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時分,下課鈴聲響起,淄博市淄川區嶺子中學初四(1)班學生王鶯霏和同學們湧出教室,自覺排成整齊的隊列,有序地向食堂走去。
走進學校食堂可以看到,牆上「節約糧食」的標識醒目,桌上的餐具擺放得井井有條,地面乾淨整潔,消毒、分餐、用餐、回收,各功能區設置得合理。
陪餐教師按年級引導學生們有序就座用餐。「哇!今天有我最喜歡吃的牛肉燉土豆。」王鶯霏趕緊坐到餐桌
旁,等到「食堂媽媽」把有菜有肉的「營養餐」添進餐盤,就高興地吃起來。
「我喜歡吃學校食堂的飯菜。每天的菜都不一樣,特別香。在學校和同學們一起吃飯,吃得飽、不剩飯。」王鶯霏說。
和淄川區其他學校一樣,嶺子中學食堂建立了包括大宗食材進出庫記錄、留樣記錄、消毒保潔記錄等工作日誌在內的管理臺帳,從制度上規範食品採購、貯存、加工、留樣、配送等環節的管理,保證學生的餐飲安全。
據了解,自今年6月以來,淄川區教體局統籌協調資金,加大食堂建設力度,實行小規模學校食堂財政兜底補助制度,逐步實現學校食堂的提質升級,讓全區1898名小規模學校義務教育段學生的營養午餐「更有分量」。學生的菜品也不斷豐富,學生就餐標準調整為「兩菜一湯」,輪換供應豬肉、牛肉、雞肉等,讓學生每天吃不重樣的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