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孩子記憶力具有強大可塑性,聰明的家長都這樣做

2020-12-14 家有二寶育兒經

前幾天出門遛彎,大家都談論起來了孩子的學習。其中一位媽媽說她女兒現在一年級,每天老是拖拖拉拉記不住老師布置的作業,而且每天回來寫作業的時候語文的一些組詞之類的作業,還有數學算術等,明明是老師已經講過的內容,但孩子也記不住不理解,需要她幫助完成作業。

但其中另一位母親說她的孩子作業可以很快完成,基本不需要她的幫助。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是跟孩子的記憶力發展水平不同有關,記憶力好的孩子可以在學習上表現得很好,記憶力稍差的孩子可能就會在學習上有一定的困難,比如記不住老師所講的內容,記不住自然也影響孩子的理解能力。

神經科學研究表明3-6歲孩子處於一個正在快速發育的時期,這時孩子的腦部神經元聯結尚未完成,正在豐富中,孩子的記憶力也處於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這時候孩子的抽象記憶能力尚未發展,主要以具體形象記憶為主而且需要藉助感官、活動器具等來輔助記憶。

這時孩子的腦部記憶能力具有強大的可塑性,這個階段中孩子記憶發展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孩子以後的學習能力及各項能力的發展。因此在此階段中提升孩子記憶力,最大限度地開發孩子的記憶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訓練提高3-6歲孩子記憶力的三種方法。

一、豐富孩子的視聽刺激,使孩子在家中處於一個時刻被「刺激」的環境。

3-6歲兒童的記憶及思維主要以具象為主,抽象能力還沒有發展,因此要提高孩子的記憶力必須使孩子處於一個豐富的被刺激的環境中。比如父母可以通過給孩子播放音樂或視頻,以及朗讀一些繪本使得孩子處於一個視覺和聽覺物理刺激都豐富的環境中,這將在極大程度上幫助孩子利用物理刺激去記憶,去感知,進而提高孩子的記憶力。

二、花時間陪孩子做益智類的小遊戲

研究表明孩子在具體的遊戲操作及感知過程中可以調動他們的記憶力,認知加工能力等,比如孩子搭積木,他們要看著圖示搭出與之相似的積木形狀,這個過程中就鍛鍊了孩子的記憶力且提高了孩子手部精細動作的操作能力。

三、陪孩子看圖畫書或繪本

圖畫書或繪本其主要的特點是要將的內容或要傳遞的信息蘊藏在圖畫中,孩子需要觀察並且記憶前面一頁圖畫的內容,再看下一頁,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鍛鍊孩子的記憶能力,使得孩子可以通過圖畫發展直觀形象的記憶,並且通過家長對圖畫內容的講解或孩子對圖畫的創編達到一種更深層次的基於認知加工過程的記憶,這將為孩子學習算術等一些抽象知識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益智的遊戲繪本如何選擇?我家二寶看的這套《觀察力專注力記憶力訓練書》,裡面是以遊戲的方式對孩子的記憶力、觀察力進行培養。遊戲內容豐富有走迷宮、連連看、找不同多種益智小遊戲。

為學前兒童的智力提供有效的幫助,陪伴孩子的同時增進親子感情,廣受父母的推薦,孩子愛不釋手,原價180元,現價88元即可購買。

腦科學專家研究表示,3-6歲是孩子記憶發展的關鍵時期,這時候孩子的腦部如神經元的突觸聯結、海馬或胼胝體等記憶網路尚未形成,具有強大的可塑性。記憶是孩子進行的學習或生活的前提,家長發現孩子記憶能力較弱時,應該及時對其進行訓練幹預,在早期提高孩子的記憶力,開發孩子的記憶潛能,為後期的學習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相關焦點

