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澳大利亞對原住民的歧視堪比美國「弗洛伊德事件」

2020-12-17 環球網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澳大利亞人報》報導截圖

當地時間6月2日,對於美國警察暴力執法引發的大規模民眾抗議,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和《澳大利亞人報》等多家媒體評論認為,澳大利亞不應該「隔岸觀火」,而需「引以為戒」,澳大利亞司法體系對於原住民的種族主義歧視,比美國更加嚴重。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的報導截圖

澳大利亞原住民泛指在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離岸島嶼和託雷斯海峽群島,世代居住並擁有土地的土著居民,他們本是澳大利亞原來的主人,但卻一直沒有享受到應有的人權待遇,並經常淪為暴力執法的犧牲品。 澳媒指出:類似非洲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被暴力執法致死的種族主義事件,其實在澳大利亞屢見不鮮,很多原住民慘遭種族主義行徑蹂躪,如果聽之任之,必將引發嚴重社會事件。

近30年,澳大利亞警察對於原住民的暴力執法事件,一直沒有得到妥善解決:2015年,年僅26歲的原住民戴維·丹蓋在雪梨的監獄中,因遭虐待而窒息死亡。當時,他的家庭雖有抗議,但沒有獲得媒體任何關注,涉事警員要逃脫被指控,事件不了了之;2019年在北領地小鎮愛麗斯泉,一名19歲原住民男子庫瑪亞尼·沃克,慘遭白人警察槍殺,幾百名原住民在市中心憤怒抗議。涉事警察最後被判謀殺,但刑期一直懸而未決。涉及原住民的多起案件,都是在時隔多年之後,聯邦法庭才遲遲下來判決,對暴力執法警察的判決總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其實,早在1987年,當時聯邦獨立調查委員會在調查一起原住民被囚禁致死事件後,就頒發了維護少數族裔人權的系列措施,但迄今一條也沒有得到落實,從那時起至今,澳大利亞又發生了上百起原住民在囚禁中意外死亡的「事故」。

△澳大利亞原住民抗議不公正待遇(資料圖)

為何原住民無法像美國非洲裔民眾一樣積極維權?對此,澳廣分析認為,美國民眾抗議之所以引發世界關注,除了美國的特殊影響力,也與美國非洲裔美國人不平則鳴,社交媒體的廣泛傳播以及政商、演藝界黑人領袖們積極推動有關,目前,美國有4300萬非洲裔居民,佔據美國總人口的14%,影響力巨大,此外黑人的維權歌曲和影視作品也時常引發世界範圍關注。而澳大利亞原住民僅有80萬人,佔全國總人數3%,執法部門欺凌原住民的事件,也大多發生在遙遠鄉村裡,這是沒有引發關注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 值得深思的是,非洲裔美國人在押總人數,佔美國囚徒總人數的30%,而只佔總人口3%的澳大利亞原住民,他們的在押人數,竟然也佔到囚徒總數的30%,而在澳未成年人的囚禁人員中,竟然有一半是原住民。因此,澳廣表示,澳大利亞應該慶幸的是:原住民人數少,且居住在偏遠地區,否則他們意識到自己如此不公正對待,必將掀起滔天巨浪!澳大利亞司法專家米克·巴蓋裡奇更是直言不諱:美國已經在燃燒,而澳大利亞卻總在掩蓋!(總臺記者 李大勇)

