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易小星
人生的三種情感:親情、友情和愛情是人生中的財富和經歷帶來的和別人絕無僅有的感情,我們和家人的愛是與生俱來的,和朋友之間的友情是隨遇而安的,只有愛情似乎更多的貼上了個人的標籤,每個人的愛情最能說明他本質是個什麼樣的人。
有人說現在快節奏的生活是個雙刃劍,快節奏帶來的方便快捷消弭了很多情侶見面不便的相思之苦,但是隨之而來的那種期待和嚮往的甜蜜似乎也淡了很多。我們現在很少人寫情書了,想想以前那個年代的人們在一封封的鴻雁傳書中為相思「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那種含蓄雋永的情致好像也很少能體會到了是不是?
那些民國的文人,我們每次談起為什麼會覺得甜蜜很浪漫呢?很多時候是因為在他們的文字中感受到了給予愛人的那種在紙短情長的敘述中的小小的細節。那些民國的才子佳人的戀愛談得盪氣迴腸,也讓幾十年後的我們看到他們的情書會忍不住感嘆愛情的美好。
《若無相欠 怎會相見》就是民國14對才子戀人的繾綣情書集,以情書為線索,寫盡纏綿悱惻的民國愛情故事。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他們寫最美的情書,談最真的戀愛,讓當下的我們想起愛情,就感到無比美好。
沈從文致張兆和、錢鍾書致楊絳、朱生豪致宋清如、梁實秋致韓菁清……
這些才子佳人們的名字使他們所在時代的記號,有了他們,歲月似乎也分外柔情了一些。愛情就像是酒釀,必須要時光的入心陪伴,似乎身邊有了這個人,你既有了鎧甲,也有了軟肋。
我們多想讓自己和愛人在一起的時光走得慢些再慢些啊。
朱生豪先生英年早逝,然而文字不朽,我們都記得他筆下的那個可愛的宋清如,看著他在最好的歲月時光中一邊翻譯著莎翁的著作,一邊看他帶著笑意和甜美的情意寫下自己最愛的心愛女子宋清如的甜美笑容。
桑妮這本書通過解讀民國時期14對才子戀人的往來情書,講述他們之間的一段或幾段盪氣迴腸的愛情婚姻往事,有助於我們重拾純真的情懷和對愛情的美好憧憬。
閱讀他們的故事和那些留存在歷史長河中的甜美的情書時,你會感到月光如水,那些生活中的雞毛蒜皮的不愉快會煙消雲散的。就像木心先生說的那樣:「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我的一個朋友說家裡人催他相親,他也不一定是拒絕相親認識別人的機會,但是他很反感大家在一起見第一面就擺出來你有房子我有車子,你上班十年薪資多少,我上班五年後續發展和你匹配,大家的年紀好像應該趕緊結婚,這樣來得及在30歲之前生個健康係數更高的孩子……
他說什麼時候能像朱生豪和宋清如、楊絳和錢鍾書一樣的找個真正想要在一起廝守終生的愛人,那才是這年代最值得炫耀的事情,也是很奢侈的夢想。
聽了他的話,我記得我們幾個人都沉默了。快,讓我們受益了很多,卻又抹殺了很多原本應該存在的樂趣和情調。人生如果只有車子、房子、孩子該有多麼無聊。前幾天,鄭淵潔回復一個網友的話得到了很多人的讚譽,那個網友說希望自己趕緊結婚,生個孩子能看著他的新的童話長大。鄭淵潔說如果只是為了生這樣的一個孩子才去結婚的話,那這個婚就不要結,也不該結。
桑妮這本書中還帶了印製很精美的「婚書」,閱讀的過程其實也很像是回憶自己和心愛之人的相愛的過程,讀完了還可以和你的另一半在這個婚書前後籤上自己的名字留存下來一段甜美的閱讀的經歷,這不是也很棒嗎?這個創意真的很值得稱讚,給生活帶來點儀式感。
讀著這本書會讓人感悟良多,不管是魯迅還是錢鍾書,學貫中西,但是在愛人面前還是那樣的「萌」,這就是愛情的價值啊不是嗎?推薦大家購買這本書來感悟一下這樣的浪漫的愛情故事吧,琴瑟和鳴、舉案齊眉也是要兩個人步調相一致的啊。
這本書是在暢銷30W冊的舊版上全新修訂升級,內容比舊版更加豐富充實,具體的改變在於刪去了胡蘭成致張愛玲一篇,增加了朱湘致劉霓君、丁玲致胡也頻兩篇,達11000餘字。快入手一本讀起來吧,看看我們能不能在自己的愛情中和自己的另一半也找到一些更有共性的東西。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