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上的京津冀」:1小時通勤圈將成真

2020-12-24 環京津網

中國網12月18日訊 今年,國家發改委結合「十四五」規劃研究,提出擬將三大區域城際和市域(郊)鐵路作為重大工程納入「十四五」規劃,整體推進建設。綜合規劃支撐、發展需求、前期工作深度、資金落實、運營效益等因素,會同國鐵集團、相關地方,梳理形成了近三年滾動項目清單,擬新開工項目70餘個、總裡程超過6000公裡。其中,在京津冀地區,新開工項目約1000公裡,加快構建「四縱四橫一環」通道格局,形成北京、天津中心城區與新城、衛星城之間的「1小時通勤圈」,京雄津保唐「1小時交通圈」。

近日,國家發改委舉行12月例行發布會,會議針對各方關注的城際鐵路建設進行了解答,據介紹,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十四五」期間計劃新開工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共1萬公裡左右,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2小時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軌道上的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要基本建成。

據悉,城際鐵路區別於高鐵和地鐵。高鐵主要服務於區際出行,新建高鐵時速一般在250公裡及以上;地鐵主要服務於中心城區的通勤出行,時速一般在80至100公裡。截至2019年底,三大區域幹線鐵路營業裡程約2.4萬公裡,路網密度達全國平均水平的2.6倍;城市軌道交通營業裡程近3400公裡,佔全國的61.2%。但相比較而言,市域(郊)等鐵路發展還比較滯後,一定程度上影響都市圈軌道交通網絡效率。

(伍策 尚槿)

