迎來了一場浩劫,那就是蠻族入侵。

在羅馬帝國300年的穩定統治後,經歷三世紀危機的羅馬帝國已經衰落不堪,特別在公元395年時,在統一的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大帝死後,根據他的遺言,羅馬帝國東西一分為二。不列顛地區自然屬於西羅馬帝國。可惜的是,西羅馬帝國不僅經濟上虛弱不堪,而且其漫長的歐洲邊界線飽受大量蠻族部落的衝擊,更令人扼腕的是,昏庸的皇帝霍諾留又殺害了父親留下來的得力幹將斯提裡科,致使西羅馬帝國喪失了手中的精銳之師,成為了待宰的羔羊。

而作為西羅馬帝國的邊境行省,不列顛地區不僅要面對北方和西方自古以來就存在的土著蠻族,還要面對從海上來的大敵,那就是撒克遜人。當時的羅馬帝國在這裡缺乏海軍,因此,原本隔離於大陸的不列顛非但沒有得到大海的庇護,反而由於漫長的海岸線而飽受威脅。羅馬帝國原本在海岸線修建的大量石牆和塔樓組成的防線,也因為連續不斷的襲擊而越發破舊。

而當來自大海的入侵者登陸後,本地的羅馬軍隊也難以抵擋,因此,西羅馬帝國不得不常常命令高盧地區的羅馬軍隊進入不列顛作戰,可每當歐洲大陸的羅馬軍隊完成任務離開不列顛,撒克遜人就又趁機來到不列顛燒殺擄掠。而隨著西羅馬帝國的進一步虛弱以及歐洲大陸的蠻族侵襲越發猛烈,西羅馬皇帝霍諾留也不得不做出最後的決定了。

於是,霍諾留最終公元410年左右下令,讓所有的不列顛地區的羅馬軍隊放棄不列顛,全部撤退到高盧地區來保護高盧。在詔書裡,他告訴羅馬不列顛的人們「今後無法再為保護他們進行如此艱難的跋涉了」、「要拿起武器,學會同敵人作戰。」

當羅馬軍隊全面撤出不列顛時,羅馬不列顛地區喪失了來自帝國的武力保護,只剩下一些當地老兵、自願留下來的羅馬士兵還能勉強作戰,其它全是平民。據說,在留下來的士兵中,就有一些薩爾瑪提亞遊牧騎兵,這些人雖然出身遊牧民族,但在羅馬文明的影響下,留在了不列顛保護當地老百姓,後世有人認為,他們可能就是圓桌騎士的原型之一。

而當地人在知道西羅馬帝國已經拋棄他們之後,立刻按照祖先們的部落劃分選舉各自的國王。一時間羅馬不列顛地區出現了許多大大小小的王國,這一時期,則正是亞瑟王傳說開始的時候,符合傳說中不列顛諸國的描述。不過與傳說不同的是,羅馬不列顛人並沒有團結在一個領袖麾下,反而先陷入到了內亂之中。他們不知道,除了撒克遜人之外,盎格魯人和朱特人也對他們虎視眈眈。

而撒克遜人則沒有放過這個機會,在公元410年和公元419年,撒克遜人兩次入侵不列顛,同一時間,原本哈德良長城北方的皮克特人也跟著大舉入侵。內亂的不列顛人根本無法抵抗,像羔羊一樣被蠻族所殺戮。絕望之中,不列顛人甚至向早已拋棄他們的西羅馬帝國再次送去書信,信中不列顛人寫到「敵人把我們驅趕到海上,海又把我們趕到敵人面前」,他們乞求帝國能夠派遣軍隊來拯救他們,但這時的西羅馬帝國正飽受「上帝之鞭」阿提拉的摧殘,自身都難保了,又哪來的軍隊解救不列顛人呢?

而在《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中記載,當時不列顛的一個國王沃蒂根邀請一名叫做亨吉斯特的蠻族僱傭兵來到不列顛同北方的皮克特人作戰,可是亨吉斯特反客為主,不僅殺死了沃蒂根,還從不列顛人那裡得到一大片土地。原本來自海上的蠻族,這下開始在不列顛扎了根。隨後,定居了的盎格魯-撒克遜人開始大舉入侵人的國家,許多當地王國被消滅,大批不列顛人逃亡,有的人去了威爾斯地區,還有的人度過大海,來到現在法國的布列塔尼地區,據說,後來的布列塔尼公國就是他們的後裔建立的。

