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紫泰在央視科教頻道的《科學動物園》欄目中,講述水母知識
7日晚上,央視科教頻道的《科學動物園》欄目來了一名廈門大學的小夥子尼紫泰。他在節目中生動講述了海月水母的「長生不死」,並現場給水母餵食。其實,最近兩年,尼紫泰一直在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做科普,介紹不同水母的特點。此外,他還設計一套水母表情包,用「萌萌噠」的方式讓更多人認識了解水母。
在微博上做水母科普引起央視節目組注意
尼紫泰是廈大海洋與地球學院的研究生,專業是海洋生物,主要進行水母等浮遊生物的研究。
「央視《科學動物園》節目組去年8月聯繫我,希望我能在節目中科普水母知識。那時我的微博粉絲很少,我還以為是詐騙電話,後來聊多了才確定是真的。」尼紫泰說,他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準備,導師鄭連明給了他很多幫助,節目組也和他反覆商討,最後才敲定要講述的內容。
尼紫泰平時熱心科普,在線下帶著不少家庭認識潮汐帶的生物,還去山區給孩子們上過課,但當站上央視舞臺時還是很緊張。他坦言,這不但是一次鍛鍊機會,同時也是一次難得的科普機會,能讓更多人認識了解水母。
一次旅行與水母結緣學機械的報考生物系
尼紫泰和水母的緣分是從一次旅行開始的。他本科學的是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機械設計,畢業後曾在北京工作。一次,他到遼寧東戴河遊玩,下海遊泳時遇見了水母。「當時覺得很新奇,很有意思,水母的身體裡還有一隻蝦,那隻蝦還能動。」尼紫泰說,此後自己看了很多關於海洋生物的報導,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考上了廈大海洋生物系研究生。更巧的是,導師研究的課題之一就是水母等浮遊生物。
在課題研究中,尼紫泰的一部分任務是飼養水母。他養的水母有七八種,最小的只有兩三毫米長,最大的有十幾釐米長。剛開始養殖時並不順利,水母養到一兩釐米就不長了,很快就死了。他一步步排查原因,溫度、光照、鹽度等,最終掌握了飼養水母的方法。
「別人養貓狗,我養水母,也挺酷的。」尼紫泰說,水母的飼養要求很嚴格,於是他就萌生了設計生態缸的想法。他和團隊經過努力,設計了一種迷你水母生態缸,目前正在申請專利。
【連結】
創意水母表情包獲獎
在科普的路上,尼紫泰一直在探索更多的途徑。在學院舉行的首屆海洋文化創意大賽上,他和本科生楊馨文設計了一套水母表情包,獲得了平面設計組一等獎。如今,在微信的表情商店中搜索「水母小廈」,就可以免費下載這套表情包。666、開心、你好、對不起、乖、比心……16個表情讓水母變得更加「萌萌噠」。
------------------
廈門晚報記者 戴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