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書籍越多就越好?《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吸收轉化才有用

2020-12-05 藝諾閱人生

日本作家赤羽雄二非常喜歡閱讀,多年來堅持每個月至少讀書10本,一年下來就閱讀120多本,讀這麼多書,究竟有沒有給他帶來實際意義呢?

赤羽雄二在頂級諮詢公司麥肯錫工作14年,還創辦了韓國麥肯錫分公司。不僅如此,他還創作了《零秒思考》、《終身成長行動指南》以及《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等等深受大家喜歡的書籍。

之所以取得這些驕人的成績,得益於赤羽雄二長期的閱讀。

這是非常成功的例子。

但不是人人都能通過閱讀,獲得成就。有些人讀100本書也沒有什麼改變,也是很普遍。

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究其根源,就是「讀」「用」的側重點不同。如果你的閱讀目的側重於「讀」,那就會不斷提高閱讀量,讀多少書籍成了你的重心。實際是為了閱讀而閱讀,大多數人都是這樣狀態。

如果你的閱讀目的側重點是「用」,那麼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會更注重如何將學到的知識為己所用。比如: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著名主持人董卿,他們都通過讀書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如果你一直在讀書,可自己卻沒有什麼改變,可能從一開始你的讀書目的就是錯的。既然讀書重在知識轉化,那麼又該如何做到呢?

這裡就和大家一起分享《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如何將書中知識轉化為自身能力的有效方法。作者赤羽雄二在閱讀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以自己的實踐體驗為讀者總結了6種有效提高自身能力的方法。

先來分享其中一種:限制讀書輸入時間,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完成輸出,可從根本上解決為閱讀而閱讀的問題。

1. 現實情況的「濫竽充數」閱讀是在消耗我們的時間,限制讀書時間就是要終止這種情況。

在大學有這樣一個同學,家庭經濟一般,爸爸媽媽靠微薄的打工收入勉強供他上完大學。本指望他大學畢業後能夠自食其力,但沒有半點社會經驗的他走出校門四處碰壁,索性在家閉門讀書,除了讀書,其他事情一概不上心。畢業兩年了,唯一的變化就是屋子裡的書越來越多了,這讓他的父母甚是憂慮。

逃避性閱讀是要限制讀書時間的原因之一

讀書對這位大學同學來說真的有這麼重要嗎?當然不是,其實,他是在借讀書逃避現實,也就是逃避性閱讀

每個人都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比如,原計劃周六下午做家務,但想到周日還能休息一天,於是決定周日再打掃衛生,周六下午就閱讀吧,反正閱讀是重要的事。小編本人經常有這樣的想法和決定,借閱讀來逃避其他事情。

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發現,我們在萌發這樣的想法時,並不是內心迫切想去讀書,而是暫時可以不用做其他事情。也就是說我們的思想焦點在怎樣才能逃避某些事情,而不是閱讀。所以,這樣的思想狀態下是不會集中精力、集中思想讀書的,更不會有什麼閱讀效果

大學的那位同學就是在這樣的意識下,一頭扎進書本裡,再不問世事,這樣的假裝努力感動的只有自己。

消極性閱讀是要限制閱讀時間的原因之一

這種情況多發生在孩子身上,比如,在孩子玩遊戲正在盡頭上的時候,你突然制止,讓他去學習、去讀書,孩子會很不高興,帶著埋怨、不滿意的情緒讀書,也只是在應付你的管教。

大人們也會有類似情況,看到周圍的同事都是積極向上,努力進取,為了讓自己看起來也是很上進的樣子,就在辦公桌上擺起了一摞書,偶爾一時興起就翻一翻,不過也只是證明自己在努力的擺設罷了。

作者在書中說道:

「逃避性讀書」和「消極讀書」對於個人來說其實是一種損失,因為這樣做既無法保持知識的輸入和輸出的平衡,也無法保持「從書中獲取的信息」和「和他人的接觸」的平衡。

劃重點了:在計劃讀書時間的同時,限制讀書時間也是同樣重要。

那些已經有了一定閱讀量或是讀過不少書的朋友,可安排較少的讀書時間,比如,一周讀一本就很好。世上的好書不計其數,比起一味地讀書,更重要的是吸收書中的知識,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將知識分享給更多的人。