更為糟糕的是,隨著歐洲大陸上法蘭克蠻族的一家獨大,留在歐洲的盎格魯-撒克遜人被擊敗,於是他們決定投奔自己在不列顛定居的同胞們。這樣一來,不列顛的盎格魯-撒克遜蠻族有了生力軍的補充,於是再次對不列顛人發起了進攻。他們一路勢如破竹,將殘存的不列顛人逼到了巴頓山上。根據《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的記載,不列顛斯盧爾斯國王亞瑟及時支援,最終擊破了盎格魯·撒克遜人,而根據《英吉利教會史》的說法,不列顛軍隊是在一位叫做安布羅修斯·奧裡安努斯的指揮下取得了勝利。而在亞瑟王傳說中,在巴頓山取勝的正是亞瑟王本人。

而在亞瑟王傳說中,擊敗撒克遜人的不列顛王國繼續進攻,甚至控制了高盧地區,還擊敗了羅馬帝國的大軍,亞瑟王本人卻在這種情況下因為騎士莫德雷德的背叛而回援,最終在劍欄之丘和莫德雷德同歸於盡,騎士王國就此衰落。但是,真實歷史的不列顛人卻並沒有在巴頓山之後奪回不列顛地區的控制權,反而被敵人進一步擊敗。最終,留在不列顛的當地人只能退守到威爾斯山地之中,他們的後裔,就是後來的威爾斯人。

諷刺的是,作為入侵者的盎格魯-撒克遜人擊敗不列顛人之後,原本的羅馬不列顛行省反而被改稱為「英格蘭」,即盎格魯人的土地。更有意思的是,當後來的諾曼人徵服英格蘭後,為了對抗法國的查理大帝及其十二聖騎士的傳說,樹立英格蘭王國自己的文化符號,英格蘭人特意將數百年前的傳說整理了起來,並編寫成了書籍,這就是大多數人熟悉的亞瑟王故事的由來。這種局面無疑是非常滑稽的,入侵者的後裔將不列顛人的英雄挪用為自己國家的英雄,全然不顧傳說中兇惡的蠻族,正是他們的祖先。

傳說中,亞瑟王在劍欄之丘戰役後被送到了阿瓦隆仙境,而當不列顛再次陷入危難時,他會出現重新拯救不列顛人。可是,真實的歷史中,不列顛人卻始終沒有奪回原本的國土,連自己民族創造的傳說中的英雄,都成了入侵者的果實。亞瑟王傳說雖然以悲劇結尾,可歷史上不列顛人的遭遇,卻比傳說的結局更加令人扼腕。