相關焦點

  • 澳媒終於知錯了?替美國出頭自尋絕路,這次只有中國能救澳大利亞
    【南方+11月20日訊】11月19日,澳媒發表了一篇名為「我們需要更多替代市場?」的文章,其主要內容是梳理中澳貿易關係,並承認,很難找到像中國這樣對澳產品有巨大需求的國家。澳大利亞找遍全球都找不到可以替代中國的國家?
  • 中方連發預警,澳到底發生了什麼?面對事實,澳官員集體矢口否認
    然而存在嚴重種族歧視的不僅僅只有美國,澳大利亞同樣如此,與歧視黑人不同,澳大利亞歧視的是亞裔。當中方連連發出預警,我們不得不正視澳大利亞到底發生了什麼?歧視亞裔的事實如板上釘釘,而面對事實,澳政府官員集體矢口否認!
  • 英美「奴隸史」爭議蔓延至澳大利亞,「庫克船長」雕像被噴漆
    美國非裔男子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反種族主義抗議蔓延多國,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近期出現了要求移除爭議人物雕像甚至是直接破壞雕像的事件。在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發表否認澳大利亞奴隸制歷史的言論後,當地時間6月14日凌晨,兩座位於雪梨的英國探險家詹姆斯·庫克雕像被噴漆。州長稱破壞雕像「不澳大利亞」據美聯社15日報導,其中一起破壞事件的兩名嫌疑人已被警方逮捕。
  • 讓澳大利亞蒙羞的灰歷史:不光彩的「美國小弟」毫無骨氣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澳大利亞電視七臺8日為直播奧運會開幕式時給中國代表團出場畫面插廣告、將獎牌榜上的中國國旗誤放為智利國旗而道歉,此前一天,有澳遊泳隊員對中國選手孫楊出言不遜,顯得「缺少教養」,更有一些澳媒以偏激口吻搶佔「道德制高點」。連串事件令不少網民對澳大利亞的國家形象產生了不良觀感。
  • 歧視遍地,澳洲原住民的心理創傷如何平復?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黃博寧】了解一定世界政治和歷史的人,對澳大利亞國旗都不會陌生。澳大利亞以前是大英帝國的組成部分,現在是大英國協的主要成員國。澳洲國旗上的上米字和聯邦星,代表兩國的緊密聯繫。然而鮮為人知的是,澳大利亞還有一面代表原住民團結與統一旗幟。這面旗幟在澳大利亞同樣有官方地位。
  • 澳大利亞原住民支持推倒紀念種族歧視者雕像
    (圖/SBS網站截圖)中新社·華輿訊據澳洲網報導 在全世界爆發反種族歧視抗議時,暗含種族歧視意味的人物雕像也被推倒。澳洲也被呼籲推倒殖民時期對原住民造成過傷害的歷史人物的雕像。SBS 11日報導,據悉,上周末,位於英國布里斯托市的17世紀奴隸貿易主柯爾斯頓(Edward Colston)的雕像被推倒,扔進了海裡。
  • 澳媒文章:澳大利亞應停止對華傲慢「說教」
    原標題:澳媒文章:澳大利亞應停止對華傲慢「說教」參考消息網5月15日報導《澳大利亞人報》網站5月13日刊登作者羅伯特·戈特利布森題為《澳大利亞必須找到中澳共同立場》的文章稱,澳大利亞現在必須停止對中國的傲慢「說教」。
  • 紐約警察街頭塑膠袋套頭窒息黑人,美媒:手段堪比黑幫
    美國騷亂的導火索是弗洛伊德之死案,隨著此事件受到全球的廣泛關注,美國媒體開始進一步挖掘類似案件。 據報導,這名非裔黑人男子名叫丹尼爾。
  • 澳記者被美警襲擊:大哥欺負小弟,小弟要告大哥,吃瓜觀眾看熱鬧
    在報導美國白宮外打砸槍燒街頭暴力事件直播節目時,澳大利亞7號新聞臺記者艾米莉亞·布雷斯和攝像蒂姆·麥爾斯,遭到美國防暴警察的襲擊,新聞的直播畫面記錄了當時的情況。由於當時這兩名澳記者曾反覆向美國警察表明自己的媒體身份,但仍然沒有得到合理對待。對此,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要求澳大利亞駐美使館對該事件的有關情況進行調查。另據澳外交部長佩恩表示,已要求駐華盛頓大使館調查這起美國警察在白宮外襲擊兩名澳媒記者一事,目的是提出正式申訴。
  • 澳媒抨擊澳軍在阿富汗暴行:澳軍史上「最可恥的一頁」
    >澳媒稱這是澳軍事史上「最可恥的一頁」澳軍方日前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證實,有25名澳軍人涉嫌在阿富汗參與23起殺害囚犯和平民事件。澳國防軍司令:必須承認罪行並作出改變22日,澳大利亞國防軍司令坎貝爾再次發聲,稱澳國防部必須承認罪行並作出改變,否則此類事件還可能再次發生。
  • 澳政府欲「息事寧人」,不料美國「火上澆油」:對漫畫感到憤怒
    據澳媒報導,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最高上訴法院法官保羅·布裡列頓在11月19日公布的經由4年多時間調查所得的報告顯示,澳大利亞特種空勤部隊(SAS)在阿富汗戰爭期間涉嫌謀殺39名阿富汗平民。不僅如此,還有兩名被指控同情塔利班的14歲男孩被澳士兵殘忍割喉後裝進袋子扔至河裡。報告詳細地揭露當時澳軍泯滅人性、罪不可恕的惡行,布裡列頓法官認為,這種行為是對澳大利亞國防力量「可恥及深刻的背叛」。
