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周五)17:00
地點:騰訊會議(連結:https://meeting.tencent.com/l/DX3Rb2tPNjrz)
嘉賓:汲喆(法國國立東方語言與文明學院教授)、Marc Kalinowski(法國高等研究實踐學院榮休教授)、Romain Graziani (法國裡昂高等師範學院教授 )、Guillaume Dutournier (法國遠東學院北京中心主任)
馬塞爾·葛蘭言(Marcel Granet,1884-1940),師從愛德華·沙畹(Édouard Chavannes,1865-1918),是法國漢學傳統中最傑出的學者之一。同時,作為埃米爾·涂爾幹(Émile Durkheim,1858-1917)的高徒,他也是一名社會學家。葛蘭言比其他任何學者都更出色地將社會學、人類學與對中國的研究結合起來。本系列專題研討會將重新審視馬塞爾·葛蘭言的著作,並探討其與比較文明社會學的當代論爭、漢學研究的新進路之間的關聯。系列論壇第四場也是最後一場,將邀請來自不同機構和學科背景的法國漢學學者,回顧葛蘭言的主要學術遺產,並探討由葛蘭言開創的「漢學革命」發生之後中國研究的可能路徑。
領讀《西漢朝廷「大洗牌」:漢文帝入繼大統前後的政治博弈》1月8日(周五)20:00
地點:同光行動·青苑書店微信群
主講人:孫家洲(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漢文帝劉恆開啟了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最高的盛世。漢文帝劉恆即位前後是如何以高明的手段來處理紛紜複雜的政治關係、特別是如何有效管控推舉他上位的大臣們的?西漢朝廷的這場權力大洗牌是如何完成的?1月8日晚,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孫家洲教授將帶我們一同走近這位開創了「文景之治」的漢文帝。
在科學與人文的聚會裡遇見生物鐘——《生命的時鐘》新書分享會1月9日(周六)19:00-20:30
地點:上海圖書館線上互動
主講人:郭金虎(中山大學教授)
你是否有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來認真感受過那些篆刻在基因中的時間、徜徉於時間中的生命?1月9日,我們將會邀請《生命的時鐘》的著者郭金虎教授,請他帶我們抽絲剝繭揭開生命的時間之謎,解答關於生物鐘那些有趣、奇妙且深刻的問題。
為什麼我想帶你讀一讀胡適時間:1月9日(周六)20:00
地點:青稞營微信群
主講人:席雲舒(北京語言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
胡適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領袖,民國時期知識界的領袖,抗戰時期的駐美大使,抗戰結束後的北大校長。他在「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所倡導的文學革命和白話文運動,不僅使白話文學成功地取代了文言文學成為文學的正宗,也使我們的教科書從文言文改成了白話文。他所倡導的「整理國故」使中國思想學術走上了現代科學的道路。那麼,他的思想對我們今天還有怎樣的意義?1月9日晚,北京語言大學席雲舒副教授將為您講述:為什麼我想帶你讀一讀胡適?
為學與為人——傅高義教授追思會1月10日(周日)9:00
地點:ZOOM會議
嘉賓:艾秀慈(美國凱斯西儲大學教授、傅高義夫人)、戴慧思(耶魯大學社會學榮休教授)、高原明生(東京大學教授)、甘琦(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社長)、胡曉江(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陸伯彬(波士頓學院政治學教授)、李春利(日本愛知大學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主任)、宋怡明(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中國歷史學教授)等
東亞研究泰鬥,哈佛大學「日本先生」、「中國先生」傅高義教授於美國時間2020年12月20日逝世,享年90歲。大學沙龍與中美印象網聯合邀請到傅高義教授的夫人艾秀慈(Charlotte Ikels)教授及十餘位來自美國、日本、中國的知識名人,一起緬懷傅高義教授的為學與為人,追思他為學術圈、政策圈留下的珍貴遺產。
