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誰在夢?誰在覺?誰的平生又自知呢?

2020-12-15 我心無礙即菩提

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諸葛亮

人大約分為四種。有一種是聰明的糊塗人,有一種是糊塗的聰明人,有一種是糊塗的糊塗人,有一種是聰明的聰明人。

有的人把聰明當作表子,糊塗當作裡子,處處顯示著自己的聰明,深怕別人把自己當作糊塗蛋給坑嘍,賣嘍。可是一般這種人往往的結局就是被他人給坑嘍,賣嘍。

有的人把聰明當作裡子,糊塗放在了外面,處處藏愚而守拙,深怕一旦讓別人知道自己有點聰明就朝不保夕一般,這種人的心機就如同暗夜裡,漆黑不見中,僅有的那麼一絲亮光,永遠那麼的洞若觀火。

有的人是表裡如一般的一種糊塗。這種人簡單。吃喝拉撒睡,愛咋咋地……也好,也好!

有的人是內外瑩徹般的一種聰明。這種人簡單。道德天地人,都樣樣行……也好,也好!

諸葛亮,字孔明。道號臥龍先生。漢末三國時的人物,不世出的奇才。我們後人面對諸葛亮這樣一個歷史人物,其實是沒有辦法發表意見的。或褒或貶都不合適。有的人褒揚諸葛孔明,可是孔明何須褒揚?有的人貶抑武侯丞相,可是武侯又是如何能夠被貶抑的呢?

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這是一首比李白《靜夜思》都要簡單明了的一首小詩,然而卻道盡了諸葛孔明平生之志。

漢末天下大亂,生靈塗炭。就在群雄並起之際,諸侯爭霸之時。無以數計的英雄豪傑前僕後繼的參與了這場歷史洗牌的大變革當中。

或投英主以侍之,或居諸侯之幕僚。一時間熙攘攘董卓勤王,轉瞬時眾英豪逐鹿疆場;這一邊貂蟬配了呂奉先,那一廂周瑜新娶了喬嬋娟;曹孟德挾天子以令諸侯,孫仲謀賴祖蔭而守江東;劉表坐荊襄以待死,玄德奔四方而無依……總之,漢末的中原天天唱大戲,各路英雄共聚會,你方唱罷我登場!

而此時我們的臥龍先生又在幹嘛呢?高臥隆中睡大覺!

大夢誰先覺?這紛紛擾擾的天下大勢,以及所有這大勢中的諸侯將相,英雄豪傑,在諸葛亮看來都是一場夢,都是夢中人爾!有誰能在這麼大的歷史變革中率先覺醒呢?

平生我自知,從來我就明白啊!有的學者把此處「平生」當做一生講。其實是說不通的 ,應該當做「從來」講。我從來就是那個覺醒的人啊。是這個意思。

草堂春睡足。春天來了,在草廬之中的堂上好好的睡了一場。睡足了,該醒了。可是「窗外日遲遲」。那個太陽為什麼升起的那麼慢呢?

這是在劉備第三次造訪諸葛亮時,諸葛亮作的一首小詩。諸葛亮對於名利是淡泊的。但諸葛亮對於天下是有抱負的。他學的就是治國安邦之術,他的專業就是這個。他可以守住自己的情操,猶如一塊無暇之白壁一樣,躬耕於山野。但他也在期待著自己生命中的英主出現!窗外日遲遲,怎麼還不來呢?

現在有一些人對諸葛亮很不以為然。這或多或少的和那個易中天品三國有一點關係。易教授美其名曰給諸葛亮減負,其實也是標新立異的一種操作而已。給諸葛亮減負,誰有那個資格呢?!

至於還有很多人還拿陳壽的《三國志》來評價諸葛亮。但《三國志》其實也只能是依據之一。如果我們不帶任何存疑的心態就相信了歷史書,那只能說可能壓根就自己沒長的腦子。況且,所謂由勝利者陣營編寫的歷史對諸葛亮也是讚不絕口啊。

對於恢復漢室,一統天下來說。我們對於諸葛亮或許是失望的。很多人將諸葛亮的失敗歸結為諸葛亮不會用兵。或者是說諸葛亮不順天應人,不懂休養生息之道。諸葛亮不懂,你懂啊?

