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皇帝真的自稱朕嗎?別被電視劇帶偏了

2020-12-22 歷史文社

如今,很多古裝劇中的皇帝都自稱「朕」。事實上,古代的皇帝不會經常用這個字自稱,最早它也不專屬於皇帝。

先秦時期,「朕」是第一人稱所有格,有「我的」的意思,普通的老百姓也能用這個字。例如屈原寫下的《離騷》中:「朕皇考曰伯庸」,意思是我的父親叫伯庸。《尚書·舜典》中:「汝作朕虞」,意思是你當我掌管山澤的官員。帝國專制政體早期,至尊如皇太后,也可以自稱「朕」。先秦時,諸侯國君主一般自稱「孤」、「不穀」、「寡人」。

但隨著秦朝的建立,「朕」字逐漸成為皇帝的專用。古代的等級制度一直很嚴格,人都要分三六九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丞相李斯建議將「朕」作為皇帝專有的第一人稱代詞,取「天下皆朕、皇權獨尊」之義。

秦始皇一聽,覺得丞相說得很有道理。他稱自己為「皇帝」,與他強大的自信分不開。由於秦始皇出生以來,就沒遭受過比較大的挫折,即使在統一六國時,過程有些艱難,但他一直堅信最終的勝利者非自己莫屬。而且他自認為「三皇五帝」,都不能與自己相匹敵。普通的「王」字,已經不能顯示出自己尊貴的身份。於是,他採納了李斯的建議,自稱「朕」。

不過,有一種說法是因為秦始皇的名字叫嬴政,為了顯示自己的獨一無二,所以取「政」字的諧音,自稱「朕」。皇帝身為一國權力最大的人,自然是特別的,故從秦始皇開始,皇帝都用「朕」自稱。

而且除了中國處於分裂時期外,其他時期東亞漢文化圈,只有一個皇帝,那就是中國的天子,也只有他能自稱「朕」。由於日本多數時間不是我國的附屬國,他們的君主自稱為「天皇」,所以日本的天皇也自稱「朕」。鄰國朝鮮半島歷代國王,只能自稱「寡人」或者「孤」。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從秦朝開始,皇帝自稱「朕」,但這個稱呼是比較書面化的自稱,大都時候出現在詔書等官方文書上,皇帝在平常很少用這個字自稱,日常生活中則是自稱「我」、「孤」、「吾」等,並不是像電視劇中演繹的那樣,在各個場合都自稱「朕」。

