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裡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不怎麼熟的朋友找你借錢,如果你說沒有,他就可能會說:「還是不是朋友,這點小忙都不幫,真是的。……」然後對你各種埋怨,恨不得從你祖輩三代開始罵起。真的是奇怪了,這種人是怎麼可以這麼理直氣壯的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去指責別人,現在生活中很多人壓力都很大,都要養家餬口,難道每個月都要讓自己過得那麼拮据,就為了給你攢錢,以備你的不時之需?真的是笑話。「舉手之勞」是我的謙詞,不是你道德綁架的說辭。我可以,但不代表我應該。明說了吧,我可以幫人,但我不想幫你。
我曾經在某平臺上,看到有人發帖說:曾經在工作的時候,我想請同事幫我把他手邊的杯子遞過來知,大概也就幾秒鐘能解決的事情,但是他拒絕了,我也沒說什麼,因為對於這種事我也有自己的感觸。任何一個小小的舉動都道是需要耗費精力的,雖然很微不足道。請求別人幫助某種程度上就是打斷了別人正在處於的狀態(比如別人工作中啦,休息中啦),心理上是會有牴觸的,直接表現就是拒絕,內然而也有一種情況只是為了早點擺脫你幫你(表現出來就是敷衍)。舉手之勞的事,自己能做儘量也就自己做吧,被拒絕了也不用太在意容。
可以從他的帖子上可以看出,他是一個三觀很正的人。有時候我們真的不要把別人的情分,當成你的福分。不要把別人的客氣當成你的運氣。不要把別人的包容,當成你不要臉的資本。
每一個人都有權力決定幫不幫你,」舉手之勞「不是他們的責任和義務,你完全沒必要去進行所謂的道德綁架。那只會彰顯你讓人所不齒的素質,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噴子。你在那歇斯底裡的批判,只會讓你所在窘境,讓更多的人知道罷了。完全就是得不償失的行為。而真正有能力的人,在被別人拒絕後,會反思自己的不足和欠缺。變成努力生活和工作的動力。而你可能還在那繼續道德綁架下一個拒絕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