諸葛亮生於公元181年,卒於公元234年。在諸葛亮去世後二十九年,也就是公元263年,魏國吞併了蜀國。據史料記載,蜀國當時有人口約28萬戶,共約94萬人。當時蜀國軍隊的規模大概有10萬2000人左右。魏國當時有人口443萬人,當時魏國的軍隊規模大約有50萬人。魏國不論是總人口還是軍隊規模,大約是蜀國的五倍。

諸葛亮不會用兵?諸葛亮面對強敵,打的那麼主動,諸葛亮要不會用兵,還有誰會用兵呢?

如果說沒有匡扶漢室,一統天下是諸葛亮的一種失敗的話,那麼這種失敗絕對不是因為諸葛亮軍事才能。而是有三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一個原因是劉備罰吳,致使有夷陵之敗。夷陵一敗使剛剛立國的蜀漢元氣大傷,而且在吳蜀之間留下來了一條巨大的鴻溝;

二一個原因是劉備死的早了些;

三一個原因則是諸葛亮自己太過高貴品性造成的。

諸葛亮生逢亂世,就在郭嘉魯肅之流,公瑾仲達之輩都選擇追隨曹操孫權這樣實力派諸侯的時候,我們的孔明先生卻選擇了歸隱躬耕的農夫生活。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他平生所學就是治國安邦,經濟天下的本事,為什麼在天下大亂之際,居然不出來大顯身手 而是「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與諸侯」呢?因為諸葛亮內心裡是一個淡泊的人,是一個寧靜的人。

我們一定要知道,「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句話是諸葛亮說給自己兒子的。而這篇《誡子篇》就是在諸葛亮臨命終時寫給自己八歲的兒子諸葛瞻的。

一個做父親的,況且又在臨終之際,又是寫給一個八歲孩子的,它應該不是虛偽之詞,它應該是諸葛亮的血淚肺腑之言!也就是說,淡泊名利寧靜致遠是深入到諸葛亮內心的人生信條。

他如果不出山,一生老死林泉還好一些,可是偏偏他又有胸懷天下的抱負。這種品行高潔的人其實是非常難於相處的人。這個時候,劉備的存在就非常重要了。

因為劉備不是擺設,他也並不是單純的支持和信任諸葛亮,他還會為諸葛亮「擋」很多很多的事。他會把一切條件準備具足之後,支持諸葛亮。

試想如果劉備沒有夷陵之敗,或是夷陵之戰後,劉備在堅持個十年八年,或者五年,可能歷史就改寫了!劉備一死,諸葛亮就失去了絕對的支持。有的人會說諸葛亮大權在握,阿鬥唯命是從。阿鬥是不是唯命是從姑且不論,諸葛亮清高淡泊的個性勢必不是一個很好相處的人,他又是個「完美主義」者,所以事必躬親,活活把自己累死了!

往事如煙,世事如幻。暗淡了刀光劍影,荒蕪了烽火邊城。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誰在夢?誰在覺?誰的平生誰又在知呢?

唉,可嘆!「……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南無阿彌陀佛!