從唐朝開始,皇帝才在日常生活自稱「朕」。從那以後,皇帝才在各個場合自稱「朕」。中國皇帝的這個稱謂代代相傳,一直流傳到「辛亥革命」終結中國帝制才結束。

相關焦點

  • 還以為皇帝自稱朕?別被電視劇騙慘了,帶你看看各朝各代皇帝自稱
    相信我們大家在看古裝劇中經常會看到皇帝自稱朕的場景,這種場景在清宮劇中是符合歷史的,但是在一些其他的朝代的古裝劇中一些皇帝就也自稱朕就顯得有些可笑了,下面我來給大家說一說各朝各代的皇帝的自稱。
  • 中國歷史上的冷知識,原來皇帝不只自稱為「朕」!
    各位歷史愛好者,今天我們又在這裡相遇,我是酷愛解讀歷史文化的**,如果你和我一樣對歷史感興趣,歡迎點關注留下您的想法!那就開始今天的分享,要是不知道的話可以拿小本本記錄一下哦!大家都知道在看宮廷劇的時候皇帝都是自稱「朕」的,其實並不是,在秦始皇之前,天子都是自稱自己為「餘一人」,雖然後來有自稱是孤或者寡人,但那都是各路諸侯的自封而已,並且自稱孤也不是孤家寡人的意思。在古代寡人是指寡德的意思,也就是說就算當了皇帝也要時刻警醒自己!
  • 皇帝自稱是「朕」,太上皇該如何自稱?宋徽宗最卑微,乾隆最霸氣
    皇帝自稱是「朕」,太上皇該如何自稱?宋徽宗最卑微,乾隆最霸氣 皇帝是古代最尊貴的職業,皇帝是終身制,老皇帝什麼時候去世,下一任皇帝就什麼時候登基。中國一共產生了幾百位皇帝,那麼產生了多少太上皇呢?根據統計,中國歷史上一共產生了17位太上皇。
  • 皇帝自稱「朕」,那太上皇的自稱是什麼?乾隆給出「標準示範」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氣吞八荒,一統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嬴政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所以首次採用「皇帝」這個稱號來表明自己華夏最高統治者的身份。與此同時,他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相關規定,包括皇帝的衣食起居、禮儀規範、大臣和百姓需要避諱的東西等。而在稱呼上,秦始皇也開始由寡人改稱為「朕」。
  • 「朕」是什麼意思?古代皇帝為什麼要自稱為朕?
    現如今,我們從各種歷史影視劇中不難發現,裡面的皇帝時常稱呼自己為「朕」。有時候,筆者我不禁在思考著這樣的人一個問題,把「朕」這個字單拎出來究竟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古代的皇帝們都要自稱為朕呢?要想解開這一謎題,就需要先追溯到秦始皇時期。
  • 皇帝都自稱「朕」,那太上皇的自稱什麼?乾隆霸道李淵心酸
    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氣吞八荒,一統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嬴政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所以首次採用「皇帝」這個稱號來表明自己華夏最高統治者的身份。
  • 古代皇帝為何都愛自稱「朕」?把「朕」拆開來念念,就能明白了
    我和朕一樣。古時尊卑共為,貴賤不嫌,則可同義。--蔡邕《獨斷》從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秦朝統一六國,皇帝的稱謂正式確立。由此誕生的,是專稱皇帝的「朕」。為何秦始皇偏偏從眾多自稱「朕」的人中選擇了「朕」,而非寡人、孤臣、諸王?
  • 古代皇帝為何自稱為「朕」,朕字的來源及意義是什麼?
    古代皇帝為何自稱為「朕」,朕字的來源及意義是什麼?朕,漢語二級字,形聲字,讀作zhèn,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說文》:「朕,我也,闕。也就是說,在先秦時代,朕在先秦時期是第一人稱所有格,即「我的」的意思,例如屈原離騷:「回朕車以復路兮」。根據漢許慎說文解字,朕小篆「月」字旁原作「舟」字旁,指木造船的兩塊木板間隙。以其極為細小譬喻寡德以自謙,類似寡人之義。
  • 皇帝自稱「朕」,那麼太上皇都是怎麼自稱的呢?最霸氣的是乾隆
    歷史長河奔騰不息,有風平浪靜,也有波濤洶湧,讓小編來帶你走進歷史,了解歷史。 在古代的封建社會,地位最高權力最大的就是皇上,皇上孝順一點就會聽自己長輩的話,但是大權實際上還是掌握在皇上的手中。
  • 秦始皇為什麼要自稱是「朕」?專家:把「朕」字拆開,你就明白了
