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精選:事物的內部全是虛妄,世界並不為我們而存在

2020-12-18 文眼看世界

很多時候,現實生活留給我們的唯有無限的悔恨和厭倦。

——題記

1

起心動念就會妄想,

這世界並不為我們而存在。

想法使眼睛疼痛

沒有哲學,只有感覺

愛是永恆的無邪

可以不理解,但一定要斷思絕想。

2

因果、看法,靈魂與創造

面對這些,人只想閉上眼

他思考被曬熱的事物

思考神秘中的神秘。

當他發現事物的內部

全是虛妄,全無內涵

該是何等地驚詫

除了神知道他自己以外

誰還能認識神?

3

城市的生活比鄉村更小

巨廈擋住了景色

噪音壓住了美妙的琴聲

城市的巨物蓋住了地平線

把我們的注視從天空引開

城市是我們唯一的財富

我們因此變得更窮。

4

輕風捲起

不要把自己向外呈現

停下來觀看一棵樹

如花吐蕾

幾近完美。

5

詩人是患病的哲學家

而哲學家是瘋漢

詩人說

花朵有情感,石頭有靈魂

河流看見月光會悸動

但如果這樣,人的位置在哪裡?

人,無視花朵、石頭和河流

在談論自己的感情

訴說各自的靈魂

幻覺,自然之外

一切都只是幻覺。

相關焦點

  • 查爾斯·西米克詩歌精選|我的鞋子
    查爾斯·西米克詩歌精選|我的鞋子 2020-12-10 21: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菲利普·雅各泰詩歌精選|當我們的燈熄滅,誰在那兒歌唱?
    菲利普·雅各泰詩歌精選|當我們的燈熄滅,誰在那兒歌唱?他的詩歌擯棄浮華與媚俗,以精妙細膩的語言,挖掘事物的內在詩意,朝向事物本身,切近存在的本真。他的詩歌作品以其 「含蓄」、「樸素」、「清醒」的特徵被認為是當代法國詩歌「紛雜、喧譁的合唱」中最真實的聲音之一。聲音誰在那兒歌唱,當萬籟俱寂?誰,用這純粹的、啞默的聲音,唱著一支如此美妙的歌?
  •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是什麼意思?《金剛經》在教我們什麼?
    1、何為「破相」?其實,《金剛經》翻來覆去就在教你如何破除「我執」,原文中有言:「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簡單來說就是「破相」,一切你看到的東西都是相,都是虛妄。你在大街上看的美女是虛妄,在銀行裡看到的鈔票是虛妄,甚至是你想到的佛法也是虛妄。這裡洗碗思考的同學會得出一個矛盾點:既然佛法也是虛妄,那麼我們還為什麼學習佛法。
  • 沃爾科特詩歌詩歌精選|願你蒼白的火焰指引我們心中最黑暗的部分
    沃爾科特詩歌詩歌精選|願你蒼白的火焰指引我們心中最黑暗的部分 2020-12-16 15: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裡的虛妄並不是沒有,有人說佛經就是在講一個「空」字,萬法皆空,四大皆空,空就是不存在,一無所有。這樣的理解並不正確說空不能執著空,否則無異於掩耳盜鈴,一葉障目,所謂虛妄並不是一無所有,不是空,而是假象,不真實,總在變來變去,因為無常,所以根本不需要執著。
  • 佛教問答:什麼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中的現實生活中的「相」?
    此外其他的,全是無常的變化之「相」。而現實生活中,我們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鼻子聞到的,肌膚觸碰到的,哪個又不是存在著變化呢?哪個又不是相呢?如果如此認為,那麼所有的一切我們都應該拋棄了。可是為什麼我們還要吃飯?為什麼我們還要工作?為什麼我們還要講究世間的倫理規常?這真是一件讓我們費解的事情。
  • 破執念的覺慧: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聽聽一空怎麼說破執念煩惱
    經典佛語: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出自佛法經典《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當作如是觀。所有相皆是虛妄:一空為什麼說一切相皆為虛幻此方便說,是破執念的覺慧你且聽且證,且三思而行且聽如下賈明與致信對話:賈明問致信:所有相皆是虛妄怎麼理解?為何都是虛妄?致信答:所說所有相,從知而說有人的心相,從物而說有物的物相,心相和物相互依存而生,此而生出人之覺慧,佛陀所說相,乃包含宇宙世間一切所有存在。
  • 米沃什詩歌精選|在月亮升起時女人們穿著花衣服閒逛
    1980年,米沃什由於「在自己的全部創作中,以毫不妥協的深刻性,揭示了人在充滿著劇烈矛盾的世界上所遇到的威脅」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米沃什的創作繼承了波蘭古代詩歌和浪漫主義傳統,同時汲取了現代不同流派的長處。他主張詩人應當用樸實的語言反映真實,擯棄言之無物的華麗辭藻。在風格上他的詩歌自然、流暢,寓意深刻,為舉世公認的詩歌大師。
