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孩子的成長規律來看,6歲是孩子的一個分界點。
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人生重要的3個關鍵期,是6歲之前、青春期,然後是學齡初期,要想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性格和品格,最重要的時間段就是6歲之前。
比如說,對孩子說「不」,給孩子立規矩,對孩子進行克制訓練,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與記憶力等等,這些都是為孩子日後的發展奠定好的基礎。
從兒童腦部的發育規律來看,三歲左右的孩子腦部發育基本上能夠達到50左右,到了6歲前後,孩子的腦部發育趨於成熟穩定,重量已經能夠達到成人的80%-90%。
所以,3歲到6歲,是孩子腦部發育的一個黃金期。
這個時期的孩子對事物的好奇心更重,他們喜歡追著家長問為什麼,在表達能力上也突飛猛進,掌握很多新的詞彙。在記憶力上更是比之前強。
一般來說,2歲到3歲的孩子,已經能夠記住近一兩個月內發生的事情,而3歲到6歲孩子,基本上已經能夠記住3-6個月的事情了。
此時,家長若是注重培養孩子3個好習慣,對挺高孩子的記憶力會很有幫助。
1.動手能力
這個階段的孩子總是喜歡東摸摸西摸摸,對很多東西喜歡上手拆卸或者是組裝。
孩子在動手的時候,往往需要保持高度集中和專注,這恰恰也是孩子專注力發展的表現。
家長可以利用孩子喜歡動手的特點,培養孩子動手做事的好習慣,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孩子自己動手操作,並且足夠專注的情況下,會在腦部形成一個非常清晰的認知和記憶,這對提高孩子的記憶力非常有幫助。
2.愛運動的好習慣
運動是讓人大腦保持清醒的最好方式,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如此,不過要控制好運動方式以及限度。
小孩子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強身健體的小運動,通過肢體的調節以及記憶儘量刺激腦部的發育,這對提高記憶也很有幫助。
比如說,很多家長喜歡帶著孩子去戶外爬爬山、騎騎車等等,這些除了能夠開闊孩子的眼界,也會讓孩子的腦部形成新的記憶。
3.養成閱讀的習慣
這個閱讀,可以是文本的閱讀,也可以是繪本或者是圖畫的閱讀。
對於小孩子來說,圖畫越多,孩子就越喜歡,能夠記住的東西也就越多。
所以,家長最好還是選擇一些有趣的、畫面豐富的、需要孩子自己動手挑戰完成的繪本或是遊戲書、故事書等等。
現在很多家長都喜歡給孩子進行閱讀打卡記錄,這不僅僅是為了記錄孩子究竟讀了什麼,讀了多少,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夠從這些閱讀中增長自己的見識,鍛鍊自己的思維,形成自己獨特的記憶和見解。
孩子的記憶力對日後的學習很重要,孩子記得越多,考得也就越多。雖然說現在的考試主要還是立足於對知識的理解,但是只有在對基礎有所記憶的前提下,才能夠有所發揮,所以,家長要重視對孩子記憶力的培養。
要達到提高孩子記憶力的目的,很多家長都推薦這套《思維導圖:全腦開發》,它對培養孩子的記憶力等有非常大的幫助。
俗話說,思維是決定一個孩子智力的關鍵,這套書採用思維導圖的方式,立足於孩子的想像力、觀察力、判斷力、專注力、空間認知、記憶力、創造力和邏輯思維8個維度,全面開發孩子的左右腦。
從孩子的記憶力來說,對
右腦的記憶訓練能夠激發孩子的直覺、靈感、感性、創造性和獨創性,從而達到刺激記憶的目的。
孩子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能夠自己實現思維從具象到抽象的轉變,激發大腦潛能,左右腦協同發展,記憶更快、更牢。
同時,思維導圖的聯動性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提升孩子的整體認知能力,加強孩子記憶強度和深度。
這套書針對不同的階段的孩子的心理接受能力,設置不同的分級講解,循序漸進,由易到難,讓孩子在遊戲和思考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建立自信心,實現記憶的目的。
書中設置了練習和實踐的部分,鞏固孩子的思維導圖畫法,讓孩子在自己動手畫的過程中加強記憶訓練,加強孩子動手能力,讓孩子養成愛動手的好習慣,提高專注度,記得更牢。
書中包含了多種故事,將思維導圖融入遊戲或者情景中,滿足孩子閱讀的渴望,同時培養孩子閱讀的好習慣;
圖畫配色精美有趣,用色彩心理學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孩子更加喜歡看書,記得更深刻。
這套書一共有8冊,平均下來一本不到10塊錢,但是對孩子來說很實用,家長要學會為孩子做「投資」。
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