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登基、少婦臨朝:後周符後與遼國蕭後,為何命運天差地別

2020-12-10 元二使安西y

說到宋遼歷史,一定離不開宋太祖趙匡胤,而遼國赫赫有名的,除了遼太祖耶律阿保機之外,還有一位活躍於評書戲劇、小說影視劇中的巾幗豪傑蕭太后。

在宋人看來,蕭太后便是契丹國主,一力主導了南侵的多次軍事行動。

但從各種史料分析,蕭燕燕並非契丹國主,真正的國主是她的兒子耶律隆緒,蕭燕燕是作為太后臨朝稱制,代皇帝行使權力。

近來,有不少宋史愛好者,將蕭太后與稍晚的宋真宗的皇后劉娥相提並論,認為這二位分別是當時遼、宋的實際掌權者,而且都是傑出的女性政治家。

這種對比有一定道理,但嚴格說起來,蕭太后最初面臨的境況,與劉娥不算相似,而更接近後周符太后。

符太后乃是周世宗柴榮的繼後,同時也是權臣符彥卿之女,其親姐姐則是柴榮的原配皇后。

柴榮北徵返程途中,身染重病,回京後便立年僅7歲的柴宗訓為梁王,隱約有傳位之意。

為了幫助幼子立住腳根,柴榮拖著病軀迎娶已經亡逝的大符後的親妹妹,也就是史稱的小符後。

小符後不過二十多歲年紀,卻是帶著使命進宮的,目的就是為幫助姐夫、侄子,以備不測。因此,小符後及其家人,應該是一早便做好心理準備,不是衝著結婚、而是衝著權力而來。

果然,小符後進宮十幾天,柴榮病逝,柴宗訓在姨媽兼繼母的監護下,登上皇位。

一群虎視眈眈的武將,正側目注視著皇位寶座上的母子倆

轉過年來,新主改元後的第一個元旦,大臣們正上殿朝賀太后、新主,一派節日氣氛中,突然就傳來邊關急報,一時之間,歡樂祥和變為苦大仇深。

據說,北漢聯絡了遼國,一起引兵侵犯周境,軍事危急。

小符後從未經歷過這種陣勢,一時間慌亂不已,而她手底下的大臣也好不到哪兒去,宰相範質立刻推薦了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統兵出徵,同時授權趙匡胤四處調兵遣將,集結出發。

這一騷操作,無疑於將柴榮改革之下、集於君王之手的調兵權,又輕易地給了出去

藉此良機,趙匡胤掌控了大量軍隊,浩浩蕩蕩開出城,走到陳橋驛,便上演了一出黃袍加身的戲碼,又帶著軍隊殺回京城。

朝臣們都被趙匡胤的手下押至殿前,想了想,誰當皇帝又有什麼區別?一個成年男人做皇帝,至少還能統兵出徵,清楚誰有功勞、誰有苦勞;一個黃口小兒、妙齡少婦當皇帝,那誰還能有好處?除了後宮中人,恐怕他們誰也不認識。

二者利弊在心中一過,朝臣們立刻做出選擇,納頭便拜新帝趙匡胤。

宰相範質也知道闖禍,便大錯已鑄,只能將錯就錯,他也還想保全自己小命。

也許有朋友要問,柴榮精心安排了小符後進宮,難道就沒有什麼後招嗎?如此輕易地被軍事將領竊國奪位?

小符後的確有特殊的身份背景,其父是符彥卿,出身將門,擅長用兵,在軍中極有聲望,歷任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北宋幾朝高官、三次封王,還曾多次抗擊契丹,是個殺伐果斷的狠角色。

按理說,有這樣一位老丈人鎮場子,趙匡胤這樣的後生武將,不該輕易篡位才對。

仔細分析下來,可能另有原委。

符彥卿是柴榮的老丈人不假,但他也還有另一個好女婿:趙光(匡)義。

這位宋太祖趙匡胤的同胞兄弟,也是後來的宋太宗,他在顯德年間,娶了符彥卿的另一個女兒,與這些當朝太師、知名老將早就拉攏了關係。

當然,符彥卿到底有沒有被趙家兄弟收買,這事兒的確不好說,畢竟,現成的國丈,難道不比未知的王爺老丈人更好聽?何必要冒這樣的謀逆大險?

