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講封神演義》名著新解讀,培養孩子的深度閱讀和思維習慣

2020-12-14 桑者閒閒

在四大名著中,孩子們最喜歡的應該是《西遊記》,因為裡面的人物和情節最有趣,有神仙、妖怪、法術,還有各種打鬥場景,讓人看了好不快哉。喜歡《西遊記》的孩子一定也喜歡《封神演義》,除了有神仙妖怪和法術,封神演義還多了一些歷史題材和傳統文化在裡面,知識性更強一些。

但從文學趣味來說,則不是那麼出彩,在文章編排、句子運用等方面,《封神演義》跟《西遊記》有很大相似。但也有不同,《西遊記》更精彩一些,每一次災難和打鬥,出的招式、乃至罵人的話,都不一樣,而《封神演義》的模式則比較單一。

因為原著《封神演義》的描寫很單調,重複的句子比較多,所以被拍成過電視劇、電影,深受大人和兒童的喜愛。我記得帶兒子去看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人物》的時候,他看哭了好幾回,電影《姜子牙》也沒拉下。

封神演義除了故事本身吸引人,裡面所包含的歷史知識和傳統文化也是值得傳承的。兒子說,他看到了《封神演義》裡面表達的「仁者」思想,如果改編的電影或者書籍能讓他有如此領悟,我覺得也算是很成功了。

如果喜歡《封神演義》的孩子,我推薦看趙卓筠的這本《給孩子講封神演義》。這本《給孩子講封神演義》也是在原著的基礎上進行了改編,原則上是一本繪本,主要閱讀對象是兒童。

在外觀上,超大8開翻頁,非常有份量,有質感,中國風的插圖給孩子帶來極強的視覺衝擊,52幅精美彩繪造型豐富多彩、動作生動傳神、場景大氣磅礴,給孩子的審美體驗超級棒。

在內容上,本書內容更為精簡易讀,去掉了很多打鬥和低俗語言,拋去原著中陳腐的封建思想與不適宜兒童閱讀的細節,用最少的文字展現每個故事的精華,讓孩子的閱讀體驗更加。全書共有52個分鏡,也就是52個短篇故事的串聯,把主要人物、事件、地點等展現出來,讓孩子閱讀起來不會很吃力。

在擴展延伸上,本書對原著進行深度解讀,趣味性和知識性相結合,包含了60個知識解讀,10個人物小傳,在讀故事的同時,還可以學習很多知識。書中加入了傳統文化的傳承在裡面,尤其是對封神演義宣揚的理念也進行了新的解讀,作者說到:雖然這部作品欠缺邏輯、強調宿命論,但他還是有著一些非常先進的思想。如並不宣揚愚忠,敢於批判君父,雖然不支持君父永遠正確,但也不支持賣直取忠。

本書分為五大部分來講述,最大的價值我覺得應該是史海掠影部分,主要對《封神演義》中值得單講的人物進行了逐一的品評和引申,也將相關的歷史知識、文學鑑賞分析等融入其中。可以幫助小讀者舉一反三,培養孩子閱讀好書的方法和思維習慣。一本《給孩子講封神演義》為你講透封神演義,我覺得看著一本就夠了。