多花時間將書中的知識轉化為自身的能力,才是讀書的目的。

2. 通過閱讀能不能真正獲取知識,重點在輸出運用上,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輸出上,是將輸入知識內化運用的好方法。

知識輸出方法有很多,個人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優質的輸出,這裡我們分享工作中取得成績和自媒體創作兩種方法。

通過讀書學習獲取知識,首先是提升工作能力,取得成績

不管怎樣,在工作上獲得更大的成功才是最重要的事。

如果我們通過讀書學習,做出了驕人的工作成績,無疑是成功的,也是讀書的最大收益。

而提高工作速度和工作質量是獲得成功的兩大必要因素。比如《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對自我提升方面做了詳細地闡釋,讀過的朋友會更有感觸。如果能書中寫到的方法,轉化為自己所用,工作時會更加得心應手。

想在工作中獲得成績就要從這幾點努力了:

提高工作速度;改善溝通能力,加強協調能力;加強項目管理能力;提高文案製作能力;保持工作熱情。

劃重點了:閱讀各領域能夠幫助自己解決問題,提高工作能力的書,並能提升自身技能才是重要的。

自媒體創作是知識輸出的有效方法

自媒體創作是一個展現才華和個性的平臺,其中,自媒體寫作就是知識輸出的最直接方法,想要創作出優質且吸引人的好文章,作者不但需要廣泛的文化知識做支撐,而且需要不斷的新知識、新見聞來輸入。

有了源源不斷的新知識輸入才能有優質的文章輸出,如此,就形成了良性循環的圈子,自己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慢慢成長。也許一開始自己寫的文章很爛,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再加上不間斷地輸出,就會發現寫作能力其實一直在慢慢提高。

自己在讀書的同時,將學習所得通過寫作的方式分享給更多的人,也是一種成功方法。

最後想說:

高效閱讀才能達到學以致用,閱讀是讓自己有更好的成長和進步,不是逃避現實的工具。

分享就這麼多了,對閱讀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關注我喲!我們一起學習高效閱讀法,一起成長進步!

