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亮萬千鄉村孩子的人生夢想 特崗教師的奉獻與堅守

2020-12-10 教育信息速報

圖①:邵本娟與學生們在一起。資料照片 圖②:倪山清在指導學生。資料照片 圖③:河北省滄州市孟村回族自治縣肖莊子完全小學,特崗教師翟小飛給孩子們上體育課。新華社記者王民攝 數據來源:教育部 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簡稱「特崗計劃」)始於2006年,每年公開招考選聘數萬名高校畢業生到中西部貧困縣農村學校任教。

15年來,「特崗計劃」共為中西部地區22個省份1000多個縣的3萬多所鄉村學校和教學點補充95萬名中小學教師。通過「特崗計劃」直接或間接補充的教師,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數量最多、學歷最高、待遇保障最為齊全的新一代鄉村教師。

近百萬特崗教師同廣大鄉村教師一起,在脫貧攻堅主戰場上,用愛心和智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點亮萬千鄉村孩子的人生夢想。他們堅守在最邊遠、最貧困、最艱苦的地區,為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感覺有做不完的事,唱不完的歌」

講述人:海南省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紅毛希望小學??王楊穎

我的爺爺是老師,伯伯是老師,爸爸也是老師。當老師,一直都是我的夢想。2018年,我參加「特崗計劃」,到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紅毛希望小學任教。

來到學校,我很驚喜:教室裡有先進的多媒體設備,操場有塑膠跑道,還有正在建的遊泳池。一切仿佛都在和我說,老師,就等你來了!

學校有440名學生,在我來之前只有一名音樂教師。我想為鄉村孩子組建一支合唱隊。我發現,孩子們學歌時熱情滿滿,課堂氛圍好到不行,但到了展示時,小嘴好像貼了封條,鼓勵了半天愣是沒聲響。我調整教學方式,從單人改為小組表演,還設計模仿動物叫聲的發聲訓練,同學們十分喜歡。

傍晚,我和孩子們走在回家的小路上,哼著《斑鳩歌》,與夕陽為伴,與飛鳥共舞。這是我給孩子們選的歌,我希望孩子們都像快樂的小斑鳩。

記得去縣城比賽那天,同學們緊張又興奮。我看著他們一個個精神高度集中、眉目間透著認真的表情,不禁也樂了。後來,縣裡舉辦鼓號隊活動,孩子們又急匆匆跑來報名,「王老師!我們一定能把號子吹亮,把鼓敲響!」看著他們快樂的笑臉,我覺得小小金子已經開始閃閃發光。

在瓊中生活了兩年,我很喜歡這裡。和孩子們在一起,感覺有做不完的事,唱不完的歌。學校旁有一條清澈的小河,每天譁啦啦地流著。我想,孩子們就像一條條小河。而我願意守在岸邊,望著他們奔向遠方。

「懷揣自信和夢想,走向美好的明天」

講述人:雲南省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普拉底鄉臘早小學??邵本娟

2017年,我加入「特崗計劃」,現在在雲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普拉底鄉普拉底中心學校下面的教學點臘早村臘早小學任教。

剛來學校的那個周末,我去家訪。學生小春帶我進山,從早上7點走到下午1點才到家,足足走了6個小時。停下來一看,白雲就在身邊,似乎一伸手就碰得到。

小春的奶奶看到我們很高興。她說,小春父母外出打工了,她很想到學校看孫子,但路太遠,希望老師多照顧孩子。奶奶說著傈僳語,小春給我翻譯。我一個勁地說,奶奶您放心,我一定會對學生好的!

那天,我邀請小春和奶奶走到屋外,給他們拍合影。老人家特地打開箱子,換上一件帶花的衣服。看到合影,奶奶流淚了,說老師有心,自己以前從來沒有和孫兒拍過照片。

下山時,看到大山裡的風景很美,我在心裡說,自己要為山裡孩子做的事情還很多。

後來,我經常去家訪。山高路險,山體滑坡塌方時有發生。一次次跋山涉水中,我把全班25個孩子的家全部訪遍。

家訪時,我發現小花用木炭在牆上畫畫,沒有水彩筆,木炭也能勾勒出最美的線條。在小普家,我發現他把竹筐掛在小樹上當球籃,他長大後想成為運動員。那一刻,我知道,大山裡的孩子,都有很美的夢想,都希望有多彩的童年。

我有一個樸素的願望:希望孩子們從大山出發,懷揣自信和夢想,走向美好的明天。

「為更多鄉村孩子鋪路搭橋」

講述人: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五龍小學??倪山清

我在農村長大,小時候家裡窮,常和父母上山挖草藥,一走就是5個小時的山路。遇到大雨,路被衝垮,還要臨時鋪路搭橋。在我的記憶裡,經常要走好長好長的木橋,下面是湍急的河水。小時候的我無數次地想,如果路能夠開闊一些、牢固一些,該有多好!

