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鄭州9月8日消息(記者 彭華 通訊員 文梅英)9月8日上午,來自河南商丘的暖男郭棟棟,在河南省腫瘤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為一名素不相識的血液病患者帶去重生的希望。他也成為了河南省第896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今年32歲的郭棟棟,陽光帥氣,熱愛公益,多次參加無償獻血。2008年大學畢業後去參軍,3年後專業到商丘睢縣一家醫院醫政科工作,2016年在單位舉辦的捐獻造血幹細胞宣傳活動中,和同事一起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捐獻志願者。今年6月份,郭棟棟就接到了與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的消息,他爽快地答應了。郭棟棟說:「遇到助人的事,向來沒想過為什麼去做,潛意識地就去做了。」
河南第254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邢明祥(左),郭棟棟的領導來慰問(央廣網發 通訊員 文梅英 供圖)
郭棟棟配型成功後,做醫生的愛人特別支持,本來在做備孕的夫妻倆,商量推遲要孩子,先把救人的事做了。結果父親知道了他捐獻造血幹細胞的事情,不是特別支持。郭棟棟不想讓老人操心,但他了解父親,非常通情達理,也很熱心,不支持他,是因為對捐獻造血幹細胞知識不了解,就構思了1天,給父親寫了一封長長的信,最終打動了父親,支持他捐獻。信的內容大致如下:
爸:關於捐獻造血幹細胞救人的事情,我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您說上這麼多學,這點道理怎麼不明白,其實很簡單的,設身處地的想,假如我得了血液病,需要別人造血幹細胞救命,您跟我媽是多希望有人能與我配型成功並志願捐獻?如果終於配型成功,結果又不捐了,又是該有多麼絕望?您認為這種行為對身體有害,我不知道大家是從什麼渠道獲得的認知認為捐獻一切東西對身體都是有害的,包括獻血,但是如果真的對身體有傷害的話,國家也不會大力提倡了。
您說醫務人員為什麼都不捐,據我了解,全商丘近30個已捐獻成功的志願者,醫院工作的人佔了三分之一,這個比例相比正常的配型成功率高了很多倍,就從我知道的人說,我們身邊有的領導同仁分別在2011年和2013年都已捐獻,他們捐獻後無任何影響,而且都分別生了孩子。
我一直覺得自己長這麼大,卻一直沒做過太多有意義的事情,大仁救世,小仁救人,我自認做不了拯救世界的人,但一輩子能有一次救人的機會也是可遇不可求。我相信人在做天在看,所有做過的事總有一個帳本在記錄,就像我上次車禍,被一輛大貨車不減速的情況下撞了幾十米遠,我卻沒一點事,我認為可能是善人有善報的原因。
我本不想告訴你們我做這個事情,主要還是怕你們不理解而有所擔心,但想想您們作為父母有權利知道,並且我也非常希望取得您們的理解和支持。我也知道我無法改變別人的觀念,但也不想被本認為正確的事情而被別人改變。不忘初心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也只是想堅持自己的初心,一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二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不知道堅持自認為正確的事而違背您的意願是對是錯,遇到了就是遇到了,可以選擇救人一命,也可以選擇見死不救,可我真的不想做一個「沉默」的大多數……
郭棟棟寫給爸爸的信(央廣網發 通訊員文梅英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