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打坐冥想,一個月後,我的世界變了

2021-01-08 福利匠

「所謂冥想乃是自己設法安撫自己憂苦的情緒,拋開一切煩惱,舒緩自己感受的一種行為。一個活在世上的人,透過冥想可以達到靈魂專注這種生命的最高境界。他身在這裡,靈又在那裡,他活在世界之上,涵括一切卻無物可失。當每一個人都做冥想的那一天來臨,我們將可踏入另一種文明,了解萬物歸一的真理,靈魂的解放必可獲得,而那種經歷正是人類生命最後的目標」——《樂活冥想》拉瑪大師

冥想讓我們從100%的努力發展出100%的覺知

最近的一個月,持續在關注「冥想」這一塊,雖然習練瑜伽有些年頭,對於冥想也不是很陌生,而且曾經專門找到一些視頻或者文章來了解它。最初的感覺是,冥想或者叫打坐,是個好東西,甚至還具有神奇的效果。然後少有的機會,體驗了幾次,也就是十分鐘或者二十分鐘吧,哎呦,不得了,這個真是坐不住,時間在我的感覺裡就像一個世紀那麼漫長,包括兩腿的疼痛,根本無法忍耐,中間總是需要不停的換換腿,動一動。

淺嘗輒止,冥想,也就這樣被略過去了。後來在不斷學習和讀書的過程中,在我原本是想解決別的困惑的時候,《樂活冥想》這本書就出現了,這使我對冥想有了更深一步的認知。儘管如此,我打坐的時間依然很短暫,當然也無法形成每天的必修課。再後來又學習身心靈成長的一些課程,更多的是了解各種情緒,各種內心的批判,逐漸引導在親密關係中,在人際交往中,出現的種種反彈行為,也試圖更深刻的去看到自己發脾氣、嫉妒、生氣、逃避、恐懼等等情緒背後的成因。我想,儘管這些學習可能跟冥想沒有直接的關聯,但是,它卻在一步步發展了我更加敏感的覺知。

冥想是什麼?「冥想就是我們從百分之百的努力,零覺知,然後到百分之百的覺知,零努力,這就是冥想。」我已經越來越喜歡「覺知」這個詞,從前,我們的很多行為,都是毫無覺知的,不知道為什麼就發脾氣了,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就是感到心累,不知道自己每天的生活工作有什麼意義,不知道自己為什麼不幸福,不知道為什麼別人看起來那麼成功那麼開心……

冥想減少我們的「無明」從而減少人生之苦

《瑜伽之心》裡談到「無明」的概念,無明就是不正確的認知,也是造成「苦」的根源。它有四種表現方式,第一種是我執,也就是我們常常喜歡說,我是公務員,我是對的,我是最好的……諸如這樣的認同;第二種是對不需要或者需要事物的欲望。我覺得對於不需要事物的欲望,所帶來的苦,最深刻;第三種是拒斥和憎恨。起心動念的東西,不是愛就是恨,不是得就是失,苦也應運而生;第四種是對死亡的恐懼,反映在生活中就是我們時時刻刻都有一種生存的恐懼。我們不停地掙錢、交際、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親密關係的緊張、不能獨處、離不開繁華等等,我想都是一種對生命最終面臨孤獨死亡的頑固抵抗。

瑜伽能夠使人改變,不管你信或者不信,它都在真實的發生著。而冥想作為瑜伽八分支裡的第七支,分量超級,魔力甚大。那一次,我連續四天打坐冥想,處在和老師同伴共修的氣場中,一坐就是一小時。中間,疼過、忍過、瘋過,所有掙扎和努力過的經歷,都在心上留下了難以忘懷的痕跡,於是,當百分之百的努力溫柔如水的化成夜幕中的點點繁星時,覺知的力量也開始鋪滿你的全身,像春姑娘綠了大地一般,此時,你內心曾經冰封多年,堅不可摧的「苦」,都被一種叫做「頓悟」的東西,融化、消散,這種釋然和解脫會讓你淚流滿面。從此,你才真實的看到自己經受了多少,痴迷有多深,你開始心疼自己,擁抱自己,也開始對自己,對他人,對這個世界,升起悲憫。