除非在符彥卿看來,女兒的未來不容樂觀,不如趁著趙家兄弟還算厚道,早讓位、保平安。

趙匡胤登基後,尊符太后為周太后,周后主為鄭王。

如果稍微追問一下符後、鄭王的後續,我們會發現,鄭王在18歲的時候,就突然病逝,而符後卻平安活到六十多歲,受封玉清仙師,享盡人間富貴

從這個角度來說,小符後實在是一位心寬體健的豁達之人,才能在宮廷生活中如此長壽,比另兩位做過皇后的姐妹待機時間長得多。

這也從側面印證了,小符後對宮廷權力並無執著,深諳保全之道,而無攝政掌權的野心。

可以說,周世宗柴榮是所託非人了,他的小姨子兼續弦,雖有符家背景,但根本不適合成為天下共主、震懾男人的女王。

而更糟糕的是,小符後的文臣武將都不算給力,除了一個韓通拼死報國,其他人連意思性地反抗一下都做不到,輕鬆地倒手賣了太后、幼主,自己繼續享受高官厚祿。

或許,在小符後交出皇帝印綬的那一刻,也曾安慰自己,政治始終是男人的領域,自己一介女流,如何能撐起後周江山?交出去也好,圖個了斷。

而小符後沒想到的是,二十幾年之後,北方大地上,同樣有一位女流之輩,帶著幼子,權臣環伺,面臨的是與她一樣的境地。

但這位女流之輩,卻抗住壓力,反而將兇險四伏的遼國帶出困境,走向鼎盛

此女便是遼國睿智皇后蕭氏,也就是民間所說的蕭太后蕭燕燕。

蕭燕燕是遼景宗耶律賢之妻,因景宗多病,他在位之時,蕭燕燕便數次代他處理政事,二人的關係有點類似唐高宗與武則天,但蕭燕燕並非純粹靠皇帝寵愛與信任上位的皇后,她自身也有著強大的後族背景。

遼國的皇后都出自後族,當然,也有說是遼國皇帝封皇后的家族為後族,這二種說法都有一定道理,因為遼帝選擇皇后的家族非常有限,基本都是關係很近的親戚。

所謂的後族,其實就是與契丹皇族相輔相成的大家族,蕭燕燕的父親蕭思溫,是述律後弟弟的兒子,育有三女,都分別嫁給了太祖三支的皇子,籠絡之意,不言而喻。

但僅憑後族出身,蕭燕燕也未必能夠坐穩後位,遼國政權更迭,往往伴隨著刺殺謀逆,連皇帝活著時,都未必能夠壓制住其他貴族,何況皇帝突然崩逝。

可以說,遼景宗死時,蕭燕燕面臨的壓力,遠比小符後要大

如果說,小符後只要交出皇權,就能保全自身,蕭燕燕則稍有退讓,不僅兒子被掀下皇位,自己也可能性命不保。

後周的將領們並未保有兵權,禁軍調動,需要皇帝下令;而契丹的貴族們,都有自己的合法私兵,本應歸屬於皇帝的斡魯朵(宮衛騎軍),其實也分別掌控在不同人手中

比如太宗留下的斡魯朵交給了穆宗,穆宗遇刺後,其弟太平王成為實際掌控者。

這種背景之下,蕭燕燕要保住皇位,除了自身強勢之外,也必須得到貴族們的支持。

為此,她迅速安撫諸多皇族,提拔了一批與自己關係較好的青年將領,比如後來遼國的戰神耶律休哥,以及耶律斜軫等,都是比較出名的遼國軍事將領,在與宋國的交戰中,屢建奇功。

同時,蕭燕燕對後族出身的蕭達凜等人也委以重任。

更重要的是,蕭燕燕大膽任用以韓德讓為首的漢人官員,加速了漢與契丹的融合,也變相地削弱了原契丹貴族的權力,進一步增強皇權對全國的掌控能力。

也是在蕭燕燕時期,她下令手握兵權的諸王不得私下聚會宴飲,以鐵血手腕扼制住貴族造反的心思,為此,她的兩位王妃姐姐與之反目,相繼被殺。

蕭燕燕對宮廷政變的套路不陌生,但她的眼光絕對不僅限於此,對宋戰略布署上,她的豪爽霸氣,並不遜色於太宗、真宗父子,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對內能治國理政,對外能率軍親徵,蕭燕燕所做的一切,早就超出了漢人思維中男人對女人的定義,即使是呂后、武后、劉後,也並無一人真正上過戰場。

