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越自衛反擊戰題材影片《高山下的花環》中,小北京真的有原型嗎
我們常說藝術來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一部對越自衛反擊戰題材的老電影《高山下的花環》令我們許多人都淚流滿面,在戰後梁三喜的老母親前去部隊,與同樣失去兒子的雷軍長碰面的那一段更是令人印象深刻,那麼在現實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小北京」真的存在嗎,答案是肯定的。
-
1990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最後一戰,越軍在戰場上,連槍都拿不穩
1990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最後一戰,越軍在戰場上,連槍都拿不穩 文 | 戲說 中越自衛反擊戰的正面戰場,雖然只經歷了一個月,從1979年的2月17日到1979年的3月16日結束,但其實它所產生的餘戰,經歷了長達近十年。
-
對越自衛反擊戰犧牲的女戰士:一人戰鬥至死,一人被越軍匕首割喉
對越自衛反擊戰犧牲的兩名女戰士:一人戰鬥至死,一人被越軍匕首割喉對越反擊中,湧現出很多英雄,他們中間有的負傷,有的甚至光榮犧牲。在這些英模人物中間有兩位女英雄,她們為了祖國的安寧,犧牲了年輕的生命。一、為護送傷病員光榮犧牲的郭蓉蓉郭蓉蓉原本是一位文藝兵,反擊戰打響以後,她隨師部開上了戰場。作為文藝兵,她原先是一位舞蹈演員,為戰士們演出芭蕾舞,因為舞藝精湛,贏得戰士的熱烈追捧,被戰士們稱為"芭蕾女神"。如果不是戰爭,她原本可以在藝術上有很大發展空間的,但是殘酷的戰爭,讓一位舞神走上了戰場。
-
老山戰役珍貴鏡頭:戰士們即將出徵,面對生死難以入睡
可能照片中的很多戰士我們不知他的名字,但他們為保衛國家浴血奮戰的行為,值得每一個中國人的尊敬和銘記。對越自衛反擊戰後,戰敗得越軍不甘心失敗,繼續襲擾我國邊境,在此背景下,老山戰役爆發。圖為攝影記者接到政委的任務前往小老山陣地,手握手榴彈的作者期待凌晨打響的戰鬥能夠勝利。
-
對越自衛反擊戰6大英雄 第一身中19顆子彈 第二年僅17歲
1979年3月4日在對越自衛還擊作戰新寨戰鬥中,因部隊給養車暴露,遭越軍炮火射擊,嚴重威脅附近團指揮所和集合待命部隊的安全,他主動要求駕車轉移敵軍火力,車開出後中彈犧牲。同年被中央軍委授予勇於獻身的共產主義戰士稱號。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急駛的給養車被越軍炮火盯住。為了部隊的安全,他引開敵人的炮火,雖然他和大家一樣清楚,這會付出生命的代價。敵人的炮彈不斷追著給養車。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此人身為師長公然抗令,最後卻立下了大功
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戰爭打響,中國人民解放軍們義不容辭奔赴戰場,保護周邊民眾,深入越南腹地打擊敵人,一件事都不能落下,每一個士兵都有自己的使命。狡猾的越軍無孔不入,給我軍設了大量的陷阱,還在險要的位置安插了很多狙擊手,時不時的給我軍放冷槍,給我軍造成不少傷亡。
-
對越自衛反擊戰,這位偵察兵犧牲後,班長才知道他是師長的兒子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爆發的中越戰爭,距離現在已經過去了四十一年,這場自衛反擊戰,更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解放軍打的第三場局部戰場,前兩場則分別是抗美援朝戰爭和對印自衛反擊作戰。就這場中越戰爭的規模來說,是遠遠大於對印自衛反擊戰的,但和抗美援朝戰爭相比,對越自衛反擊作戰只能算是小規模的局部戰爭。
-
對越反擊戰,我軍陣亡的最高職務軍官,胸部中彈終年51歲
1979年2月,中共中央正式下達開始對越自衛反擊戰的通知。中國在短短十多天內便佔領了越南20餘個重要城鎮。一個月後,中方宣布退出越南,並一路摧毀了越南的基礎建設和援助設施。 在這場自衛反擊戰中,雖然中方取得絕對的勝利,但在戰爭中還是犧牲有許多戰士將領。我軍在這場戰爭中陣亡的最高職務軍官:林鳳雲,因胸部中彈而逝世,終年51歲。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的普通人:他們沒有光輝事跡,但同樣是英雄
全班戰士將重機槍放上竹筏渡河時,遭到敵人火力掃射,來自貴州修文縣的戰士王成進不幸被敵人擊中腦門,一句話也沒留下便當場犧牲。倖存的戰士們迅速衝上河灘,衝到 23 號高地腳下,與連隊其他戰友會合。戰士們用機槍向高地上的越軍射出復仇的子彈,踩過越軍的屍體,衝上了23號高地。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的最倔師長:寧可被罷官,也絕不放過一個俘虜!
