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善小而不為」 為了捐獻,他給父親寫了一封長長的信

2020-12-05 央廣網

央廣網鄭州9月8日消息(記者 彭華 通訊員 文梅英)9月8日上午,來自河南商丘的暖男郭棟棟,在河南省腫瘤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為一名素不相識的血液病患者帶去重生的希望。他也成為了河南省第896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今年32歲的郭棟棟,陽光帥氣,熱愛公益,多次參加無償獻血。2008年大學畢業後去參軍,3年後專業到商丘睢縣一家醫院醫政科工作,2016年在單位舉辦的捐獻造血幹細胞宣傳活動中,和同事一起加入中華骨髓庫,成為一名捐獻志願者。今年6月份,郭棟棟就接到了與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的消息,他爽快地答應了。郭棟棟說:「遇到助人的事,向來沒想過為什麼去做,潛意識地就去做了。」

河南第254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邢明祥(左),郭棟棟的領導來慰問(央廣網發 通訊員 文梅英 供圖)

郭棟棟配型成功後,做醫生的愛人特別支持,本來在做備孕的夫妻倆,商量推遲要孩子,先把救人的事做了。結果父親知道了他捐獻造血幹細胞的事情,不是特別支持。郭棟棟不想讓老人操心,但他了解父親,非常通情達理,也很熱心,不支持他,是因為對捐獻造血幹細胞知識不了解,就構思了1天,給父親寫了一封長長的信,最終打動了父親,支持他捐獻。信的內容大致如下:

爸:關於捐獻造血幹細胞救人的事情,我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您說上這麼多學,這點道理怎麼不明白,其實很簡單的,設身處地的想,假如我得了血液病,需要別人造血幹細胞救命,您跟我媽是多希望有人能與我配型成功並志願捐獻?如果終於配型成功,結果又不捐了,又是該有多麼絕望?您認為這種行為對身體有害,我不知道大家是從什麼渠道獲得的認知認為捐獻一切東西對身體都是有害的,包括獻血,但是如果真的對身體有傷害的話,國家也不會大力提倡了。

您說醫務人員為什麼都不捐,據我了解,全商丘近30個已捐獻成功的志願者,醫院工作的人佔了三分之一,這個比例相比正常的配型成功率高了很多倍,就從我知道的人說,我們身邊有的領導同仁分別在2011年和2013年都已捐獻,他們捐獻後無任何影響,而且都分別生了孩子。

我一直覺得自己長這麼大,卻一直沒做過太多有意義的事情,大仁救世,小仁救人,我自認做不了拯救世界的人,但一輩子能有一次救人的機會也是可遇不可求。我相信人在做天在看,所有做過的事總有一個帳本在記錄,就像我上次車禍,被一輛大貨車不減速的情況下撞了幾十米遠,我卻沒一點事,我認為可能是善人有善報的原因。

我本不想告訴你們我做這個事情,主要還是怕你們不理解而有所擔心,但想想您們作為父母有權利知道,並且我也非常希望取得您們的理解和支持。我也知道我無法改變別人的觀念,但也不想被本認為正確的事情而被別人改變。不忘初心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也只是想堅持自己的初心,一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二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不知道堅持自認為正確的事而違背您的意願是對是錯,遇到了就是遇到了,可以選擇救人一命,也可以選擇見死不救,可我真的不想做一個「沉默」的大多數……

郭棟棟寫給爸爸的信(央廣網發 通訊員文梅英 供圖)

