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從愛看漫畫,到喜歡讀名著,如何培養孩子養成閱讀好習慣?

2020-12-03 橙果媽媽呢

文|橙果媽媽

圖|網絡

對於當家長而言,在孩子讀書這方面,相信很多家長最頭疼的,就是孩子對於名著的閱讀和欣賞了。

為啥這麼說呢?

我們家從孩子上一年級開始,就迷上了米小圈、阿衰等漫畫類的書籍,而這樣的書籍都是一套一套的,孩子一邊讀,一邊哈哈大笑,那讀書專注的樣子,真是讓人感覺閱讀有戲了。

誰尋思,到了三年級了,尋思不能總是看這類漫畫故事類書,該切換到一些更合適兒童閱讀的書籍了,這個時候,老師也在課堂上建議孩子多讀經典名著,給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

給孩子買了一堆的書籍回家啊,卻發現真是頭大了,因為孩子,根本不喜歡讀這類的書籍,她空閒時間寧可看看電視,上網玩遊戲,也不願意靜下心來讀一本經典的書籍。

當時,我們家長經過觀察,也認識到孩子還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更重要的是,她也不知道該如何去讀這樣的書籍。

因為這些經典書籍,讓直接從漫畫過渡過來的孩子,在讀這樣的書籍的時候,沒有帶來愉悅的感覺,只會感到枯燥和無味,看了兩頁就偷懶不想看了,結果當然是束之高閣了。

這個問題就成了我們的一個困擾,跟老師反饋這個問題,原來很多孩子都是這個問題,老師也很困擾,在課堂上也是引導多次,效果因人而異。

那麼,後來我們是如何去解決這個問題呢?

我們採取了一個方法,實施後,孩子讀書有了很大改觀。

首先,我們認識到,如果想讓孩子喜歡讀名著,靠強制要求並沒有多大的意義,還是需要孩子從內心去接受這本書籍。

比如:這本書籍,如果孩子以前沒有讀過,那麼我們家長就對這本書籍,先進行一遍熟讀。這樣做的目的呢?就是為了跟孩子有個互動和交流,如果家長本身這些書籍,從來沒有看過,也沒有查詢相對應的資料,那麼我們很難與孩子針對書籍的內容,進行溝通和討論,更不用說書籍中的情節和語言,所帶給我們的藝術鑑賞和語言魅力了。

說白了,我們家長需要給孩子創造一個適合閱讀的環境,想想看,如果我們家長每天回到家,就是躺在床上玩手機、打遊戲,從來不讀書,那麼,孩子為什麼會突然就愛上讀書了呢?我們自己都不清楚書籍的內容, 我們怎麼跟孩子討論?怎麼給孩子進行指導呢?

其次,我們家長可以與孩子進行探討書籍內容,引導孩子正確讀書的步驟。

以我們平時經常聽說的書籍,《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駱駝祥子》,《西遊記》,《朝花夕拾》,《童年》等書籍,這些書籍有的章節出現在孩子的語文課本中,有的是老師要求孩子要讀的書本。

我們家長如果對這些書籍,不管是故事類的還是散文類的,都有所了解的時候,那麼也能感受到其中文字帶給自己帶來的感動,這樣的話,我們引導孩子去讀這樣的書籍的時候,就有了自己的感悟。

很建議家長,不需要太長的時間,只要拿出一點時間,跟孩子一起來讀書中某個段落的精彩部分,讀完後一起來討論,這個過程,對於孩子而言,會特別的有意思。我們家孩子特別喜歡這個環節,就是跟父母一起探討各自看法的環節。

我們以孩子最近看的書籍《基督山伯爵》舉例說明,這本書籍講的是一個關於復仇的故事。也是來自於大仲馬的經典之作。

在跟孩子探討這個故事的時候,想起來《延禧攻略》播出時,孩子很痴迷裡面的女主角,所以就以這個女主角的性格特點,開始引入了,這個主角性格是以德報德、有仇必報的的,與書中復仇的故事有相似點。

同時,還引入了一些作者的基本信息,比如大仲馬的個人資料,他一生寫過300多部作品,代表作有《三個火槍手》《基督山伯爵》,《基督山伯爵》的背景是來自義大利小島,被看做全世界通俗小說的抗鼎之作。還有兒子小仲馬代表作《茶花女》, 聽完這個孩子驚呆了。哈哈,兩個人是父子關係,虎父無犬子啊。

