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03月19日 編輯:翁晨丹 來源:外語學院 瀏覽次數:次
2020年3月13日下午,浙江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胡美馨教授受邀為我院330餘名師生作了題為「研究性學習與外語專業本科生成長」專題講座。因處於疫情特殊時期,講座以釘釘直播的模式開展,由我校外國語學院副院長蔡亮教授主持。
講座中,胡教授結合學生研究性學習的實際案例,討論外語專業本科生如何以外語為載體,從個人興趣出發、從具體問題入手,開展研究性學習,對一個專題進行深入挖掘,從而在提高外語能力的同時,拓展跨文化、跨學科視野,發展學習能力、研究能力與思辨能力,培育家國情懷與世界眼光。胡教授通過講故事、說案例等方式,告訴大家其實「研究」並不深奧,鼓勵同學們找到自己真正的學習興趣,始於一點,層層推進,不斷拓展,形成體系,並以「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的自信、「學如不及,猶恐失之」的激情、「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的恆心,在研究性學習中培養綜合素養。講座尾聲,胡教授也對浙師大外國語學院碩士點做了簡單介紹。
講座後,胡教授與同學們互動交流,答疑解惑,參加講座的同學結合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困惑向胡教授積極提問請教,如英語162班趙同學就如何提高研究性學習的成效提出了自己的困惑;英語172班大三的趙同學表達出想要考研進一步深造研究的想法,但是在學碩和專碩這一具體問題的選擇上感到迷惘。針對同學們提出的問題,胡教授給予了一一耐心細緻地解答,師生互動熱烈。
研究性學習基於興趣、基於專業、基於實際問題和團隊協作展開,重點在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學會綜合運用所學專業知識分析問題,學會相互協作配合、大膽探索解決實際問題,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胡老師傳授的研究性學習「入門秘笈」,豐富了同學們外語學習的新思路、新方法,也為學院培養基礎厚實、博專結合、潛力豐厚的新時代外語人才起到了積極作用。
一位參加講座的教師表示,在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學院舉辦這場特殊的在線學術講座,用意就是傳遞一種「學不可以已」的精神風貌。紮實做好當前的教學與科研工作,隨時保持蓄勢待發的狀態,才能自信地迎接未來的挑戰和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