而在契丹,女人上戰場,也並非稀罕事,早在耶律阿保機創業時期,述律後就是他軍事上的左膀右臂;到蕭燕燕時期,也正是宋太宗、真宗父子窺見遼國局勢有變,試圖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時期,也即是說,蕭燕燕面臨的除了內部權力爭鬥,還有外部的軍事壓力。

但她完美地處理好這兩大難題,使得遼國軍事上不落下方,甚至還迫使宋朝籤下澶淵之盟,也為遼國的經濟發展帶來更好的時機。

從蕭燕燕的成功史來看,最關鍵的因素在於她善於藉助外部支持,無論是景宗在世時丈夫的支持,還是景宗過世後耶律斜軫、韓德讓等重臣的支持,該尋求幫助時,蕭燕燕絕不會放過機會。

而反觀小符後,不是沒有尋求幫助的對象,但她似乎並沒有將這些放在心上,事前未能預料到趙匡胤等人的反叛加以防備,事後又未及時處置,權力過渡之時,甚至沒有依靠娘家勢力鞏固皇權,這才一敗塗地。

當然,從蕭、符二人的經歷來看,蕭燕燕早就有了參政、從政經驗,而小符後卻是臨時走馬上任,此前對宮廷爭鬥也好、朝堂權力傾軋也罷,都沒有任何經驗,也就難以看出端倪,輕易便被朝臣糊弄。

江山易主,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由此看來,無論男女,多掌握點技能,多點上進的野心,真遇上突發事變,才能抗得住重壓,護得住自身,拼得出血路。

