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動了石油的蛋糕,大鱷視他為眼中釘,可馬斯克夢想卻是太空

2021-01-07 一炎無燼

曾經有一個躺著就能賺錢、發家致富的好法子,我卻沒有珍惜。如果上天再給我一次機會,2019年10月、11月的時候我一定砸鍋賣鐵,賣房貸款,湊足錢去買特斯拉的股票...

當時它才五六十美元一股,現如今快要突破六百大關,奔向七百美元了。

短短1年左右的時間,一家公司的股票能漲成這樣,背後「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的付出可謂功不可沒。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現了美國作家阿什利·萬斯的《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的冒險人生》,於是就和這位「鋼鐵俠」的傳奇經歷來了次近距離相遇。

馬斯克出生於南非一個富裕的白人家庭,17歲便離開南非,來到加拿大尋找機遇,最終在美國的矽谷生根發芽。

他先徵戰網際網路市場,創辦Zip2到X.com,賺足資本後,又先後創建SpaceX,投資特斯拉,開始火星探索的圓夢計劃。

一系列經歷,看似瘋狂、冒險的背後,實則是一個追夢者不止步於前的上下求索。

「你覺得我瘋了嗎?」

這是作者萬斯第一次與馬斯克見面分別時,馬斯克對他問的問題,原本萬斯不明所以,也不想說出心中真實的回答。後來許久,萬斯才漸漸了解,這個問題,馬斯克或許更多是在問自己。

看完整本書,許多人會對馬斯克發出你是不是瘋了的感嘆!

因為馬斯克的做法讓大部分人感覺不可思議,可是他身上似乎又有著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讓人不得不欽佩。

然而馬斯克兒時生活並不快樂。他小時候,南非種族主義嚴重,社會混亂。

父母很早就離了婚,馬斯克雖然從小天賦異稟,記憶力超群,思考專注,對讀書如饑似渴,但在別人眼裡就是個書呆子,經常受到同學的欺凌。所以馬斯克認為自己童年是十分黑暗的。

不過這並不能阻止馬斯克的熱愛與幻想,他腦海中充滿奇思妙想,對太空的興趣,以及對清潔能源的思考,但是這些無人理解。

直到大學,他才得到認可。

大學獲得雙學位後,馬斯克放棄在史丹福大學深造,退學投入網際網路的懷抱。

1995年至2000年,馬斯克與合伙人先後創辦了三家網際網路方面的公司,「Zip2」、電子支付「X.com」、國際貿易支付工具「PayPal」。

他從一個網際網路的門外漢成為相關方面的專家,這些網際網路公司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為他積累了巨額財富。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網際網路方面混得風生水起後,馬斯克便開始專注於與網際網路毫不相干的領域。

馬斯克認為現在很多聰明人都致力於網際網路,瘋狂的網際網路能夠讓人迅速獲得財富,人們都沉迷於網際網路的虛幻中,而減少了冒險創造新的行業,這是不對的。

於是,他決定重拾少年時的夢想,開始進行宇宙探測。

2001年,馬斯克親自前往俄羅斯購買火箭,但由於價錢談不妥,最後只能鎩羽而歸。大學時期的好朋友阿德雷西認為他已經瘋了。

後來,馬斯克花幾個月時間研究航天工業物理原理,以及相關太空知識,最後決定自己造火箭。

馬斯克很堅持這個決定,哪怕所有人認為他只能將財富付諸東流,他也要造。

2002年,太空科技探索公司SpaceX成立。

許多相關領域的專家隨之加入,瑪麗貝斯布朗作為馬斯克的助手也是在這個時期加入SpaceX,布朗工作上勤勤懇懇,對馬斯克又忠心耿耿,兩人關係如同《鋼鐵俠》託尼史塔克和佩鉑波茨一樣緊密。

可惜遺憾的是,馬斯克後來卻將她開除了(看來,電影裡的永遠是故事)。

SpaceX的普通工程師都是來自各大航空專業的尖子生,為了招攬人才,馬斯克甚至會打電話到宿舍直接聘請。

馬斯克是個極具個人英雄主義色彩的企業家,他在工作上聰明,且專注,喜歡熬夜,通宵達旦地工作。受馬斯克的影響,整個公司自上而下,從員工到高級工程師工作起來都十分努力。