  • 澳媒:用塔利班士兵假肢喝酒的澳大利亞士官已主動辭職
    @環球網 援引《澳大利亞人報》12月16日消息,此前被拍到用塔利班士兵假肢當酒杯的澳軍準尉(專業技術士官)已主動辭去職務。此前有外媒曝出,澳高級特種兵在阿富汗一家酒吧內用疑似死亡塔利班士兵的小腿假肢當做容器喝啤酒。
  • 中國諷刺漫畫再次觸動西方神經,澳媒辯駁:我們是美國最大盟友
    寓意很明顯,澳大利亞正在被美國、被白宮所操控。對此,不少澳媒進行了讓人摸不著頭腦的駁斥。澳大利亞第七新聞認為,《環球時報》是在暗示澳大利亞在中美關係中的立場,中國以前就見過這種「澳洲詭計」;澳大利亞新聞集團則表示,澳大利亞一直是美國區域戰略中的典範,並為美國贏得了榮譽,在面對中國時澳大利亞不能聲稱自己是美國第二順位的盟友。
  • 又是一場弗洛伊德事件?美國民眾走上街頭抗議,怒斥警察存心謀殺
    據海外媒體報導,今年下半年發生的弗洛伊德事件讓美國陷入了長達四個月的騷亂中,多個城市到現在都還沒有恢復秩序;此前受抗議人群影響的西雅圖、芝加哥市仍然接連不斷的發生槍擊事件,警方對此也無能為力。更可怕的是,從弗洛伊德被"跪壓"殺死後,美國種族矛盾現在已經激化到不可調和,任何一點火星都有可能引發劇烈爆炸。但就在本月初,美國警察又開始"玩火"了。俄亥俄州一位名叫古德森的黑人青年在街頭走路,突然遭到警察盤問;當時警方從背後接近古德森時候精神非常緊張,偏偏他手裡還拿著一個不明物體,警方直接連開數槍把他擊斃。
  • 澳一研究所稱中共持續對澳媒進行影響和審查 中方斥其「謠言製造機」
    中新社北京12月17日電 (記者 張素)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日前發布報告稱中國共產黨持續對澳媒進行影響和審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7日在例行記者會上直言,該研究所炮製的各類涉華報告無論花樣如何翻新,都改變不了其「謠言製造機」的本質。
  • 抗議風波不斷升級,英國澳大利亞都坐不住了
    作者:有靈審稿:知新美國警察暴力執法黑人致死事件已經蔓延至全球各地,引起英國、澳大利亞、捷克、法國、塞內加爾等國民眾的不滿,大家紛紛走上街頭,舉行反對種族歧視的遊行示威活動。各國民眾紛紛加入抗議遊行這場抗議不止蔓延到了英國,甚至還波及到澳大利亞、捷克、法國、塞內加爾等國。在澳大利亞,3000多名抗議者聚集在雪梨街頭,他們高呼「我不能呼吸」、「黑人的命也是命」以及「永遠都是原住民的土地」。
  • 與中國剛辦成一件大事,日澳就聯手撕破窗戶紙?美媒向澳發出警告
    11月15日,歷經8年、31輪正式談判後,東協10國和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正式籤署RCEP。這意味著,全球約三分之一的經濟體量將形成一體化大市場。但沒想到的是,與中國剛辦成一件大事,日本與澳大利亞就聯手籤訂「針對中國」的防衛協定,難道這兩國對華徹底撕破窗戶紙了?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11月17日訪問日本,並與日本首相菅義偉會談,雖然當天雙方並沒有如外界所料籤署宣告日澳進入「準軍事同盟」關係的《互惠準入協定》,但他們仍宣布「在大框架上」達成了這個防衛協定。
  • 澳媒:澳政府選擇與北京玩火,結果可想而知
    11月進入下半月,澳媒此前炒作的「中國對澳貿易產品禁令」並未成為現實,這一情況讓澳出口商們暫時鬆了一口氣,但緊張情緒依舊在澳各行業出口商間蔓延。 中國從澳進口大量鐵礦石、煤炭等,澳留學旅遊等中國市場也十分廣大,鑑於兩國關係惡化,這類行業均不同程度受到了影響,有媒體和國際輿論指出,澳經濟發展試圖轉變對華依賴,但尋求「替代者」的想法是難以實現的。澳政府選擇與北京玩火的結果可想而知。
  • 澳首腦就澳軍在阿富汗殺平民道歉,澳媒:就是去殺人的,憑啥調查
    除了澳軍之外,美國和英國特種部隊也犯下了類似的罪行。阿富汗總統特使表示,希望澳大利亞的報告能夠鼓勵其他國家效仿坎培拉,不僅公開他們的報告,而且承認他們的部隊在阿富汗犯下的錯誤和罪行。要說做到這一點並不難,阿富汗甚至沒有要求讓罪犯付出代價,只是希望能夠出面認個錯。澳大利亞官方的做法比美英要強一些,司令承認了罪行並且道歉,首腦莫裡森也表達了"最深刻的懊悔"。
  • 美國白人開始Cos弗洛伊德了
    然而就在這個群起遊行的時刻,美國卻發生了這樣一幕,一些暴脾氣的紅脖子白人,在遊行隊伍的一旁,開始cosplay跪壓黑人弗洛伊德的姿勢,並且擺出了口號「all lives matter」以及寫著川普大名的旗幟——TRU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