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軌道交通明年或實現「一碼通行」,提升三地通勤便捷

2020-12-25 瀟湘晨報

新華社資料圖

記者從北京地鐵公司了解到,在「一卡通行」的基礎上,北京正推進北京、天津和石家莊三地軌道交通應用網際網路技術實現乘車二維碼互聯互通,力爭2021年內全部實施。

目前,本市與天津地鐵已完成網際網路APP票務業務規則、技術方案互相確認工作,進入實質性技術研發階段,預計2021年1月進行雙方實驗室測試、APP升級等工作,2月初可具備開通條件。與石家莊地鐵正在加快推進網際網路APP票務前期業務規則、技術對接工作,2021年年內實現「一碼通行」。

據介紹,三地軌道交通乘車二維碼互聯互通後,不僅方便三地市民跨城交通,有力促進城市間綠色出行,也將助力京津冀相互融合,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有效提升三地通勤便捷度。

此前報導京津城際運營公交化、地鐵APP互認!天津至北京通勤將有這些便利日前,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發布《關於京津通勤便利化工作舉措網上徵詢市民意見的公告》,提出了12項京津通勤便利化舉措,這些措施何時能夠實現?昨天,天津市交通運輸委方面作出了解答。

「交通是京津冀協同發展重點領域之一,目前每天約有10萬人從天津去往北京通勤出行,但雙城通勤的換乘次數多、等待時間長、交通出行還不夠便捷。我們研究出臺了12項便利措施,涉及四方面,力爭明年年內全部落地。」天津市交通運輸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實行京津城際運營公交化,鐵路部門在早、晚時刻安排天津往返北京城際列車,最小發車間隔5分鐘。天津南站至北京南站將試行「預約+直刷」乘車模式,力爭年底前推出季度計次票。

──推出支付優惠同城化,「天津地鐵」APP與北京「億通行」APP互認,深化雙城公交「一卡普惠」,依託「京津互聯互通卡」實現公交、地鐵「一卡通行」。

──實現樞紐通達便利化,推進天津西站、南站鐵路、地鐵安檢雙向互認;推動「機場+軌道」融合,梳理優化重要點位軌道交通的引導標識。

──開通重點區域直通車,開通北京中關村、寶坻中關村科技園、濱海新區中關村科技園「三點一線」直通車,「通州—武清—廊坊」試點班線公交化改造、跨城公交運營,並推出「京津通勤」線上服務。

