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不管學校飯菜多好吃,浪費都是在所難免的,這不像外面飯店,吃不完可以打包,所以剩一點點菜其實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食堂的飯菜做的尤其不對胃口,這種浪費的現象就會加劇,如果食堂的飯菜好吃,大家都能吃到自己合胃口的菜,浪費的自然就少。
同理其實食堂大廚也是一樣的,看到大家吃的少,浪費的多,本來想給大家精心準備一些好吃的的念頭也就被澆滅了。以前呢確實是會有吃飯嘛,填飽肚子就行了的想法,但是隨著大家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於飲食的要求也隨之逐步提升。吃飯除了是為了填飽肚子,還會要求口味好賣相也過得去,這樣的食堂才會更受學生的歡迎,同學們愛吃了,浪費的也就少了。
我個人也吃過一些食堂,一般那種公司只有一個食堂的情況,食堂的飯菜都不會太好吃,因為職員沒得挑。但是如果有兩個或者三個食堂,外包給不同的人做,大家有個對比,會有選擇性地去吃。這樣食堂直接就會形成一個競爭關係,為了吸引大家去吃飯,自然就會在價格或者菜色口味上下功夫,像公司食堂一般都是有餐補的,價格多一點少一點吸引力不大,所以他們就只能在菜色口味上下功夫了,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
大學的時候,那食堂是真難吃,也不能說都難吃,一般便宜的就比較難吃。比如米加菜,明明都是白菜豆腐米飯,一塊的就比兩塊的難吃的要死。有回買錯了,吃了一口,就給倒了。這不是我浪費,這是廚師在犯罪。
說句實話學校食堂是這個世界上除了自己家以外最經濟實惠的地方,大學一段時間吃夠食堂的飯,吃了將近一個學期的外賣也吃膩了,在吃學校食堂覺得也是不錯的。經常說食堂不好,但仔細想想你在外面吃的那都是什麼東西,便宜的比學校更差,好的太貴也就吃個一兩次。就性價比來說還是食堂好一些。之所以覺得難吃無非就是吃夠了,吃夠了和幾種菜,吃夠了大鍋飯的味道,說白了就是慣的。
我不覺得這是個問題,作為食堂,大鍋飯是肯定保證不了口味的,吃不吃是你自己的自由,不合口味,不愛吃,不打這個就好了,而且,地區差異確實在,一味的把責任推給學生,有點太過於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