相關焦點

  • 從我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
    2020-08-05 07:13圖文來源: 南京日報 從我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八論創建人民滿意的文明城市
  • 《一封來自父親的信》父親的愛是表達不出來的
    軒長大了,父親也慢慢老去,印軒還是照顧著父親,只不過15年來他從來沒有再笑過,他的生活除了他的父親還是他的父親,父親過世了,律師送來一封信函,他才如夢初醒,父親的精心安排讓他知道,他從來不曾一個人過。喬治的父親因病離開了人世,而喬治卻只有12歲。父親生前把喬治託付給了自己的好朋友漢頓先生。「喬治,你父親留了一件東西給你!」漢頓先生說道。「是什麼?」喬治問道。漢頓先生從懷裡拿出了一封信。
  • 讀「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感悟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漢語諺語,意思是不要因為小惡無害而做惡,不要因為善事太小而不做,比喻壞事、善事不分大小。出自《諸葛亮集》:「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結合我正在學習的《王陽明全集》我對「善」和「惡」有了更新的解讀,陽明先生說:「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知善去惡是格物」從這四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人誰都有良知,根據自己的良知我們可以判斷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如果我們沒有因為物慾的牽累和蒙蔽,我們全憑良知,也就是良心去做事,那麼做出的事兒我覺得應該都是善的,看到老人過馬路,我們本能的去扶一下,這就是發自內心的善舉
  • 《菜根譚》: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謹德,須謹於至微之事;施恩,務施於不報之人。要想敦品勵行,必須從小事做起;要想幫助別人,因該幫助那些無法回報的人。常言道:「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小事可於細微處見精神。可是,有的大學生自詡為天之驕子,到了公司就想唱主角,強調待遇。別說挑大梁,真正找件具體工作讓他獨立完成,卻往往拖泥帶水,漏洞百出。本事不大,心卻不小,還瞧不起別人。
  • 讀「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認識和思考
    你應該經常會看到,有人在長城景區的磚上面刻字,因為他看見別人刻字了。你應該看到過剛剛打掃乾淨的清潔區又飛來幾片紙屑,因為有人已經扔了。你也嘆惜過新買的桌椅又傷痕累累,因為有人先在上面畫了。就是因為沒有一張廢紙,就使全世界為之震驚。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古人如何評判善惡?清代文學家蒲松齡《聊齋志異》中的一句話,頗具代表性。
  • 話說「小事」「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何為小事?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也挺複雜,有時好區分,有時就不好區分。小事與大事是相對而言的,就像高與低,快與慢一樣,沒有參照物便無法比較。單純就大與小進行比較毫無意義,關鍵要看其在事物變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人生在世,誰都想幹一番大事業。
  • 二年級傳統文化第1課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第2課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教材分析本課選自山東教育出版社第一單元「尚德修身」第二課,出處是晉朝陳壽的《三國志 蜀書 先主傳》。學生觀察圖片,說一說自己的看結合生活,說說生活中的小事作業熟練背誦「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板書設計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 【雲嶺好家風】黃泠:勿以善小而不為
    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千家萬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為進一步傳承家風家訓,弘揚傳統美德,詮釋家風家訓的古今意義,雲南網特別拍攝製作了系列微視頻《雲嶺好家風》。「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是黃泠一家為人做事的原則。這樣的家風是家族成員之間的精神紐帶,甚至成為他們性格乃至命運的一部分。
  •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讓本來收入不高的老師非常難受!老師心思很難用到教育教學上。這不,老師不樂意了,直接給上級領導寫了信!1、一封信某老師對校長的工作不滿意,給省長寫一封信。看圖:原因很簡單:他是校長!官本位思想作祟!要求老師按規定停放,校長更應當按規定停放車輛。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停車雖是生活小細節,更要時刻注意: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保護好自己的校長形象。有很多校長不只隨便停車,且將車放到辦公樓門口,一看車就知道校長在學校!車嚇唬人的,這種校長真不少!還需要在修養上進一步提高!
