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工地食堂三十六計 杜絕餐桌浪費(趙晨 攝)
雲南工地食堂三十六計 杜絕餐桌浪費(趙晨 攝)
雲南工地食堂三十六計 杜絕餐桌浪費(趙晨 攝)
雲南工地食堂三十六計 杜絕餐桌浪費(趙晨 攝)
連日來,為了把光碟行動落到實處,中建二局雲南分公司將此舉納入到績效考核中,通過一系列「接地氣」的措施,全面推行食堂管理新模式,有效降低了、食堂剩餐率,同時也杜絕了舌尖上的浪費。
動態監測按需採購 保證食材新鮮
9月1日,一大早,記者來到紅星天悅項目,食堂管理員陳仁吉對剛送到的食材進行稱重、檢驗。「茄子60公斤,白菜50公斤……」看似隨意的採購,其實背後大有學問。
「項目工地上的人們都是來自全國各地,大家口味都各不一樣,如果把握不好大家的食口,做多了,沒人打。」陳仁吉介紹道,為了杜絕浪費,滿足大家的口味,保證食材新鮮,精準控制食材採購數量,食堂把包子、饅頭、麵條等主食做了小份的。此外,食堂每周都會公布餐品名單,菜品有南方菜系也有北方菜系,讓職工們來選,為了精準控制食材採購數量,食堂每日都會根據當天的就餐人數進行分析,大概預估出第二日就餐人數。
據悉,考慮到有部分職工可能不會去食堂就餐,食堂每天準備飯菜時,按照預估人數的90%進行製作。根據實際就餐人數,再及時補充飯菜,既保證烹飪的飯菜能滿足就餐需求,又能讓職工吃得新鮮可口。
設立監督員、引導員 對浪費行為說「不」
「工友們,咱們吃多少打多少,不夠再去加。」12點剛過,中建二局雲南分公司戊愛小區項目部食堂就餐的人數越來越多,監督員雷豔菲一遍遍地向打飯的工友們叮囑著。
雷豔菲告訴記者,工地作業內容不同,體力消耗也不一樣,對此,我們項目食堂實行分時就餐制,食堂打飯窗口設立引導員,主動引導前來就餐的工友有序排隊、按需打菜,提醒大家吃多少點多少、寧願不夠再加、最好不要剩下,做到熱情周到,耐心服務。同時,食堂提倡大家「少打勤加」,專門開設加飯窗口,飯菜不夠的職工可以及時加取,保證工友吃飽、吃好。
據了解,為了提倡節約、拒絕浪費,項目食堂還組織專人進行不定時抓拍,並通過大屏幕對剩菜剩飯等不文明的餐桌行為進行曝光。在餐具回收處,食堂安排監督員在此執勤,對剩菜剩飯較多的員工當場進行批評教育。
將「光碟」納入管理考核 獎勵「光碟明星」
「今天你光碟了嗎?」8月27日,在昆明晶都商業項目食堂內,一場「光碟行動」籤名活動如期舉行。在食堂門口的兌換點,一名工作人員正向就餐者發放一張小卡片,上面印有「光碟行動」等宣傳標語,在背後還有5個小方格。就餐者每一次的 「光碟行動」即可換取一個印章,集滿5個印章就可以獎勵一份小禮物,禮物中有紙巾盒、飲料、環何布袋等。食堂內的橫幅、電子屏還有一些宣傳標語,時刻提醒就餐人員要「光碟」行動。
據該項目部書記賀榮正介紹,為了大力營造厲行節約的氛圍,讓「光碟」成為人人遵守、人人參與的自覺行動,每天「光碟」的人將會獲得五星積分,項目部每月五星積分累積最高者將被評為當月的「光碟明星」,並給予適當獎勵。此外,項目實行目標考核,將食堂制止餐飲浪費工作納入節能管理和節約型建設的重要內容,嚴格進行考核。
「自從『光碟行動』以來,我在食堂吃飯就是吃多少打多少,爭取不浪費一粒糧食。尤其是發了這個小卡片以後,『光碟行動』四個字很醒目,時刻提醒自己,絕對不浪費一粒糧食。」就餐人員李煒超說完,便把乾淨的餐盤放回回收處。在採訪過程中,該項目職工普遍認為,厲行節約是中國的傳統美德,要積極開展光碟行動,拒絕舌尖上的浪費,要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培養節約的好習慣,共同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良好氛圍。
「光碟行動不是一句口號。」中建二局雲南分公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工會主席胡春介紹,建築工地工程體量不同,用工量也不同,大型項目遇到工期繁忙時,食堂就餐人數多達幾千人。為此,公司要求各項目制定管理制度,把光碟行動作為常態化工作開展;積極組織各項目「光碟行動儉養德」等主題活動的基礎上。今年暑假期間,公司通過「大手拉小手」,在有條件的項目部設立愛心農場,讓工友和職工的孩子們通過勞作體會一粒米、一顆菜的來之不易。此外,公司結合消費扶貧,下發通知倡議各項目食堂優先購買貧困地區扶貧農產品,通過比價格、比品質,定量採購物美價廉的本地應季蔬菜和扶貧產品,既節約採購成本,又推動了扶貧工作。(中國日報雲南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