一時靠人,那是借勢而為;一味靠人,則是生而糊塗。

做人還是自立自強,方為上策。

相關焦點

  • 從後唐宮女到遼國皇后,甄皇后的一生堪稱傳奇
    她從後唐宮女逆襲成遼國皇后,也是遼朝歷史上唯一一位漢人皇后,最後卻死於叛亂。 甄皇后出生於905年,她的丈夫是遼朝第三位皇帝耶律阮,她比耶律阮年長十餘歲。甄皇后本來只是後唐一個小小的宮女,但因她容貌秀麗,耶律阮跟隨叔父耶律德光出徵後唐的時候,對這個宮女甄氏一見鍾情了,這倆人還是姐弟戀。
  • 鐵血紅顏蕭燕燕,16歲入宮為妃,輔佐丈夫兒子,為遼國操持一生!
    因為父親在遼國的功績,蕭家的地位不斷上升。16歲的蕭綽就入宮為貴妃,隨後就封為皇后,此後也相繼誕下三子三女。 但是,由於樹大招風,父親蕭思溫最終被刺殺,本以為蕭家就此沒落。但是,好在蕭綽堅強,加上皇帝耶律賢為了安撫蕭綽以及蕭氏後族,蕭思溫被追封楚王。家裡發生這樣的事情,也讓20出頭的蕭迅速地成熟起來。
  • 遼國亡於12世紀初,但在13世紀末,為何俄國稱中國人為契丹
    遼國亡於12世紀之初,莫斯科公國成立於13世紀之末,兩者相差150餘年,遼國沒有對俄國產生影響,相反蒙古帝國四大之一的金帳汗國一度統治俄羅斯地區,為何俄國卻還將中國人命名為契丹,而不是命名為蒙古?其實,這裡有一段鮮為人知的契丹歷史。
  • 韓匡嗣不僅是耶律賢的好友,還幫助他登基,為何耶律賢卻與他鬧翻
    因此,在耶律賢登基後不久,韓匡嗣受到重用,被任命為南京留守。但是後來,韓匡嗣在對宋軍的作戰中,戰敗了。 耶律賢對此非常生氣,要殺韓匡嗣。在皇后蕭燕燕的勸說下,耶律賢才沒有殺韓匡嗣。這就很奇怪,昔日的朋友,為什麼會為了一場戰爭,而鬧翻了呢?其主要原因有兩點。
  • 蕭太后死了多少年遼國沒了 肖燕燕攝政期間是大遼鼎盛時期嗎
    據悉,大遼國是蕭太后去世14年後滅國的。契丹是公元1125年滅亡的,遼國實際上共存在209年,遼滅亡後,阿保機第八世孫耶律大石又於1124年建立了西遼,存國90多年,1218年為元朝所滅。  據悉,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諸部後起兵反遼,後來大遼不敵被滅。完顏阿骨打建國的時候說:「遼以鑌鐵為號,取其堅也。鑌鐵雖堅,終亦變壞,唯金不變不壞 。」
  • 韓德讓擁立耶律賢登基?罨撒葛叛亂?歷史上的景宗朝是否有這些事
    ,在擁立耶律賢登基一事上更是功不可沒。歷史上的韓德讓在早年並沒什麼特殊貢獻,耶律賢登基也和他八竿子打不著關係。韓家經過祖父和父親兩代人的努力,到韓德讓年輕時已成為遼國頂級家族了。耶律賢當上皇帝後,韓德讓靠著家裡的關係被授予東頭承奉官,補樞密院通事,轉上京皇城使,遙授彰德軍節度使等職務。說白了就是個靠祖蔭平步青雲的「官三代」。
  • 明英宗第二次登基後,為何忘恩負義,將幫自己的大臣幹掉?
    1457年農曆正月十七,爆發了「奪門之變」,朱祁鎮第二次登基,改元天順。然而,明英宗第二次在位期間,很快就把那些幫自己登基的大臣幹掉,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由於土木堡之變,明英宗由皇帝變成俘虜,而他的弟弟朱祁鈺則由親王成為皇帝。後來,明英宗回到北京,雖然表面上被尊為太上皇,實際上則是遭到軟禁。
  • 太子李亨在靈武登基,本是謀逆,為何唐玄宗知道後卻全力支持?
    開元二十六年(738)李亨被立為太子時已經二十八歲,但玄宗身體十分健朗,他這個太子一當就是十八年,直到四十六歲才在靈武登基。如果沒有安史之亂,沒有馬嵬驛兵變後李亨壯著膽子與父親分道揚鑣,以他那糟糕的身體,很可能在太子的位置上了此一生。
  • 雍正登基後,生母德妃為何要處處拆臺?也不願意當皇太后
    不多久,康熙帝四子愛新覺羅·胤禛登基為帝,改年號為雍正。 雍正皇帝雖毀譽參半,但不得不說,雍正於整個清朝歷史上,還算是一位頗有作為的帝王。 但是雍正登基為帝之後,其生母德妃,似乎不願意承認他的皇位。甚至,還拒絕雍正對其授予的封號,不願意當這個皇太后。
  • 遼國滅亡後,契丹人去了哪裡?為什麼現在56個民族沒有契丹族?
    最近電視劇《燕雲臺》的熱播,在網上引起了不小的反響,對於大多數網友來說,和北宋相比,遼國的歷史顯然更加陌生一些。也正因為如此,對於遼國的主要族群契丹族,我們同樣覺得十分神秘。這個曾經盛極一時的族群,在遼國滅亡後似乎從歷史記錄中消失了,如今中國的五十六個民族中,也沒有契丹族這個民族,他們究竟去了哪裡呢?
  • 「保鏢」變「戰士」:遼國皮室軍為何從「安保部」突然被調到「前線...