相關焦點

  • 《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打破低效,讓讀過的每本書都為你所用
    日本作家赤羽雄二就總結出一套高效閱讀方法;他在麥肯錫工作14年之久,每個月堅持至少閱讀14本書。這套閱讀方法,是他根據自己多年的經驗總結而來,內容都在《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這本書中。在《麥肯易精英高效閱讀》書中,其內容從保持專注、如何選書、有效閱讀、應用到實際生活等等,每個知識點運用各種案例層層剖析,具有非常強的實用價值。今天,我將結合自身閱讀經驗,從閱讀習慣、閱讀目標、閱讀方法三個方面解讀書中內容,帶你理解麥肯錫高效閱讀法,並學會運用到極致。
  • 不讀書,成功可能與你失之交臂|《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來分析
    說了這麼多,究竟不讀書會有什麼影響呢?《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就給出了詳細的解答,認真看一下!不喜歡閱讀的你有沒有中招!然而想要在短時間內有效吸收知識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讀書是唯一切實有效的方法。但這需要日積月累,需要知識沉澱,不是一蹴而就的。想要通過讀書學以致用,《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對閱讀書籍的選擇給出了不隨意買書,只讀優秀作家的作品的中肯建議。
  • 《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每天一本書+一頁筆記的讀書法
    有朋友向我推薦了日本赤羽雄二著作的《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在書籍的前言有一句話讓我備受震撼:到目前為止,我一共閱讀了大約1800本書。在《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這本書裡,作者也提出了2x2工作框架,將時間表的項目按照緊急程度、重要程度劃分,將讀書填入重要緊急的方框,就會有意識地優先完成讀書任務,這樣一來也保證了讀書時間。
  • 《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一分鐘筆記」讓你成為寫作高手
    後來我偶然間讀了這本《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裡邊介紹的一個做讀書筆記的方法吸引了我,我試著用這個方法做讀書筆記,發現真的很好用。更驚喜的是這個「一分鐘筆記法」不僅僅是一個好用的讀書筆記法,還可以幫助我大大提高了寫作水平。《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的作者是在麥肯錫公司工作了14年的赤羽雄二,他還創辦了麥肯錫韓國分公司。
  • 《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五種讀書筆記法 選擇適合姿勢縫知識
    將讀到的知識轉化為自身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輸出,輸出的方式除了寫長的博客和文章,還有更加簡便快捷的方法——做筆記。01 構建讀書檔案《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這本書中,作者輸出的一種方式是構建讀書檔案,每本書的讀書檔案都由以下四部分構成:閱讀這本書的目的閱讀後的收穫、感受
  • 麥肯錫精英的高效閱讀法
    可是,當你的閱讀量超過了5百本甚至更多之後,你還可以通過閱讀獲得更多好處嗎?作者的意見是否定的。他認為對於一名已經有幾百本閱讀量的讀者而言,閱讀的作用是有限的。你可以回憶一下,你一周,一個月閱讀所花的時間,然後其他時間又做了哪些活動?每個人一天時間都是固定的,你把時間大部分用來閱讀,那其他的一些活動肯定就會減少。
  • 《閱讀7堂課》:針對不同書籍有不同的閱讀方法,文末有思維導圖
    我之前也分享過一些如何快速閱讀的方法,但是有很多小夥伴留言問我,有一些大塊頭的書怎麼辦呢?的確,速度法並不適用於那些大塊頭或者文學類的書籍,更多的是用於乾貨類或者工具類的書。而書的種類繁多,我們不可能用同一個方法去閱讀所有書。那麼遇到不同的書籍,我們應該使用什麼方法去閱讀呢?
  • 書籍推薦:有哪些類型的書籍值得大學生反覆閱讀,我推薦這幾種!
    可以根據興趣和需求進行主題閱讀,即圍繞著某個主題,在一定時間內閱讀多本書。具體地,我推薦你可以先閱讀一些如何高效閱讀的書籍,然後再開始主題閱讀。一、如何閱讀類書籍①《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介紹四種不同層次的閱讀——基礎閱讀、檢視閱讀、分析閱讀、主題閱讀。詳細說明了如何閱讀實用性與理論性作品、想像的文學(抒情詩、史詩、小說、戲劇)、歷史、科學與數學、社會科學與哲學等不同類型書籍的方法。
  • 批量輪迴閱讀:孩子們天生就會的閱讀法
    如何讓看過的書轉化為自己的知識,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呢?我們根據孩子們多年的讀書體驗,也不斷汲取博學達人的閱讀技巧,逐漸摸索出一種批量輪迴閱讀法,孩子們身體力行,覺得效果很不錯。尤其是每年假期自助遊學,孩子的自主閱讀主要是用這種方法完成的。批量輪迴閱讀,顧名思義,就是在制定閱讀計劃時,把若干本書歸為一批,在規定的時間段內讀完第一遍,兩三周之後讀第二遍。
