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米音樂上的原住民會遷徙去哪呢?

2020-12-12 藍鯨財經

投稿來源:吳懟懟

一石激起千層浪。最近,認證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的相徵(今年因《樂隊的夏天》走紅)發微博稱:江湖傳聞,蝦米音樂明年1月份關閉,一個時代要結束了嗎?

時代是沒那麼容易結束的。只不過,每一款有著一定粉絲粘性的產品,要告別歷史舞臺時,無論是業界還是媒體,總會有一波分析浪潮。事實上,所有領域的故事都類似,最先出發的,跑得快的,最文藝的,最理想化的,都未必是那個跑到最後的。

正如科技媒體品玩的作者油醋說的那樣,這個2006年出生的音樂平臺,在十多年後雖然依舊沒有走向大眾,卻早已有了一批堅固的用戶。但這些真正還在使用這款App的用戶們,卻被忽略了。一如既往地,他們成了討論一款App將要關閉時,最後被提及的事物。在蝦米「被放棄」的背面,這群未被考慮過的用戶也正在面臨一場精神上的背井離鄉。

也難怪蝦米音樂的粉絲會自製自救圖了,在微博和知乎上,蝦米們遷徙去哪裡,也成為了一大話題。

當然,也不用太擔心他們,這應該也不是他們第一次遷徙了。從1999年九天音樂、中文音樂星空等國內最早一批數位音樂網站上線開始算起,數位音樂在中國已走過21年。期間,很多人應該經歷了百度MP3、千千靜聽、豆瓣FM等平臺的落幕。只不過,越往後,產品承載的個人記錄越多,這也意味著遷徙的時間成本和「情緒成本」越高。

而擺在如今的蝦米音樂原住民面前最直接的問題是,去哪裡最合適呢?作為一個各大音樂應用都用的普通樂迷,以下,我把歌單、風格、社區和原創音樂人原創作品等作為四個重要的遷徙考慮因素,優先級指數分成A+、A、B+、B這四個等級,來綜合評估下這個問題。

01

為收藏的歌單考慮,優先級指數A+

如果蝦米音樂關站這個前提是成立的,情感上再難接受,用戶也必須要採取點預備措施了。

對於絕大多數而言,遷徙優先級最高的,就是歌單。

數據導出,下載備份?這顯然不符合現代人的操作。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過後,因為我們都習慣了線上流媒體的收聽體驗。

別怕,事實上,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數位音樂平臺(QQ音樂、網易雲音樂、蝦米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以及咪咕音樂等)都支持一鍵導入歌單。以QQ音樂和網易雲音樂為例,在「我的」界面就可以找到「導入外部歌單」的入口。

但導入歌單是一回事,另一個平臺能不能接得住導入的歌單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這直接涉及的是音樂曲庫的量級,如果另一個平臺上的曲庫不能覆蓋你之前在蝦米音樂的歌單,那只不過是導過去一個空殼。

而如果你要遷徙去的平臺曲庫量比蝦米音樂豐富很多,那麼你遷徙之後,還能點亮之前在蝦米「灰掉」的歌曲。這就是為什麼我會把歌單排在最優先級,畢竟要享受音樂的前提是,能聽得到。

我去查詢了眾多官方的和第三方的數據報告,發現只有騰訊音樂自己披露了擁有的曲庫數量。今年8月,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發布了第二季度財報,同時披露了其為用戶打造了一個超過4000萬首、可提供海量的錄製和現場音樂、音頻及視頻等豐富多元音樂內容的龐大曲庫。

騰訊音樂的版權合作方包括環球音樂、索尼音樂、華納音樂全球三大唱片公司,YG娛樂、SM娛樂、JYP娛樂韓國三大音樂娛樂公司,以及杰威爾音樂、相信音樂、英皇娛樂等華語頂尖唱片公司。

顯然,擁有中國海量音樂版權的騰訊音樂,旗下有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和全民K歌四款產品。而網易雲音樂、百度音樂、蝦米音樂的曲庫量級尚且沒有明確說法。