只不過一開始的努力沒能給SpaceX帶來成功,屢次失敗讓工程師們飽受打擊,但是馬斯克依舊樂觀,並讓他們不要擔心資金問題。

直到2008年,SpaceX第四次發射火箭,世界上第一枚私人建造的火箭才終於發射成功。

之後,2012年5月31日,SpaceX的「龍」太空艙又成功與國際空間站對接後返回地球,走出了太空運載,私人運營時代的第一步。

SpaceX火箭的大部分組件由自己改造創新完成,與傳統的零件外包截然不同。而造火箭帶來技術和材質創新還順帶轉移給了特斯拉,讓特斯拉獲得更好的發展。

從對製作火箭一無所知,到成為一名火箭專家。馬斯克身上敢為夢想拼搏,善於學習的能力,以及長期的堅持,是使他離成功更近的優秀品質。

「特斯拉汽車」由馬丁·艾伯哈德和馬克·塔彭寧創立於2003年,之所以取名特斯拉,是為了紀念物理學家尼古拉·特斯拉。

剛開始,許多投資人都對電動汽車嗤之以鼻,直至他們遇見了完美投資人馬斯克,不僅對電動汽車能夠深刻理解,還有著讓美國擺脫石油依賴的共同理想。

現在的特斯拉汽車,已經成為汽車世界的明星話題。

在汽車概念上,特斯拉第一次將矽谷變成了底特律真實存在的威脅。雖然一路走來,特斯拉發展並不順利,但在馬斯克的帶領下,他延續在SpaceX的工作風格,親力親為,雷厲風行。出現錯誤的員工常常會嚴厲教訓,甚至開除。

在很多員工眼裡,他十分嚴格,像個暴君,但是他的工作態度又十分令人敬佩。

時代造英雄,英雄創時代,我期盼馬斯克帶個我們一個全新的時代。

特斯拉、SpaceX,以及太陽公司的發展沒有一家是一帆風順的,未來如何,充滿了不確定性,但是馬斯克的冒險經歷、他的拼搏精神鼓舞著改革創新的人們。

讓我們跟隨作者阿什利·萬斯的腳步,走進「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的傳奇人生。相信你也會像我一樣受益匪淺的。