冥想使我們與自己以及周圍安穩相處

最近在微課上收聽程子航老師關於冥想的主題分享課。一共是八次課,目前已經上了三次,最大的一點感悟是對於冥想的進一步解讀。其實我們是在不斷學習冥想技巧的過程中,並非冥想。這反而使我有一種心安,可以不急不躁地行走在冥想的路上。很多人都會覺得,打坐冥想,讓我什麼都不想,那我坐在那幹啥,或者說,你讓我什麼都不想,不能動,天呢,那怎麼可能?閉眼冥想,數息,呼吸控制法,包括瑜伽體式,都是為了最後的冥想做準備。我們無限的接近冥想,一步步的趨向於冥想,把身體放在那裡,看著腦海裡的胡思亂想,就像看著一條起起伏伏的河流一樣,專注自然而然就會生長。

我們可以平靜的坐在那裡,如如不動,可以安詳穩妥地看著所有的念頭與它和平共處,如此,心安了,氣斂了,你自然會在平日的生活裡心平氣和地說話,你會踏踏實實地與人交往,你會感受孩子帶給你生命的點滴喜悅,你會感動家人帶給你的溫暖,你會感謝瑜伽對於你的恩賜,你會領悟苦與樂是處在不斷的轉變和消散中。

有一天,當你變了,這個世界就變了,真的!