相關焦點

  • 「軌道上的京津冀」2025年基本建成 1小時通勤圈成真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軌道上的京津冀」2025年基本建成昨天(16日),國家發改委舉行12月例行發布會,介紹經濟運行情況並回應熱點話題。針對各方關注的城際鐵路建設,新聞發言人孟瑋介紹,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十四五」期間計劃新開工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共1萬公裡左右,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2小時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軌道上的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要基本建成。
  • 溫泉新都孔雀城,軌道上的京津冀,霸州13分鐘直達新機場為美好而來
    著眼京津冀區域來看,作為協同發展的「先行官」,軌道一小時交通圈經過5年發展,已初步成形。據北京鐵路局統計,軌道上的京津冀紅利5年來已惠及12億多人次、近6萬家企業、200多個縣市地區。軌道上的京津冀打破發展壁壘軌道一小時交通圈不斷擴容四年來,京津冀加速打破發展壁壘,區域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多種交通方式配合連接,逐步形成了立體交通的新格局。
  • 未來5年天津平均每年開通一條客運鐵路 軌道上的京津冀 出行提速
    天津北方網訊: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是重點,而軌道上的京津冀,又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從市交通運輸委獲悉,目前本市鐵路在建裡程達187公裡,未來5年將是「鐵路豐收年」,平均每年通一條客運鐵路。
  • 京雄津保唐「1小時交通圈」有望形成
    京雄津保唐「1小時交通圈」有望形成 原標題:京雄津保唐「1小時交通圈」有望形成在京津冀地區,擬新開工項目約1000公裡,加快構建「四縱四橫一環」通道格局,形成北京、天津中心城區與新城、衛星城之間的「1小時通勤圈」,京雄津保唐「1小時交通圈」
  • 區域交通加力填補空白 軌道上的城市群提速崛起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記者王璐)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十四五」期間計劃新開工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共1萬公裡左右,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2小時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軌道上的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要基本建成。
  • 2025年基本建成軌道上的粵港澳大灣區
    據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16日說,國家發展改革委結合「十四五」規劃研究,提出擬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城際和市域(郊)鐵路作為重大工程納入「十四五」規劃,整體推進建設。
  • 國家發改委: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至2小時出行圈
    12月16日,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就此回應稱,目前總體考慮是,三大區域「十四五」期間計劃新開工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共1萬公裡左右,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至2小時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軌道上的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要基本建成。
  • 「軌道上的江蘇」 挺起「鐵脊梁」
    「初期每日將安排動車組列車17對,蘇中、蘇北地區旅客前往滬寧杭等地旅行時間將大幅縮短。比如,連雲港至南京、上海、杭州,最快分別為2小時50分、3小時30分、4小時35分,分別較現圖壓縮2小時36分、4小時49分、6小時42分。」
  • 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 公交線路省際化
    中新網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 杜燕)「十三五」期間,京臺高速等8條高速公路先後建成通車,北京市域內國家高速公路「斷頭路」全部消除,預計至今年底,北京市高速公路總裡程將達到1174公裡,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相鄰城市間1.5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同時,正在積極推動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全線繞出北京。
  • 國家發展改革委:2025年城市群1至2小時出行圈基本形成
    本文轉自【央視網】;:記者昨天(16日)從國家發展改革委了解到,我國京津冀、長三角地區和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城際和市域(市郊)鐵路將作為重大工程納入「十四五」規劃。到2025年,我國將基本形成城市群1—2小時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
  • 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
    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 2020-12-11 11:11:00   據央視新聞12
  • 1小時通勤圈、幹線鐵路「公交化」列車……成渝交通「雙城記」這樣唱
    到2020年底,川渝間高速公路大通道將達12個,川渝毗鄰地區9條普通國道達到二級及以上、10條普通省道達到三級及以上標準;加快推進多式聯運一體化發展,強化川渝「一卡通」和道路客運合作,拓展國際道路跨境運輸線路。
  • 京津冀軌道交通明年或實現「一碼通行」,提升三地通勤便捷
    新華社資料圖記者從北京地鐵公司了解到,在「一卡通行」的基礎上,北京正推進北京、天津和石家莊三地軌道交通應用網際網路技術實現乘車二維碼互聯互通,力爭2021年內全部實施。目前,本市與天津地鐵已完成網際網路APP票務業務規則、技術方案互相確認工作,進入實質性技術研發階段,預計2021年1月進行雙方實驗室測試、APP升級等工作,2月初可具備開通條件。與石家莊地鐵正在加快推進網際網路APP票務前期業務規則、技術對接工作,2021年年內實現「一碼通行」。
  • 京津冀將建「四縱四橫一環」交通骨架,推動通州與北三縣跨界道路...
    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相鄰城市間1.5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記者從市交通委獲悉,「十四五」期間,京津冀區域將重點搭建「四縱四橫一環」交通骨架,全力推進與雄安新區互聯互通,京雄高速北京段(市界至六環)預計2021年底建成。同時,推進通州區與北三縣協同發展,加快平谷線等軌道交通建設,推動通州區與北三縣跨界道路規劃對接,打通交通堵點。
  • 「十四五」期間,福莆寧打造1小時通勤圈,全省福道將邁向1萬公裡
    在「十四五」期間,預計全省福道將由現在的5300公裡擴展到1萬公裡。這在全國是一個創舉。根據正在徵詢意見的《福道規劃建設標準》,廣義上的福道指既具有福建地域文化特色,又能增強市民幸福感、獲得感的城鎮綠道。
  • 「四縱四橫一環」搭建京津冀交通骨架 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將全線繞出...
    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相鄰城市間1.5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從市交通委獲悉,「十四五」期間,京津冀區域將重點打造「四縱四橫一環」交通骨架。為了促進北京過境交通分流至市域外圍地區,考慮到北三縣與城市副中心統一規劃、協同發展的特殊位置,首都地區環線高速不僅將全線繞出北京,還將調出北三縣。
  • ...地鐵、市域郊鐵路連結「津城」「濱城」 半小時通勤圈將形成
    除了傳統意義上安全出行以外,特別強調疫情防控,守好機場、火車站大門,同時,擦亮城市名片,在三站地區,將相關重點引導標識更換為燈箱式,目前更新各類標識達485塊。鐵路三站全面實施電子客票,城際、高鐵、普速所有旅客乘車都無需取票,直刷身份證上車。為了提升公共運輸吸引力,增進公交-地鐵「兩網合一」,天津計劃明年上半年實施公交和地鐵聯程優惠。
  • 津石高速全線通車 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加速構建世界級城市群
    中新社天津12月22日電 (記者 張道正)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項目,津石高速天津西段22日與河北省段同步全線開通運營,津石高速天津西段的建成將結束天津往返石家莊需繞行保定或滄州的歷史,實現3小時直達。再加上緊張施工中的京濱鐵路,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快速推進,正在拉近津城與京城的距離,加速構建世界級城市群。
  • 「四縱四橫一環」搭建京津冀交通骨架
    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相鄰城市間1.5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記者從市交通委獲悉,「十四五」期間,京津冀區域將重點打造「四縱四橫一環」交通骨架。為了促進北京過境交通分流至市域外圍地區,考慮到北三縣與城市副中心統一規劃、協同發展的特殊位置,首都地區環線高速不僅將全線繞出北京,還將調出北三縣。
  • 客服篇 京雄之間 霸州崛起為軌道新星
    其中,都市圈內協同發展核心區最為受益(如京津冀都市圈中的京津雄三角區、長三角的滬寧杭1小時經濟圈和珠三角都市圈的環大灣區區域);中國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發展,也隨之呈現出與國際接軌的都市圈發展趨勢。尤其以京津雄為核心區的環京都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