  • 如何讓孩子擁有超強記憶力?3個方法
    根據《紐約時報》調查研究:「所謂成功者,96%的人記憶力非常好 」;所謂失敗者,絕大多數記憶力都比較差!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不僅擁有著超強大腦,還有著很強的記憶力,但記憶力除了遺傳因素之外,最重要是後天的培養。
  • 早教奇人卡爾威特:打造孩子超強記憶力,家長可以這樣做
    父母都想孩子有超強的記憶力,我也不例外,看到最強大腦中的那些天才,我真希望我家孩子也是其中之一,為此我向不少人請教提升孩子記憶力的方法,最終還是早教奇人卡爾威特的方法最好用。可能很多人都好奇卡爾威特是誰?
  • 3-6歲孩子的可塑性,超乎你的想像!
    心理學家李玫瑾就說過,3歲,是一個兒童的性格分水嶺,父母的教育方式,則影響了孩子日後的性格。下面,我們就來談一下3-6歲兒童教育的基本方法。其次,家長的教育威信來自於家長的平等、承擔、真誠和威嚴,是一個綜合性、需要長期去做的事。但是剛好在兒童3-6歲的時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階段,這時候開始建立家長的教育微信要比之後的任何時候都來得更有效率(到了三年級以後你要是再想建立原先沒有的微信,就已經很難了,因為孩子已經開始挑戰大人了,沒那麼「聽話」了)。
  • 孩子6歲之前,注意培養3個好習慣,對提高記憶力很有幫助
    從孩子的成長規律來看,6歲是孩子的一個分界點。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人生重要的3個關鍵期,是6歲之前、青春期,然後是學齡初期,要想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性格和品格,最重要的時間段就是6歲之前。從兒童腦部的發育規律來看,三歲左右的孩子腦部發育基本上能夠達到50左右,到了6歲前後,孩子的腦部發育趨於成熟穩定,重量已經能夠達到成人的80%-90%。所以,3歲到6歲,是孩子腦部發育的一個黃金期。
  • 如何處理孩子打架問題,聰明的家長都這樣做
    國際兒童發展心理學機構給人們30條建議,其中有一條就是在6歲之前小小地打一架,因為6歲之前的孩子打架,頂多一個小拳頭,打得稍微疼點兒,也不會傷到生命,但是通過打架,孩子就能夠了解到,跟別人互動還有一個打架模式。
  • 6個簡單又好玩的記憶力訓練遊戲,每天15分鐘,適合2-6歲孩子
    父母們都知道,記憶力是決定孩子以後是否能成為學霸的關鍵,儘管大家都知道,但是卻沒有人想過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其實記憶力是可以培養的。愛爾蘭國際學院,心理學家Bryan Roche曾提出這樣一個理論:20歲是大部分人智商的高峰期,之後隨著年齡的增長才會逐漸穩定,所以說在一個人20歲以前都是可以通過遊戲提高智力記憶力的。
  • 不如別人家孩子?兒童記憶力差什麼原因?兒童記憶力差是缺什麼?
    (記憶不如別人家孩子?兒童記憶力差什麼原因?兒童記憶力差是缺什麼?)為孩子記憶力發愁的家長看過來在如今這個人才濟濟的時代,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能夠讀好書,將來出了社會才能夠提高競爭力。而讀好書的前提是什麼呢?很多家長認為,只要孩子夠聰明、夠勤奮,就能讀好書。
  • 清華教授:高智商孩子都有這4個特徵,6歲之前家長就能發現
    清華教授指出:高智商的孩子都有這4個特徵,6歲之前家長就能發現1. 孩子喜歡破壞東西孩子天生好動,遇到什麼東西都想要一看究竟,於是,買來的玩具,家裡的電器,他們都會拆得七零八落,破壞一番。孩子喜歡刨根問底孩子大概在3歲左右進入語言爆發期,這時的孩子經常喜歡刨根問底,不問出個所以然誓不罷休,讓家長叫苦不迭。
  • 訓練孩子記憶力的幾個小遊戲,家有孩子的看看,開發大腦
    如果一個孩子經常記不起自己所學所做的事情,這將對他的學習和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俄羅斯科學家舍切洛夫有句名言:「一切智慧的根源在於記憶」。我們常說,一個人的智力與他的記憶力密切相關。提高孩子記憶力,家長可以試試這些小遊戲:1、撲克遊戲可以讓孩子鍛鍊出具有高濃度、快速反應的能力。取三張不同的牌(去到花牌和大小鬼),隨機排列在桌上。
  • 4個訓練記憶力的遊戲,簡單又好玩,讓孩子玩出「超群」記憶力
    記憶力並不是智慧,但沒有記憶力還成什麼智慧呢?——哈柏記憶力有多重要,相信家長們心裡都清楚,一個知識點聽懂了、會運用但記不住,到了考場就等於什麼都不會。記憶力不好的人生活中經常遇到這樣的事情:需要用到什麼知識時,腦子裡朦朦朧朧明白其原理,知道見過、學過,可就是記不清只能回憶出個大概,無法直接使用只能再重新翻書找資料。這就是記憶力差對學習、生活的影響,也是很多家長從小注重培養孩子記憶力的原因。
  • 孩子一生中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建議幫孩子抓住一次,別留遺憾