相關焦點

  • 若理解了冥想的本質,還有必要每天打坐嗎?
    關於冥想,在克裡希那穆提的書中,你可能遇到過類似的描述: 如果你說:今天我要開始控制我的想法,以冥想的姿勢安靜地坐著,均勻地呼吸——那你就陷入了一個人欺騙自己的把戲。
  • 初學者冥想打坐入門:打坐什麼姿勢最好,冥想又是在想什麼?
    今天有人問我初學者沒有任何基礎,想要冥想打坐怎麼辦?最好的姿勢是什麼?有沒有什麼注意事項,如何入門,和大家一起來聊一聊這個問題。現在對冥想感興趣的人是越來越多,特別是前幾年泰國的幾個小朋友被困在了巖洞裡面出不來,當找到他們的時候,據他們自己說在巖洞裡通過冥想和打坐來調節情緒,減少消耗,幫助他們度過了難關。其實現在的狀況也非常適合用冥想,打坐來調節自已,安撫自己浮躁不安的情緒,讓自己心安、穩定,能夠安下心來穩住就是勝利。
  • 為什麼頂級科技公司熱愛打坐冥想?-虎嗅網
    1893 年,新印度教運動改革家辨喜來到美國芝加哥,在第一屆世界宗教大會上發表演說。辨喜的演講以一句深情的「美利堅的兄弟姐妹們!」開頭,既具有西化的形式,又富有印度教的神秘魅力,當即大受歡迎。之後幾年間,辨喜在英美等國巡迴演講,為印度冥想的西方傳播打響了第一炮。
  • 冥想打坐時,總是胡思亂想怎麼辦?教你3個方法,學會任意1個就行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冥想打坐時,如何保持專注。冥想打坐並不是瑜伽特有的,中國傳統文化裡面也有冥想和打坐。可能是由於大家現在對健康的訴求變高,也有可能是現在環境太喧鬧,所以很多人開始向內求安靜。冥想打坐自然是最好的方法之一,但是很多人發現在冥想打坐的時候,頭腦裡的念頭更多,比平時更亂,完全控制不住自己胡思亂想。《瑜伽之心》裡講在練習呼吸控制法時如何讓自已保持專注時說:的確有些特定的技巧能幫助我們專注於呼吸控制」。同樣的這些技巧,也能夠幫助我們在冥想打坐時保持專注力。
  • 詹皇居家隔離學習打坐冥想:感覺像被囚禁超過20年
    網易體育3月20日報導:因為籃網4名球員確診感染新冠病毒,作為籃網最後一支交戰的球隊,湖人全隊已經開始嚴格的居家隔離,勒布朗在線學習冥想打坐,感慨才幾天在家就像是被隔離了20年。
  • 松果體呼吸冥想課開啟生命潛能
    笛卡兒說:「我的觀點是這個腺體是靈魂最最重要的座位,是我們所有想法形成的地方。因為除此之外,我無法找到大腦的其他部分不是成雙的。」 「既然我們用2隻眼睛來看1件物品、用2隻耳朵來聽1個聲音,在一瞬間從未同時有超過一個想法,這必然是從雙眼或雙耳以及其他地方進來的,在靈魂細想之前就在身體的某個部位互相統合的結果。
  • 冥想對思維方式的影響
    冥想(心念趨靜,深入即是神定)是一種改變意識的形式,對我們來說一直是一個帶有神秘色彩的詞語,因為它往往與宗教聯繫在一起。事實上冥想正漸漸褪去神秘的外衣,在世界各地的眾多領域中悄然流行起來。飛速發展的科技、經濟壓力和緊張的社交關係,使人們非常容易陷入焦慮和失眠等問題的困擾,而冥想被認為可以提升記憶力,減輕壓力、焦慮等負面情緒並且可以增強創造力,因此越來越受到各界人士的歡迎。那麼,冥想到底是如何改變大腦並增強認知能力的呢?它是否真的如此神奇呢?
  • 打坐、參禪、氣功、瑜伽……當心「冥想保健」背後的邪教入侵!
    冥想五花八門,例如歷史悠久的入定、打坐和參禪,又如曾流行一時的氣功、瑜伽、「超越冥想」等。這些方法有的讓人專注於單一的事情,如呼吸和念咒,有的觀察自己腦海中掠過的想法,有的幻想自己得到治療。冥想可以讓人放鬆,提升意識的覺察力,最終實現控制自己的精神,據說還有治療疾病的作用。
  • 關於冥想的五個技巧,如何練習冥想
    但是如果你躺著冥想的話會讓你睡著,而站在的話會讓你很累,有時候打坐,姿勢動作蓮花或者半蓮花的坐著,除非你的雙腿,臀部和腰部都十分柔軟,否則保持蓮花坐姿,事實,你會有點吃力才能挺直腰板,保持端正,所以對於初學者來說,我也推薦。
  • 運動健身上官:科學的論證打坐,預防心血管疾病,並可開慧增智
    據《世界科技譯報》報導:美國瑪赫裡希處置大學,自然醫學和預防中心主任羅伯特 施奈德經多年研究後說:「超脫靜坐似乎能夠恢復身體的自我修復機制和自我平衡的機制,它對神經激素和部分神經系統都起作用; 從而有助於緩解心臟病和其它一些疾病的症狀……這種技術是一個自然輕鬆的過程,能使你達到舒適安靜的機敏狀態。」