孩子聽了這些背景之後,對這本書籍有了熟悉感,也願意去讀這本書籍了。

最後,讀書的過程可以藉助思維導圖的格式,讓孩子將書籍的情節畫下來。

比如《基督山伯爵》是一本涵蓋很多元素的書籍,裡面有冤案、監獄、越獄、寶藏、報恩和復仇、愛與恨,這麼多的魅力元素,讓人讀起來欲罷不能,但涉及的人物也較多,對於孩子而言,在讀這本書籍,就可以按照時間圖和地點圖進行思維導圖的繪製。

這樣,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就引導孩子一邊讀,一邊繪製思維導圖,所以,孩子整本書讀下來,不僅僅沒有感覺到枯燥,反而因為有了思維導圖的借鑑,對於整本書的內容和情節的轉換有了更深的印象,也對書中情節有了更多的感悟。

在這裡,也給大家推薦這本書籍《基督山伯爵》,餘華稱自己不吃不喝瘋了一般讀完這本書;

《百年孤獨》的作者馬爾克斯也向柯林頓推薦過《基督山伯爵》;

金庸,在被稱為「中國的大仲馬」時,謙虛地表示自己跟大仲馬無法相比。

我們讓孩子讀這些經典名著,往近了說,就是孩子成績的提升,畢竟,語文學習成績離不開大量的閱讀能力,而北京教育部門早已經公布:將中外世界名著全部納入高考大綱,所以北京高考語文才出現了《悲慘世界》《平凡的世界》《老人與海》《論語》等中外世界名著。如果孩子不閱讀,請問,這些題孩子該如何去回答?