  •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份毒雞湯喝得有點上頭!
    比如份毒雞湯: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出自:《三國志》,射君到,說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何憂!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就是在教導我們,不要因為壞事太小就去做,也不要因為好事太小而不去做。
  • 勿以善小而不為,小善不為,大善難期
    忘記關車燈,是生活中非常常見的場景,但是路上兩個陌生人相見,能提醒對方的不多見。劉備有言: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很多人可能覺得,提醒對方一下,是個很小的事,沒有必要,況且也可能不會有很大影響。
  • 《菜根譚》修身之二: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一念錯,便覺百行皆非,防之當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針之罅漏;萬善全,始得一生無愧,修之當如凌雲寶樹,須假眾木以撐持一念之差做了錯事,總感覺做什麼都是錯的,為了避免出錯,就像藉以渡海的浮囊,不允許出現一個針眼大的孔洞;真對待
  • 做「生態衛士」當「勿以善小而不為」
    作者:段官敬圖難必於易,為大必於細。做生態衛士,秉守生態理念,為生態環保和綠色發展添磚加瓦,是每一名黨員幹部和百姓群眾的職責與義務。人與自然和諧共存,才能有經濟社會、文明生活的持久運轉。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工作中列印文稿、複印材料,提倡「雙面」使用、循環利用,為資源浪費遏制一個苗頭,就能減少一棵樹的砍伐,涵養不僅是水源土壤,還有思想上對生態的駐守。
  • 外貿開發信第一封要怎麼寫
    外貿開發信的好與壞並沒有一個特定的標準。與傳統的守株待兔式的等待客戶挑選產品的開發方式與心態不同,現在更多的要求我們努力跟上趨勢和節奏,主動出擊去開發國外客戶,那麼寫好一封外貿開發信則成為了開發客戶的不必可少的環節。
  • 周到態度|勿以善小而不為
    來源:新聞晨報 作者:子不語「居民們,大家好,預約口罩,就上瑞金二路街道公眾號,不出門不扎堆好預約!」2月1日傍晚,瑞金二路街道的各個社區就響起來了這樣的社區小喇叭,提醒居民線上預約口罩。2月2日是上海全面啟動「居村委會預約登記+指定藥店購買」口罩供應方式的第一天,而上海各級的基層治理單位則早已開始了行動,創新工作方式,保障預約的有序、安全。
  • 「雲嶺好家風」黃泠:勿以善小而不為
    為進一步傳承家風家訓,弘揚傳統美德,詮釋家風家訓的古今意義,雲南網特別拍攝製作了系列微視頻《雲嶺好家風》。視頻截圖視頻截圖本期讓我們走進雲南報業傳媒(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資產管理部主任黃泠的家庭。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是黃泠一家為人做事的原則。這樣的家風是家族成員之間的精神紐帶,甚至成為他們的性格乃至命運的一部分。雲南網記者 郭凱 龍彥【來源:雲南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教育重細節,勿以惡小而為之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是劉備臨終前對兒子劉禪的勸誡,講的是做人的道理,不要因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為壞事小而去做。因為孩子小,就可以讓他隨地大小便嗎?孩子憋不住,為什麼不帶尿不溼出門?憋不住就如此教導孩子解決嗎?讓孩子當街大小便,家長沒有羞恥心,是否也要考慮一下孩子的感受?小區電梯都粘貼著「請正確引導孩子不要隨處大小便」的公告,看著就心寒。小時候隨地大小便,雖不意味著長大後會傷天害理,隨地吐的一口痰對吐痰的人來說也不算什麼,但是它就是影響了你的形象,體現出你的素質。
  • 啟五書話:那是一份「勿以善小而不為」的社會責任
    但是微笑很快就轉為苦笑,是啊,我這裡多了一份,那麼很可能另外一位訂報的郵友郵箱就要唱起《空城計》了,那他該有多麼地失望……隔天一早,我多了一個心眼,一聽到郵箱有動靜,立馬開門大叫「等一下,郵遞員!」我把多出的報紙還給他,並說這小開的周報,難免出差錯,對投遞的手感可是一個考驗。
  • 兒子在監獄裡看著父親寫的信,眼淚奪眶而出,到底發生了什麼?
    有一天,父親患有重病,需要高額的手術治療費用。眼看父親即將走向死亡,月薪800元的他卻無能為力!他決定鋌而走險…… 相互救贖,父子淚撼動人心今年24歲的孫小平出生在遼寧省康平縣的一個農家,母親身體不好,全靠父親孫祥林任勞任怨,支撐起全家。孫小平發誓,長大後一定要好好孝敬父親。  孫小平從部隊轉業回來,費盡周折到了鄉郵政儲蓄所上班。
  • 如何寫一封完整有效的舉報信!
    今天,我們來教您寫一份完整有效的舉報信。寫一封舉報信,首先做到「五要」「五不要」:內容上,應該包括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寫明被舉報人(個人或單位)信息:包括被舉報人的姓名、單位、職務等信息,舉報單位的則要儘量寫明單位全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