所以,如果是考慮歌單順利平移的維度,蝦米音樂的原住民首選應該是QQ音樂。

02

為喜歡的風格考慮,優先級指數 A

當然,有不少分析談到,「專業」、「小眾」是蝦米音樂的兩個標籤,也是蝦米音樂神壇的地基。

蝦米音樂在音樂風格、音樂人和專輯主頁上,做到了極致。用有些網友的話來說,蝦米音樂是愛樂人聽歌的軟體,其他音樂App只是是普通人聽歌的軟體。

舉例來說,蝦米音樂在「搖滾」這個大類下面,分了流行搖滾、獨立搖滾、另類搖滾、英倫搖滾、迷幻搖滾、後搖等58種風格;在「節奏布魯斯」在這個大類下面,分了當代節奏布魯斯、放克、靈魂樂、流行靈魂樂、新靈魂樂、另類節奏布魯斯、搖擺舞、合成器放克、P放克、非洲放克等30種風格。這種細化的體系,對用戶音樂素養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幫助。

這種極致的做法,未必對每個用戶來說都受用,但至少對蝦米音樂的重度用戶來說,他們已經深諳各類音樂風格的分類。

要在主流的音樂平臺裡找到同等專業、極致的App不太可能,畢竟每個用戶喜好的音樂類型是多元的,這些產品很難為了誰而取悅誰,而是儘量滿足大多數人的口味。

艾瑞諮詢2020年的音樂產業發展研究報告談到,從調研數據來看,數位音樂用戶偏好曲風仍以流行樂為主。同時,由於當下生活環境節奏加快、壓力加大,輕音樂能夠在工作學習之餘令人舒緩放鬆,為41.3%的用戶所喜愛;近年來民族文化自信逐步增強,中國風類歌曲亦備受喜愛;此外大眾對不同音樂流派的認知度逐漸加強,搖滾、電音、說唱、二次元等多元化曲風亦有其特定的偏好者。從不同性別用戶的TGI數據來看,男生偏愛DJ電音,女生更鍾情R&B/Soul。且由於女性用戶不同曲風的TGI指數整體更高,反映出其相對於男性,聽歌曲風更加多元。

基於這個事實,可以推斷,蝦米音樂重度用戶可以去找個性化推薦比較精準的平臺,畢竟已經完成了一定程度的音樂風格教育,接下來可以在多元風格上做一些嘗試。

要做好智能推薦,大數據是基礎,曲庫量級和用戶量級都要有,然後才能有技術層面的發揮空間。這一點QQ音樂優勢很明顯,網易雲音樂也不錯。

以QQ音樂為例,我也是看過刺蝟公社的報導後了解到,原來曾在王者榮耀項目上率領AI擊敗人類冠軍戰隊的Ben,現在在騰訊音樂擔任多媒體研發中心創新組負責人。從曲風、歌詞、音色、演唱者唱腔、到後期製作與編排等,Ben的團隊為AI制定了詳細的評判維度推出了一項名為Predictive Model(PDM)的自研技術。通過這個技術,即使是0播放量的冷啟動音樂作品,AI也能根據音頻和歌詞內容給予充分且匹配的受眾識別與推送曝光,讓歌曲得以更高效、精準地覆蓋到適合的目標人群。比如《微微》,《收斂》、《忘川彼岸》、《失控》等歌曲,都有PDM技術的加持。

當然,這還只是QQ音樂智能推薦的冰山一角。用戶盤子大了之後,走向千人千面是必然。同一個App,不同風格偏好的人,與AI「調教」和互動出來的推薦自然是不一樣的。這對於把風格放在優先級位置的蝦米用戶來說,或許是個不錯的遷徙方案。

如果要從目前還沒有那麼主流的音樂產品上來選,我會推薦MOO音樂。不過畫風上,更貼近專業樂迷,而不是大眾化得音樂消費者。

MOO音樂的UI設計簡潔純淨而不失前衛,可以按照音樂類型來搜歌,MOO音樂和蝦米音樂一樣難得的,是對創作人的尊重,比如給作詞、作曲、編曲、製作人都建了個人主頁。

另外,MOO音樂也有很多「彩蛋」,比如可以給每個單曲編輯歌曲故事(創作故事、表達主題、關聯人物等)。總體而言,使用MOO音樂的感受,像是一邊聽歌,一邊在翻閱一本動態的音樂雜誌。所以,給準備遷徙的蝦米音樂用戶重點推薦這個產品。

03

為社區氛圍考慮,優先級指數B+

知乎上,有個問題就是,蝦米音樂如果真的2021年關閉服務,你有什麼話想說嗎?