往遠了說,閱讀可以培養和陶冶孩子的情操,讓孩子有更廣闊的眼界和素養,腹有詩書氣自華,最是書香能致遠。

所以不管怎樣,我們家長一定要給孩子養成愛閱讀的好習慣, 讓她們願意沉浸在閱讀的海洋裡,為她們的成長之路插上堅持的翅膀,為以後的騰飛打下基礎。

相關焦點

  • 孩子6歲前養成讀繪本的好習慣,上學後領先一步,如何讀繪本?
    有一個好習慣需要在孩子6歲前養成,這就是孩子的閱讀習慣,需要父母的親力親為,即使工作很忙,生活很累,也要幫助孩子養成讀繪本的好習慣,一生受益。央視主持人董卿在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鼓勵她每天進行閱讀,假期總會收到來自爸媽精心準備的書單。
  • 如何讓孩子喜歡上閱讀?掌握7個方法,讓孩子成為「小書蟲」
    可有些家長卻比較頭疼,孩子不愛閱讀,怎麼辦?其實孩子都是愛閱讀的,與其說孩子不愛閱讀,不如說孩子是不愛看大人強制讓他們看的書。強制也可以,但不能強制讓孩子看超過他年齡的書,讓一個3歲的孩子看一本成年人的書,是不對的。
  • 孩子做事馬虎,如何提高專注力?這2個方法,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
    但一到做作業的時候,總是馬馬虎虎完成,無論家長軟硬兼施,孩子都表現得無動於衷,有時就連家長自己都會產生懷疑:「到底自己生的孩子,是不是智商低了點……為什麼答應的話,孩子總是沒有做到,反覆失守諾言呢?」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注意以下2點: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會讓孩子做事更認真、做人更自律,家長可以多面了解,找到最適合孩子培養專注力的方法。
  • 孩子6歲之前,注意培養3個好習慣,對提高記憶力很有幫助
    此時,家長若是注重培養孩子3個好習慣,對挺高孩子的記憶力會很有幫助。1.動手能力這個階段的孩子總是喜歡東摸摸西摸摸,對很多東西喜歡上手拆卸或者是組裝。孩子在動手的時候,往往需要保持高度集中和專注,這恰恰也是孩子專注力發展的表現。
  • 童年時期愛看漫畫的孩子,長大以後往往會成為閱讀能力較強的讀者
    好的漫畫作品,不止內容積極正面,還可以培養孩子對閱讀的興趣美國著名的閱讀研究專家、暢銷書《朗讀手冊》的作者吉姆·崔利斯(Jim Trelease)說:「童年時期愛看漫畫的人,長大以後往往會成為閱讀能力較強的讀者。
  • 北大教授直言:孩子6歲前要養成的3個好習慣,將來定有大出息
    我的鄰居是北大的一位退休老教授,沒事我們就一起喝茶,有一次談論到我家孩子的事情上,我就問孩子這麼貪玩,長大才能有出息嗎?教授一臉正經地跟我說:孩子6歲前,養成這3個好習慣,將來會更優秀。鄰居是北大的一位退休老教授,沒事我們就一起喝茶,有一次談論到我家孩子的事情上,我就問孩子這麼貪玩,長大才能有出息嗎?教授一臉正經的跟我說:孩子6歲前,養成這4個好習慣,將來會更優秀。父母想要讓孩子養成好習慣,6歲之前最佳。
  • 如何培養孩子自主閱讀能力?學會這4個訣竅,讓孩子輕鬆愛上閱讀
    而且,當閱讀的書籍與社會情境相關,對孩子的社會智能和情商也有積極影響。重要歸重要,現實歸現實。經常聽到一些家長說:「陪孩子共讀了3年,大大小小的繪本書都買了差不多200本,但孩子就喜歡聽我給ta讀,自己獨立看就沒有多大興趣「,「只要有圖畫書,絕不看文字書;只要有人講故事,絕不自己看書。」 這些問題背後,無疑透露著父母深深的困惑和焦慮。
  • 培養愛閱讀的孩子,抓住3個關鍵期,時間不會虧待愛讀書的孩子
    很多媽媽問我「如何培養一個愛讀書的孩子?」從寶寶五個多月的時候,我就有意識地開始了親子閱讀之路。一路上,小傢伙養成了每天自己看書半小時,睡前看書15分鐘左右的習慣。自讀就是他放學回家,我就忙著準備晚飯。而他會在自己的房間裡,或者在客廳的沙發上,讀著前幾天選的書。
  • 語文新課標推薦 孩子一生必讀的8部世界名著,你家孩子讀了幾本?
    她曾經說過她在讀書時代就喜歡各種課外書籍,特別是世界名著,目前所有的名著她基本都看過,而且閱讀的習慣她一直延續到現在,所以在《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我們能看到不一樣的董卿。愛讀世界名著的孩子,會有超出年齡的眼界和心胸。黃磊曾在微博上曬過一張多多在窗邊讀書的照片,配文「窗邊的小女孩」。
  • 給孩子的暑假計劃表:養成好習慣,假期收穫多!
    這裡有份暑假計劃表,讓孩子度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假期。1、暑假計劃分三個階段制定暑假計劃,是為了讓孩子充分利用假期時間,多做幾件有益的事,培養可以受益終身的好習慣。很多孩子肯定想著玩耍。要知道,老師布置的是一個暑假的作業量,這需要孩子根據自己的計劃來完成,是希望孩子不要因為假期娛樂影響學習狀態。第二、只學喜歡的科目只學習自己喜歡的科目,複習和做題比較輕鬆,但這樣做優勢學科不一定提高,但弱勢學科一定會更弱,暑假期間完全可以用來克服自己的弱點,讓自己的優勢越來越多。