    三:皮室軍為何會由近衛部隊轉變成為野戰主力部隊1.遼國政局日益穩定,皇位日益鞏固在了解過遼國皮室軍職能的大轉變之後,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皮室軍職能轉變的原因,首先第一個原因就是遼國國內政局的日益穩定,皇位繼承日益有序,耶律阿保機家族得到了認可。
  • 少婦與90後小夥開房 被偷拍不雅視頻敲詐
    90後小夥趁開房之機,偷拍下不雅視頻。事後,因借錢遭拒,他竟以不雅視頻威脅少婦,向其敲詐7000元。合肥廬陽區法院今天將開庭審理此案。  鄭某某,25歲,今年8月初,他通過社交軟體上結識30多歲的少婦小娟(化名)。聊了幾天後,兩人相約見面並開房。8月12日,鄭某某再次約她開房,期間,他偷偷拍下不雅視頻。當天下午,鄭某某試探性地向小娟借錢但遭到她拒絕。
  • 蒙古帝國統治過俄羅斯,為何俄國卻稱中國為契丹,而非蒙古
    遼國亡於12世紀之初,莫斯科公國成立於13世紀之末,兩者相差150餘年,遼國沒有對俄國產生影響,相反蒙古帝國四大之一的金帳汗國一度統治俄羅斯地區,為何俄國卻還將中國人命名為契丹,而不是命名為蒙古?其實,這裡有一段鮮為人知的契丹歷史。
  • 遼國的蕭太后,比楊家女將還傳奇的女性,寡婦救國,巾幗不讓鬚眉
    如果要說《楊家將》中的女將有原型,我倒是認為是以遼國的蕭太后作為基礎刻畫的!長期以來,一些歷史學者的狹義史學觀導致很多人認為契丹人建立的遼朝並非是我國的歷史,再加上契丹民族在遼朝滅亡後神秘消失等種種複雜的歷史因素,導致人們對曾經強大的遼朝感到陌生和不屑。
  • 侵佔宋朝河東之地700餘裡:澶淵之盟後,遼國並未遵守盟約!
    月兒彎彎照九州(五)幽雲十六州天福三年(公元938年),後晉皇帝石敬瑭為答謝契丹出兵相助,將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使契丹國的疆域推進到長城一線及華北平原北部,從此之後,中原王朝失去險要屏障,在與北方遊牧民族的對抗中處於不利態勢。
  • 明成祖朱棣登基後,為何著急遷都,是逃避心靈譴責,還是另有隱情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多次發生遷都事件,遷都就意味著國家中央政府即將轉移,而隨之變動的還有與其相關的一大批人,同時還伴隨著各種問題,遷到哪裡,以什麼理由去遷,遷都後又有什麼意義。因而古代王朝在遷都,這件事上都是慎之又慎。遷都失敗不僅會導致大量的國力和民力的損失,甚至會導致國家覆滅。
  • 耶律璟:遼國歷史上的「睡王」皇帝,在位期間不幹好事,終究被殺
    遼國是契丹人建立起來的封建王朝,從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一直到末代皇帝耶律延禧一共傳了九位皇帝,享國210年。可能大家不知道這是個什麼概念,我們拿同時期的中原王朝對比。唐朝滅亡後進入了五代十國建立。短短半個多世紀北方更換了五個封建王朝,十幾位皇帝,可以說政局動蕩不安。
  • 30多歲少婦與90後小夥開房 被偷拍不雅視頻敲詐
    90後小夥趁開房之機,偷拍下不雅視頻。事後,因借錢遭拒,他竟以不雅視頻威脅少婦,向其敲詐7000元。合肥廬陽區法院今天將開庭審理此案。  鄭某某,25歲,今年8月初,他通過社交軟體上結識30多歲的少婦小娟(化名)。聊了幾天後,兩人相約見面並開房。
  • 《雍正王朝》中,四阿哥登基後,居功至偉的鄔思道為何要跑?
    雍正又吩咐十三王、張廷玉、隆科多三大心腹輪流值差,一來震懾滿朝文武;二來急催全國各省督撫衙門準備寫表稱賀新皇登基,昭告天下大清朝已經改朝換代;三來控制甘、陝、豫、晉、冀五省總督,命令這五省總督監視「大將軍王十四爺」帶兵反京。雍正登基初期,內有八王黨羽如林,外有十四王手握重兵,可謂「內外皆困」。
  • 為什麼李隆基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殺死他深愛的姑姑太平公主?
    (然而在實際歷史中,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卻是不共戴天的仇人,李隆基登基後第一件事就是殺死姑姑)然而真實歷史上的太平公主可不是為愛情而生的小女人,有著武則天基因的她在長相和性格上都與母親十分相似,對權勢都有近乎痴迷的崇拜(史書記載公主「喜權勢」,武則天也認為不管是長相還是性格女兒都與自己極為類似),是個果敢剛毅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