數字歷史如何成為可能:理論、路徑與實踐1月10日(周日)9:00-12:30
地點:騰訊會議
嘉賓:王濤(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霍仁龍(四川大學西部邊疆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歐陽劍(上海外國語大學圖書館研究館員)等
《探索與爭鳴》雜誌主辦的「第一屆優秀青年學人年度論壇」第十場,也是最後一場,將分成「理論探索」、「空間與歷史」、「文本與歷史」三個單元進行。之後,與會的所有學者們還將以圓桌會談的形式,結束本次論壇。
一位譯者的成長與自我修養1月10日(周日)19:30-21:00
地點:傳燈人線上活動微信群
主講人:陸大鵬(譯者)
1月10日,尋麓書館將邀請英德譯者陸大鵬,做客尋麓書館傳燈人系列,與大家線上交流自己對翻譯的心得體驗。陸大鵬是一位「85後」,近年來,因為高質、高產的翻譯,推薦一批來自英美的大眾學術暢銷書,在網上具有極高人氣,擁有了一批忠誠的讀者,並活躍於出版與翻譯界。從與社科文獻出版社的新銳出版品牌「甲骨文」合作,翻譯歷史學家羅傑·克勞利的「地中海史詩三部曲」,開啟了世界史翻譯出版的一個新方向。本次活動,陸大鵬將和大家談到對自己影響很大的幾位翻譯家;自己翻譯過程中最頭痛的地方和自己翻譯的標準;聊一聊自己對於「翻譯者風格」的看法等等。
附:線下活動預告北京|文學與音樂的天作之合——《雪楓文學音樂課:古典音樂中的文學名著》新書分享會1月8日(周五)19:00-21:00
地點:朝陽區建國路87號北京SKP購物中心4樓SKP RENDEZ-VOUS
嘉賓:歐陽江河(詩人)、格非(作家)、李南(音樂家)、欒峰(音樂家)、劉雪楓(音樂評論家、文化學者)
文學,是普通人開啟古典音樂大門的鑰匙。只要你對文學故事感興趣,就會對同樣內容的古典音樂充滿期待和好奇。《雪楓文學音樂課:古典音樂中的文學名著》精選了多部殿堂級中外文學經典,配以改編自以上文學經典的「有故事的音樂」。聆聽和剖析音樂中最扣人心弦的章節,對應文學名著的故事情節,帶領讀者和聽眾理解每段旋律的含義。1月8日晚,我們邀請詩人歐陽江河,作家格非,音樂家李南、欒峰,以及本書作者劉雪楓做客SKP RENDEZ-VOUS ,與讀者一道分享「文學與音樂的天作之合」。
北京|如何為城市立傳——邱華棟《北京傳》新書分享會1月9日(周六)15:00-17:00
地點:朝陽區建國路87號北京SKP購物中心4樓SKP RENDEZ-VOUS
嘉賓:邱華棟(作家、學者)、張檸(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梁鴻(學者、作家、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徐則臣(作家、《人民文學》副主編)
邱華棟的《北京傳》,既是一個作家個人的城市觀察,又是一座偉大城市的個人記憶。一磚一瓦,一個個的詞彙,構成了北京這部大書,一座古老而又宏偉的城市躍然紙上。1月9日,著名作家邱華棟、張檸、梁鴻、徐則臣,將應邀做客SKP RENDEZ-VOUS,與讀者一道,探討「如何為城市立傳」。
北京|AI時代的浪漫和詩意——蕭蕭樹《英格瑪全書》《誤讀全書》1月10日(周日)15:00-17:00
地點:朝陽區朝陽北路101號朝陽大悅城5F單向空間
嘉賓:葉匡政(詩人、學者、文化批評家)、蕭蕭樹(作家)
人們都說,這是一個被AI、科技、資本統治的世界,未來世界會如同《賽博朋克2077》中演示的那樣,冰冷、殘酷、技術至上,在這樣一個世界裡,似乎再也沒有了浪漫和詩意的容身之所。今天,AI可以寫詩、繪畫,這種信仰是否受到了挑戰呢?而當這些主題進入到文學領域時,將會為我們帶來怎樣的一種體驗呢?我們邀請了詩人、學者、評論家葉匡政,界面文化編輯潘文捷和《英格瑪全書》《誤讀全書》的作者蕭蕭樹,在這個人工智慧時代,為大家呈現一場浪漫和詩意的碰撞。
上海|印象派的視覺機制1月8日(周五)19:00-21:00
地點:浦東區浦城路150號3樓上海浦東圖書館·融書房
主講人:沈語冰(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復旦大學藝術哲學研究中心主任)
本周五,陸家嘴讀書會邀請到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復旦大學藝術哲學研究中心主任沈語冰,借《莫奈:日出·印象》和「畫說印象派」系列出版的機會,討論印象派(以及新印象派和後印象派)產生的視覺機制。也就是討論馬奈、印象派與包括攝影、連續攝影、活動影像放映、早期電影等在內的視覺機器和知覺經驗之間的關係。希望有助於讀者欣賞和理解印象派藝術,也希冀通過揭示其背後的規律,提升聽眾對現代藝術的認知水平。