蝦米用戶@冬日暖陽 在回答裡提到,蝦米的評論沒有很火很火的情況。與之相對的,也沒有什麼爛大街的評論,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孤獨,也不尋求別人的認同,只是我們在茫茫人海中聽到了同一首歌,只是我偶然看到了你的評論,只是我偶然點了一個贊,你不會覺得怎麼樣,我也不會覺得怎麼樣,我很喜歡這樣的狀態,也會覺得很舒服,你說的話,總是會有人看見的,不需要言語的安慰,一個點讚就已經一切盡在不言中了。

這個回答道出了蝦米音樂社區的精髓。蝦米音樂的歌曲評論未必有龐大的互動量,更生活化,更個人情感。而網易雲音樂的歌曲評論,以999+為標籤,現在則是1w+,其中的熱門評論,很多時候是一個編撰的故事,或者一個特別有梗的段子。

這也就是為什麼,兩個主打社區調性的產品之間,一直以來都存在鄙視鏈。而社區氛圍的適應,確實是一個門檻較高的事情。

從這一點上看,心疼蝦米音樂的重度用戶三秒。儘量把自己在蝦米上的心情記錄轉移到個人日誌裡面,如果在上面有同好的話,在蝦米關站前,可以加個微信。

04

為繼續給原創音樂人打call考慮,優先級指數 B

除了產品的專業性,蝦米音樂圍繞原創音樂人推出的「尋光計劃」,曾經也是不少用戶「心水」的原因。我曾經也是因為尋光計劃,了解了程璧、邱比、金玟岐等小眾音樂人,如今這些音樂創作者都已經有了更多的粉絲和擁躉。

QQ音樂、酷狗音樂、網易雲音樂等也有針對原創音樂人的扶持計劃,比如「S製造」、「星曜計劃」、「石頭計劃」等,其總體邏輯都是讓優秀的原創音樂人擁有更多的資源和更大的舞臺。

就像我在《中國原創音樂,等一個春天》一文中所說,音樂人是音樂行業的核心,如何促進他們進行創作與生產,並且讓優質音樂內容獲得相匹配的回報,是目前中國音樂產業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

所以,如果是出於對原創音樂的支持考慮,那麼在遷徙時,可以選擇那些給原創內容足夠多資源扶持、完善服務以及後續發展體系支撐的平臺。

05

綜合考慮

綜上,蝦米音樂用戶遷徙的選擇還是很多的,短時間內肯定難找回蝦米的感覺,但可以通過QQ音樂、酷狗音樂、網易雲音樂等平臺順利平移歌單,慢慢調教出自己的推薦風格。

如今每個用戶可能都不止下載一個音樂App,所以,也可以考慮使用一個主力音樂App的同時,下載一個類似MOO音樂這樣的第二應用,豐富歌曲選擇的同時,在格調和專業性上,繼續有所堅持。