相關焦點

  • 從亞瑟王的神話傳說,看今日的英國人是如何形成的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話傳說,英國也不例外,亞瑟王便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在我看來,亞瑟王在英國的地位,就像黃帝在華夏文明中的地位一樣,被英國人稱為「永恆之王」(the Once and Future King)。關於亞瑟王的故事,最早出自公元600年左右的一首詩《高多丁》。
  • 亞瑟王原型大揭秘
    為了懷戀昔日的榮光,今天小編聊一聊FGO手遊裡一些人氣角色背後人物原型的歷史故事。 阿爾託莉雅·潘德拉貢,這位FGO最具代表性的看板娘,其原型就是英國古老傳說中的亞瑟王。哈哈哈……歷史上的亞瑟王當然不一定是女的,其實亞瑟王只是傳說,並不是真實的。在公元8至9世紀威爾斯地方教會的編年史中,記錄了一位叫亞瑟的人,他在5至6世紀抗擊了蠻族的入侵。這是關於亞瑟王最早的記錄,而且記錄非常簡短。
  • 不列顛的偉大傳奇:亞瑟王與圓桌騎士
    根據不列顛悠遠的傳說,不列顛受到到外敵入侵,亞瑟王便帶著圓桌騎士抵抗。最終將侵略者趕走,保護了國家和人民,不列顛人民走出了黑暗,看到希望的曙光。趕走侵略者後,亞瑟王統一了不列顛各部落。然後又不斷擴張領土,版圖甚至延伸到了歐洲大陸。
  • 亞瑟王與圓桌騎士的傳奇故事
    一、亞瑟王的傳奇故事在英國傳說中, 有一位神話般的王者,他領導圓桌社的騎士們進行了一次次的徵戰與冒 險,最終統一了不列顛,這個人就是亞瑟王。在羅馬帝國衰敗後,亞瑟王領導圓桌騎士們從不列顛出發, 在歐 洲大陸一路勢如破竹 ,直至攻陷羅馬,並在此地接受主 教的加冕,成為了歐洲之王。
  • 古不不列顛的傳奇之王--亞瑟王
    正因為無人知道這個男孩是尤瑟王的孩子,所以有些騎士心有不甘,但梅林出現並告訴了他們亞瑟的身世後他們還是不得不相信亞瑟就是不列顛的新國王。從小過著寄居的生活的亞瑟,這份辛苦終於得到了報償。亞瑟在執政初期,這位年輕的國王對梅林顯露出了強烈的依賴。不列顛迎來了空前的統一和強大。他扶貧濟弱,建立起一個繁盛的王國。
  • 亞瑟王的前世今生
    隨著遊戲《Fate》的出現,凱爾特神話人物亞瑟王變得廣為人知。在遊戲中,亞瑟王以阿爾託莉雅·潘德拉貢的萌妹子形象出現,收穫了大批狂熱粉絲。那麼,真正歷史上的亞瑟王是什麼樣子哪?最早的有記錄亞瑟的史料是威爾斯地方教會的編年史,大約在公元8-9世紀,裡面提到一位叫亞瑟的人在公元5-6世紀抗擊入侵的蠻族,但是記錄很簡短。這一部分的原型顯然就是在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侵不列顛之時領導殘留的羅馬人和羅馬化的不列顛人與之對抗的許多位首領。
  • 亞瑟王的傳說究竟從何而來?
    這需要從一個傳說說起亞瑟是古不列顛最富有傳奇性的國王之一,在傳說中他帶領不列顛人民抗擊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入侵,同時在他身邊也有許多騎士——圓桌騎士,同時他的身邊也有一位著名的謀士——梅林。英國曾經出過一部連續劇《梅林傳奇》,講述的就是亞瑟王與梅林的故事那麼歷史上的亞瑟又是怎樣的呢?
  • 他是撲克牌中的梅花J,亞瑟王最器重的騎士,卻給國王戴了綠帽子
    J(Jacks)意思是騎士,梅花J就是英格蘭傳說中的著名騎士蘭斯洛特。當凱撒執政羅馬時期,為了阻止不列顛島的凱爾特人對歐洲大陸的襲擾,發動了數次對不列顛島的徵服戰爭。最終不列顛島成為了羅馬帝國的一部分,不列顛島在羅馬的帶領下蓬勃發展。
  • 亞瑟王的故事是真是假?揭秘一段真正的英國古代史
    3 世紀末期,羅馬帝國在蠻族的打擊下已經搖搖欲墜,內部軍事強權鬥爭也逐漸激烈,395年,帝國本土也一分為二,東羅馬帝國以君士坦丁堡為都,西羅馬帝國以羅馬為都。現在羅馬人撤退後,眼見大好機遇來臨,他們豈能錯過良機,各個部落不斷從德國本土湧入不列顛。凱爾特人自然奮起反擊,而著名的亞瑟王與圓桌騎士就發生在這個時期。亞瑟王和圓桌騎士的故事在英國家喻戶曉,普及程度你可以理解為中國的《三國演義》。
  • 王者榮耀 亞瑟王
    亞瑟王(King Arthur),全名為亞瑟·潘德拉剛(Arthur Pendragon),是英格蘭傳說中的國王,也是凱爾特英雄譜中最受歡迎的圓桌騎士(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的首領,一位近乎神話般的傳奇人物。依照傳說,他在羅馬帝國瓦解之後,率領圓桌騎士團統一不列顛群島,被後人尊稱為亞瑟王。
  • CAPCOM圓桌騎士的背景:亞瑟王與圓桌騎士們的故事具體是怎樣的?