上海|鰻魚和我們的生命之旅1月8日(周五)19:30-21:00
地點:黃浦區復興中路517號思南書局
主講人:於是(譯者、作家)
派屈克·斯文松的處女作《鰻魚的旅行》一經出版即暢銷全瑞典,並一舉拿下瑞典極負盛名的大獎——奧古斯特文學獎。這本書,不僅關於鰻魚,更關於生命本身:從鰻魚笨拙又浪漫的生命之旅,抵達深刻又感動的生命之謎。1月8日晚,嘉賓於是將來到思南書局,與讀者們暢談《鰻魚的旅行》,回溯文學、藝術和宗教中的鰻魚考察之旅。
上海|都市人的植物生活——《陽臺人的植物生活》讀書分享會1月9日(周六)11:00
地點:徐匯區長樂路398號朵雲書院·戲劇店
嘉賓:默音(作家)、曾妍(服裝設計師)
《陽臺人的植物生活》是日本作家、音樂家伊藤正幸的一部散文集。是他充滿哲學思辨和自我糾結的植物生活集錦。在伊藤正幸看來,選擇了沒有庭院的都市生活,利用陽臺的有限空間種植花草的「陽臺人」,其植物生活有種種規則。1月9日,我們邀請作家默音、服裝設計師曾妍,來聊聊都市人的植物生活。
上海|小說的制謎與尋解——趙松新作《伊春》《靈魂應是可以隨時飛起的鳥》分享1月9日(周六)14:00-16:00
地點:黃浦區復興中路505號思南文學之家
嘉賓:趙松(作家、評論家)、張定浩(評論家)、小白(作家)
作為暢遊於小說與評論兩種文體並悠然自得的兩棲者,趙松此次一舉推出兩部新作:小說集《伊春》和閱讀隨筆集《靈魂應是可以隨時飛起的鳥》。在1月9日的新作分享會上,海上文壇著名小說家小白、詩人與評論家張定浩,與趙松一起,將從不同角度來分享和解讀作品,共同探求「小說制謎與尋解」的路徑。
上海|陳丹燕、周洪波:寫小說,拍電影,對談作品中陷阱的魅惑力1月9日(周六)14:00
地點:徐匯區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正門四樓多功能廳
嘉賓:陳丹燕(作家、導演)、周洪波(導演、編劇)
近年來,作家陳丹燕又成了導演陳丹燕。由她創作執導的記錄電影《薩瓦流淌的方向》經由中塞兩國製作團隊攜手合作,今年克服各種困難以及疫情的影響,終於接近收官。她的旅行,可謂是一場歷史化漫遊與文學化旅行的互文;而她在小說和電影中又創造了一個個奇異的空間,一個個極具魅惑力的「陷阱」。陳丹燕究竟是如何建構「陷阱」的?如何探索世界的?如何在傳統文字和影像的想像力的衝突中跨越語言的障礙、不同領域的隔閡溝通的?導演周洪波是如何在這藝術的陷阱裡建立自己的理解體系並用影像突破的?本次講座,陳丹燕將與著名導演周洪波一起來到上圖,和大家一起聊聊作品中「陷阱」的魅惑力。
上海|《周易》是一本什麼書:講座暨籤售會1月9日(周六)14:00
地點:黃浦區福州路401號上海古籍書店
主講人:周山(上海社會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周易中心主任、上海周易研究會會長)
《周易》是大經典,儒家的「五經之首」,道家的「三玄之冠」,但坊間卻常常將其當做算命、風水之術,可謂有些偏頗。1月9日下午,上海社會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周易中心主任,上海周易研究會會長周山,將在上海古籍書店舉辦「《周易》是一本什麼書」講座暨籤售會,與讀者交流古人在歷史、政治、國家治理、組織管理等方面的智慧。
上海|《無人生還》小說誦讀分享會1月9日(周六)14:00-16:00
地點:徐匯區長樂路398號朵雲書院·戲劇店
嘉賓:張欣(上海電影譯製廠配音導演、演員)、童歆(上海捕鼠器戲劇工作室創始人、製作人)
首創「孤島」模式的《無人生還》,是「推理女王」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傳世之作,也被認為是歷史上成就最高的推理小說之一,在全球銷量已超過一億冊。1月9日下午,《無人生還》中文版話劇裡瓦格雷夫法官的飾演者張欣、上海捕鼠器戲劇工作室創始人童歆,將來到朵雲書院·戲劇店,與大家共同誦讀小說《無人生還》的精彩篇章,並分享話劇背後的故事。
上海|2021,與自己對話——《小瞬間》新書發布&讀者見面會1月9日(周六)14:00-16:00
地點:閔行區吳中路1588號2-C幢3F亞朵·單向空間
主講人:錢莊(Know Yourself創始人)
朋友圈最近曬出的網易雲年終音樂報告和豆瓣的年終讀書觀影報告,在不斷提醒我們2020年就這麼「噗」的一下過去了……今年過得特別快,冬天也來得格外早。但慶幸的是在今年年底有這麼一本書讓我們獲得了格外的溫暖!心理學平臺KnowYourself創始人錢莊的首本心理隨筆集《小瞬間》的新書主題分享會:2021,與自己對話。
上海|馮至與「外來的養分」1月10日(周日)14:30-16:30
