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郭德綱于謙合作二十周年慶典上線了,這場演出不論規格還是質量都超出了前幾天的庚子年開箱慶典,其中助演有欒雲平高峰,孟鶴堂周九良,馮照洋楊鶴通,都是經驗豐富的演員,更是有兩個全新的節目,孟鶴堂周九良的四郎探母,和郭德綱于謙的做夢專家。咱們今天就來解讀作為開場節目的四郎探母。
四郎探母是京劇的傳統劇目,講述了北宋時期楊家男女老少齊上陣,抵抗少數民族入侵,最後只剩下楊家第四子楊四郎被俘虜,然後楊四郎隱姓埋名被招為駙馬與鐵鏡公主結婚,多年後在雁門關戰役上,楊四郎發現了母親就在關內,多年不見的老娘,與自己只有一關之隔,楊四郎思母心切,於是告訴了公主他的身份,公主不但沒有抓他,還幫他盜令箭,讓他去探望母親,最後楊四郎也沒有辜負公主的信任,回到了公主身邊,這一段就是著名的叫小番。
傳統的四郎探母共有十二場,全程有三個小時,現代人恐怕很難聽完整場。而孟鶴堂周九良版的四郎探母,就簡短很多,第一次出現是在德雲鬥笑社中,是他們自己原創的,靈感來源四郎探母第一場做宮裡的叫小番,師傅郭德綱聽完後對這個作品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稱他倆不僅懂相聲,還能寫相聲,並且水平還很高,再打磨一下就能作為商業的節目了,而今天這場就是經過郭德綱歸置後的第一次商演,刪去了一些不響的包袱,又添加了很多新包袱,目前已經非常完整。
這段孟鶴堂周九良演的四郎探母是一段腿子活,在相聲裡為了學唱或表演一段情節,兩人分飾角色,表演完了還要退出來敘事,這種段子就叫腿子活。簡單的區分方法就是看捧哏,一般來說相聲臺上,捧哏是一直站在桌子後面的,而腿子活的特點就是要搬桌子,分出前臺後臺,這樣一來捧哏的腿就露出來了,這是腿子活的一大特點。
其實作為腿子活,放在開場是不太合適的,因為剛開場觀眾還沒靜下心來,如果是很平的相聲效果不會很好,可以看到前幾分鐘的包袱都沒有響,這時孟鶴堂又拋出了個包袱,我是網絡推廣大糞,相比德雲鬥笑社中我是網絡推廣大使,大糞更能表現主角的性格,因為這個活裡主角的身份是一個推廣京劇的網絡主播,但是其實他對京劇並不了解,這一點從他只會唱驚雷,而不會唱四郎探母就可以看出來,這也是孟鶴堂在諷刺一些沒有真才實學,只會譁眾取寵的主播。
下面小編分享幾個本場特別好的包袱,一開始場子一直熱不起來,周九良便讓孟鶴堂唱歌,順便拉了波掌聲,然後孟鶴堂回答嫂子不在家,到後面又變成嗓子不在家,一開始小編還想嗓子諧音嫂子,這破包袱,但是下一句周九良說,我藝名小姨子,這個包袱就讓人眼前一亮,他和孟鶴堂上一句嫂子不在家,形成了聯動,看完整場,才發現他們的包袱非常完整,可以看出費了很多心思。
其中還有個新包袱,公主長這模樣,怪不得想回家看老娘,真的好笑,但是比較可惜的是,這場刪掉了坐宮那段鐵扇公主的包袱,這個包袱小編還挺喜歡的。
還有一個小編覺得改的非常好的地方,就是周九良去搬椅子時,德雲鬥笑社中孟鶴堂直接給自己扮上了,導致臺上有了一段空場期,而在本場孟鶴堂的處理是引導觀眾說出了郭德綱在汾河灣裡對于謙說的名言:我來吧,我來吧。然後等周九良上臺後自己再打扮,這時再由周九良和觀眾聊天,後面這個WIFI信號的包袱也很不錯。
不過全場最響的包袱當屬,你我二人今日結拜為異性兄弟這一段,和桃園結義聯動到一起了,讓人會心一笑。孟鶴堂的相聲,不單單聽包袱,看他的表情神態就很好笑了,現場也許離得太遠看不清,反正小編是看到孟鶴堂一上臺就笑得不行。
最後還有一個全場最神秘的人物,榜一大哥,大家別忘了這一場演出的設定是在直播,如果這個段子再改的話,小編覺得增加一些臺上演員與榜一大哥的互動,想必是一大亮點,你們覺得這個想法怎麼樣呢,歡迎評論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