  • 經過一年的冥想練習,他來談談大多人對冥想的誤解和偏見
    作為一個初學者堅持冥想有一段時間了,之前發表過一篇《冥想即自由》,分享了一些個人的體會。期間陸續有朋友來問我更多具體的問題,而我也漸漸有了更深的體悟。這裡就把身邊朋友關心的問題以問答形式再次分享,僅代表個人觀點。為什麼冥想現在這麼火?冥想最早起源於印度佛教的」瑜伽「和禪宗的」打坐「,又叫內觀。
  • 面對新型病毒,方知堅持素食與打坐的可貴
    這樣,不僅接觸致命新型病毒的機會更少,還能夠讓身心進入一個更輕盈、更敏銳的狀態。 冥想與打坐 讓你免疫力倍增 有科學家統計過,人的一生大約平均會感染上百種病毒,但是因病毒而喪生的人數卻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 6種日常生活中的冥想練習,每天10分鐘,感知世界
    冥想就跟運動差不多,好處不少,但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對我來說,它是一種助推器,幫助我改變看待世界的方式,讓自己更好的感知世界。如何實踐冥想是一個過程,你每天坐在那裡幾分鐘,並不代表你就能馬上掌握了解內心。冥想有兩個基本成分:專心與清晰。
  • 冥想打坐不會雙盤怎麼辦?瑜伽坐姿很多,替代雙盤最好的是至善坐
    彎曲右膝蓋,右腳掌放左大腿上方,雙手自然在瑜伽冥想打坐中,如果雙蓮花盤不了,不可勉強自己可以選擇任意一款你舒服的坐姿都可以。如果坐的不舒服,還能談什麼入靜冥想。在最早的瑜伽著作中,就提到過至善坐,並且說他是最適合冥想打坐的瑜伽坐姿,在日常的瑜伽冥想打坐中,如果你雙盤盤不了,可以用至善坐來代替。至善坐也是唯一可以疏通清潔全身7200條經絡的瑜伽坐姿。
  • 每天冥想20分鐘,堅持一個月後他們有哪些改變?
    小目標看見了自己,她說:「我慢慢才知道自己是可以關注自己的感受的。我明白了這個需要長期訓練,也需要一個支持系統,需要浸入到關係裡去體驗這種自我的關注感,這點是我自己感悟出來的心得。」最後一節課的時候,紋指告訴我(雪穎),她有些傷感。我知道,那是用心付出後,對離別的不舍。我們相信,課程會結束,但團體不會解散。如Annia所說:「這一期訓練營,像一束光照進心裡。
  • 每天冥想8分鐘,堅持100天會發生什麼?
    我們的冥想百日課是100天,每天都有上萬名同學在清新冥想app打卡練習冥想,不乏每次都堅持100天,然後重複回來進行學習的同學,每次讓他們寫寫感想,都會神秘的謙虛說:「其實我也沒什麼體會啦,就是感覺精神更好了,無來由的焦慮少了些而已。」
  • 持續打坐,讓我告別了頸椎痛
    自從2020年9月19日開始,每天早上六點到七點,在線上利用騰訊會議,與幾十位同道朋友,一起打坐。到今天,最明顯的感受是,告別了多年的頸椎痛。頸椎痛,和頸椎引起的頭痛,已經有很多年了。疼痛發作的時候,後脖頸、整個腦後部痛,頭脹痛,很不好受。
  • 今天你打坐了嗎? 2020《一夢江湖》手遊1月18日坐觀萬象打坐位置介紹
    今天你打坐了嗎? 2020《一夢江湖》手遊1月18日坐觀萬象打坐位置介紹時間:2020-01-18 15:14   來源:牛遊戲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天你打坐了嗎?2020《一夢江湖》手遊1月18日坐觀萬象打坐位置介紹 坐觀萬象任務是《一夢江湖》手遊中一個福利活動任務,需要玩家們找到每天的五個坐標地點打坐,就可以獲得相當豐厚的銀兩及經驗等獎勵!不少小夥伴們都想知道1月16日打坐的具體位置,與其默   原標題:今天你打坐了嗎?
  • 每天一個白日夢助你在黑暗中前行,如何開始冥想?
    使用一個應用程式嗎? 吟誦,甚至想出一個咒語? 多長時間才夠長? 如果你再往下讀,從冥想老師和心理學家那裡得到的主要啟示就是,如果它對你有效,它就有效。
  • 擼鐵健身,冥想強心,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正念冥想吧!
    冥想起源於三千年前的宗教活動,當時出家人打坐時的那個過程就是冥想的其中一種。所以很多人會覺得冥想很神秘,認為自己是一介凡夫俗子,肯定學不來。事實上,那些認為自己不能冥想的人,以及最抗拒嘗試冥想的人,幾乎都是最需要冥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