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區嶺子鎮槲林村

2020-12-22 騰訊網

點擊淄川區:槲林村

槲林村隸屬嶺子鎮,在嶺子村以南2.5公裡處。為元代古村,建於山頂向陽坡。因建村之時周圍山上多槲樹,故名槲林。現居民有高、王、程、韓、李、孟、郭、孫等姓氏,多為明初棗強移民輾轉遷播至此。

歷史上,槲林村一帶山高坡陡,人煙稀少,野生動物和鳥類格外多。其中,呱呱雞子和紅嘴老鴉為槲林村附近所獨有,被載入1920年版《淄川縣誌》。域內古蹟眾多。其中,青雲寺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金雞峪摩崖造像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附近尚有水峪寺等。

青雲寺

位於槲林村西北方向500米處的盤山與九紋山幽谷中,為古般陽二十四景之首。初名上泉庵,因路途井(俗稱井裡井)可從上邊寺院內汲水,故名。據《淄川縣誌》記載,明正統(1436—1449)年間由僧人淨明初創。正德(1506—1520)年間,住持圓明大事擴建,遂成大剎。又在路途井正北不遠處建起幾間精舍作為讀書堂,招徠名流在此讀書。此後幾百年間,文人雅士在此碑版題詠最多,青雲寺一直在全縣名勝中高居首位。明朝後期,因張敬曾在此苦讀,後考中進士,官至禮部主事,人們取「青雲直上」之意,改稱青雲寺。

青雲寺坐北朝南,自東向西分為四個院落。主要建築有祖師殿、天王殿、伽藍殿、 觀音殿、地藏王殿、碧霞元君行宮、鐘鼓樓等,佔地面積2651平方米。天王殿同時為山門,面闊三楹10米,進深5.5米。磚石結構,抬梁式混合結構硬山頂。屋面施青筒瓦,置脊飾吻獸,無脊剎。設前廊,有兩根簷柱,簷柱上鑲有木質垂株雀替,廊枋施油彩,木質門直欞窗。門楣上方雕刻「青雲寺」三字。當門石獸為蹲獅。殿內有四大天王塑像,牆上繪有壁畫。

作為500多年的深山古剎,青雲寺具有諸多顯著特點。

首先,周圍谷深壁峭,林壑尤美,以九紋呈彩、四盤據勝、月山照晚、途井涵春、龍臺薦靄、龜林毓秀、輞谷響應、屏壁舒捲、鴿崖繞回、鷹峰崚嶒十景以及井裡井、廟裡廟等獨特的景致而聞名遐邇。井裡井指路途井,本名上泉,亦稱靈泉,即十景之一的途井涵春。其奇妙之處在於,既可以從上邊也可以從下邊打水——高高的石牆上 砌一券洞,井在洞中,路人可入券洞打水;洞頂直衝井口又砌有井筒,寺僧即從上邊的井口取水。至於廟裡廟,即廟中建廟——天王殿正中迎門,建有一座精緻的木閣,塑有一尊韋馱。

其次,眾多文人雅士曾在這裡就讀,留下大量詩詞、碑銘,數百年書香不絕。明代以來,張敬、王教、張至發、畢自嚴、畢自寅、畢自肅、王所須、王鼎蔭、王昌蔭、唐夢賚、沈潤、邱璐、孫蕙、王士禎等,均曾在此就讀而發跡;畢自嚴還與韓萃善、王宣化、孟墀臨等結為青雲詩社,切磋詩藝。王君賞、王教、張中發、畢自嚴、畢際有、王磚、唐夢賚、王士禎、張篤慶、張永躋、畢海珖、沈曾育等留下大量詩文,其中王教所撰《上泉庵佛殿記》全文載於康熙版《淄川縣誌·寺觀》。趙金人、王教等曾在此設帳授徒,王居正、王甡、李堯臣、張篤慶、沈天祥、邱希潛、畢世持等知名文人也曾入寺研讀。蒲松齡年輕時亦在此秉燭苦讀,執教淄西後又多次來遊,為《聊齋志異》 的創作擷取了眾多素材,還撰寫了《青雲寺重修二殿記》,作有《閏月朔日,青雲寺訪李希梅》《重遊青雲寺》等詩篇。民國初年,名儒孫廼琨在明清讀書堂舊址建起靈泉精舍,主講理學。自此,人們又稱路途井為靈泉,稱孫廼琨為靈泉先生。一時文化名流如陸子敬、李曰仁、彭思九、陸次宣、彭思聰、崔芳華等薈萃於此,青雲寺成為山東地區理學中心。青雲寺原有古碑刻70餘通,大部分毀於「文革」期間。只有蒲松齡的《青雲寺重修二殿記》僥倖保存下來,現藏蒲家莊蒲松齡紀念館。