2014年,我大學畢業,聽說有「特崗計劃」,毫不猶豫地報了名。我希望為更多鄉村孩子鋪路搭橋——人生的路、成長的橋。

我擔任班主任,班上29個孩子,有20個是留守兒童,還有幾個孩子是單親家庭。我對自己說,要把每個孩子放在心中,關心每一個孩子。

10歲的小俊總愛哭,性格內向,總是一個人蹲在地上玩。家訪中,我得知小俊父母離異,他一直跟著60多歲的奶奶生活。

我想,心病還要良藥醫。師者仁心,要對症下藥。我有意識地找機會陪他數螞蟻,見他對昆蟲感興趣,我還跟他講我在山裡挖草藥的故事。我們一起散步,一塊踢球,他的奶奶生日時,我們給奶奶做了一碗麵條。那天,小俊終於敞開心扉,願意和我交流了。

前不久,因為參加特崗教師報告會,我第一次走出四川。飛機飛翔在祖國的藍天,我聽著飛機轟鳴,看著窗外風景,心想,我要帶更多孩子走出大山,讓他們的夢想起航。

「有了舞臺,學生們就能閃閃發光」

講述人:湖北省恩施市新塘鄉雙河初級中學??吳豔鋒

2007年,從三峽大學畢業後,我來到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龍鳳鎮龍馬村龍馬初級中學任教。

剛上講臺,我很緊張,沒想到,學生也很緊張。山裡娃不自信,不敢回答老師的提問,無論怎麼啟發,只是滿臉通紅,一聲不吭。那一刻,我下定決心,不僅要教他們知識,還要幫助孩子們變得自信、開朗。

我和其他老師就地取材,舉辦釣魚大賽,組織師生馬拉松比賽,開展寢室美化大賽,力爭讓每個孩子都登上舞臺。

這些年,一批批鄉村孩子從這裡出發,進入清華、浙大等高校,走向更廣闊的舞臺,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疫情防控期間,昔日學生們的表現讓我倍感欣慰。學生黎萍在武漢工作,她把同學們募集的蔬菜送到武漢市民手上。讀書時的她,性格靦腆內向,在我的鼓勵下,她用自己的努力獲得一張又一張獎狀,鋪滿家裡的整面牆,後來順利考入華中師範大學。

學生唐杉如今是一名教師,疫情防控期間,她的網課特別受歡迎。然而,初中時,她還是一個羞怯的孩子。我鼓勵她參加手抄報比賽,她拿了一等獎,也有了自己的舞臺。前年,大學畢業的她也選擇了回到鄉村。

今年7月,我調任到新塘鄉雙河初級中學,擔任校長。回想這些年走過的路,我感到非常充實。鄉村給我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舞臺,而我也努力給學生們提供舞臺。我相信,有了舞臺,學生們就能閃閃發光。

「這兒是你們的家,也是老師的家」

講述人:河南省濮陽縣徐鎮鎮昆吾社區小學??楊承

2009年,我來到河南省濮陽縣徐鎮鎮六市小學,成為河南省首批特崗教師。

當時,老校長騎摩託車把我接進村子。六市小學只有4名老師,在我來之前,最年輕的老師已經53歲了。

那天剛下了雨,教室裡滿是水,溼漉漉的,光線也不足。可是,當我看到孩子們明亮的眼睛,內心湧起一股力量。一間電教室就是我的家,白天拉開桌子是辦公室,晚上拼起來做床板。條件確實艱苦,可我感覺到,這裡需要我,孩子們需要我,離不開我。

記得有一年,我去縣城開會。傍晚坐唯一的一班中巴回學校,天黑了,順著燈光一看,幾個孩子還打著傘站在那裡等我。孩子們哭著說:「老師,我們還以為你不回來了。」我說,這兒是你們的家,也是老師的家!

還有一年,校長通知要把我調到另一所學校。學生小寧的爺爺開口就說:「楊老師,您要是嫌我們這裡條件差,我們每家拿一些磚,給您蓋一間新屋子!」看著學生和家長們熱切的目光,我下定決心,留下,不走了!

