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正巖是譚門第七代傳人,作為京劇最強大的家族傳人,家族的榮光或許給譚正巖很大的壓力同時要求也很高。譚正巖雖然有著家族的傳承但是其實卻並不太適合譚派老生,而是適合大武生的。
譚元壽作為譚正巖的祖父,無時無刻關注著譚正巖的發展,同時為譚正巖鋪墊了許多。當年譚正巖出科十年譚元壽找了許多名家給譚正巖配了一出《四郎探母》,今天小編來聊一聊有哪些名家。
一:葉少蘭飾楊宗保
葉少蘭是著名的小生葉派創始人葉盛蘭先生的兒子,也是葉派的第二代掌門人,弟子眾多。
葉少蘭嗓音寬亮,文武兼長。擅演翎子生、武小生、官生、扇子生、其聲腔藝術剛柔相濟、韻味醇厚、委婉細膩、悅耳動聽。大、小嗓運用自如、和諧,過渡不露痕跡,具寬厚圓潤、明亮優美之特色。在繼承的基礎上把京劇小生的表演和聲腔藝術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葉少蘭在這部劇中飾演楊宗保,體現出了一個颯爽英姿的少年英雄的形象。
二:馬小曼飾蕭太后
馬小曼老師也是京劇世家,父親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馬連良。馬小曼從小酷愛京劇藝術尤其是梅派,後來被梅蘭芳大師收為乾女兒,受到了梅蘭芳和梅葆玖兩代京劇名家的教授和指點。
馬小曼唱念做打俱佳,在演出中飾演蕭太后,體現出了一個雍容華貴、莊嚴肅穆、威風凜凜的太后形象。
三:藍文雲飾佘太君
藍文雲是當時最火爆的老旦演員了,因為當時許多演員學習的是李金泉的老旦,有"大嗓青衣"之稱。藍文雲的老旦有著老旦的滄桑和厚重,很有李多奎的風範。但是當時藍文雲已經很久沒登臺演出了,由於譚元壽的邀請藍文雲才演了這一場。
藍文雲在這一場中飾演的是佘太君,表現出了在見到四兒子時候的悲喜交加。當時譚正巖的楊四郎聽藍文雲唱的都出神了,成為了當時的笑談。
四:遲小秋飾鐵鏡公主
遲小秋是著名的程派表演藝術家,也是翁偶虹先生認為的"程派標準傳人"雖然現如今嗓音退化,但是在演這齣《四郎探母》是卻是自己的巔峰時期。
五:董圓圓飾鐵鏡公主
董圓圓是梅派青衣,是梅葆玖大師在內地的大弟子(臺灣魏海敏)。董圓圓雖然沒有李勝素的名氣大,但是藝術造詣卻絲毫不亞於李勝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