    秦始皇嬴政上位以後,憑藉著秦國強大的實力,將其他六個國家逐一擊敗,成功的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並且稱自己為始皇帝,將自己的功績和上古時期的三皇五帝相提並論。 皇帝這個稱呼自從秦始皇開發出來之後,成功的在中國流傳了近兩千年的時間,同時流傳下來的還有秦始皇對於自己的專屬稱呼——朕。那麼秦始皇為何用「朕」做專屬自稱?
  • 古代君王自稱「朕、孤、寡人」到底是什麼意思
    在我們國家關於皇帝的自稱有很多種,比如說「朕、孤、寡人」都是君王用來自稱的。這些都是什麼意思,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偏偏就要這麼叫,這裡面是有歷史有故事的。秦始皇作為中國的第一個皇帝,他除了統一文字統一貨幣度量衡等等之外,秦始皇對中國歷史的影響一隻傳到了今天。
  • 我也可以自稱「朕」!走進文言文那些事兒,教你用對謙稱(上)
    對文言文提不起興趣,是因為真的很枯燥,很無聊。今天呢,我們換一種方式來重新認識它。讓你知道,原來在很久很久以前你居然也可以自稱「朕」!好啦,接下來我們走進文言文的那些事,一條龍服務講一講古代社會各界人士是如何謙虛稱呼自己的呢?
  • 古代皇帝皇后,為何自稱「寡人」和「哀家」別被電視劇騙了
    中國自古以來封建王朝的掌權者都是皇帝,這些封建王朝的皇帝們平時都是高高在上的,包括他身邊的皇后也是非常尊貴的,平時皇帝在和臣子們商量政事時,或者和他的妃子們在一起的時候,都會喜歡稱自己為「寡人」而他身邊的皇后在和別人聊天之時也是習慣性的稱自己為「哀家」那皇帝自稱「寡人」和皇后自稱「哀家」到底是什麼意思
  • 歷史上只有這個皇帝不稱朕,不坐龍椅,不碰後宮的女人
    張是個大姓,姓張的皇帝倒是不多。五胡十六國的前涼張氏,只稱涼王,不算,明末張獻忠倒是稱了皇帝。除了他,歷史上還有一個姓張的皇帝,那就是「大楚」皇帝張邦昌。說起這段歷史,不由仰天長嘆: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 秦始皇為何將「寡人」改成「朕」自稱?你將「朕」字拆開念就懂了
    最終成了皇帝,而他是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的人,因此自稱始皇帝。除始皇帝之外,他還確立了一個皇帝的自稱,那就是「朕」,秦始皇為何要自稱為朕?其實在這之前朕並非是皇帝的專屬,只是一個普通的第一人稱代詞,不分貴賤。人人都可以使用,始皇帝自稱之後,才開始成為皇帝的專屬自稱。
  • 「朕」字作為皇帝的專屬,和「予」字有什麼區別
    「朕」字,在我們的印象中是皇帝的專屬自稱,其他人不管是皇親國戚還是諸侯親王,亦或平民百姓,不得使用這個自稱,違者形同謀反,是大逆不道的行為。「朕」字,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說文》中解釋「朕」的意思是「朕,我也,闕。」
  • 古代皇帝為什麼,要稱自己為「朕」?這個字從何而來
    張藝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電影中,周潤髮飾演五代十國中的後唐君主,對著周杰倫飾演的元傑皇子曾說過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天下萬物,朕賜給你,才是你的。朕不給,你不能搶」。其中這個「朕」字說的霸氣外露。但是「朕」這個字極為生僻,又不像「孤」、「寡人」等字淺顯易懂,那麼它為什麼會成為歷朝歷代皇帝的自稱之一呢?
  • 「朕」的本意是什麼,為什麼秦始皇要用它,當皇帝專屬代稱?
    司馬遷所寫《史記·秦始皇本紀》:秦既滅六國,議君主稱號,王綰、李斯等議:「天子自稱曰『朕』」。此後遂專為皇帝自稱。 自秦始皇開始,華夏大地的歷朝歷代皇帝,在重要場合或者是發布類似聖旨的文書時,往往都會選擇用「朕」來作為自己的自稱,以此表示莊重、正式、重視。
  • 中國古代皇帝的自稱有哪些,分別是什麼意思?
    中國古代皇帝的自稱有哪些,分別是什麼意思?中華上下五千年,經歷了無數的王朝更迭,從奴隸社會開始到封建社會結束,出現過許多君主,他們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作為一國的統治者,金字塔頂尖的人物,他們都是如何自稱的呢?
  • 在電視劇中,我們經常能聽見太后自稱哀家,歷史上真的是這樣嗎?
    太后自稱「哀家」,是一個莫名其妙的用法,最早出現在明清時期的小說中,現在我們從電視劇、電影裡看到,太后都是自稱「哀家」。經過古裝戲的傳播與洗腦,以致幾乎所有的人都以為太后必自稱「哀家」。「哀家」的涵義,可能是民間小文人的理解中,皇太后必定是喪夫,皇子繼位,才成為太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