隨著黃河灘區移民搬遷,2011年,我帶著52個孩子,一個都不少地來到前範寨小學。2015年,我們又來到安置區昆吾社區小學,孩子們的學業順利銜接。這些年,學生從40多名發展到1500多名,一批批特崗教師也為學校注入新鮮血液。這裡,有教育的進步,有明天的希望。

在母親河之濱,我願意把自己的青春融入黃河,做黃河裡的一朵浪花。(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趙婀娜 吳月)

一審:簡薏曄

二審:何秋怡

三審:馬仲星 張天明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特崗教師的奉獻與堅守
    15年來,「特崗計劃」共為中西部地區22個省份1000多個縣的3萬多所鄉村學校和教學點補充95萬名中小學教師。通過「特崗計劃」直接或間接補充的教師,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數量最多、學歷最高、待遇保障最為齊全的新一代鄉村教師。近百萬特崗教師同廣大鄉村教師一起,在脫貧攻堅主戰場上,用愛心和智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點亮萬千鄉村孩子的人生夢想。
  • 「十三五」以來我國教師隊伍建設成就斐然
    促發展——教好書、育好人,教師隊伍素質大幅提升2020年金秋,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的事跡,溫暖了許多人、感動了許多人:雲南省麗江市華坪女子高中教師張桂梅為山區孩子帶去光和熱,她說,「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四川省瀘州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肖敏堅守特殊教育領域24年,用支持、欣賞、包容的態度幫助
  • 《我和我的家鄉》範老師:鄉村教師堅守與離開,黑白畫裡的夢想
    一代一代的支教老師,一代一代的鄉村教師,承受了太多,付出了太多,但得到的太少。鄉村教師的堅守還是離開一直是個沉重的話題。就離最感人的範老師,不也是最後離開了村莊,離開了孩子們,去了國外。我們要振興鄉村,首先要振興鄉村教育,現在鄉村在空心化、鄉村教育在空心化,鄉村教師是振興鄉村教育,進而振興鄉村的中堅力量。顯然一個範老師不夠,我們要抓的是一支隊伍,一支優秀的鄉村教師隊伍。
  • 金沙教師:心懷夢想付諸行動做實鄉村教育
    2016年,開始任教清池小學的陳麗,在清池這片熱土默默耕耘,付出真心,懷著夢想,只心向前。寒來暑往,留下太多的匆匆腳步及青春歲月,淚水、汗水、笑聲、磨礪、成長,匯成她人生的奮鬥曲。陳麗帶著夢想走在教育路上,充滿激情促進師生發展,付諸行動做實鄉村教育。因從小在鄉村環境下成長,接受的是鄉村教育,見證了不少同學的中途輟學,還很小的陳麗,就立志要成為一名能夠引導學生認知事物辨別是非這樣的老師。高中畢業後,陳麗以優秀成績考上貴州醫科大學外國語學院。學成後來到離家不遠的清池小學任教。
  • 宿遷市洋河新區鄉村教師王維超:堅守鄉村教育36年
    宿遷網訊  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耕耘……他是54歲的鄉村教師王維超,是「宿遷市最美教師」之一。在宿遷市洋河新區鄉村中學的崗位上,他堅守了36年,用無私奉獻、默默付出,守護著鄉村教育,照亮了孩子們的讀書路。18歲那年,王維超得知泗陽縣招聘鄉村代課老師,就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應聘了,如願以償成為桃果源中學一名數學老師。
  • 鄉村教師白樹德堅守山區40餘載 讓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
    1987年,白樹德被調到離左家村3公裡外的南陽勝學校擔任教導主任,兩年後轉為公辦教師。在上下班途中,每當遇到下大雨,他總會護送五六個孩子蹚過兩條河道。到了冬天,天黑得早,他還要護送孩子們經過一片亂墳崗,直到孩子們安全回家。2003年,白樹德擔任左家學校校長。
  • 2020年馬雲鄉村教師計劃提名教師|顧亞:做夢想的傳遞人
    他叫顧亞,本是貴州省六盤水市盤州市淤泥鄉伽米村走出來的苦孩子。13歲那年,他第一次摸到從浙江返回的二舅帶回來的吉他,從此種下音樂夢。顧亞曾給自己設定過夢想:要麼當音樂人,要麼當老師。但他怎麼樣沒想到,在他29歲這一年,他的人生軌跡被重新塑造。