  • 孩子不聽話、亂發脾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用這一套繪本就夠了
    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好習慣」。我們一直都沒有放棄,對孩子好習慣的培養,可不管怎麼做孩子依舊一如既往,到底什麼時間段才是培養孩子好習慣的關鍵期呢?那麼既然已經知道了,培養孩子好習慣的關鍵期,那用什麼方法來培養孩子好習慣呢?這裡我建議大家能用繪本給孩子培養習慣,咱就不用磨嘴皮子,因為磨嘴皮子的用處真的不大。
  • 孩子只看漫畫和小說,要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家長需要明白幾點
    我們家長都知道:小學階段是培養良好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的黃金塑造期。常常聽到有家長問:為什麼我們孩子看書,只看圖片、漫畫類圖書圖不愛看字,該怎麼辦?孩子特別喜歡讀繪本,一本一本的看都不煩,但是上了3年級了,會不會對孩子識字和閱讀不好?上了小學後,孩子就開始迷戀上各種小說了,不然他就看不進去書籍,我該怎麼辦?這樣的問題,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遇到家長很苦惱,來詢問。
  • 有哪些適合孩子讀的文學名著?要是選得好,從思想到文字都讓孩子受益良多!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很多家長都有一個困惑,想讓孩子讀一些文學名著,但大部分文學名著都是「大部頭」,而且需要很多背景知識,讀起來有難度;可要是選縮寫版吧,往往只保留了故事情節,又體現不出那種語言和思想上的精妙。其實,從語文教材的改革方向來說,也是鼓勵孩子多讀點適合年齡段的名著的。
  • 怎樣教孩子讀名著?名師支招:陪孩子讀懂名著的多種色彩
    作家出版社副總編輯王松致辭中談到了閱讀名著的問題,他表示,今天作家出版社邀請嘉賓老師來捅破這層窗戶紙,願意在作家和讀者之間架起一座溝通的橋梁。「正如莎士比亞說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閱讀是多彩的,如何領略閱讀中的多彩,僅靠自己閱讀或者家長帶著孩子去閱讀是不夠的,更需要老師來指導大家閱讀,獲得名著中的精髓。」
  • 孩子的閱讀習慣怎麼培養?家長們注意了,三個小習慣從小養起
    了解到孩子的閱讀重要性,家長也會開始重視起來,但是在培養孩子閱讀的過程中,總是事與人違,孩子不肯閱讀,看到書籍就犯困,把家長買來的閱讀書下面藏著遊戲書或者動漫書在看,這些情況都是日常發生的情況,孩子就是不肯好好閱讀,家長氣得要抓狂,不好好閱讀的孩子,連做題的能力都沒有,該怎麼辦?
  • 《給孩子講封神演義》名著新解讀,培養孩子的深度閱讀和思維習慣
    在四大名著中,孩子們最喜歡的應該是《西遊記》,因為裡面的人物和情節最有趣,有神仙、妖怪、法術,還有各種打鬥場景,讓人看了好不快哉。喜歡《西遊記》的孩子一定也喜歡《封神演義》,除了有神仙妖怪和法術,封神演義還多了一些歷史題材和傳統文化在裡面,知識性更強一些。
  • 6歲前100萬字閱讀達標了嗎?別讓孩子天賦被餓死!
    有多少父母回憶小時候最不愛的一門課就是:語文? 為什麼很多孩子都怕上語文課?因為不僅要背誦,更重要的是要寫!要寫文章,要有文採,要讀起來動人,最好還要得高分!
  • 孩子的閱讀寫作究竟跟別人差在哪
    書店裡各種各樣的圖書齊全,有許多書一定是孩子們喜歡讀的。在這裡,不用教他們,他們自己就會翻開來讀,這對吸引孩子對書產生興趣非常有幫助。孩子在書店也許能發現自己喜歡的書,這些書可能不在父母的選擇之列。孩子們可以通過自己購買喜歡的書,體驗到購書帶給他們的樂趣,從而對書產生興趣。
  • 掌握這三點,提升孩子閱讀能力,父母再也不用擔心他們只看漫畫書
    導語:許多家長有這樣的困惑:孩子只喜歡幼稚的繪本和亂七八糟的漫畫書,對文字多,內容深一點的圖書缺乏興趣。怎樣才能讓孩子讀的書更有深度呢?其實,這個問題很普遍,也確實應該重視起來,加以解決。平常心對待孩子對繪本和漫畫書的偏愛大家都知道,繪本對於低齡幼童,在推動他們閱讀習慣的發展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即使到了小學生階段,喜歡繪本和漫畫也是正常的。家長看到孩子迷戀繪本和漫畫,不必大驚小怪。平常心對待最好。
  • 這套精美連環畫,讓孩子輕鬆閱讀《四大名著》
    可以說,86版的《西遊記》陪伴著許多孩子度過了一個個寒暑假。無所不能的悟空、單純搞笑的八戒、老實忠厚的沙僧……孩子最喜歡的奇幻世界,這裡都有。可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孩子沉迷於電視,視力更是直線下降。怎樣讓孩子既能了解他們最愛的奇幻世界,又不會沉迷於電子產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