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大秦帝國,有一個永遠無法繞開的秘密:那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贏政的身世之謎。一開播就好評如潮的歷史正劇《大秦賦》,對於這段歷史的演繹是最值得期待的。
歷朝歷代的皇位爭奪都是血腥的,皇帝的血統意味著皇位繼承的合法性,是一個極其嚴肅的事情,稍有不慎則引發天下大亂。所以,贏政的身世之謎自然也就是大秦的最高機密。為何稱為機密呢?因為非常不幸的是,正史上關於他的身世居然有兩種截然相反的記載,而且記載得又模糊又自相矛盾,令後世的歷史學家們爭執不休。
第一個說法,也是民間長期盛傳的觀點:始皇帝贏政其實是商人呂不韋的兒子。當年贏政的爹子楚在趙國作人質時,看中了一個妖豔的舞女,叫趙姬,便納為妻,後來生下了始皇帝贏政,但是呢,趙姬本是呂不韋的小妾,獻給子楚時已經懷孕。所以生下的這個孩子其實是呂不韋親生的。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極其權威的《史記》中,司馬遷不止一次暗示過相同的觀點。民間的傳聞或許跟司馬遷的記載有關。
一處是《史記·秦始皇本紀》:秦始皇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
另一次是《史記·呂不韋列傳》: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子楚從不韋飲,見而說之,因起為壽,請之。呂不韋怒,念業已破家為子楚,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子楚遂立姬為夫人。
尤其這篇呂不韋列傳,幾乎是赤裸裸地說,呂不韋已經明知道趙姬有身孕,為了釣秦王這條大魚,忍痛割愛獻出美妾,趙姬又故意隱瞞懷孕的事,生了贏政還被立為正式王妃。
後來的歷史巨著《資質通鑑》也有類似的記載,而《漢書》中,班固直接稱贏政為呂政。
但是上面記載又有一個極大的疑問:「至大期時」,才生的政。所謂「大期」,意思是足月生產。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姬懷孕於前,那麼秦始皇怎麼可能足月而生呢?應該早產才對,一般超過一個月出生,通常是死胎了。
所以歷史學家又有另一派認為根據當時的歷史環境推斷,認為呂不韋沒那麼傻,一旦被人識破,不但花盡家財沒釣到大魚,很可能連命都保不住。
毒蛇認為,當時的秦異人子楚是秦王的20多個兒子中的一個,被送到趙國當人質自己連命都差點保不住,但呂不韋為何看中他,為了他用盡心思輔仕?不就是因為「血統」二字嗎?
贏政的爹異人是被爺爺派來趙國當人質的。爺爺《羋月傳》中宣太后羋月的兒子。異人的父親是秦國太子安國君。所以異人血統高貴,但是當時處境艱難。
但是一代巨商呂不韋卻看中了這個天大的商機,他認為這個有高貴血統的人才是世間最大的奇貨。於是他回家跟父親盤算,也就是著名的三問三答:問:「耕田之利幾倍?」曰:「十倍。」問:「珠玉之贏幾倍?」曰:「百倍。」問:「立主定國之贏幾倍?」曰:「無數。」
所以珠寶商呂不韋做了人生中一個最正確的決定,也是一次豪賭,把自己畢生財力全部投資在了秦異人身上。這麼大格局的一場賭博,全部押注在「血統」二字,他會讓這二個字毀了一切嗎?根本不可能,所以從「犯罪動機」上來說,他如果明知道趙姬有孕了,是一定會阻止她入宮的,因為這會讓皇位繼承人血統不正,不要說做天下的生意了,連命都保不住,這絕對不符合商人的利益法則。
那麼為何另一個權威歷史學家班固在《漢書》裡,也說贏政應該跟呂不韋姓呂?這個倒更好解釋,那是因為當權的大漢太后呂雉也姓呂,為了表明自己專權的合法性,她說,嬴政是呂不韋的兒子,呂姓原本是皇族!所以此處毒蛇猜想,應該是漢朝呂后當權時大篡改了這段歷史,給幾千年後留下了這段謎題。
這段千古之謎的背後,卻是呂不韋一系列精彩逆天的操作,幫助秦異人一次次脫險,終於繼承王位,後來又輔佐過這個被認為是他兒子的贏政,權勢達到前無古人的巔峰。但是仍然因為這個淫亂而不安分的趙姬,捲入了嫪毐之亂,前235年,嬴政寫了一封耐人尋味的信給他說:「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君何親於秦,號仲父,其與家屬遷徙處蜀!」第二句是說你跟秦王世家有什麼血緣親情關係?但我仍然叫你為仲父?呂不韋當即飲鴆自殺了。
《大秦賦》裡將如何演繹這段複雜而精彩的歷史呢?關於秦始皇身世之謎採用哪一種觀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