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6歲之前,注意培養3個好習慣,對提高記憶力很有幫助

2020-12-19 張杰雯的寶貝日記

從孩子的成長規律來看,6歲是孩子的一個分界點。

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人生重要的3個關鍵期,是6歲之前、青春期,然後是學齡初期,要想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性格和品格,最重要的時間段就是6歲之前。

比如說,對孩子說「不」,給孩子立規矩,對孩子進行克制訓練,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與記憶力等等,這些都是為孩子日後的發展奠定好的基礎。

從兒童腦部的發育規律來看,三歲左右的孩子腦部發育基本上能夠達到50左右,到了6歲前後,孩子的腦部發育趨於成熟穩定,重量已經能夠達到成人的80%-90%。

所以,3歲到6歲,是孩子腦部發育的一個黃金期。

這個時期的孩子對事物的好奇心更重,他們喜歡追著家長問為什麼,在表達能力上也突飛猛進,掌握很多新的詞彙。在記憶力上更是比之前強。

一般來說,2歲到3歲的孩子,已經能夠記住近一兩個月內發生的事情,而3歲到6歲孩子,基本上已經能夠記住3-6個月的事情了。

此時,家長若是注重培養孩子3個好習慣,對挺高孩子的記憶力會很有幫助。

1.動手能力

這個階段的孩子總是喜歡東摸摸西摸摸,對很多東西喜歡上手拆卸或者是組裝。

孩子在動手的時候,往往需要保持高度集中和專注,這恰恰也是孩子專注力發展的表現。

家長可以利用孩子喜歡動手的特點,培養孩子動手做事的好習慣,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孩子自己動手操作,並且足夠專注的情況下,會在腦部形成一個非常清晰的認知和記憶,這對提高孩子的記憶力非常有幫助。

2.愛運動的好習慣

運動是讓人大腦保持清醒的最好方式,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如此,不過要控制好運動方式以及限度。

小孩子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強身健體的小運動,通過肢體的調節以及記憶儘量刺激腦部的發育,這對提高記憶也很有幫助。

比如說,很多家長喜歡帶著孩子去戶外爬爬山、騎騎車等等,這些除了能夠開闊孩子的眼界,也會讓孩子的腦部形成新的記憶。

3.養成閱讀的習慣

這個閱讀,可以是文本的閱讀,也可以是繪本或者是圖畫的閱讀。

對於小孩子來說,圖畫越多,孩子就越喜歡,能夠記住的東西也就越多

所以,家長最好還是選擇一些有趣的、畫面豐富的、需要孩子自己動手挑戰完成的繪本或是遊戲書、故事書等等。

現在很多家長都喜歡給孩子進行閱讀打卡記錄,這不僅僅是為了記錄孩子究竟讀了什麼,讀了多少,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夠從這些閱讀中增長自己的見識,鍛鍊自己的思維,形成自己獨特的記憶和見解。

孩子的記憶力對日後的學習很重要,孩子記得越多,考得也就越多。雖然說現在的考試主要還是立足於對知識的理解,但是只有在對基礎有所記憶的前提下,才能夠有所發揮,所以,家長要重視對孩子記憶力的培養。

要達到提高孩子記憶力的目的,很多家長都推薦這套《思維導圖:全腦開發》,它對培養孩子的記憶力等有非常大的幫助。

俗話說,思維是決定一個孩子智力的關鍵,這套書採用思維導圖的方式,立足於孩子的想像力、觀察力、判斷力、專注力、空間認知、記憶力、創造力和邏輯思維8個維度,全面開發孩子的左右腦

從孩子的記憶力來說,對

右腦的記憶訓練能夠激發孩子的直覺、靈感、感性、創造性和獨創性,從而達到刺激記憶的目的

孩子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能夠自己實現思維從具象到抽象的轉變,激發大腦潛能,左右腦協同發展,記憶更快、更牢。

同時,思維導圖的聯動性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提升孩子的整體認知能力,加強孩子記憶強度和深度。

這套書針對不同的階段的孩子的心理接受能力,設置不同的分級講解,循序漸進,由易到難,讓孩子在遊戲和思考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建立自信心,實現記憶的目的。

書中設置了練習和實踐的部分,鞏固孩子的思維導圖畫法,讓孩子在自己動手畫的過程中加強記憶訓練,加強孩子動手能力,讓孩子養成愛動手的好習慣,提高專注度,記得更牢。

書中包含了多種故事將思維導圖融入遊戲或者情景中滿足孩子閱讀的渴望,同時培養孩子閱讀的好習慣

圖畫配色精美有趣,用色彩心理學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孩子更加喜歡看書,記得更深刻。