這是首部埃隆馬斯克授權著作!全書全面,且真實地道述了埃隆馬斯克的大半生。

的確,馬斯克其人很難複製,他的成功也很難複製,但是他這種星際穿越般的傳教士精神將會給我們的人生以啟迪,並得到延續。

相關焦點

  • 太空清潔工或可成真,這是部為埃隆馬斯克「擦屁股」的預言動畫?
    本篇東靈君再抱抱「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的大腿,藉助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星鏈計劃,關聯一下這部拿過日本星雲獎的動畫《星空清理者》。因為我覺得這就是一部為埃隆馬斯克「擦屁股」的預言動畫。一箭60星,可重複使用的火箭,民營公司有史以來所打造的最大火箭
  • 新龜兔賽跑:馬斯克與貝索斯的太空競賽
    今天,在付得起錢的前提下,藍色起源、SpaceX、維珍航空能夠提供普通人去太空旅行的服務,這一切離不開以上提到的企業家們。在《新太空競賽》和《下一站 火星》兩本紀實作品中,兩位分別就職於數字商業新聞網站Quartz和華盛頓郵報的記者記錄了以馬斯克和貝索斯為代表的企業家們,在太空旅遊商業和私人化上所做的鬥爭與決策。
  • 馬斯克「在火星退休」的夢想 有了這次試飛基礎,夢想或許不遠
    儘管這枚火箭的升空高度僅為外太空高度的十分之一,但其仍然代表著馬斯克進軍星際的巨大雄心。馬斯克隨後在推特上表示:已拿到全部所需數據,火星,我們來了! 本次試飛的 SpaceX SN8 直徑接近 9 米,高度接近 50 米,每次能夠乘坐 100 人,能夠攜帶大量的生活物資飛往火星,以便人類在火星上建立一個殖民地,這是馬斯克龐大的太空計劃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雖然本次發射並未圓滿完成,但馬斯克已經拿到了需要的數據,可為後續的飛行提供參考。
  • 象徵美國石油工業的著名雕像,居然換上了馬斯克的臉
    老牌石油公司蜂擁而至,為附近的塔爾薩帶來了繁榮。1919年,俄克拉荷馬州石油產量已佔全美五分之一。作家筆下的塔爾薩是這樣的:「這是俄克拉荷馬州第一個大型油田,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油田。格倫·普爾油田賺的錢,比加利福尼亞淘金熱和科羅拉多加起來還多。」
  • 年內財富增加超1500億 馬斯克「火箭式」登頂世界首富 夢想卻是...
    據2019財年年報數據顯示,馬斯克作為公司大股東擁有特斯拉約20.8%的股權,截至美東時間1月7日收盤,特斯拉的市值已經達到7735.2億美元,馬斯克的身價也升至1950億美元。  過去一年裡,特斯拉的股價最低時僅為70.1美元/股,意味著其股價一年內漲幅已經超過1000%。
  • 馬斯克的彼岸世界
    比如馬斯克,他那奇思妙想的人生,不斷挑戰和突破的軌跡,實在令人驚嘆。他的內心世界,如桃花源般幽微深隱。那世界,因險而遠,為眾人所不達。2有人高度評價馬斯克,說他的存在,讓人類不對人類失望。也有人質疑馬斯克,說他是騙子。
  • 來自矽谷的「傲慢」:馬斯克的千面思維
    馬斯克:我認為,所有這些都表明化石燃料汽車已接近尾聲。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樂觀的信號。我相信,只要我們繼續心有憂慮並為可持續發展而努力,我們就可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只要我們不盲目自大,一切都會好起來。 斯威舍:你現在有多憂慮?加州的山火肆虐,而你的公司就在那裡。
  • 馬斯克:希望美太空軍效仿《星際迷航》組建太空艦隊
    參考消息網3月5日報導外媒稱,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執行長馬斯克稱,戰鬥機的時代已經過去。資料圖片: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執行長埃隆·馬斯克英媒指出,美國軍方的這一最新機構遭到了不少嘲笑,批評者說,太空部隊的標誌和偽裝服與《星際迷航》十分相似。報導介紹稱,美國太空部隊的作用是保護衛星和其他天基基礎設施,同時開展太空行動,協助地面部隊。
  • 馬斯克與貝索斯:世界上最有錢的兩人展開太空大戰
    恰巧的是,貝索斯和馬斯克分別是2020年新晉世界首富和第二富豪。據國外媒體11月24日報導,得益於特斯拉股價不斷上漲,馬斯克的身家在今年也大幅增加,在彭博億萬富豪指數榜上,馬斯克目前已超過了蓋茨,升至第2位,身價1280億美元,榜首的依舊是亞馬遜創始人貝佐斯,他目前的身家為1820億美元。
  • 兩個巨人要大打出手:世界首富貝佐斯向馬斯克動手了
    可這兩個人把潛在合作的可能全部封堵了,開始熱火朝天地互相攻訐。 一切都源於貝佐斯為了小時候的夢想進行的跨界。馬斯克有兩塊主要業務,一塊是新能源汽車特斯拉,也是自動駕駛技術的引領者之一;一塊是落實太空飛船和星鏈計劃的Space X公司。但這兩塊業務又是貝佐斯的副業,以自動駕駛汽車和太空項目為陣地,貝佐斯開始了對馬斯克的前堵後追。
