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4 22: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我們的身邊,有著這樣一群遺體器官捐獻者,他們如落葉般普通平凡,甚至渺小,他們沒有豪言壯語,卻用無私的奉獻吐露著真誠的心聲,給他人以新生,讓自己的生命更加圓滿。
新鋼集團良礦公司職工賴美蘭就是一名遺體器官捐獻者。她在與肺癌病魔搏鬥了14年之後,於2014年5月6日不幸去世。她用志願捐獻的方式,使自己依然能夠看著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使自己的生命得到延續,為這個世界留下了一份淡淡的光明與溫暖。
龔劍飛
「根據她的遺願,我們捐獻了她的遺體和兩隻眼角膜。遺體捐給了南昌大學醫學院用於醫學科學研究,眼角膜移植手術非常成功,讓兩位重度眼疾患者重見光明。作為家屬,我感到十分欣慰。」 賴美蘭丈夫龔劍飛在清明追思會上發言,「不知道那位接受移植的未曾謀面的高中生小夥子是否考上了大學。我猜想他應該大學畢業了,已經工作了吧,我衷心祝願他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幸福平安!」
龔劍飛告訴記者,在2013年12月,陪同愛人籤署《遺體器官捐獻志願書》時,他也籤署了一份捐獻志願書,希望百年之後能夠像愛人一樣回報社會。「著名無產階級革命家蕭楚女先生曾說過:『做人也要像蠟燭一樣,在有限的一生中發一份熱,發一份光,給人以溫暖,給人以光明。』在歲月的長河裡,生命的意義不在於活得長久,而是在於更有價值。」龔劍飛說。
4月9日,我市在長安陵園建成的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正式揭牌,園區建有一塊長15米的紀念碑,碑上刻有成功捐獻者名單,碑前雙手形成的愛心雕塑表達遺體器官捐獻者的愛心,寓意「愛心接力、生命永續」的理念。主碑臺階下,建有一圓形綠色花壇,在花壇的兩邊修建了兩條路,從遠處瞭望,就像一個花圈,寓意對遺體器官捐獻者的緬懷及敬意。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全體紅十字工作人員、志願者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市遺體器官捐獻工作成效顯著。截至2020年3月,全市遺體器官捐獻登記志願者達379人,成功實現捐獻26例,詮釋了小城大愛的內涵、展示了奉獻博愛的文明。
在這個春回大地,萬物生長,春花爛漫的季節裡,眾多志願者和遺捐者的親人們從城市的四面八方來到新落成的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共同緬懷逝去的親人和那些無私奉獻的遺捐志願者們。對遺捐志願者來說,他們不僅是生命的結束,更是生命的延續。縱然生命已悄然逝去,卻將永遠被人銘記。
來源:新餘日報
供稿:記者聶姝敏
編輯:吳彥樾 值班主任:謝丹
投稿郵箱:xinyuapp@126.com
聲明:分享而不忘尊重原創,轉載《新餘發布》文章,請務必註明出處及作者和原文連結。部分圖片、文章、音視頻來自網絡,請原作者及時聯繫我們以便發放稿酬,聯繫電話:0790-6446199、6446138。
大家都在看
▶
▶
▶
▶
▶
▶
▶
我和10W+中間就差你一次zhuan發
你長得這麼好看
要不要在這裡
留下,來過的痕跡
原標題:《她用行動詮釋:生命的意義不在於活得長久,而是在於更有價值》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