地點:虹口區公平路18號8棟嘉昱大廈一層建投書局
嘉賓:衛茂平(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新穎(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張定浩(評論家)
馮至一生努力繼承和推進新文化先驅們開展的介紹西方文學精華、促進新文學發展的工作,同時自己吸收「外來的養分」,用以豐富和提高自己的創作,其創作、譯作與學術研究互相交融,密不可分。馮至的譯文讓幾代青年看到了深邃悠遠的文學風景,也對中國現代詩歌和德語文學研究產生了深遠影響。1月10日下午,建投書局將聯合世紀文景,邀請到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系教授衛茂平、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張新穎、《上海文化》雜誌社編輯張定浩,和讀者一起聊聊馮至先生與「外來的養分」。
杭州|孫悟空的盜夢空間——《西遊補》新書分享會1月9日(周六)18:30-20:30
地點:拱墅區麗水路58號遠洋樂堤港文化體驗區B201單向空間3F文藝現場
嘉賓:趙紅娟(浙江外國語學院教授)、趙柏田(作家、學者)、張怡微(作家、復旦大學中文系講師)
《西遊補》,是一部與《西遊記》並行,而絲毫不遜色的奇書,不僅被譽為《西遊記》最玄幻瑰奇的續作,而且極大啟發了《紅樓夢》的創作,魯迅、劉半農等名家均對其讚賞有加。《西遊補》以一場大夢為構架,混著神話傳說、歷史故事與憑空離奇的幻想,思想之精刻,文章之富麗而微妙,魄力之雄厚,寄託之深沉,今天讀來亦不絕過時。1月9日晚,浙江外國語學院教授趙紅娟,當代作家、學者趙柏田和復旦大學文學博士、青年作家張怡微做客單向空間,分享與《西遊補》和作者董說有關的那些事兒,看董說如何描繪孫悟空的盜夢空間。
杭州|忘我而無用的專注——《青年翻譯家的肖像》新書分享會1月10日(周日)15:00-17:00
地點:拱墅區麗水路58號遠洋樂堤港文化體驗區B201單向空間3F文藝現場
主講人:包慧怡(作家、譯者、復旦大學英文系副教授)
1月10日下午,復旦大學英文系副教授包慧怡將攜新書《青年翻譯家的肖像》做客單向空間·杭州樂堤港店。作為主講人,包慧怡同時具備學者、詩人和文學譯者等多重身份,她將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通過從中世紀、文藝復興到現當代的眾多詩歌實例,引領大家走進翻譯、改編和創作這三個古老工種之間的靈泊地帶,以及審視在作者、譯者和研究者工作模式的角力拔河中,如何能誕生一種「忘我而無用的專注」,去反哺在勞作中安放的生命。
南京|「我來,我看,我寫」——《燋爨集》新書分享會1月9日(周六)15:00
地點:鼓樓區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嘉賓:施小煒(學者、翻譯家)、陸求實(翻譯家、上海翻譯家協會理事)、欽文(南京大學外語學院教師、譯者)
1月9日下午,翻譯家施小煒將攜新作《燋爨集》來到南京先鋒書店五臺山總店,與另兩位翻譯同行陸求實、欽文一起,聊一聊翻譯、文學與文化,以及旅居他鄉的所見所聞。
成都|「亞洲書店巡禮」交流會1月9日(周六)14:30-16:30
地點:天府新區天府大道南一段918號麓湖生態城藝展中心尋麓書館
嘉賓:王小貝(破風文化創始人)、好攝女(書攝文化創始人)
2021年,尋麓書館推出「駐館主理人」計劃第一期——亞洲書店巡禮系列活動,由破風文化創始人王小貝發起,並邀請書攝文化創始人「好攝女」,與讀者共同分享去過的書店、見過的書店人以及動人的書店故事。1月9日下午,嘉賓好攝女將跟讀者聊聊她最愛的大陸十個城市的書店。
西安|長安為什麼吸引你——關於長安的地理、歷史和文化1月9日(周六)15:00-17:00
地點:碑林區長安北路261號西安SKP購物中心9樓活動區SKP RENDEZ-VOUS
主講人:朱鴻(散文作家、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中國對世界的影響最早是從長安傳播的。長安文化弘孔子之仁義,取老子之清靜,融釋迦牟尼之慈悲,合乎大道,一直是中國文化的主流和正宗。它的開放性和寬容性,讓天下人景仰。1月9日,我們邀請到散文作家、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朱鴻老師攜其著作長安書系做客西安SKP RENDEZ-VOUS,帶你翻閱長安文化的每一頁。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