相關焦點

  • 《給孩子講封神演義》:解鎖中國神話故事新讀法
    像《哪吒鬧海》、《狐妖惑紂王》等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也是出於《封神演義》,前不久電影院上映的《姜子牙》也是根據這部神話故事改編的,可見它在中國的地位不低於四大名著。最近又閱讀到了另外一個版本《給孩子講封神演義》,作者趙卓筠在名著《封神演義》的基礎上,進行了改寫,刪去冗餘的對話以及重複的敘事,用簡易的文字去展示每個故事的精華點,讓這部經典神話故事作品煥然一新,相比之前的大篇幅語言讓孩子難以讀懂,這版簡單的還比較適合小讀者們。
  • 給孩子講封神演義,帶孩子了解中國自己的神話體系
    我們能給孩子講的故事,無外乎童話、寓言、和神話故事。而這套《給孩子將封神演義》以繪本的形式,把整個《封神演義》的故事情節都介紹給我們和我們的孩子們,同時延伸的很多知識點,方便我們在閱讀時理解書中內容,同時還可以增長見識,也讓我們講故事時有所擴展,便於回答孩子們的那些為什麼。
  • 孩子從愛看漫畫,到喜歡讀名著,如何培養孩子養成閱讀好習慣?
    文|橙果媽媽圖|網絡對於當家長而言,在孩子讀書這方面,相信很多家長最頭疼的,就是孩子對於名著的閱讀和欣賞了。為啥這麼說呢?誰尋思,到了三年級了,尋思不能總是看這類漫畫故事類書,該切換到一些更合適兒童閱讀的書籍了,這個時候,老師也在課堂上建議孩子多讀經典名著,給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給孩子買了一堆的書籍回家啊,卻發現真是頭大了,因為孩子,根本不喜歡讀這類的書籍,她空閒時間寧可看看電視,上網玩遊戲,也不願意靜下心來讀一本經典的書籍。
  • 這套精美連環畫,讓孩子輕鬆閱讀《四大名著》
    孩童時期是閱讀黃金期,而四大名著中所蘊含的豐富人生哲理,當時他們可能不理解,隨著年齡增長,兒時所看到的道理都能慢慢體會。當然,孩子讀經典一定要選對版本。今天我們推薦的這套《四大名著連環畫》(48冊)圖文結合注音版,孩子更喜愛,閱讀無障礙。
  • 擔心孩子上學後語文成績不好?孩子的閱讀習慣培養了解下
    在校園中我們可以發現,從小擁有良好閱讀習慣的孩子,在中小學對於語文的興趣就比較大。同時,在寫作方面的能力也會突出。而從這情況中我們可以看出,孩子在入學前是否有閱讀習慣,對孩子入學後語文學習方面有著較大的影響。
  • 名師助力「親子共讀」,名著閱讀不再難
    其撰寫的《超常兒童語文學習過程中創造性思維培養論略》《超常兒童學習發揮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語文學習過程中創造性思維培養論略》《中學語文詩歌創作教學實踐探索》等多篇論文,在中國超常教育年會、亞太資優教育年會、世界超常教育年會上獲獎,並受邀在會上作專題發言。在教育部最新版《語文課程標準》中,提高了對閱讀量、閱讀面以及閱讀深度的要求。
  • 英語分級閱讀圖書館,讓孩子遠離3C產品重拾閱讀習慣!
    家長經常苦惱於沒有時間和能力去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而孩子面對英文書籍更是提不起興趣,一本書沒讀多久,便會被ipad等電子產品所吸引。.閱讀完後缺乏系統性復盤和成效評測,讀完了並不等有效閱讀,只有能充分理解+整合+思辨+應用,才能算真正讀懂了,吸收了。
  • 伊萊英語原版閱讀培養孩子養成閱讀的習慣
    英語教育主要包括應試路線和原版路線兩大方向,這兩條路線在道路上隨著孩子的成長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學習成果。應試學習,會讓孩子在短時間內記住大量的單詞和語法,效果在短時間內看起來很好,長時間則容易遺忘,而伊萊英語原版閱讀遵循語言的學習規律,以培養英語應用能力,語言邏輯思維為目的,從聽和讀這兩個輸入環節開始保持大量的優質輸入,並最終能將「肚子」中的知識轉換成口語和寫作。
  • 語文新課標推薦 孩子一生必讀的8部世界名著,你家孩子讀了幾本?
    她曾經說過她在讀書時代就喜歡各種課外書籍,特別是世界名著,目前所有的名著她基本都看過,而且閱讀的習慣她一直延續到現在,所以在《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我們能看到不一樣的董卿。愛讀世界名著的孩子,會有超出年齡的眼界和心胸。黃磊曾在微博上曬過一張多多在窗邊讀書的照片,配文「窗邊的小女孩」。
  • 重視孩子思維能力培養,掌門少兒三大思維課程值得信賴
    科學研究表明,幼兒時期養成的思維習慣,能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其中語文思維課程十分重視語文學習的人文性,以語文知識為載體,讓孩子在輕鬆愉快的遊戲過程中學習語言的構建與運用,學會文學名著的閱讀與鑑賞,掌握傳統文化的理解與運用技巧,讓孩子真正做到能讀會寫善表達。  數理思維課程則以數學知識為載體,藉助輕鬆愉快的遊戲氛圍,幫助孩子認識數字、學會計算、理解數學邏輯,讓孩子獲取數學知識的同時,培養對數學的濃厚興趣,從而達到提升思維能力、學會思考的目的。