  • 博爾赫斯詩歌精選:我用什麼才能留住你?
    博爾赫斯詩歌精選局限.有一行魏爾蘭的詩,我再也不能記起,有一條比鄰的街道,我再也不能邁進。有一面鏡子,我照了最後一次,有一扇門,我將它關閉,直至世界末日降臨。.在我圖書室的書中,有一本我再也不會打開——現在正望著它們。
  • 鴻雁原創詩歌:虛妄
    最好是趁著奔流入海使我完成未了的夙願效仿鯨鯊或蛟龍逐浪戲水令魚鱉蝦蟹震驚仰慕倘若罡風把我卷上凌霄霎那千裡萬裡逍遙那也不枉此生虛妄該送走的已送走該迎來的先後到來我不辱使命最終拼不過不知足浮沉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不善於經營苟且生存偷生我誤了花期追趕著季節走的都是背時為了圓夢虛妄虛無
  • 英文詩歌精選:Crossing the Bar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語美文>正文英文詩歌精選:Crossing the Bar 2015-04-01 18:05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作者:
  • 自考漢語言文學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精選篇目)詩歌內容解析
    自考漢語言文學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 第二章 (精選篇目)詩歌第一節《鳳凰涅槃》(1)郭沫若,原名郭開貞,創造社主要發起人之一。主要作品有詩集《女神》、《星空》、《恢復》等,歷史劇《屈原》、《虎符》、《蔡文姬》等。》 《鳳凰涅槃》選自《女神》。借鳳凰集香木自焚,復從死灰中更生。
  • 「臧棣詩系」:詩歌是對生命的感覺的捍衛
    他清楚地意識到我們對日常事物的忽視,意識到我們對自身存在的遲鈍,他以敏銳的語言、感知與智力,向我們說明一棵草或一隻鳥的真相。他用初見式的好奇心,探入事物內部,精心體悟,重塑著這些微小之物,同時重塑著自己,而在對這一過程的思考中,我們得以「重新看清我是誰」。臧棣詩歌的語調溫和、平易,又在猝不及防的瞬間陡然鋒利,一個詞便足以擊中你。
  • 斯坦納:虛妄來自教養,「天使」也是「撒旦」
    斯坦納認為,「文學批評,尤其是當前與學院派同流合汙的文學批評,不再是有趣、負責任的活動」,學院派批評家們沾沾自喜地在「文學內部」嬉戲,鮮少顧及文學與現實之間的關係。在他看來,文評家要走出「文學內部」這個封閉的圈子,「拒絕想當然」,「帶著與生俱來的驚奇」觀照人世百態,因為「最有活力的現代批評……都將文學批評當成了社會批判」。
  • 阿多尼斯:詩歌的意義在於攖犯
    因而,詩歌並不面向集體或大眾,它在「他者」——即讀者——的內部創造一個隱秘的「他者」,並與之對話。而那位「他者」,也在詩人的寫作中尋找一個隱秘人與之對話。雙方分享折磨的體驗,相互交流知識的途徑,以便克服、擺脫這種折磨。那麼,個性,應該被理解為抗拒集體的、大眾的、民族的文化——亦即消費文化——的惟一方式。然而,在任何情況下,個性都不意味著抗拒集體、大眾和民族本身。
  • 讚美詩歌精選《主啊,我深深知道》
    問:怎麼才能每天第一時間收到讚美詩歌呢? 回答:只要關注公眾號「讚美詩歌全集」即可! 奉獻支持 #讚美詩歌 #讚美詩歌大全 #讚美詩歌1218首 #讚美詩歌全集 #讚美詩歌1300首 #讚美詩歌精選
  • 徐志摩詩歌精選|為什麼這到處是憔悴?
    徐志摩詩歌精選|為什麼這到處是憔悴?別瞧這白石臺階光滑,趕明兒,唉, 石縫裡長草,石板上青青的全是莓!那廊下的青玉缸裡養著魚真鳳尾,可還有誰給換水,誰給撈草,誰給喂!
  • 外國詩歌|歌德現代詩歌精選八首
    而作為詩歌、戲劇和散文作品的創作者,他是最偉大的德國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學領域的一個出類拔萃的光輝人物。他在1773年寫了一部戲劇《葛茲·馮·伯利欣根》,從此蜚聲德國文壇。1774年發表了《少年維特之煩惱》,更使他名聲大噪。1776年開始為魏瑪公國服務。1831年完成《浮士德》,翌年在魏瑪去世。
  • 經典悅讀(198) | 阿蘭·巴迪歐:語言,思想,詩歌
    讓我們來聽聽蘭波說什麼:誰在說話?哪一個世界在這裡被命名?是什麼得出了這個突兀的詞條又把它放在令人驚呼的那一部分? 這些言詞中沒有什麼是可以交流的;沒有事先明確的東西。蘆葦叢長著玫瑰,或從語言中升起一隻詩意的翅膀驅散柳樹花粉,在這些想法周圍並不存在著能與它溶為一體的觀念。一首詩所宣告的獨特性不進入任何可能存在的利潤計算。
  • 我們如何明確這個世界是客觀存在,而不是為「我」而存在的呢?
    巴克萊不看月亮時月亮在巴克萊眼中不存在了,但月亮依舊在看月亮的李克萊眼中存在。同樣,李克來的感覺經驗決定不了張克萊眼中的月亮是否存在,餘此類推,月亮的存在,不受任何個人感覺經驗的決定。雖然巴克萊看月亮,月亮在他眼中存在;巴克萊不看月亮,月亮在他的感覺經驗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