我也是蝦米音樂的用戶,曾經是重度,現在是輕度,上面也留下了不少音樂記錄。不多說了,我也要去規劃下我的遷徙之旅了。

相關焦點

  • 蝦米音樂「偶像的黃昏」|蝦米音樂|蝦米網|網易雲|阿里巴巴
    蝦米音樂曾有過鼎盛時代:居於鄙視鏈頂端,匯集各路神仙音樂愛好者,聚集在蝦米上用愛發電、指點音樂江山。然而,隨著資本入侵線上音樂市場、版權大戰的掀起,寡不敵眾的蝦米委身資本巨頭阿里。01、「落魄貴族」昔日的榮光:鄙視鏈頂端的蝦米音樂早在蝦米音樂最風光的那幾年,網上盛傳這麼一張圖:蝦米音樂和網易雲音樂互相鄙視,同時絕對鄙視QQ音樂,而QQ音樂只能去鄙視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而百度音樂卑微地屈居鄙視鏈底層。蝦米音樂何德何能,高居鄙視鏈頂端?這就要從蝦米音樂的起家史說起。
  • 蝦米音樂,漫長的告別
    2021年的第一場重要告別,來自蝦米音樂。在關停消息傳出後一個多月,終於被其官方證實。今天(1月5日)上午,蝦米音樂發布官方聲明,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逆向去看已發生的事,會讓人更加唏噓甚至有宿命之感。即,蝦米今天的告別式,在兩年前就已進入倒計時。
  • 蝦米音樂的遺言
    當時日曆上的數字是2007,日曆掛在杭州一所民居裡。 那時候網際網路版權意識薄弱,蝦米音樂靠著用戶上傳資源的p2p模式,加上專業的產品設計和音樂推薦引擎,迅速吸引百萬用戶。 儘管王皓是敲代碼出身,但與其他網際網路音樂平臺側重社交不同,蝦米音樂一直都把內容編輯作為產品的主要方向,這也使得蝦米成為最像傳統唱片公司的是網際網路平臺。
  • 那些年,我在蝦米音樂上找靈魂
    隨波逐流數年的蝦米,即將「消失」在商業大潮中。論壇上,那些自詡為「音樂貴族」的用戶們即將沉淪,他們開始感慨:讚許蝦米音樂曾經的輝煌,悼念自己將要逝去的青春……「使用蝦米這四年多,對我來說是告別青春和自我認識的一個過程,如果蝦米關了,那我與音樂有關的靈魂,也就不見了」。
  • 蝦米音樂「偶像的黃昏」
    蝦米音樂曾有過鼎盛時代:居於鄙視鏈頂端,匯集各路神仙音樂愛好者,聚集在蝦米上用愛發電、指點音樂江山。然而,隨著資本入侵線上音樂市場、版權大戰的掀起,寡不敵眾的蝦米委身資本巨頭阿里。01、「落魄貴族」昔日的榮光:鄙視鏈頂端的蝦米音樂早在蝦米音樂最風光的那幾年,網上盛傳這麼一張圖:蝦米音樂和網易雲音樂互相鄙視,同時絕對鄙視QQ音樂,而QQ音樂只能去鄙視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而百度音樂卑微地屈居鄙視鏈底層。
  • 蝦米音樂別了!教你把蝦米導入QQ音樂網易雲音樂
    是的,成立於2008年的蝦米音樂就要跟所有用戶揮手再見了,這個曾經位居行業第一的音樂軟體,就這麼地落幕了,莫名的有些許傷感。畢竟它曾經是多少用戶的裝機必備,多少用戶的心頭所好。趁著蝦米音樂留給用戶的緩衝期(關停時間2021年2月5日)(比起某筆記軟體那突然的關停讓用戶連資料都無法備份的情況算良心了)。
  • 時代的眼淚:蝦米音樂
    2020年11月29日,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相徵在微博上發表:「江湖傳聞,蝦米音樂明年1月份關閉。一個時代要結束了嗎?」在評論炸出不少音樂愛好者的留言。評論無不對這款APP的UI、專輯分類、智能推薦等讚美之情,最終為什麼這款當年伴隨著8090後大學生活的音樂軟體會關閉呢?蝦米音樂的前身「蝦米網」創立於2006年,以點對點傳輸技術以及社區互動文化為核心的音樂分享平臺,當年算是最早出現的社區分享類音樂網站。
  • 蝦米音樂即將關閉!下一個倒下的在線音樂,會是誰?
    微信、QQ、支付寶基本是每一個買手機的人都會在新手機上下載的應用軟體,而除了這些基本國民必備的軟體,地圖和音樂播放軟體應該會是很多人的首選。那說到音樂,目前主流的APP有網易雲音樂、QQ音樂、蝦米音樂、酷狗音樂以及酷我音樂這5個,其中機哥用QQ音樂、網易雲音樂是最多的,其次是蝦米音樂。但就在近日,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表示,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
  • 蝦米音樂關停:網友淚崩 一代人的青春落幕
    蝦米創始人之一王小瑋在最近接受媒體採訪時回應,當時蝦米還做了中國最全的音樂曲庫,在剛剛有10萬用戶的時候,蝦米就有6個語言編輯,並且實現了本國語言的搜索,除了英語,日韓語以外,還包括西班牙語,俄語,泰語等小語種。「為了建立和完善這個曲庫,當時從全球範圍內召集了300多個音樂愛好者,用社區的方式去做。