  • 特崗備考必看!教育心理學的作用和研究方法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特崗教師招聘考試中常考的教育心理學的作用和研究方法! 一、教育心理學的作用 1.幫助教師準確地了解問題。一方面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另一方面有助於教師對教育現象形成新的科學認識。 2.為實際教學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
  • 她點亮的不僅是山村女孩的命運_中國婦女報<20201214期>第1版:要聞
    「張桂梅校長選擇在貧困山區實現人生夢想,用拳拳『愛子』之心溫暖近千名女生,把初心使命和理想信念化作奉獻一生的實際行動深深打動和感染著我。」陝西漢中市漢臺區西關小學副校長張莉表示,要不斷提升素質教育水平,在普通的教學崗位上恪盡職守、執著追求,做無愧於時代的人民教師。在教育扶貧路上播種希望的時代「園丁」「『俯首甘為孺子牛』是張桂梅校長的寫照。」
  • 女界熱議張桂梅:她點亮的不僅是山村女孩的命運⋯⋯
    在重慶市江北區江北嘴實驗學校校長吳陽眼裡,張桂梅以實際行動踐行了「四有」好老師,她是一束幫助大山女孩改變人生的希望之光,一束託起無數家庭和學生「知識改變命運」的夢想之光。「真正有力量的教育是心靈點燃心靈,生命溫暖生命。」
  • 2016河南最美教師背後的故事 感動無所不在
    孫克會,男,58歲,洛陽市汝陽縣王坪鄉孤石小學教師  命運造就缺憾,你用不屈笑迎挑戰。孤拐撐起人生,你用信念為山村教育畫圓。四十年的堅守,你繼承了山的剛毅。你的身影,比那高山更巍峨。你是山之嬌子,最美教師孫克會。
  • 提升農村教育質量:「特崗計劃」實施十五年
    開展「美麗鄉村教師」「鄉村好教師」等評選活動,在特崗教師中樹典型、立標杆,發揮示範帶頭作用。建立後備幹部培養體系,把業務能力強,熱心農村教育事業的特崗教師作為後備幹部培養對象,為教改教研活動中有突出貢獻的特崗教師創造破格晉升機會。  增設地方特崗,擴充教師配備。
  • 河南理工大學:「春蕾」攜手「燭光」給鄉村孩子插上夢想的翅膀
    為點亮鄉村孩子的人生夢想,激發他們探索科學的熱情,河南理工大學資產公司、民盟河南理工大學基層委員會積極實施「愛心暖冬工程」,用愛心、誠心、耐心、細心、真心,讓他們的生活更有溫度、幸福更有質感。此外,針對貧困孩子對知識的渴求和未來的嚮往,河南理工大學「春蕾」志願服務隊還實施了「暖心教育」計劃,開啟「與夢想同在,與幸福同行」輔導課,提供心理諮詢、學習輔導,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努力讓他們健康、快樂地生活、成長。
  • 致敬《好人365》中的好老師 堅守三尺講臺書寫育人夢想
    塞爾山·加汗:一個都不能少 鄉村教師22年不讓一個農牧區孩子失學   「這個綠葉的夢想把我從死亡邊緣拉回來了。」從此,他的床邊多了一副拐杖,一堆書。「張海迪《生命的追問》裡說,即使翅膀折了,心也要飛翔。」    如今,這名被大家稱之為「雙拐老師」的曾維奮確實飛起來了,而且還帶著鄉村孩子們的夢想一起飛!詳細
  • 阜陽市潁東區冉廟鄉中心學校:讓鄉村孩子樂享家門口的多彩教育
    學校圍繞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目標,始終堅持立德樹人,堅守「以人為本,關愛生命;讓學生快樂,讓教師幸福,讓群眾滿意」的辦學理念,著力培養「會做人,能勵志,善學習,有特長」的學生,師生臉上洋溢著文明、向上、陽光、自信的朝氣。校長李佔強希望每一位冉廟教育人用心、用情、用智堅守在熱愛的教育事業上,勇做師德表率,擔當育人使命,託舉鄉村教育希望。
  • 甘為人梯,休寧一位教師堅守大山34年
    從起初村小的小學教師、夜校「掃盲班」的成年教師到現在的幼兒教師,34年來,吳國安不斷轉換身份但始終紮根鄉村,行走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回望過去 責任與苦難並存1986年,從師專畢業後的吳國安被分配到黃山市休寧縣山鬥鄉下面的村小任教,「有一人一校的、還有三四個老師一個學校的。」
  • 麥當勞2020點亮夢想再升級!讓孩子做探月工程的參與者
    7月2日,麥當勞攜手中國探月舉辦了戰略雲發布儀式,公布了雙方的戰略合作計劃,打造2020年度的"點亮夢想"活動。7月2日,麥當勞攜手中國探月舉辦了戰略雲發布儀式,公布了雙方的戰略合作計劃。雙方將共同打造2020年度的"點亮夢想"活動,為孩子的夢想插上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