這套書一共有8冊,平均下來一本不到10塊錢,但是對孩子來說很實用,家長要學會為孩子做「投資」。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記憶力差易導致學習上有障礙,6個方法幫助孩子增強記憶力
    記憶力強的人,學習成績提高得就快,反之就會造成學習上的障礙。因為記憶力是人的智力活動的重要標誌之一,記憶力強的人能夠為他的智力活動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儲備」。所以說,記憶力是提高孩子學習成績不可或缺的一種能力。但是,記憶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家長科學地引導和耐心的教育。在這一點上聞名於世的《卡爾·威特的教育》的作者老卡爾·威特就是最成功的教育者之一。
  • 6個簡單又好玩的記憶力訓練遊戲,每天15分鐘,適合2-6歲孩子
    父母們都知道,記憶力是決定孩子以後是否能成為學霸的關鍵,儘管大家都知道,但是卻沒有人想過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其實記憶力是可以培養的。愛爾蘭國際學院,心理學家Bryan Roche曾提出這樣一個理論:20歲是大部分人智商的高峰期,之後隨著年齡的增長才會逐漸穩定,所以說在一個人20歲以前都是可以通過遊戲提高智力記憶力的。
  • 記憶力的培養
    英國著名哲學家培根說過:一切知識的獲得都是記憶,記憶是一切智力活動的基礎,我們學習過程的六大環節:注意——閱讀——理解——記憶——思維——想像這幾個環節缺一不可,記憶力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環節,記憶力不好會很影響以後的學習。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原有的知識經驗上進一步學習,砬能達到一個更高的臺階。
  • 北大教授直言:孩子6歲前要養成的3個好習慣,將來定有大出息
    我的鄰居是北大的一位退休老教授,沒事我們就一起喝茶,有一次談論到我家孩子的事情上,我就問孩子這麼貪玩,長大才能有出息嗎?教授一臉正經地跟我說:孩子6歲前,養成這3個好習慣,將來會更優秀。鄰居是北大的一位退休老教授,沒事我們就一起喝茶,有一次談論到我家孩子的事情上,我就問孩子這麼貪玩,長大才能有出息嗎?教授一臉正經的跟我說:孩子6歲前,養成這4個好習慣,將來會更優秀。父母想要讓孩子養成好習慣,6歲之前最佳。
  • 3-6歲孩子記憶力具有強大可塑性,聰明的家長都這樣做
    神經科學研究表明3-6歲孩子處於一個正在快速發育的時期,這時孩子的腦部神經元聯結尚未完成,正在豐富中,孩子的記憶力也處於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這時候孩子的抽象記憶能力尚未發展,主要以具體形象記憶為主而且需要藉助感官、活動器具等來輔助記憶。
  • 訓練孩子記憶力的幾個小遊戲,家有孩子的看看,開發大腦
    例如,從左到右是黑桃3,方塊3,梅花5。選一張牌記著,比如方塊3,然後把三張牌倒扣在桌上,讓他盯著選中的這張牌。家長便開始打亂這三張牌的順序,然後讓他找到方塊3在哪裡。猜對了就贏了,兩人輪流比賽。隨著數量的增加,家長可以提高換牌速度、增加換牌次數等,來提升難度。
  • 北大教授的忠告:孩子6歲前,養成這4個好習慣,將來會更有出息
    想要未來有出息,養成良好的習慣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對孩子來說,從小堅持好習慣,對他們以後的成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的鄰居是退休的北大教授,平時經常一起喝茶下棋,有一起我說道孩子從小就調皮搗蛋,長大之後能有出息嗎?北大教授給了我一句忠告:孩子6歲前,養成這4個好習慣,將來會更有出息!
  • 孩子做事馬虎,如何提高專注力?這2個方法,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
    像我朋友他的孩子,就是一個經典的例子,無論家長怎麼教育,他的「壞習慣」總是改不了,每次做作業的時候,寫的字體還不夠一行,總有一兩個字會寫錯,塗塗改改,很影響作業美觀;而且做作業做到一半的時候,還會去看會電視才回來寫剩下的,很容易分神開小差……我朋友嘗試過語重心長地教育孩子
  • 如何讓孩子擁有超強記憶力?3個方法
    根據《紐約時報》調查研究:「所謂成功者,96%的人記憶力非常好 」;所謂失敗者,絕大多數記憶力都比較差!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不僅擁有著超強大腦,還有著很強的記憶力,但記憶力除了遺傳因素之外,最重要是後天的培養。
  • 家長幫助孩子提高記憶力的方法有哪些
    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超強的記憶力,其實也不難。那麼,你知道鍛鍊大腦記憶的方法有哪些嗎?下面小編為你整理幫助孩子鍛鍊記憶力的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 記憶力是可以培養的!想讓孩子記憶力變好,家長要掌握以下方法!