來源 北京日報(記者 李博)、津雲

流程編輯 吳越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地鐵實現「一卡通行」「一碼通行」,全國285個城市皆可使用!
    12月20日,我市公交、地鐵實現「一卡通行、一碼通行」,市區可享受現行公交、地鐵刷卡9折優惠,並可在全國納入「交通聯合」範圍內的285個城市使用。正在北國商城站換乘地鐵的趙女士高興地說。12月20日,作為省會十項民生實事之一,公交、地鐵實現了「一卡通行」,市民可享受現行公交、地鐵刷卡9折優惠,並可在全國納入「交通聯合」範圍內的285個城市使用。同時,市民還可通過下載「雲閃付」APP,實現公交、地鐵「一碼通行」。記者看到,該交通卡背景為藍色,上標有「燕趙通」和「交通聯合」標誌。
  • 「四縱四橫一環」搭建京津冀交通骨架
    服務副中心建設方面,道路設施新建或改擴建項目達33項,包括東六環入地改造、廣渠路東延、徐尹路、宋梁路北延等工程,新建東夏園、城市綠心區域和東關公交三個綜合交通樞紐,副中心站綜合樞紐也在加緊建設。同時,進一步推進通州與北三縣協同發展,加快平谷線等軌道交通建設;加快推動廠通路等4條通州與北三縣跨界道路規劃對接工作,儘快籤訂接線協議,打通交通堵點。
  • 衛健委鼓勵健康碼全國「一碼通行」,未來有望取代就診卡
    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京津冀有望率先試點信息互通「一體化」共享服務的推行,將化智能化人性化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為此,國家衛健委要求網際網路醫院要與線下依託的實體醫療機構之間實現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提供線上線下無縫銜接的連續服務。
  • 津石高速全線通車 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加速構建世界級城市群
    中新社天津12月22日電 (記者 張道正)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項目,津石高速天津西段22日與河北省段同步全線開通運營,津石高速天津西段的建成將結束天津往返石家莊需繞行保定或滄州的歷史,實現3小時直達。再加上緊張施工中的京濱鐵路,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快速推進,正在拉近津城與京城的距離,加速構建世界級城市群。
  • 京津冀將建「四縱四橫一環」交通骨架,推動通州與北三縣跨界道路...
    同時,推進通州區與北三縣協同發展,加快平谷線等軌道交通建設,推動通州區與北三縣跨界道路規劃對接,打通交通堵點。跨省公交日均客運量超40萬人次過去五年,北京新增高速公路裡程192公裡,2020年底總裡程達到1174公裡。京臺高速等8條高速公路先後建成通車,市域內國家高速公路「斷頭路」全部消除。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相鄰城市間1.5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
  • 「四縱四橫一環」搭建京津冀交通骨架 首都地區環線高速將全線繞出...
    服務副中心建設方面,道路設施新建或改擴建項目達33項,包括東六環入地改造、廣渠路東延、徐尹路、宋梁路北延等工程,新建東夏園、城市綠心區域和東關公交三個綜合交通樞紐,副中心站綜合樞紐也在加緊建設。  同時,進一步推進通州與北三縣協同發展,加快平谷線等軌道交通建設;加快推動廠通路等4條通州與北三縣跨界道路規劃對接工作,儘快籤訂接線協議,打通交通堵點。
  • 東京血脈之軌道交通圖
    便利高效、全世界最密集的軌道交通網絡是東京都市圈最值得京津冀等中國大都市圈學習的長處。日本北海道大學名譽教授越澤明在「大都市圈發展:國際比較與啟示」研討會上介紹,和美歐相比,日本都市圈的特徵就是通勤的鐵路網非常發達,郊外利用鐵道通勤的人口很多。
  • 從東京都市圈軌道交通看雄安地鐵R1地鐵
    該線路時速160公裡以上,建成後實現新區啟動區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半小時、至北京金融街一小時通達目標。有城市規劃專家認為,這將開啟京冀間城市群發展的新階段。國際領先的軌道交通規劃根據規劃,雄安至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快線(R1地鐵)是列入新區「四縱兩橫」高速鐵路網的重要幹線,線路全長約85.75公裡,途經新區、廊坊市和北京市。
  • 「軌道上的京津冀」:1小時通勤圈將成真
    其中,在京津冀地區,新開工項目約1000公裡,加快構建「四縱四橫一環」通道格局,形成北京、天津中心城區與新城、衛星城之間的「1小時通勤圈」,京雄津保唐「1小時交通圈」。近日,國家發改委舉行12月例行發布會,會議針對各方關注的城際鐵路建設進行了解答,據介紹,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十四五」期間計劃新開工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共1萬公裡左右,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2小時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軌道上的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要基本建成。
  • 今起河北石家莊市公交地鐵實現「一卡通行 一碼通行」(附辦卡網點)
    河北新聞網12月20日訊(河北日報記者任學光)今天,作為石家莊市十項民生實事之一,公交、地鐵正式實現「一卡通行」。市民持「燕趙通」交通卡可享受現行公交、地鐵刷卡9折優惠,並可在全國納入「交通聯合」範圍內的285個城市使用。同時,市民還可通過下載「雲閃付」APP,實現公交、地鐵「一碼通行」。
  • 東莞軌道交通網絡內聚外聯,「軌道+」助力城市品質提升
    和夢媛一樣生活在這座城市裡的人,近年來切身感受到軌道交通發展帶來的改變。2020年,東莞緊抓建設「軌道上的大灣區」重大機遇,軌道交通建設捷報頻傳。越來越便利的出行,越來越完善的服務,市民群眾於細節之處感知出行體驗日益改善,城市品質亦不斷提升。
  • 未來5年天津平均每年開通一條客運鐵路 軌道上的京津冀 出行提速
    天津北方網訊: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一體化是重點,而軌道上的京津冀,又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從市交通運輸委獲悉,目前本市鐵路在建裡程達187公裡,未來5年將是「鐵路豐收年」,平均每年通一條客運鐵路。
  • 京津冀核心區1小時交通圈基本形成 公交線路省際化
    「十三五」期間,北京市交通委以實施新一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為剛性約束,以支持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推進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服務大興國際機場、保障冬奧會為契機,加快構建三地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聯互通綜合交通網絡,全面提升交通基本公共服務共建共享水平和協同治理能力,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 《城市軌道交通藍皮書: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發展報告(2019~2020...
    中國網10月22日訊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今日共同在京發布了《城市軌道交通藍皮書: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發展報告(2019~2020)》。過去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地鐵從無到有,實現了地鐵、輕軌、單軌等多制式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重大突破,裝備製造技術和運營管理能力日趨成熟,目前,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運營和規劃規模已居世界前列,且仍處於快速發展階段。
  • Apple Pay交通卡更新 加入深圳通及京津冀互聯互通卡
    蘋果的iPhone和Apple Watch的公交刷卡體驗優秀,無需帶卡,手機無需提前解鎖打開,無需網絡,也無需打開任何app,在站口閘機直接將iPhone或Apple Watch放在距離檢票閘機掃描器中心處幾釐米的範圍內,即可完成交易過閘通行,與實體卡或刷二維碼的方式相比,便捷快速。
  • 「十三五」成就巡禮:央視點讚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迅速
    已成為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品質、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重要載體。這幾天,北京市地鐵房山線北延段、地鐵 16號線中段,正在進行試運營,有望年底前通車。屆時,北京房山區的百姓進入中心城區將更加方便。快速發展的軌道交通,讓在北京等超大城市生活的人出行更便捷。特別是連接郊區和中心城區的城鐵,已經成為上班族通勤的首選。
  • 「軌道上的京津冀」2025年基本建成 1小時通勤圈成真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軌道上的京津冀」2025年基本建成昨天(16日),國家發改委舉行12月例行發布會,介紹經濟運行情況並回應熱點話題。針對各方關注的城際鐵路建設,新聞發言人孟瑋介紹,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區域「十四五」期間計劃新開工城際和市域(郊)鐵路共1萬公裡左右,到2025年,基本形成城市群1—2小時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軌道上的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要基本建成。
  • 坐市郊鐵路通勤?我看行!
    「藍皮書」中提出,市郊鐵路應朝著圍繞都市圈,以通勤功能為主,兼顧旅遊功能的快速軌道交通線路方向發展。現階段本市市郊鐵路還存在哪些短板?未來如何更好地融入城市交通體系、加強通勤功能? 淡季時懷密線列車上乘客寥寥/記者拍攝 目前,市郊鐵路可以通過市政交通一卡通和「億通行」APP二維碼等方式乘車,再加上軌道交通受天氣影響少等因素
  • 打造京津冀出海口、產業區、後花園,天津濱海新區準備這麼幹
    濱海新區發改委副主任吳秀山介紹,濱海新區首先將打造京津冀高效便捷「出海口」。健全與京冀交通體系,加強海、鐵、路、空聯動,深化區域港口群、機場群協作,加快推動京濱、津雄、津滄及津承等城際鐵路建設,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