  • 那些年,我在蝦米音樂上找「靈魂」
    論壇上,那些自詡為「音樂貴族」的用戶們即將沉淪,他們開始感慨:讚許蝦米音樂曾經的輝煌,悼念自己將要逝去的青春……「使用蝦米這四年多,對我來說是告別青春和自我認識的一個過程,如果蝦米關了,那我與音樂有關的靈魂,也就不見了」。
  • 蝦米音樂是如何一步步被吃掉的?
    網傳蝦米音樂將於明年關閉!多少人的青春又結束了?近日,有大V在其社交平臺稱,曾風靡一時的音樂軟體「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消息一出迅速鬧得滿城風雨,甚至還出現了不少用戶對於不要關閉蝦米音樂的請求,直接讓蝦米音樂竄上了微博的熱搜榜。
  • 今天,蝦米音樂宣布關停,這次真的要說再見了
    曾經是無數小眾音樂愛好者的棲息地【蝦米音樂】,涼了。關於蝦米關停的消息,其實小雷上個月有所耳聞,只不過蝦米親自官宣停止服務那一刻,感覺還是挺微妙的。先給還在用蝦米的小夥伴們劃重點,蝦米將在2月5日停止服務。在這之前,咱們可以儘量減少損失,已經充了會員趕緊去申請退款,有收藏歌單的也趕緊把歌單轉移到其他音樂App。
  • 蝦米音樂,中國在線音樂發展的犧牲品?
    一直以來,網際網路在線音樂行業,被騰訊系的TME、網易雲音樂以及阿里旗下的蝦米音樂幾個頭部企業三分天下,雖然在用戶量級上各有千秋,但都面臨著盈利的困境,局面十分膠著。 而作為曾經的國內"音樂第三極",蝦米音樂不僅在業績表現上十分慘澹,也在阿里大文娛的戰略布局中,並沒有發揮多大的影響力。
  • 阿里巴巴回應蝦米音樂將關閉 網友:買的專輯怎麼辦?
    IT商業新聞網11月30日訊 29日,網曝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據媒體報導,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有可能將要解散。對此,阿里巴巴回應稱,不予置評。
  • 誰弄死了蝦米音樂?
    潮水散去,蝦米也在版權之戰上失去競爭優勢,節節敗退。有數據顯示,彼時版權方面騰訊音樂集團已有 1500 萬首歌曲,而蝦米音樂只有 400 萬首。逐漸,蝦米音樂不再是阿里的掌上明珠。2019 年 7 月,蝦米音樂由阿里大文娛劃入了創新業務事業群,9 月,阿里巴巴轉向對網易雲音樂進行了 7 億美元的融資。後來居上的網易雲音樂,此時已經在用戶社群和社交領域上開啟了一片新天地。去年 8 月,淘寶 88VIP 附贈的平臺會員也從蝦米變成了網易雲。
  • 網友難捨音樂記憶,是誰殺死了「蝦米音樂」?
    1月5日上午,蝦米音樂微信公眾號發布《感謝您的一路陪伴》,並附上了一封告別信。蝦米音樂發布官方聲明表示,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一起來梳理下關停背後的行業故事。
  • 蝦米、資本和音樂流媒體
    「在中國只有兩類音樂:流行音樂和不流行音樂」。蝦米網創始人王皓如是說,這是對2007年前10年最好的概括。那時最重要的用戶需求,就是搜索、下載。然而也正是他寫的爬蟲,最早將音樂分類整理從國外allmusic.com搬入國內,後來又被其他國內其他數位音樂公司的爬蟲們引入他們的產品中去。
  • 蝦米音樂,終究還是要與網易雲音樂合併?
    [二象評論]企業的官方回應中最有趣的措辭是什麼呢?在筆者看來,「不予置評」,會是當之無愧的「人氣王」,不肯定、不否定、不贊同、不反駁,不澄清,也不掩飾,你說它模稜兩可,它偏偏又算是個答案。最近關於蝦米音樂即將關閉的回應中,蝦米和阿里的「口徑」據都是「不予置評」。
  • 蝦米音樂明年1月關閉?蝦米音樂官方:不予置評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白金蕾)11月29日晚間,針對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等傳聞,蝦米音樂官方回應稱,不予置評。一位接近蝦米音樂的知情人士告訴貝殼財經,「『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這些傳言也不知道是哪裡來的,蝦米音樂並沒有主編這個崗位,也沒有名義上的運營總監。」
  • 蝦米音樂,被阿里和高曉松玩死了?
    蝦米音樂界面 越來越多高端樂迷湧入蝦米,於是後者順勢開啟了在線付費模式的先河,也就是說,蝦米平臺上的歌曲雖然是由用戶上傳,但是想要下載則需要付費,而這部分費用最終則被拿來支付給音樂版權方,至此形成一個正向的閉環循環,以實現最初「讓音樂人賺到錢」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