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基本建成軌道上的粵港澳大灣區

2020-12-18 瀟湘晨報

據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16日說,國家發展改革委結合「十四五」規劃研究,提出擬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城際和市域(郊)鐵路作為重大工程納入「十四五」規劃,整體推進建設。

孟瑋在新聞發布會上說,三大區域「十四五」期間計劃新開工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共1萬公裡左右。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至2小時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軌道上的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基本建成。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建議提出,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軌道交通網絡化。國家發展改革委基礎設施發展司負責人說,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最重要的城市群、都市圈,發展以軌道交通為骨幹的現代化綜合交通網絡,條件最為成熟、需求最為迫切,既利當前、又利長遠。

這位負責人說,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國鐵集團、相關地方,梳理形成了近三年滾動項目清單,擬新開工項目70餘個、總裡程超過6000公裡。在粵港澳大灣區,新開工項目約1000公裡,加快形成以廣深港、廣珠澳和跨珠江口為主軸,「軸帶支撐、極軸放射」的多層次鐵路網絡,實現大灣區主要城市間1小時通達。

【來源:惠州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2025年粵港澳大灣區全社會用電量將達7000億度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粵港澳大灣區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7000億千萬時。南方電網發布《粵港澳大灣區電力發展報告》(下文簡稱《報告》)預計。粵港澳大灣區電力需求保持增長態勢。日前,南方電網發布《粵港澳大灣區電力發展報告》(下文簡稱《報告》)預計,至2025年,粵港澳大灣區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將達到7000億千萬時,用電最大負荷達到1.2億千瓦。
  • 「軌道上的京津冀」2025年基本建成 1小時通勤圈成真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軌道上的京津冀」2025年基本建成昨天(16日),國家發改委舉行12月例行發布會,介紹經濟運行情況並回應熱點話題。針對各方關注的城際鐵路建設,新聞發言人孟瑋介紹,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十四五」期間計劃新開工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共1萬公裡左右,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2小時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軌道上的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要基本建成。
  • 國家發改委: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至2小時出行圈
    關於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建設有何進展?12月16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就此回應稱,目前總體考慮是,三大區域「十四五」期間計劃新開工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共1萬公裡左右,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至2小時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軌道上的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要基本建成。
  • 粵港澳大灣區的真實「內涵」,你了解嗎?
    2019年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出臺,一個世界級城市群在萬眾矚目下誕生。規劃對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空間布局等方面作了全面解讀。 根據規劃目標,到2022年,粵港澳大灣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框架基本形成。
  • 粵港澳大灣區,憑什麼讓世界重新排序?
    灣區內部各個城市通過快速路網、軌道交通,尤其是跨城的軌道交通,來實現快速的聯繫和融合。由於成本的提升,這個階段灣區內部的產業發展基本會伴隨著升級,形成更加具備附加值的產業集群。同時,引入了更多更高級的產業工人。第三階段,成熟階段。
  • 粵港澳大灣區主題賽暨「鏡頭下的粵港澳大灣區」融媒體作品徵集...
    粵港澳大灣區主題賽暨「鏡頭下的粵港澳大灣區」融媒體作品徵集展示活動公告中國網  作者:  2020-09-30 粵港澳大灣區主題賽暨「
  • 廣州:天河區要建成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電競中心
    中國經濟新聞網訊(記者 張李源清)12月14日,《廣州市天河區電競產業發展規劃(2020-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正式發布。《規劃》明確了天河區2020-2030年電競產業發展思路、發展目標、戰略布局、發展舉措、實施保障,為電競產業未來發展描繪了美好的藍圖。
  • 2025年杭州都市圈要建成軌道交通...
    此次發布會提到,到2025年,杭州都市圈城市(市域)軌道交通運營裡程將達700公裡,高鐵裡程將達1700公裡,形成以「市域軌道+城市軌道」為重點的「一小時通勤圈」。海寧現有5條高速公路、1條高速鐵路、1條普通鐵路聯通杭州。杭海城際鐵路全線隧道、橋梁和地下站臺出入口已實現「三通」,預計2021年6月通車運營。
  • 廣州天河打造大灣區世界級電競中心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莫偉濃 攝昨日,《廣州市天河區電競產業發展規劃(2020-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正式發布。該規劃高點定位,立足灣區、放眼全球,提出將天河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電競中心的目標定位,這也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出臺的電競產業規劃。
  • 《變局·新局——2020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創新報告》發布 粵港澳大...