  • 孩子只看漫畫和小說,要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家長需要明白幾點
    我們家長都知道:小學階段是培養良好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的黃金塑造期。常常聽到有家長問:為什麼我們孩子看書,只看圖片、漫畫類圖書圖不愛看字,該怎麼辦?孩子特別喜歡讀繪本,一本一本的看都不煩,但是上了3年級了,會不會對孩子識字和閱讀不好?上了小學後,孩子就開始迷戀上各種小說了,不然他就看不進去書籍,我該怎麼辦?這樣的問題,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遇到家長很苦惱,來詢問。
  • 孩子只看手機不看書怎麼辦?培養閱讀習慣要趁早,聰明家長這樣做
    但大家都知道,玩手機不僅對眼睛不好,對發育沒成熟的孩子來說,長期玩手機的話,他們的骨骼和頸椎也是會受到影響的。所以家長還是要控制孩子玩手機的頻率,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讓他們明白,除了玩手機,了解世界還有別的方式。那很多家長就犯愁了,如何能讓孩子愛上閱讀呢?
  • 這4本教育部指定閱讀的文學名著,你的孩子一定要讀!
    孩子還小的時候,識字量有限,能讀的都是一些簡單的書籍。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不少家長都有一個困惑:想讓孩子讀一些文學名著把,但它們中的大多數都是「大部頭」,而且需要很多背景知識作為支撐,讀起來有一定難度;可如果選擇縮減版吧,往往只保留了故事情節,體現不出原版本語言和思想上的精妙之處。
  • 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3個方法,循序漸進
    那麼,怎麼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呢?1、 固定時間陪孩子閱讀,形成一種儀式陪孩子一起讀,這是最好的辦法,也就是現在的所謂親子閱讀。無論自己的工作有多忙碌,爸爸媽媽可要每天抽出一些時間與孩子一起閱讀。孩子跟父母一起讀書,可以增進親子感情。孩子習慣依偎著父母,或者並排而坐,這樣能拉近父母和孩子的距離。婷婷小的時候,我每天下班回來都快八點了,我還是會在8點半左右陪婷婷一起看半個小時的書。以此最後,只要一到8點半,婷婷就會把想要看的書找出來,等著我陪她一起看。
  • 培養孩子愛讀書的習慣從閱讀「繪本」開始
    揚子晚報網11月28日訊 (通訊員 袁開建 金蓉 趙小芳 許杏波 記者 王國柱) 4個稚氣未脫的兒童,拉著媽媽的手走上舞臺,在悠揚的樂曲之中表演舞蹈《聽我說謝謝你》……這是11月28日上午興化戴南鎮「2020感恩有禮」全民閱讀主題活動的開場鏡頭。
  • 孩子的閱讀習慣怎麼培養?家長們注意了,三個小習慣從小養起
    孩子的閱讀習慣怎麼培養?家長們注意了,三個小習慣從小養起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自古以來,古人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飽讀詩書,這樣才能尋得黃金屋。古今中外,提到孩子的學習能力,首當其衝的就是以閱讀能力來進行判定的。
  • 怎樣教孩子讀名著?名師支招:陪孩子讀懂名著的多種色彩
    幾位嘉賓與現場的家長和同學們進行了精彩的問答互動,共同探討名著閱讀的有效方法。分享會由作家出版社袁藝方和特邀小嘉賓海澱區民族小學的李世濬同學主持。「閱讀名著之後,回想時會有種模糊的感覺,我們和名著之間有一層窗戶紙,看得見,摸不著。」
  • 孩子「閱讀黃金期」只有6年?家長把握好,孩子閱讀效率事半功倍
    除此之外,這也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最好時期,對今後的學習生活大有助益。在這一時期,家長需要引導孩子進行循序漸進的閱讀。一年級時,重在對孩子閱讀趣味性的呵護;二年級時,注重孩子閱讀流暢性的培養;三年級時,主要培養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四年級時,讓孩子由解讀書本內容過渡到獨自理解內容;五年級時,引導孩子進行多元化的閱讀;六年級時,家長應該讓孩子自主閱讀,不要盯著孩子了。韓愈說: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 父母如何培養孩子閱讀和寫作習慣?培養好了,孩子會終生受益
    孩子上中學後,尤其是初中階段的第三四學期是孩子的叛逆期。這三年裡,我與孩子交流最頻繁,一共給孩子寫了21封書信。但願這些樸實的文字,給諸位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提供點參考和借鑑!給兒子談閱讀和練筆————寫給兒子的第二十封信親愛的兒子:見文字好!老爸先祝你健康快樂成長,然後想和你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