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買車加價這事,不知大家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品牌是誰。也許有人會想到奔馳、路虎這類豪華品牌,但相信更多人心中的答案會是日系陣營的豐田、本田、雷克薩斯。
原本大師不想「炒老飯」去聊加價這事,但11月車圈內又因為一款新車,引起了大家對加價現象的激烈討論。
關注車圈動態的人可能已經猜到,它就是豐田全新一代Supra。豐田Supra何許車也?那是與本田NSX、馬自達RX-7、三菱3000GT齊名的「日本跑車四大天王」之一,別號「牛魔王」,以狂暴的直線加速聞名。
也許是當初車迷們對豐田Supra過於崇拜,也許是當年的老車主覺得自己獲得了「新生」,豐田Supra馬上就「升值」了。
以上是兩位知名汽車博主的微博截圖。
日前,有網友曝出豐田Supra要加價30萬!是的,你沒聽錯,不是加價3萬也不是加價10萬,而是加價30萬!
有人可能對豐田Supra的「身世」不太了解,其實Supra是豐田和寶馬聯合打造的一款跑車,它與寶馬Z4是同平臺下的產物。那麼問題來了,寶馬Z4的國內售價是多少呢?答案是48.88-63.38萬元。
更深層次的靈魂拷問來了:大家覺得同平臺下、基本只是外殼不相同的兩臺車,一個貼了豐田標,一個貼了寶馬標,哪臺會賣得更貴?
雖說豐田Supra的具體售價信息還不得而知,但若真像前文所說,要加價30萬,那麼最終售價是不是有可能上升到八、九十萬?倘若真是這樣,那麼就連保時捷旗下的某款車型也要瑟瑟發抖了。
因為加價引起熱議的,還有9月初上市的奔馳G 350車型。它與之前的奔馳G 500車型相比,最大的特點是搭載2.0T四缸發動機,官方指導價為142.98萬元。但當時很快就有媒體爆料:根據車商發布的消息,首批G 350車型,根據不同的車身和內飾顏色,需加價52.8-53.8萬元不等。
當時很多網友是懵圈的,因為如果真是這樣,G 350加價額度與指導價一起算下來,總價幾乎在200萬元上下。
把時間再往今年早些時候推,加價的還有雷克薩斯旗下的MPV——LM。今年2月份,有爆料說廣東地區雷克薩斯LM七座版加價35-65萬元,而四座車型加價更是高達95萬元......
更「恐怖」的是,與豪華品牌相比,對於日系車加價的現象,好像大部分消費者都習以為常了。
有哪些日系車是經歷過加價提車的,這裡就不一一細數了,相信不少人有過這樣的經歷:因為自己喜歡的日系車加價,轉而選擇了其它車系。這「移情別戀」的做法既包含了氣憤,也蘊藏著無奈,誰叫喜歡日系車的人多呢?
相比之下,日系車在市場上的地位確實較高,但這就是加價的最終理由?恐怕不是。
日系車早期憑藉著省心省油、可靠耐用的優點,在國內打下了堅實的口碑基礎,日系產品大部分確實是不錯的,無論是質量還是技術上,這點無可厚非,但加價的罪魁禍首,還有消費者本身!
就拿文章開頭提到的豐田Supra來說,有些人壓根不怎麼了解這臺車,也跟著喊所謂的「情懷」、「信仰」,大師這裡很想請教下:情懷是什麼?信仰又是什麼?
幾十萬上百萬的跑車、豪華車就不說了,一臺賣十幾二十萬的家用車,有些人也並不知道它哪裡好、不考慮它是否適合自己,只知道加價的車就是好車,湊熱鬧總不會錯。什麼時候開始評價好車的標準變得這麼單一了?
於是乎,有人加價提了日系車,卻發現這車並沒有自己預期的那麼好,屆時又開始吐槽動力一般、隔音不行、油耗沒有想像中的低。要說起來,自己加價買的車,就是含著淚也要開到報廢。
網上也不乏關於加價車的段子,比如:
車企:建議新車售價為21.98-42.98萬元。
經銷商:我不接受你的建議!
又比如:
消費者:您好,XX加價20萬可以提車嗎?