    遊戲中的歐洲騎士給雪叔的感覺就像是中國武俠的俠客,沒錯,雪叔那會也很喜歡武俠,所以很迷《圓桌騎士》,亞瑟王和圓桌騎士大家都知道,但是具體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今天雪叔和大家聊聊《圓桌騎士》這個遊戲最主要的背景故事亞瑟王和圓桌騎士們的傳說故事。《圓桌騎士》是CAPCOM於1991年在CPS1基板上發行的動作遊戲
  • Noah君棄與京慕雨探討:亞瑟王與圓桌騎士精神
    在遙遠的古不列顛,曾經誕生了一名最富有傳奇色彩的偉大國王,他的一生波瀾壯闊,創造了許多人類無法達成的奇蹟,他就是不列顛歷史上最輝煌的王者,亞瑟王。相傳,亞瑟是老國王的私生子,自小就被魔法師撫養長大,寄養在一個普通的貴族家庭之中,他恪守騎士精神,善良、正直、仁愛、忠誠、有禮,但同時又善於獨立思考。在前任國王,亞瑟的父親過世以後,國內形勢開始動蕩,就在這時,一把寶劍出現在聖誕節前夜的一所教堂之中,插在一塊石頭上,這寶劍的劍身上寫著金色的銘文:「自堅石中拔出此劍者,可為英格蘭之王。」
  • fate英靈背後的歷史(第一篇)——凱爾特神話亞瑟王傳說
    然而凱進入會場後才發現忘了帶劍,於是阿爾託莉雅接受囑託回去取劍,阿爾託莉雅趕回家發現大門緊鎖,所有人都去看比武,此時阿爾託莉雅發現周圍一個人都沒有,於是來到石塊前,並未多做思考,仿佛是本能所引,很輕鬆地拔出石中劍去交給了凱因為無人知道阿爾託莉雅是尤瑟王的孩子,所以有些騎士有所懷疑,直到梅林道出了她的身世,她便是尤瑟王的後裔,真正的不列顛繼承者,由此所有的騎士都承認了這位新不列顛國王,亞瑟王
  • 手握聖劍的亞瑟王,真的存在於真實的世界歷史嗎?
    傳說他是圓桌騎士的首領,一位近乎神話般的傳奇人物,被稱為「永恆之王」。亞瑟王是英格蘭傳說中的國王,也是凱爾特英雄譜中最受歡迎的圓桌騎士團的騎士首領,一位近乎神話般的傳奇人物。不列顛的傳奇,圓桌騎士的傳說流傳至今。亞瑟王傳說,是西元十二世紀,由遍歷歐洲的吟遊詩人開始傳頌的。
  • 亞瑟王與不列顛王國,為何遲早都會走向滅亡?與吉爾伽美什有關
    作為梅林一手製造出的紅龍王者,亞瑟王自出生起就成為了一個工具人,整日整夜為了復興不列顛王國而進行著奮鬥。然而無論她如何逆天而行,最終只是延續了王國的壽命,不列顛最後依然走向了滅亡。亞瑟王與不列顛王國,為何遲早都會走向滅亡?與吉爾伽美什有關。
  • 亞瑟王及其圓桌武士傳說之謎
    源於英國的亞瑟王傳奇在西方世界流傳甚廣,而亞瑟王的名字也家喻戶曉,他既是傳奇的發端,又是傳奇的終結,更是傳奇中必不可少的人物。亞瑟王傳說故事,最初是民間廣為流傳的英雄故事。起源於五至六世紀不列顛人抵抗盎格魯--撒克遜人入侵的戰爭。
  • 戰術RPG《亞瑟王:騎士傳說》發布預告
    《亞瑟王》系列開發商NeocoreGames正式宣布了系列新作《亞瑟王:騎士傳說》(《King Arthur: Knight’s Tale》暫譯)。本作是一款次世代戰術RPG遊戲,並將於2021年初登陸Steam平臺,計劃登陸PS5及XSX平臺。
  • 旌旗漫捲三洲地,羅馬人入侵不列顛與英國早期社會形成
    ,從共和時代再到帝制時代的轉變,甚至於羅馬在不斷成長的道路上,已經擊敗了無數的強敵,形成了一個地跨三大洲的巨大國家,羅馬帝國和當時東方文明建立的漢帝國同為超級大帝國。在潛移默化影響之下,生活在不列顛群島上的一些較大的原始部落,逐漸有了稱霸的野心,其中較為出名的是卡圖維勞尼部落,當時這個部落在不列顛島的南部已經具有較大的影響,其部落首領辛俾林已經自號為「不列顛之王」。
  • 王者榮耀之歷史上的亞瑟
    亞瑟作為新手必備英雄,簡單的操作與一往無前的氣勢,收穫了大批忠實粉絲。而他的原型亞瑟王,也是一位勇敢的傳奇人物。亞瑟·潘德拉貢,又稱亞瑟王,人們對他的認識更多來自於凱爾特神話傳說和中世紀野史文獻。傳說他是國王尤瑟之子,因拔出巖石中相傳只有「英格蘭之王」才能拔出的「石中劍」而稱王,是古不列顛最富傳奇色彩的偉大國王,據說他創立了圓桌騎士和圓桌制度,並率領他們使不列顛擺脫了羅馬帝國的統治。在英國人心目中,亞瑟王和圓桌騎士是正義與希望的象徵。在那個野蠻黑暗的年代,正是這群英雄以勇敢和堅強驅逐了強敵,帶領不列顛人尋找到光明,使群島各部歸於統一。
  • 《帝國時代2:決定版》亞瑟王屬性介紹
    《帝國時代2:決定版》中的亞瑟王是英雄兵種的一種,作為幻想中的人物其屬性還是相當強力的。對該英雄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看看「FaQ」分享的這篇《帝國時代2:決定版》亞瑟王屬性介紹。《帝國時代2:決定版》亞瑟王屬性介紹:King Arthur中文名稱:亞瑟王單位種類:步兵單位外形:冠軍劍士出現戰役:無生命值:270攻擊力:13(近戰)額外攻擊:3 vs 建築攻擊間隔:2.03護甲:2/2移動速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