再次,青雲寺有著密集的泉群。除了路途井,還有古井4眼:兩眼在距路途井不遠處;一眼在山門前石橋下以東券洞裡;一眼在寺內東跨院,名「聖水泉」,井口為整塊青石鑿成。區區幾百平方米的彈丸之地,就有5眼井泉,而且水質甘洌。這在缺水的山區,十分寶貴。槲林立村以來幾百年間,即以青雲寺泉群為主要生活水源地。

此外,青雲寺還有著500多年的古樹林,多為珍稀樹種,現存100餘株。有流蘇、槲、楓、欒、構、楷、檜、樗、楝、柘、櫨、烏桕、毛棶、合歡、車梁木、胡枝子等。博學如蒲松齡,面對諸多不能辨識的古老樹種,也不禁發出「樹不知名翠作堆」(《蒲松齡集·詩集·重遊青雲寺》)的慨嘆。秋令時節,樹葉經霜變為紅、黃、紫、橙、棕、赭等多種顏色,極其豔麗。尤其是3株流蘇,每年「五一」期間盛開,白如雲團,香飄數裡。每逢四月初八廟會期間,遊人如織。

維護古蹟,常施善行

現在槲林村居民,以高姓最多。據高氏祖塋清鹹豐辛亥(1851)碑載,槲林高氏原籍蒙陰縣狗跑泉村,其始祖高天祿於康熙年間由歷城縣龍山凹莊遷來。至於王姓,則為清初淄川名宦王考祥及其弟王考獻、王考成的後代。

王考祥,字履吉。順治十六年(1659)進士。初授四川順慶府推官,考核卓異,升任山西翼城知縣,因積勞成疾死於任上。翼城百姓聞訊,皆哭於街巷。他工於書法, 長於詩詞古文,但由於客死異鄉,竟無存稿。王考獻字公睿,恩貢生,在青雲寺北邊龍泉村頭的大悲庵修道,為蒲松齡好友。

王考獻修道大悲庵期間,在槲林村置有部分田產。到他暮年,其孫輩中已有人在槲林村居住。此後,王考祥、王考成的孫輩也先後落籍槲林村,共同成為今日槲林王氏的始遷祖。槲林王氏家族幾代人尊佛崇道,對保護文物古蹟做出了積極貢獻。清末至新中國成立幾十年間,青雲寺常年無僧尼居住。槲林王氏的王乃棟、王乃梁兄弟及王乃棟之子王慶仁義務維護青雲寺,保護寺內建築及周圍古樹免遭破壞。王乃梁之子王吉慶還冒著極大風險,在「十年動亂」期間為青雲寺保存下一件銅缽。此缽圓體,斂口,圈足,外腹有「乾隆六年鑄」字樣,造型精美,為當年住持僧做法事所用。如今此缽已被視為青雲寺鎮寺之寶。

金雞峪摩崖造像

渭金雞峪,在槲林村東北1000米左右。西邊懸崖上一組石刻人物造像,即金雞峪摩崖造像,為淄川區內唯一一處古代摩崖石刻造像。造像坐西朝東,共浮雕神像三人。中間神像高90釐米,寬70釐米,著古代漢官袍服,雙手扶膝,閉目端坐。兩側各有一小像,高40釐米,寬10釐米,直立。均保存尚好,個別部位略有傷毀。懸崖下原有一廟宇,名孤石大夫廟,「十年動亂」期間被毀。現存孤石大夫碑,字跡尚能辨認,系明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立,敘述鄉民張進禮倡導建孤石君廟事,庠生趙誠撰文。為建此廟,張進禮甚至冬日無衣,而金雞峪終與青雲寺、水峪寺並稱三大奇景。近年,槲林等村群眾在摩崖造像前建一磚石結構小廟,使摩崖造像免受風雨侵蝕。(彭延文 藺開慶)

