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男女相親不一樣,一個偷瞄一個望」是啥意思呢?

2020-11-29 老胡說三農

前兩天與一位老農聊起古代男女青年相親的事情。老農說,古代男女相親可與現在不一樣。現代的男女青年已經沒有了封建思想,在相親時都敢於大膽地「審視」對方,看看對方究竟符合不符合自己的審美要求,同時,也敢於當面互相徵詢意見。但在古代的時候,人們的封建思想普遍比較嚴重,尤其是女青年,她們的「嬌羞感」非常足,所以,相親可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因此,過去有一種說法,那就是「男女相親不一樣,一個偷瞄一個望」呢!

聽老農說到這裡,我禁不住樂了,感覺這句俗語非常有意思,但我倒沒有弄明白這句俗語的真正意思,於是,便向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

所謂的「相親」,就是男女雙方父母在訂婚前安排男女青年的一次會面。在宋朝吳自牧所著的 《夢粱錄·嫁娶》一文中有這麼一段話:「然後男家擇日備酒禮詣女家,或借園圃,或湖舫內,兩親相見,謂之相親。」意思是:男女青年經媒人牽線後男方家庭會選擇一個吉日並備上酒水、禮品送往女方家庭,然後將女孩子邀約出來,或者在公園中,或者在湖舫內與男孩子見面。這個過程,就叫「相親」。

其實,民間相親大多都在女方的家裡或女方的親戚家進行。在相親之前,媒人會與男女青年分別溝通相親的過程。當男女青年明白了過程之後就開始相親了。一般來說,男女青年會拉開3-5米的距離,或坐著或站著進行相親。

由於女青年比較嬌羞,是不敢正眼看男方的,她們一般會採用偷瞄的方式「瞟」幾眼男青年,看一個大概就行了;而男青年呢?嬌羞感就會少一些,他們一般敢於「直眼」望著女青年,甚至有不看清楚不罷休的可能。因此,民間便有了「男女相親不一樣,一個偷瞄一個望」的說法。

正常情況下,男女青年互相「瞄」或「望」的時間也僅僅只有一分多鐘。這個過程結束後,媒人會分別徵詢男女青年和家長的意見。倘若雙方都彼此滿意,媒人便會讓男女青年二次相親。這個過程也就是「真切」見面和互相溝通交流的過程,因此,媒人便會將男女青年相距的距離安排的近一些,大約互相之間相處有一米的距離,並且,這個過程會在屋子裡或窯洞裡進行。時間大約會安排10分鐘左右。10分鐘過後,媒人便會來到相親現場,宣布相親儀式結束。然後媒人便會先送走男方以及男方的家人,並自己留下來與女方及女方的父母再進行一次溝通。當確認女方及家人同意這門親事之後,媒人就會將男方家庭事先交給自己的「見面禮」錢交給女方的父母;否則,就不會給「見面禮」錢了。

這就是古代男女相親的一個大概過程。

當然,這個男女相親過程也不僅僅存在於古代,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之前,一些農村的相親過程也是這個樣子的。後來,隨著男女青年思想的進一步解放,這種相親的儀式也就沒有了。