  • 世界首富馬斯克的神操作,賣掉所有豪宅,所有布局只為圓火星之夢
    發射上太空的特斯拉跑車馬斯克這可不是說說而已,他在加州所有的豪宅都已經開始掛牌出售。因為對於馬斯克一直以來的終極夢想,在火星上建設一個人類能夠長久居住的外星城市,所需的資金是天量的,所以馬斯克要從各方面籌集資金。當然賣掉房產,對於如今已是世界首富的馬斯克而言,更像是一種象徵意義。實際上,迄今為止,馬斯克所有的布局,包括投資開辦的公司,研發的產品,都是為了圓他的火星夢想。可能你想不到,馬斯克成立特斯拉的最初動機,只是因為如果要在火星上建設城市,需要的車輛只能是電動的。
  • 馬斯克翻開了太空歷史新的一頁,商業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
    在美國東部時間5月30日下午,馬斯克創造了歷史,人類歷史上首個商業載人航天飛船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甘迺迪航天中心成功發射,這可以說是人類航天史上的一次壯舉,因為按照馬斯克計劃,如果此次發射成功的,後面馬斯克會陸陸續續揭開宇宙的面紗,甚至要實現移民火星這個宏大的願望。
  • 阿湯哥和馬斯克去太空拍電影,以摺紙為靈感,月亮上的房子長這樣
    人類現在想要徵服的目的地,是太空。馬斯克的Space X頻繁發射衛星、開發星際飛船,更是傳出消息要與NASA和湯姆·克魯斯合作拍攝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在太空拍攝的電影。同時,美國也打算在2024年再次登陸月球。一時間,太空探索正在成為現實,針對太空市場的「黑科技」產品紛紛湧現,腦洞大開。
  • OneWeb 破產面臨收購命運,貝佐斯和馬斯克...
    這塊蛋糕的可不止馬斯克一個。而對亞馬遜掌門人傑夫·貝佐斯來說,收下 OneWeb 則是為他的太空夢想助力。亞馬遜的太空夢想他們都是看著科幻小說、做著六七十年代的太空夢長大的。現在他們有錢了,可以去實現這一切了。
  • 人類太空探索總是需要馬斯克這樣的人,沒有他也會有別人
    太空探索公司SpaceX有個星際飛船(Starship)計劃,其需要就是通過建造太空飛船和重型火箭,從而建立一個重複使用太空運輸系統,實現廉價的星際旅行。前幾天SpaceX測試星艦的星飛船SN8,經過近6時45分左右的飛行,未能實現平穩著陸,爆炸了。
  • 兒時父母離異,學校被人欺負,這些不能阻止馬斯克的星際夢
    因為馬斯克的做法讓大部分人感覺不可思議,可是他身上似乎又有著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讓人不得不欽佩。然而馬斯克兒時生活並不快樂。他小時候,南非種族主義嚴重,社會混亂。他從一個網際網路的門外漢成為相關方面的專家,這些網際網路公司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為他積累了巨額財富。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網際網路方面混得風生水起後,馬斯克便開始專注於與網際網路毫不相干的領域。
  • 星鏈計劃深度剖析:馬斯克明星光環之下,深藏美國精英的太空野心
    特斯拉負責新能源板塊和動力板塊,同時賺錢;超高速列車負責高速運輸;Space X則為未來的太空探索奠基,獵鷹負責提供廉價動力,星鏈負責佔據近地軌道空間,「火星殖民計劃」則負責佔據深空資源——馬斯克的火星移民計劃是目前最靠譜的地外行星殖民計劃。我們可以看到很明顯的層次感——從地面,到近空,再到深空。
  • 從網癮少年到商業巨頭,馬斯克的瘋狂與探索
    不防想像一下,或許未來的某一天,人們完全有能力進行一場太空旅行,那無疑是一件非常奇妙的體驗。馬斯克的商業載人飛船,無疑是加速了尋常大眾能邁入太空進程的重要表現,只有搞懂了這一點,你才能明白這個人究竟有多麼牛啤。
  • 馬斯克未來項目編年史 10年內實現太空殖民
    在特斯拉,他關注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在SpaceX,他致力讓人們移民火星。在Boring Company,他挖出一條地下高速改善人們的出行方式。在OpenAI,他參與推動人工智慧的良性發展,為了強化人類大腦的能力,他創建了Neuralink。他是矽谷「鋼鐵俠」伊隆·馬斯克,下面是他規劃的宏圖和各項目完工的大致時間表。
  • 美國載人航天交給了私人企業,馬斯克的Space X憑啥這麼牛?!
    這讓人們為Space X的首次載人發射能否成功捏了一把汗,好在Space X把這關鍵的一步紮實地邁了出去。一個造電動車、玩線上支付的矽谷富豪,怎麼就要接過美國載人航天事業的大旗?冷戰期間,美蘇兩國在太空競爭中可是舉全國之力,如今,美國載人航天事業,居然要交給一個私營企業。不只是載人航天,馬斯克在太空探索上的夢想可大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