經銷商:對不起現在沒有這麼大優惠。
對於這類段子大家只是一笑了之,但對於真正喜歡某款車的消費者而言,加價無疑是對他們內心造成了打擊,玩笑的背後,是多少人在暗自怒罵卻又無可奈何的悲哀。
最後,無論是豪華車也好,日系車也罷,大師還是希望廣大消費者能夠明確自己的用車需求,堅持自己的初衷和原則,買一臺真正適合自己的車型,而不是盲目跟風、腦子一熱就掏錢,當然,土豪的話請隨意。
最後還是那句話,別人加價買的車,對於別人來說也許是難得的好車,這車值得他去加錢;但對於自己來說,是好是壞就真的不一定了。
提起買車加價這事,不知大家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品牌是誰。也許有人會想到奔馳、路虎這類豪華品牌,但相信更多人心中的答案會是日系陣營的豐田、本田、雷克薩斯。
原本大師不想「炒老飯」去聊加價這事,但11月車圈內又因為一款新車,引起了大家對加價現象的激烈討論。
關注車圈動態的人可能已經猜到,它就是豐田全新一代Supra。豐田Supra何許車也?那是與本田NSX、馬自達RX-7、三菱3000GT齊名的「日本跑車四大天王」之一,別號「牛魔王」,以狂暴的直線加速聞名。
也許是當初車迷們對豐田Supra過於崇拜,也許是當年的老車主覺得自己獲得了「新生」,豐田Supra馬上就「升值」了。
以上是兩位知名汽車博主的微博截圖。
日前,有網友曝出豐田Supra要加價30萬!是的,你沒聽錯,不是加價3萬也不是加價10萬,而是加價30萬!
有人可能對豐田Supra的「身世」不太了解,其實Supra是豐田和寶馬聯合打造的一款跑車,它與寶馬Z4是同平臺下的產物。那麼問題來了,寶馬Z4的國內售價是多少呢?答案是48.88-63.38萬元。
更深層次的靈魂拷問來了:大家覺得同平臺下、基本只是外殼不相同的兩臺車,一個貼了豐田標,一個貼了寶馬標,哪臺會賣得更貴?
雖說豐田Supra的具體售價信息還不得而知,但若真像前文所說,要加價30萬,那麼最終售價是不是有可能上升到八、九十萬?倘若真是這樣,那麼就連保時捷旗下的某款車型也要瑟瑟發抖了。
因為加價引起熱議的,還有9月初上市的奔馳G 350車型。它與之前的奔馳G 500車型相比,最大的特點是搭載2.0T四缸發動機,官方指導價為142.98萬元。但當時很快就有媒體爆料:根據車商發布的消息,首批G 350車型,根據不同的車身和內飾顏色,需加價52.8-53.8萬元不等。
當時很多網友是懵圈的,因為如果真是這樣,G 350加價額度與指導價一起算下來,總價幾乎在200萬元上下。
把時間再往今年早些時候推,加價的還有雷克薩斯旗下的MPV——LM。今年2月份,有爆料說廣東地區雷克薩斯LM七座版加價35-65萬元,而四座車型加價更是高達95萬元......
更「恐怖」的是,與豪華品牌相比,對於日系車加價的現象,好像大部分消費者都習以為常了。
有哪些日系車是經歷過加價提車的,這裡就不一一細數了,相信不少人有過這樣的經歷:因為自己喜歡的日系車加價,轉而選擇了其它車系。這「移情別戀」的做法既包含了氣憤,也蘊藏著無奈,誰叫喜歡日系車的人多呢?
相比之下,日系車在市場上的地位確實較高,但這就是加價的最終理由?恐怕不是。
日系車早期憑藉著省心省油、可靠耐用的優點,在國內打下了堅實的口碑基礎,日系產品大部分確實是不錯的,無論是質量還是技術上,這點無可厚非,但加價的罪魁禍首,還有消費者本身!
就拿文章開頭提到的豐田Supra來說,有些人壓根不怎麼了解這臺車,也跟著喊所謂的「情懷」、「信仰」,大師這裡很想請教下:情懷是什麼?信仰又是什麼?
幾十萬上百萬的跑車、豪華車就不說了,一臺賣十幾二十萬的家用車,有些人也並不知道它哪裡好、不考慮它是否適合自己,只知道加價的車就是好車,湊熱鬧總不會錯。什麼時候開始評價好車的標準變得這麼單一了?
於是乎,有人加價提了日系車,卻發現這車並沒有自己預期的那麼好,屆時又開始吐槽動力一般、隔音不行、油耗沒有想像中的低。要說起來,自己加價買的車,就是含著淚也要開到報廢。
網上也不乏關於加價車的段子,比如:
車企:建議新車售價為21.98-42.98萬元。
經銷商:我不接受你的建議!
又比如:
消費者:您好,XX加價20萬可以提車嗎?