祈願一切眾生,無有疾病,皆得健康。

祈願一切眾生,無有貧窮,皆得富足。

祈願一切眾生,無有煩惱,皆得菩提。

祈願一切眾生,得遇佛法,皆得成就。

朋友們,善信們,各位菩薩大德們,大家吉祥如意,南無阿彌陀佛!一三八

相關焦點

  • 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寫在沈落即將不食人間煙火之際
    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 沈羅雖不是諸葛孔明,然而卻勝過諸葛孔明。 大夢主的精彩之處,在於沈落有了一支可以做夢的枕頭,雖然時至今日,這個枕頭仍然是猶抱琵琶半遮面,但是卻給了沈落穿越時空的機緣,如今的沈落,已然走出了仙家仙生(馬上就不再是人了)的創業期,積累起了第一桶金,有了人脈,有了技術,有了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載的超級外掛。 夢,對於旁人,就是南柯一夢。
  • 《重返20歲》︱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
    #文章作者 菠蘿蜜 引子:我做了一個很美的夢。 最後,人物在親情的召喚下回歸常態,經歷了一番不同的體驗,沈夢君還是決定回到從前,電影中毫不意外的出現了車禍,作為唯一和孫子血型相同的沈夢君決定救孫子,沈夢君又回到了原先的容貌,正如她自己所說做了一個很美的夢,
  • 大夢誰先覺,平生我「怎」 知?最難的是——破我執!
    那麼怎樣才能覺醒呢?1.反省無論是漸悟還是頓悟,覺醒都需要一個過程和契機。無論是何過程和契機,必然都需要個人的自我反省。聰慧者大多會自傲,而高傲者的高傲,自卑者的自卑,卑鄙者的卑鄙,皆是我執,我執不破,至死也無法覺醒。所以才有了那句「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人這一生,最難破的便是我執! 破我執,先從反省開始。
  • 《劍來》之陸沉:成為朱斂而不自知
    陸沉有五夢,其中之一為「夢化蝶而不知誰是誰。」現在的我是不是真的我,我所想是不是他人令我如此想。對自身的真實性存在懷疑,是修行登高的最大壁障。所以,陸沉其實應該苦惱這樣一件事:我真的是我嗎?可惜,他只執著於解夢,根本未意識到,「陸沉」可能並非真的「陸沉」。早已成為朱斂而不自知罷了。朱斂,當初陳平安從藕花福地的畫卷四人之一,美男子、才情世無雙。如今,常年覆著一張老者麵皮,在落魄山「掌勺」。
  • 「一蓑煙雨任平生」到底是怎樣的一句話?
    回家的路上,雖就這樣被雨淋著,腦海裡倒是浮現出一句詩詞「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說起來,那還是蘇軾發起的遊山玩水的旅行,一路顛簸,朋友們都疲憊不堪,不過天氣倒是不錯,幾日來皆是晴空萬裡。當他們經過一片竹林時,天空突然烏雲密布,轉眼間大雨瓢潑,朋友們都嘆息不已。
  • 搞笑圖片盡在搞笑昧平生小哦!
    你長大想做什麼呢?我想做室內裝潢!長大後。我真的就是室內裝潢了。咦咦咦!好香的味道誒!到底是什麼傳來的呢?哦!原來是有人在睡覺啊!睡得真香!和爸爸我下棋,你敢嗎?你敢贏嗎?哈哈哈不過我有。略略略。醫生要求我每天要在跑步機上花至少一個小時,那你看我這算是超額完成任務嗎?我這可是待了將近十個小時的呢!長圖預警,沒有文案,大家自己看吧!反正很逗很搞笑。健身要循序漸進,早上一個仰臥晚上一個起坐。這個很合理,說的沒錯。你們覺著呢!
  • 李夢佳深情演繹《煙雨平生》,將對故人的思念表達得淋漓盡致!
    李夢佳單曲《煙雨平生》發布 經典曲風致敬「老派愛情」薄霧籠罩,小船輕蕩,青石板走過了多少思念的人;韶華遠去,一聲慨嘆,油紙傘見證了多少離愁別緒……一曲《煙雨平生》極盡詩意,韻味十足,勾勒出一幅煙雨風景畫,將對故人的思念和時光荏苒的感慨表達得淋漓盡致。
  • 人貴自知,一切自明