  • 學生閱讀課外書籍時,在於精不在於多,適合才會有提升
    但是讓學生閱讀課外書籍就不一樣,課外書籍是可以開拓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人生閱歷,讓學生能夠打開新視野的一種途徑,所以在閱讀課外書籍的時候就要非常的謹慎小心才可以。閱讀課外書籍對於學生來講有哪些意義?提升閱讀理解能力,豐富的閱讀經驗會讓自己面對閱讀理解的時候更從容當學生在閱讀課外書籍的時候,如果能夠真正用心的去閱讀,那對於學生來講,就會在無形當中有了一個更好的提升,閱讀理解能力上也會有很大的提升。
  • 《閱讀7堂課》:想做知識變現,我建議先看看這本書
    究其原因是因為他們掌握了知識輸入的訣竅,換言之就是會閱讀,懂得如何將書上的內容轉化成自己的知識。秋葉老師的《閱讀七堂課》就是這樣一本介紹閱讀方法的書,書中告訴我們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新媒體發展日新月異,掌握這些高效閱讀的方法,能將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營養,提升自己的學識和競爭力。書中告訴我們對待不同類型的書籍在閱讀的時候需要使用不同的方法。
  • 小說的高效閱讀方法
    他才發現,原來他不會觀察,而觀察力真的影響寫作,觀察不到自然描述不出來,可不寫不出來嗎?閱讀的3個目的:收集信息、獲得知識、消遣。莎士比亞說:「世間事,漲跌有時,及時把握,終可功成名就。」其實閱讀也是有方法有規律的,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本教孩子虛構類作品閱讀方法的書《寫給孩子的莎士比亞》。
  • 8個超實用的思維導圖精讀法,讓孩子真正學會閱讀,把書讀懂讀透
    孩子看書並不是看得越多越好,不僅要會選書,還要會閱讀,要有輸入還要有輸出,學會精讀,看1本頂10本。介紹下八大超實用思維導圖精讀練習法,小學、幼兒園小朋友都可以用:圓圈圖、氣泡圖、雙氣泡圖、橋型圖、樹形圖、流程圖、複流程圖、括號圖。
  • 《閱讀7堂課》①:書難讀?揭秘不同類型書籍的10種閱讀法(上)
    作者認為,讀書分三個層次:「讀完、讀懂、會用」。因書中信息量大,一篇文章難以敘說其中精髓,因此將分幾篇文章來跟大家分享:第一堂課、如何讀完一本書第二堂課、如何讀懂一本書第三堂課、如何會用一本書本文分享第一堂課、如何讀完一本書的上半部分。在這部分,作者提出了針對不同類書籍要用不同的讀書方法,並講述了10類不同書籍的不同讀書方法。
  • 【奮勇直追:閱讀速度達3065字/分鐘,一個月閱讀30本書籍】快速閱讀青少年東莞29期30天閱讀匯總(五)
    在小孩學習的指導中,以前一直覺得以補習為主的學習方法存在不少問題,也嘗試勸導小孩自主學習,但因為缺乏理據及信心不足,導致沒有付諸行動,聽完談老師的講課並學習了曼陀羅、立體卷面分析法後,覺得學習最重要的是對每個學科的歸納分析總結,這個才是有條不紊高效學習的有效手段,並在持續30天的訓練中,不斷鞏固溫習,這種學習方法將對小孩終身受益,
  • 有閱讀的人就有未來,請學會這6種閱讀方法!
    能將此層剝下,才是讀書人。閱讀講究方法,一個錯誤的讀書方式,將帶來錯誤的結果。但是優秀的閱讀習慣,卻可以帶來良性循環,把書堆成山,讀書也不難。01、採用「聚焦戰略」閱讀像閱讀技巧、方法相當多,但最首要的就是閱讀的選擇:讀什麼書?
  • 「世界讀書日」精神心理專家發出警告:青少年不要閱讀這3類書籍
    如果只通過個人經歷去理解這個世界,觀念就未免狹隘,甚至走偏,對事物的判斷也難有足夠的高度。而通過閱讀,我們可以了解別人的經歷和視角,我們看待事物的角度會更多元化。當我們知道得越多,就越明白我們不知道的還有更多,才能保持心態上謙卑,我們對事態的判斷才能更加理性和準確。而看視頻、刷抖音學知識,行不行?不是不行。
  • 高效閱讀:掌握這3個理念,2個思維模型,讀書速度提升100倍
    前陣子世界讀書日,重新學習了李源老師的高效閱讀課程,對快速閱讀又有了新的體會,今天給大家分享下我從中學到的精華內容。只要你掌握了以下的3個理念,2個思維模型,你的讀書速度,會提升100倍。不知道大家以前有沒有接觸過一些快速閱讀的方法,我是接觸過不少。
  • 《高分閱讀法》:57個讀書要點輕鬆提升思考力,助娃成功逆襲學霸
    一個人想要進步,想要成功,離不開書籍,更離不開高效地閱讀書籍。換句話說,"高效閱讀"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但在現實中,隨著電腦、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的入侵,越來越多的孩子似乎已經習慣於通過看視頻、聽故事等方式來"看書"了,一本厚厚的名著,幾個小時就能聽完。
  • 不如試試「分級閱讀法」,讓娃愛上閱讀
    不如試試"分級閱讀法",讓娃愛上閱讀。 「分級閱讀法」是什麼? 閱讀雖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是不能隨便盲目地選擇閱讀的對象,如果說選擇的課本不適合孩子當下的情況,那麼很容給孩子造成不小的壓力,因此給孩子選擇閱讀的課本一定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