密集的叢林裡,戰士們鋼槍緊握、嚴陣以待,如炬的眼神鎖定著面前的一草一木,靜靜地等候著進攻的命令。「全軍進攻!」隨著一聲劃破長空的嘹亮號聲,戰爭打響了。無數捍衛正義的戰士衝出掩體,以閃電般的速度,向著越軍陣地發起衝鋒,一時間,槍聲四起,萬炮齊發,新中國歷史上璨若流星的對越自衛還擊戰,正式開始。
-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越軍究竟有多窮?老兵:你想像不到
中國軍委會在1978年12月8號下達了對越自衛反擊戰命令,為了維護邊界地區的安寧不得不發動反擊。這場戰役被中國稱為對越自衛反擊戰,在越南被稱作1979年北部邊境戰爭,也被稱作中越戰爭。中國也是剛結束十年之久的內部動亂,所以按道理來說是該休養生息的時候,而且中軍自打1962年以來有十年沒有打過大戰役。
-
對越自衛反擊戰我志願軍出動了九個軍,軍長分別是誰?有幾個軍長成...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時擔任11軍軍長一職。對越反擊戰之後,陳家貴的軍銜沒有發生變化。2016年,陳家貴在昆明總醫院去世,享年98歲。 1937年,閻守慶17歲,他在抗日高潮的影響下,他參加了山西省「犧牲救國同盟會」,同年九月,他成為了八路軍一員。兩年後,閻守慶加入中國共產黨。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閻守慶是從一名普通戰士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1964年,閻守慶被授予大校軍銜,1978年被任命為13軍軍長。在對越自衛反擊戰後,他的軍銜未發生變化。2015年,閻守慶同志去世,享年76歲。
-
對越反擊戰時期,戰士從越軍女兵包裡搜出一樣東西,將軍:殺了
對越反擊戰是我們捍衛領土的一場戰爭,我國自古以來就少有去侵略其他領土,大多數情況下是自衛戰爭。說起對越反擊戰,不得不提越南戰爭。越南戰爭時期,被稱為越南國父的胡志明帶領北越進行越南內戰,而南越受到美國等非正式聯合國的扶持。情急之下,北越邀請我國出兵援助。經過艱難的抗戰,終於將美軍趕走。在這期間,我們援助了越南大量的軍事裝備。
-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兒子犧牲38年,86歲的父親第一次來掃墓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開始。許多年輕戰士獻出了鮮血和生命。他們有的死在越南,有的死在雲南邊陲。大部分戰士犧牲後沒有回到家鄉。 沒想到,3年後的1979年,蒲世平犧牲在對越自衛反擊戰戰場上。 當時,蒲雲海想去雲南看兒子的墓。但當時戰鬥還沒有結束,邊境並不安全。許多烈士家屬被禁止前往邊境。蒲雲海自然沒有成行,但他一直想看。
-
上將李作成,對越自衛反擊戰打出來的名將,首任解放軍陸軍司令員
提起發生在我國近代史上的戰爭,對越自衛反擊戰肯定是一個繞不過的話題。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不僅磨礪了我軍將士的意志,更為我軍提供了豐富的實戰經驗。與此同時,在這場戰爭中,我軍湧現出大批戰鬥英雄和優秀將領,上將李作成就是其中之一。
-
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為什麼不接受越軍舉白旗,戰爭還有這樣的規定
在電影《戰狼2》裡面有這樣一句話,說的是非常正確的,那就是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這雖然只是電影裡面的一句臺詞,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也同樣是如此。 在我們新中國成立之後,就曾發生過這樣的事情,那就是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說到越南這個國家也是讓我們恨得牙痒痒的一個國家。
-
「對越自衛反擊戰」五個焦點問題大詮釋!
1979年2月17日,中央軍委下令對越南的侵略進行自衛反擊。中國軍隊從雲南和廣西兩個方向發兵打擊越寇的囂張氣焰。雲南邊境參戰的官兵,統一由熟悉越軍兵法的昆明軍區司令員楊得志指揮;廣西邊境的作戰,由廣州軍區司令員許世友指揮。
-
兒子在對越反擊戰中壯烈犧牲,老父親苦尋38年,86歲才為他掃上墓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我們國家成功地建立起了新中國,隨著時間一天天的發展,新中國越來越強勝,但是卻和當時的超級強國蘇聯交惡,在蘇聯的教唆下,越南不顧曾經的情誼,轉頭來對付中國,而中國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發動了對越自衛反擊戰,無數英勇的戰士走上了戰場。
-
真實老照片:李雙江在對越反擊戰前線,為戰士演唱,陣地上創作歌詞
1979年2月17日,為了維護邊疆的和平穩定,對越自衛反擊作戰(邊境自衛還擊作戰)打響了。反擊戰一直持續到了一九九零年代得初期才正式結束。在演出時,他幾乎是有求必應,只要戰士需要,他就肯唱。這一張照片為雙江同志隨歌舞團小分隊赴前線為作戰將士演唱歌曲《打個勝仗笑哈哈》。
-
一位對越自衛反擊戰老兵的41軍情結
41軍奮勇當先,一路衝殺,戰士指看南粵,將國民黨殘兵敗將趕出南海。隨後,41軍駐守南疆,這些魁梧的北方漢子開始了思鄉的軍旅生涯,父親就是這支英雄部隊其中一員。他們的後代陸續來到軍營,有青梅竹馬的果實,也有南北婚姻的結晶。我和子弟們在部隊的懷抱中長大,從小就摸過槍,看慣了綠軍裝,不知道天高地厚。近朱者赤,文革中,我們是紅色後代,走到哪裡,都被當地百姓稱為大軍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