哦,這句俗語的意思原來是這樣的啊!聽了老農的解釋,我才算是明白了這句俗語的意思。看起來老一輩的男女青年想走進婚姻的殿堂還是挺不容易的呢!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男子難得三更子,女子難得正午時」,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男子難得三更子,女子難得正午時」,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之中從來都不缺少俗語老話,這些流傳甚久的俗語可謂是包羅萬象無所不至。不論是關於農業天氣,還是生活之中的各種瑣事。這些俗語都有很細緻的描述。這些俗語都是具有悠久歷史的經驗積累而來。
  • 農村俗語「男無性爛如鐵,女無性碎如麻」,說的是啥意思呢?
    其實老一輩的俗語能被傳承,就是因為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現在在農村依然很多人在交流的時候為了表達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會拿出俗語表示,比如說道做人,會說常言說得好「人無完人,物無完物」,而故此讓對方明白自己的話是正確的,所以俗語又被稱為:老話、常言、俗話等,而在眾多的俗語中有這麼一句話「男無性爛如鐵,女無性碎如麻」,從字面上來看也是和做人有關,但是這句話具體是啥意思呢?
  • 農村俗語「不怕青龍高萬丈,就怕白虎抬頭望」啥意思?有道理嗎?
    自古以來蓋房子就是農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之一,對於農民來說,一座房子不僅是庇護一家人的場所,還是全家人的感情寄託,所以在農村中關於蓋房子的講究有很多。在蓋房子時,從房子的位置、開工的時間、以及房屋的格局等等,都有很多說法,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不怕青龍高萬丈,就怕白虎抬頭望」,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不怕青龍高萬丈,就怕白虎抬頭望:農村的房子大多都是坐北朝南的方向布局,我們常常說左青龍、右白虎,所以青龍代表的是東方,白虎則是西方。
  • 農村俗語「男對凸,女對凹;寧過窮,不娶生妻」,到底啥意思?
    文/豬友巴巴農村俗語「男對凸,女對凹;寧過窮,不娶生妻」,到底啥意思?俗語在農村,被廣為流傳,上到七旬老漢,下到孩提,都能說上幾句!對於這些流傳在農村的俗語來說,大多數與農事有關,講述的是「不違農時」,比如說「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比如說,「七月棗,八月梨,九月柿子滿大集」。當然,對於俗語來說,反映著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也比較拗口,沒有老人的點撥還不了解其中的道理,比如說,今天我們談論的這句俗語「男對凸,女對凹;寧過窮,不娶生妻」,到底是啥意思呢?
  • 正值三九期間,農村俗語「三九不掛簾,明年倒春寒」,啥意思呢?
    導讀:正值三九期間,農村俗語「三九不掛簾,明年倒春寒」,啥意思呢?隨著小寒節氣的到來,天氣愈發地感到一天比一天的冷,尤其是小寒期間大範圍的寒潮來襲,多地的氣溫降低到了全年最低點。在筆者這裡的河北南端,氣溫降至到了零下十七度七,創下了近三十年來的最低氣溫。
  • 農村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呢?
    農村俗語「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有什麼道理呢?文/農夫也瘋狂問大家一個問題,生日當天是陪父母一起過,還是和朋友們出去嗨了呢?各位男同胞們有沒有留鬍子的愛好呢?今天農夫想和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就和這些相關:「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
  • 農村老話:「選人選足,觀人觀手」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選人選足,觀人觀手」是啥意思?一些農村老話可以實用於古代,但是隨著科學的發展,不能按照現代的話去推敲它。所以來說,在對待農村老話的時候,不能不信,但是又不能全信。但是留下來的農村俗語都是精華的,既然存在自然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 大寒將至,農村俗語「大寒一夜星,穀米貴如金」,啥意思呢?
    導讀:大寒將至,農村俗語「大寒一夜星,穀米貴如金」,啥意思呢?時間過得飛快,大寒節氣也隨即而來,今年的大寒節氣正逢臘月初八。臘八在民間是被認為是小年。也是一個傳統的祭祀節日,臘八到來,不但要喝臘八粥,而且還要祭灶王。
  • 農村俗語: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是啥意思呢
    農村俗語: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是啥意思呢?農村俗語是經過農民朋友長期的生活經驗的積累而成,通過形象生動活潑有趣的語言表達出來,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氣息,用樸素的語言講述深刻的科學道理,便於老百姓理解和記憶,大多數的俗語跟農村生活息息相關。像男怕柿子女怕梨,母豬最怕西瓜皮,是啥意思?前半句用柿子和犁來形象說明男人和女人為人處事的觀點,後半句跟農村的養殖有關。