    孩子記憶力好,不僅在學習上暢通無阻,在今後的工作中也能一帆風順,還會影響他們的生活。記憶力差,那麼在學習上會比其他同齡孩子更困難。因此,如何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記憶力就成了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不少家長認為,5歲以前的孩子還小,只要吃穿住行跟上就行,認為這個時候孩子的記憶力並沒有開始展現。
  • 孩子不聽話、亂發脾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用這一套繪本就夠了
    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好習慣」。我們一直都沒有放棄,對孩子好習慣的培養,可不管怎麼做孩子依舊一如既往,到底什麼時間段才是培養孩子好習慣的關鍵期呢?因為我家孩子從小就有壞習慣,所以我查了很多資料,最終發現:0~6歲是孩子人生的初始階段,在這個階段,孩子雖然自控能力很差,但卻有很強的可塑性。根據專家所說,這段時間是幫助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如果錯過了這段時間就會錯失良機,很容易導致孩子養成壞習慣。
  • 孩子記憶力差,別讓他們死記硬背,這幾個小遊戲,輕鬆提高記憶力
    研究發現,寶寶出生兩周後就開始有記憶力了,2周歲開始寶寶就能有段時間記憶,會快速記住一些顏色、數字、圖畫等。當寶寶3周歲時,他就開始了長久記憶,直到成年後依然記得三歲時發生的一些印象深刻的事情。所以,幫助孩子提高記憶力,要從小培養,孩子越早培養好的習慣,記憶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加。
  • 這幾種方法才是提高孩子記憶力的好幫手
    書中通過作者自己和大量幫助他人開發腦力實踐總結出來的科學方法,對於提升孩子專注力、閱讀力和記憶力十分有效。作者吉姆·奎克是大腦教練,也是記憶力提升、腦力優化、快速學習方面公認的世界級專家。他曾因童年時大腦受傷,一度在學習方面困難重重,後來通過獨創的方法顯著提升了自己的腦力水平。
  • 1歲萌娃記憶力超強,被曲解的早教背後:早教應該注重這5個能力的提高
    1歲萌娃認識180多張卡片,300多個物體,記憶力超強!寶媽記錄寶寶從8個月到1歲的早教過程,變化太大了,0-3歲寶寶智力發育關鍵期合理引導是關鍵。
  • 清華教授:高智商孩子都有這4個特徵,6歲之前家長就能發現
    清華教授指出:高智商的孩子都有這4個特徵,6歲之前家長就能發現1. 孩子喜歡破壞東西孩子天生好動,遇到什麼東西都想要一看究竟,於是,買來的玩具,家裡的電器,他們都會拆得七零八落,破壞一番。孩子喜歡刨根問底孩子大概在3歲左右進入語言爆發期,這時的孩子經常喜歡刨根問底,不問出個所以然誓不罷休,讓家長叫苦不迭。
  • 家有兒女,培養這6個好習慣,比好成績更重要!
    為什麼你的孩子很努力,但成績就是上不去,家長要注意,這可能是孩子習慣問題。對於家長,一定要先給孩子抓好習慣,再談成績。01習慣對孩子有多重要?英國著名哲學家培根曾說過:「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 孩子6歲前養成讀繪本的好習慣,上學後領先一步,如何讀繪本?
    有句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在小時候形成的習慣性格往往會伴隨終生,孩子要養成誠實守信、善良正直、樂觀開朗等優秀品質,這些大都是在幼小時期塑造養成的。有一個好習慣需要在孩子6歲前養成,這就是孩子的閱讀習慣,需要父母的親力親為,即使工作很忙,生活很累,也要幫助孩子養成讀繪本的好習慣,一生受益。央視主持人董卿在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鼓勵她每天進行閱讀,假期總會收到來自爸媽精心準備的書單。
  • 上課有小動作,坐不住板凳?6個辦法,幫助孩子提高專注力
    其實大多數孩子寫作業時,都出現過類似情況。 而這類問題的根源則在於,孩子的專注力不夠,並沒有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想讓孩子認真寫作業、認真聽課,把學習效率提高上去,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才是重中之重。有沒有發現,孩子在做遊戲的時候特別專注?因為遊戲已經設定好了目標,孩子會根據指令,高度集中的完成任務。我們就可以借鑑玩遊戲的方式,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專注力!推薦6個專注力訓練的小遊戲,跟孩子一起玩著找回專注力吧!
  • 4個訓練記憶力的遊戲,簡單又好玩,讓孩子玩出「超群」記憶力
    記憶力不好的人生活中經常遇到這樣的事情:需要用到什麼知識時,腦子裡朦朦朧朧明白其原理,知道見過、學過,可就是記不清只能回憶出個大概,無法直接使用只能再重新翻書找資料。這就是記憶力差對學習、生活的影響,也是很多家長從小注重培養孩子記憶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