    文 | 小婷老師育兒觀(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哈佛大學曾針對大腦發育做過很多研究,最終的結果都指向一個結論:孩子的大腦有很強「可塑性」,蘊含著大量潛能,這些潛能能否被開發出來,取決於孩子早期生活的環境。
  • 3-6歲是右腦發育黃金期,學會這幾個方法,給孩子一個「超強大腦」
    3歲和7歲雖然在古時候僅是概念數學,但是放到現在顯著很有道理。根據研究發現:3-6歲是孩子右腦發育的黃金期,如果家長能夠抓住機會,不僅僅大腦發育的孩子,還能促進情商、性格的發育,所以,過難彌補。李玫瑾是我國教育專家,她關於孩子的大腦表示:3-6歲是孩子右腦主導的階段,家長選對方法,孩子將會越來越聰明。孩子的大腦發育,可以分成下面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孩子出生3個月-6個月,大腦發育完成到50%。
  • 記憶力差易導致學習上有障礙,6個方法幫助孩子增強記憶力
    ——柏拉圖我們都知道,學習離不開記憶。記憶力強的人,學習成績提高得就快,反之就會造成學習上的障礙。因為記憶力是人的智力活動的重要標誌之一,記憶力強的人能夠為他的智力活動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儲備」。所以說,記憶力是提高孩子學習成績不可或缺的一種能力。但是,記憶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家長科學地引導和耐心的教育。
  • 記憶力是可以培養的!想讓孩子記憶力變好,家長要掌握以下方法!
    孩子記憶力好,不僅在學習上暢通無阻,在今後的工作中也能一帆風順,還會影響他們的生活。記憶力差,那麼在學習上會比其他同齡孩子更困難。因此,如何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記憶力就成了家長最關心的問題。不少家長認為,5歲以前的孩子還小,只要吃穿住行跟上就行,認為這個時候孩子的記憶力並沒有開始展現。
  • 6歲前讓孩子「走三關」,記憶力一天比一天強,以後成績差不了
    現在孩子學習方面的競爭特別大,有好的記憶力的幫助,孩子就可以提高不少效率。那麼,孩子的記憶力是如何發展的?家長要如何幫孩子提升記憶力呢?生命早期是記憶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根據經驗,很多老人都認為3歲前孩子是「不記事」的,腦科學中將這種現象稱之為「嬰兒期失憶」。
  • 堅持這4個習慣,孩子的記憶力將越來越強,腦袋變靈光
    前幾天我家二寶的幼兒園舉行記憶力比賽,二寶特意讓我去看看他有多聰明,然後我就去了二寶的幼兒園觀看,我看了一下比賽規則,是這樣的:二人進行10道題的記憶力比賽,答慢的人或者答錯的人視為出局。我就領著孩子去討教了一下那位贏得比賽的家長,問一下平時是用什麼方法鍛鍊的孩子,那位家長很和藹的告訴我,你可能不了解孩子在鍛鍊記憶力需要堅持什麼習慣,其實方法有時候也很重要但都是伴隨著孩子自身的習慣一起來的,然後記憶力才會比別的小朋友強,我向他請教了都要堅持哪些習慣,他說,4個習慣就可以。
  • 聰明孩子獨有的兩個特質,都與思維有關,父母不妨這樣訓練
    說到孩子聰明與否,很多父母會想到智力測驗,還有所謂的智商指數如何如何。當然,還有不少的家長帶孩子到過不同的機構做過智力測驗和諮詢,通過孩子智力測驗的分數,判定自己的孩子是否聰明。那麼,就有可能使大約70%左右的具有高度獨創能力的孩子落選。父母必須懂得:孩子今天的學習,是為了明天能更好地適應社會,對社會有所貢獻。因此,父母更應強調培養「多元聰明」的孩子,從小注意培養孩子的多種能力,使孩子學會「生存」的本領。
  • 孩子6歲前,有3次「變聰明」的機會,是有科學依據的,父母別錯過
    在這些發展中,3歲前大腦發育達到50%,到了6歲孩子智力發育達到70%-80%。想要自家的孩子更聰明,就要抓住這重要的六年。讓大腦發育的好方法就是刺激孩子大腦發育,產生新的突觸,突觸越多孩子越聰明。但是明明剛吃完奶不久,可是孩子還是把手放嘴裡,到半歲以後,不僅僅是手,抓到什麼東西都往嘴裡塞,真讓很多家長犯愁。這是孩子口的敏感期,孩子不是因為「好吃」才把手塞進嘴裡,口的敏感期有這3個意義。
  • 孩子6歲前,經常玩這5個「腦力」遊戲,鍛鍊思維越來越聰明
    孩子的智力開發是家長最關心的事,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聰明睿智,出類拔萃。孩子6歲前,經常玩這5個「腦力」遊戲,會鍛鍊思維越來越聰明。6歲前要多玩「腦力」遊戲根據科學研究表明:0-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全盛期。
  • 幾歲寶寶的「神經可塑性」強?父母促進孩子認知能力發展的方法
    第一,每個人的大腦都有神經可塑性,而且是持續終生的。 第二,兒童(0~6歲孩子)的神經可塑性是最強的。 第三,想要神經突觸不被減少太多,就需要給它們足夠的刺激,這也是「用進廢退」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