經銷商:對不起現在沒有這麼大優惠。
對於這類段子大家只是一笑了之,但對於真正喜歡某款車的消費者而言,加價無疑是對他們內心造成了打擊,玩笑的背後,是多少人在暗自怒罵卻又無可奈何的悲哀。
最後,無論是豪華車也好,日系車也罷,大師還是希望廣大消費者能夠明確自己的用車需求,堅持自己的初衷和原則,買一臺真正適合自己的車型,而不是盲目跟風、腦子一熱就掏錢,當然,土豪的話請隨意。
最後還是那句話,別人加價買的車,對於別人來說也許是難得的好車,這車值得他去加錢;但對於自己來說,是好是壞就真的不一定了。
提起買車加價這事,不知大家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品牌是誰。也許有人會想到奔馳、路虎這類豪華品牌,但相信更多人心中的答案會是日系陣營的豐田、本田、雷克薩斯。
原本大師不想「炒老飯」去聊加價這事,但11月車圈內又因為一款新車,引起了大家對加價現象的激烈討論。
關注車圈動態的人可能已經猜到,它就是豐田全新一代Supra。豐田Supra何許車也?那是與本田NSX、馬自達RX-7、三菱3000GT齊名的「日本跑車四大天王」之一,別號「牛魔王」,以狂暴的直線加速聞名。
也許是當初車迷們對豐田Supra過於崇拜,也許是當年的老車主覺得自己獲得了「新生」,豐田Supra馬上就「升值」了。
以上是兩位知名汽車博主的微博截圖。
日前,有網友曝出豐田Supra要加價30萬!是的,你沒聽錯,不是加價3萬也不是加價10萬,而是加價30萬!
有人可能對豐田Supra的「身世」不太了解,其實Supra是豐田和寶馬聯合打造的一款跑車,它與寶馬Z4是同平臺下的產物。那麼問題來了,寶馬Z4的國內售價是多少呢?答案是48.88-63.38萬元。
更深層次的靈魂拷問來了:大家覺得同平臺下、基本只是外殼不相同的兩臺車,一個貼了豐田標,一個貼了寶馬標,哪臺會賣得更貴?
雖說豐田Supra的具體售價信息還不得而知,但若真像前文所說,要加價30萬,那麼最終售價是不是有可能上升到八、九十萬?倘若真是這樣,那麼就連保時捷旗下的某款車型也要瑟瑟發抖了。
因為加價引起熱議的,還有9月初上市的奔馳G 350車型。它與之前的奔馳G 500車型相比,最大的特點是搭載2.0T四缸發動機,官方指導價為142.98萬元。但當時很快就有媒體爆料:根據車商發布的消息,首批G 350車型,根據不同的車身和內飾顏色,需加價52.8-53.8萬元不等。
當時很多網友是懵圈的,因為如果真是這樣,G 350加價額度與指導價一起算下來,總價幾乎在200萬元上下。
把時間再往今年早些時候推,加價的還有雷克薩斯旗下的MPV——LM。今年2月份,有爆料說廣東地區雷克薩斯LM七座版加價35-65萬元,而四座車型加價更是高達95萬元......
更「恐怖」的是,與豪華品牌相比,對於日系車加價的現象,好像大部分消費者都習以為常了。
有哪些日系車是經歷過加價提車的,這裡就不一一細數了,相信不少人有過這樣的經歷:因為自己喜歡的日系車加價,轉而選擇了其它車系。這「移情別戀」的做法既包含了氣憤,也蘊藏著無奈,誰叫喜歡日系車的人多呢?
相比之下,日系車在市場上的地位確實較高,但這就是加價的最終理由?恐怕不是。
日系車早期憑藉著省心省油、可靠耐用的優點,在國內打下了堅實的口碑基礎,日系產品大部分確實是不錯的,無論是質量還是技術上,這點無可厚非,但加價的罪魁禍首,還有消費者本身!
就拿文章開頭提到的豐田Supra來說,有些人壓根不怎麼了解這臺車,也跟著喊所謂的「情懷」、「信仰」,大師這裡很想請教下:情懷是什麼?信仰又是什麼?
幾十萬上百萬的跑車、豪華車就不說了,一臺賣十幾二十萬的家用車,有些人也並不知道它哪裡好、不考慮它是否適合自己,只知道加價的車就是好車,湊熱鬧總不會錯。什麼時候開始評價好車的標準變得這麼單一了?
於是乎,有人加價提了日系車,卻發現這車並沒有自己預期的那麼好,屆時又開始吐槽動力一般、隔音不行、油耗沒有想像中的低。要說起來,自己加價買的車,就是含著淚也要開到報廢。
網上也不乏關於加價車的段子,比如:
車企:建議新車售價為21.98-42.98萬元。
經銷商:我不接受你的建議!
又比如:
消費者:您好,XX加價20萬可以提車嗎?
經銷商:對不起現在沒有這麼大優惠。
對於這類段子大家只是一笑了之,但對於真正喜歡某款車的消費者而言,加價無疑是對他們內心造成了打擊,玩笑的背後,是多少人在暗自怒罵卻又無可奈何的悲哀。
最後,無論是豪華車也好,日系車也罷,大師還是希望廣大消費者能夠明確自己的用車需求,堅持自己的初衷和原則,買一臺真正適合自己的車型,而不是盲目跟風、腦子一熱就掏錢,當然,土豪的話請隨意。
最後還是那句話,別人加價買的車,對於別人來說也許是難得的好車,這車值得他去加錢;但對於自己來說,是好是壞就真的不一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