  • 農村俗語「前包後窪,不孤就寡」,說的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前包後窪,不孤就寡」,說的啥意思呢?老話在理嗎?在農村生活,擁有新鮮的空氣,以及優美的環境,跟繁雜的城市相比,農村相對靜怡了許多。尤其是家有餘糧,自己能夠種植蔬菜,在今年春天疫情發生的時候,農村反而成為了很多人最為嚮往的地方。在農村生活,房屋的建造是必不可少的,農村的民居跟城市的單元樓相比,不但擁有更多的建築面積,而且通常都有一個獨立的小院子,採光更加的充足,更加的適宜居住。
  • 農村俗語「吃是真功,賭是對衝,嫖是一場空」,啥意思呢?
    農村俗語「吃是真功,賭是對衝,嫖是一場空」,啥意思呢?文/猿飛日月農村的很多俗語都非常有意思,如果我們仔細了解的話就能夠發現這些俗語,其實說的還是挺有道理的,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說一下一句有趣的農村俗語,吃是真功,賭是對衝,嫖是一場空,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明年辛丑年,農村俗語「寡婦遇金牛,餓死雞和狗」,啥意思呢?
    導讀:明年辛丑年,農村俗語「寡婦遇金牛,餓死雞和狗」,啥意思呢?今年的庚子鼠年即將要過去,對於今年一年所發生的事,也註定了今年是一個不平凡的一年。明年是辛丑牛年,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寡婦遇金牛,餓死雞和狗」,這句俗語描述的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醜妻近地家中寶,駱駝單走羅鍋橋」啥意思?老話有理
    在農村相親,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因為相親只是短短的幾十分鐘,沒有深入了解的情況下,大家憑什麼能夠認定對方,相信除了看面相之外也別無他法了,所以在農村,看面相相親已經成為了一種「捷徑」。當然了,上面說的是現在的農村,在過去農村的相親,方法更是單一,人們只是看雙方的思想是否統一,品質是否相同,所以在那時候人們就流傳了一句話下來「醜妻近地家中寶,駱駝單走羅鍋橋」,雖然這個俗語說的比較現實,但在民間卻非常適用,下面筆者就帶大家了解下。
  •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啥意思?有啥道理?
    又到了一年農閒時,由於天氣越來越冷,農村中的農活基本上已經告一段落,農民沒有了繁瑣的農活,所以很多人都會趁此走親訪友。在走親訪友時,一桌豐盛的酒席在所難免,不過作為禮儀之邦的國家,酒席上的講究也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娶妻嫁漢全看手,糴谷糶糧全看鬥」是啥意思?
    與一位老農聊天,聊到了男女婚姻的話題上。這位老農說:古代男女相親,可是有諸多講究的,其中有一條講究就是男女青年的家長會互相仔細打量一下對方孩子的手,如果雙方家長對「手」不認可,婚姻就成不了。「什麼?男女雙方的家長怎麼會互相打量對方孩子的『手』呢?其用意何在?」我不解地問老農。老農說:在以前,我們民間有句俗語叫做「娶妻嫁漢全看手,糴(di)谷糶(tiào)糧全看鬥」。
  • 農村俗語「一個兒子不老,兩個兒子沒家」是啥意思?道出社會現實
    那麼,農村俗語「一個兒子不老,兩個兒子沒家」,說的是啥意思?這其中就道出了比較實在的社會現實,令人深思,發人深省。所謂「一個兒子不老」的意思是說,那些只有一個兒子的老人們,看起來都不怎麼顯得老,或者說仍然像中青年人一樣,整天忙這忙那,似乎還是幹勁十足的樣子。實際上這句話的背後,其含義還是比較豐富和深刻的。
  • 農村俗語:「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麥堆堆」,說的啥意思呢
    在我們的農村,對於天氣的變化尤其的敏感,大自然的發生的變化,在農村的俗語、老話之中都有很好的體現,這也是多年的經驗積累,所演變成為大眾所熟知的俗語,在農村被廣為的流傳,根據季節、節氣的交換,什麼季節就應該出現什麼樣的天氣變化,但也有會偶爾出現一些例外,這種不正常的天氣變化,也被村民認為對於整個年景有直接的影響
  • 俗語「好男有福一身毛,好女無毛一身膘」,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奶奶的言傳身教下,我記住了好多農村老話。小時候,經常聽奶奶對我這樣講,「好男有福一身毛,好女無毛一身膘」,那時候我只有五六歲,只能記住奶奶說過的話,但並不能明白那些話所說話要表達的意思,有時候為了讓奶奶高興,我假裝聽明白,用力點點頭,其實那句話到底啥意思?我心裡根本不知道。
  • 農村俗語:「男怕五月,女怕臘月」說的啥意思,為什麼要怕呢
    農村俗語:「男怕五月,女怕臘月」說的啥意思,為什麼要怕呢今天是5月31日,農曆的閏四月初八,由於今年是雙月年,情況比較特殊的,如果按照往年的這個時節,應該進入了農曆的五月份。而五月這個季節,不冷也不是太熱,我還是比較喜歡這個五月份的。
  • 古人說「寧讓青龍高萬丈,不讓白虎抬頭望」啥意思?有道理嗎?
    老人告訴我:在農村蓋房子有規矩,不能隨便蓋,要不然會出毛病。雖然我不是一個迷信的人,但是我還是選擇了聽從老人的話。後來,我找了專業的人,專業的人在建造房子時說了這麼一句話——「寧讓青龍高萬丈,不讓白虎抬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