    也關乎自知與自明,也許正事源於這個,才讓人的事業與成長更順利。電視劇《天道》在芮小丹要丁元英送給自己「神話」禮物的時候,丁元英需要一個投資人的幫助,經過丁元英的思考歐陽雪最為合適。丁元英認為歐陽雪最合適,為什麼呢?歐陽雪,從小就被父母拋棄的女孩,她從給餛飩店打工,到自己擺餛飩攤,再到最後自己開大酒樓,自己一步步走到小有事業成就。
  • 「一蓑煙雨任平生」是什麼意思?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它是在蘇軾在沙湖道中遇雨所寫的,這也是蘇軾在黃州貶後的第三個春天,遇到風雨,蘇軾和同行的人都沒有帶傘,被雨淋溼。在雨過天晴之後,蘇軾聯想到自己人生的坎坷,同時也表達了他曠達的胸懷、開朗的性格以及超脫的人生觀。
  • 辛棄疾的《臨江仙》,記憶中的那人,誰陪她走過人生的漫長道路?
    多了一些平淡,在詞中,辛棄疾寫出了自己對於人生的看法,入朝為官,鐘鳴鼎食,也不過是一場大夢罷了。臨江仙·鐘鼎山林都是夢宋:辛棄疾 鐘鼎山林都是夢,人間寵辱休驚。只消閒處遇平生。酒杯秋吸露,詩句夜裁冰。問誰千裡伴君行。晚山眉樣翠,秋水鏡般明。人生百年,任誰去世後都是一抔黃土。縱然生前有再多的財富名利又如何?人生在世,要寵辱不驚。只需用酒杯飲下如同甘露一般的美酒,在夜晚時,吟誦如同冰雪一般的詩句。如此度過一生。在詞的上片中,我們可以看到辛棄疾對於人生的淡然,報效家國無門,也讓他看破了人世。
  • 經典校園救贖文《同桌令我無心學習》「池野是誰?」「我愛的人」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笑笑的地盤,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經典校園救贖文《同桌令我無心學習》「池野是誰?」「我愛的人」《同桌令我無心學習》作者:蘇景閒文案:聞簫轉學的第一天,就聽到了關於自己同桌的多版本傳說——例如常年逃課,打架鬥毆,每門課不多不少只考六十分。班主任聲音溫和:你品學兼優,千萬不要被池野影響了學習。同班同學憐憫地看著聞簫:你一定要跟池哥保持距離!
  • 一蓑煙雨任平生-蘇軾《定風波》賞析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正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我們讀一首詩,一定要了解他所處的時代,詩人經歷了什麼,才能更加懂得詩中傳達的意義。每一首詩,都是時代的反饋,詩人內心的獨白,無論詩人藉助什麼來表達,都是反映了人的心聲,詩人的想法和意志。
  • 神豪任平生正式「宣戰」阿哲,線下130多家公司,看誰耗得過
    近日,YY神豪「任平生」在華炬主播「棒子」直播間講述了與阿哲的前因後果。神豪任平生透露最早的時候其實已經有一些節奏起來了,當時有一小部分粉絲在帶節奏謾罵,但是輿論並不高。不過從那個時期已經跟阿哲和粉絲有一些隔閡了,因此後來自己也沒有去刷禮物了。
  • 宏圓法師:妙有真空是怎樣認識和照破五蘊的呢?
    在他八九歲的時候,有一天他師父出門了,他的師兄哭著跑來找一休說,我把師父最喜愛的瓷器給摔了,師父回來我要受責罰的怎麼辦。一休聽了就笑了,說不要緊,你就說是我摔掉的,和你沒有關係。等他師父回來的時候就問一休法師,你在幹什麼呢?這一天做沒做功課?一休就給師父說了:「我在參一切都是無常,究竟有沒有一個人能夠長生不死呢?」
  • 一蓑煙雨任平生,一路坎坷一路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首詞通過野外途中偶遇風雨的生活小事,於簡樸中見深意,於尋常處生奇景,表現出蘇軾曠達的胸襟,寄寓著超凡脫俗的人生理想。
  • 蘇軾最經典的宋詞名句,「一蓑煙雨任平生」,這七個字究竟啥意思
    「詩酒趁年華」、「天涯何處無芳草」、「一蓑煙雨任平生」。在這些詩句當中,「一蓑煙雨任平生」的出現頻率是最高的,這句宋詞出自蘇軾被貶黃州之時。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