摘自:淄博記憶鄉村 叢書

相關焦點

  • 淄川區老年體協工作側記
    他們或舞動太極拳、或習練八段錦,或健步行走、或休閒娛樂,一片載歌載舞、歡歌笑語的動人場景,充分體現了淄川區老年人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也展示了淄川區老年體協孜孜以求、勤懇工作的豐碩成果。據了解,淄川區總人口63.85萬人,其中老年人13.97萬人,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老年人8.61萬人。
  • 淄博市淄川區實驗小學南校區:組織青年教師志願者服務到山區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6日訊5月4日,淄博市淄川區實驗小學南校區組織的以「致敬青春——志願服務在路上」為主題的潔淨庭院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活動,在淄川區太河鎮小口頭村火熱展開,30多名青年教師志願者參加了此次活動。
  • 「我喜歡吃學校食堂的飯菜」——淄博市淄川區嶺子中學不斷提升...
    中午時分,下課鈴聲響起,淄博市淄川區嶺子中學初四(1)班學生王鶯霏和同學們湧出教室,自覺排成整齊的隊列,有序地向食堂走去。和淄川區其他學校一樣,嶺子中學食堂建立了包括大宗食材進出庫記錄、留樣記錄、消毒保潔記錄等工作日誌在內的管理臺帳,從制度上規範食品採購、貯存、加工、留樣、配送等環節的管理,保證學生的餐飲安全。
  • 淄川區健步走協會持杖健走授杖暨啟動儀式在魯泰體育場舉行
    淄川區老體協常務副主席邢樹龍致辭,祝賀淄川區健步走協會持杖健走隊成立。持杖健走作為國家體育總局推廣的五項運動之一,深受群眾特別是中老年朋友的喜愛。區老年體協順應潮流,順勢而為,從去年開始大力倡導持杖健走運動,到目前為止已經有700餘人加入到這個隊伍中來。今年區老年體協決定把持杖健走作為亮點工程加以打造,相信有持杖健走隊的加入,淄川的持杖健走運動會搞的更好。
  • 環境育人 潤物無聲——淄博市淄川區實驗幼兒園開展「環境創設展評...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6日訊11月26日上午,淄博市淄川區實驗幼兒園舉行「環境創設展評」交流活動。活動旨在研討在「啟迪生命、潤澤童年」辦園理念下,充分發揮環境對幼兒潛移默化的影響,深入挖掘環境的教育價值。
  • 2020年淄博淄川區公開招聘社區專職工作者54人 12月5日筆試
    (一)報名、資格初審報名網址:淄川區人民政府網站通知公告欄(http://www.zichuan.gov.cn)報名時間:2020年11月27日上午9:00—11月29日17:00。非淄川區戶口是淄川區常住人口的還需同時提供淄川區居住證或淄川區常住人口證明。(2)學歷有關材料原件和複印件各一份,具體包括:①符合崗位學歷證書。
  • 淄博市淄川區:新星集團黨員集體觀看經典紀錄片
    淄川區融媒體中心 曲克水 趙俊傑 通訊員 呂允城 王曉璐
  • 淄博淄川區實驗幼兒園開展撕貼小雪人活動
    於是淄博市淄川區實驗幼兒園中二班開展了有趣的手工活動——撕貼小雪人。在老師的引導後,孩子們一拿到自己的材料,便小心翼翼的動手操作起來,一隻手捏紙,另一隻手幫忙撕,很快小雪人的身體、頭、眼睛、嘴巴、鼻子就被能幹的小手撕下來了。在固體膠的幫助下,雪人的身體、頭、五官貼在了畫紙上。
  • 淄博淄川區實驗幼兒園開展「秋天的樹林」藝術活動
    魯網11月17日訊近日,淄博市淄川區實驗幼兒園開展創意美術拓印《秋天的樹林》活動。
  • 山海憑風起 來日必可期——淄川區2020年新教師崗前培訓成功舉行
    >begin--> 近日,淄川區新教師崗前集中培訓活動在區般陽中學舉行。區教體局黨組書記、局長牛少健參加新教師教學基本功展示活動。【來源:淄川區教育和體育局】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 淄川區西河鎮中心幼兒園開展暑期消防安全繪畫宣傳教育活動 - 法制...
    (王瑞雪 王桂珍)【來源:淄川區教育和體育局】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 淄博淄川區c型鋼大棚骨架使用年限久
    淄博淄川區c型鋼大棚骨架使用年限久泊頭市鳴遠溫室大棚工程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以人才為本、誠信立業的經營原則,薈萃業界精英,將國外先進的信息技術、管理方法及企業經驗與國內企業的具體實際相結合,為企業供給全方位的解決方案,幫忙企業提高管理水平和生產本事,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堅持競爭力,實現企業快速、穩定地發展
  • 淄博市淄川區響泉村:古村古街醉遊人
    本網訊 沿著蜿蜒的山路一直前行,在峨莊古村落國家森林公園裡,有一個幽靜古樸的小村莊—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響泉村。樹木茂密、石屋古樸、溪水潺潺、涼爽宜人、魚躍鳥鳴,悠閒的漫步在村中,優美的生態環境令人陶醉,而村中的一眼泉、一棵樹、一座樓、一處莊園……處處流淌著謎一樣的美麗傳說,更彰顯了文化底蘊的深厚,讓人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