    為發現、挖掘更多大灣區企業創新故事和趨勢,南方日報·南方經濟智庫、南方城市智庫聯合建行大學大灣區金融創新學院、中國建設銀行科技金融創新中心,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對上百家珠三角創新企業展開深度調研和分析,共同研究編寫《變局·新局——2020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創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並在12月8日的「榜樣的力量——粵港澳大灣區科創先鋒大賽」頒獎現場發布。
  • 區域交通加力填補空白 軌道上的城市群提速崛起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王璐)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十四五」期間計劃新開工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共1萬公裡左右,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2小時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軌道上的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要基本建成。
  • 立足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美麗順德
    原標題:立足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美麗順德順德著手編制城鄉發展頂層空間規劃,推動城鎮建設邁向現代化編制頂層規劃融入粵港澳大灣區順德區發規局常務副局長吳振海介紹,目前正立足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著手編制《順德區分區規劃(2017~2035)》,這是引領和統籌順德區城鄉發展的區級頂層空間規劃,旨在重點探索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有效途徑,加強與相鄰行政區域在空間發展布局、重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城鄉統籌發展等方面的有效銜接
  • 東莞軌道交通網絡內聚外聯,「軌道+」助力城市品質提升
    和夢媛一樣生活在這座城市裡的人,近年來切身感受到軌道交通發展帶來的改變。2020年,東莞緊抓建設「軌道上的大灣區」重大機遇,軌道交通建設捷報頻傳。越來越便利的出行,越來越完善的服務,市民群眾於細節之處感知出行體驗日益改善,城市品質亦不斷提升。
  • 「線上」對弈,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西洋棋網絡公開賽落幕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線上」對弈,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西洋棋網絡公開賽落幕2020年深圳南山粵港澳大灣區西洋棋網絡公開賽經過兩天激烈的國象聯盟App「線上」對弈,於6月21日下午落幕,晚上20:30-21:30邀請國際女子大師梁志華在虎牙直播為棋迷朋友講解本次比賽精彩對局。
  • 郴州與澳門君天集團攜手合作 籤約粵港澳大灣區農業產業集群
    9月29日,郴州與澳門君天集團攜手合作,舉行粵港澳大灣區(郴州)農業產業集群項目籤約儀式。紅網時刻9月29日訊(記者 歐群軍)9月29日,郴州與澳門君天集團攜手合作,舉行粵港澳大灣區(郴州)農業產業集群項目籤約儀式,郴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志仁出席並講話,澳門君天集團董事局主席葉驚濤出席籤約儀式。
  • 促進灣區文化交流,粵港澳大灣區動漫展在莞舉行
    12月18日,由廣東省廣播電視局指導,深圳市靈獅文化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粵港澳大灣區動漫展在東莞市民服務中心舉行。 粵港澳大灣區地處我國沿海開放前沿,交通條件便利,經濟實力雄厚,產業體系完備,是新時代深化改革開放的試驗田,是中國經濟活力和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
  • 到2035年大灣區將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水平高校
    《規劃》提出,到2035年,粵港澳大灣區將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水平的高校。《規劃》提出,到2035年,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優質資源充裕、特色鮮明,體制先進、機制靈活,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水平的高校,各類資源要素高效便捷流動,知識溢出效應顯著,成為創新人才培養高地,湧現出若干具有強烈的前瞻性、創新性和國際眼光的戰略科學家群體,產出一批對世界科技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有重要影響的原創性科學成果,成為世界高等教育合作發展和創新發展先進典範。
  • 廣州逐浪電競產業:天河區劍指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電競中心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廣州逐浪電競產業 天河區劍指粵港澳大灣區 世界級電競中心近期,廣州在電競產業領域的布局動作頻頻。先是黃埔區在11月底發布電競遊戲「雙10條」產業政策,緊接著,12月14日,《廣州市天河區電競產業發展規劃(2020-2030年)》發布。
  • ...2019)》 粵港澳大灣區公共圖書館建設:深圳總量最大,廣州增速最快
    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水平,是對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切實保障,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表示,要將大灣區建設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文化交往中心。到2035年,粵港澳大灣區應實現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中華文化影響更加廣泛深入,多元文化進一步交流融合的發展目標。
  • 「軌道上的京津冀」:1小時通勤圈將成真
    近日,國家發改委舉行12月例行發布會,會議針對各方關注的城際鐵路建設進行了解答,據介紹,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十四五」期間計劃新開工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共1萬公裡左右,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2小時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軌道上的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要基本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