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少女反覆發熱,以為是普通發燒,沒想到竟這種隱匿致命的疾病

2020-12-22 瀟湘名醫

看似普通的發燒,不少人會選擇在家觀察,吃些退燒藥貼上退熱貼以待自愈,實在難受才會到醫院就診求醫。

然而不僅僅是常見的扁桃體炎、急性腸胃炎會引發發熱症狀一種隱匿卻又致命的疾病——感染性心內膜炎

早期同樣是以發熱為主要症狀

此時儘早就醫排查是拯救生命的關鍵

醫院心外科主任張曉慎指出,今年以來,醫院收治的感染性心內膜炎與去年同期相比數量翻番,免疫力低下、有基礎性心臟病、個人衛生較差的人群出現原因不明的反覆發熱,一定要提高警惕及時求醫。

三次「反覆」方就醫

心臟瓣膜已被嚴重侵蝕

年僅20歲的花季少女小華(化名)在5個月前出現了一次反覆咳嗽、咳痰,但在當地醫院經過對症處理後有所好轉,她也就不放在心上。然而1個月前,她突然出現反覆發熱,自行服用退燒藥也沒有絲毫好轉,甚至體溫最高達到了40℃!隨後,持續5日的反覆頭痛也讓她痛不欲生,她終於重視起了自己的病情,求醫來到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在該院急診檢查顯示,她的頭顱蛛網膜下腔出血,心臟超聲提示左心房有大量贅生物,二尖瓣腱索斷裂、重度返流!

CT提示患者的頭顱蛛網膜下腔出血

「這樣的病情已經嚴重威脅生命,贅生物一旦脫落,極易發生全身多處血管栓塞,尤其是腦梗塞!」 廣東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外科主任張曉慎指出,這是感染性心內膜炎的典型表現,這種高危疾病死亡率和併發症發生率都不低,不及時就醫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會極大增加治療難度,治療效果也會打折扣。果不其然,小華經過急診解除栓塞假性動脈瘤並施以積極的抗感染後仍出現發熱,並出現二尖瓣返流的加重。於是張曉慎團隊再次進行了亞急診手術,手術在腔鏡下進行,清除被細菌侵蝕的瓣膜及心臟內菌落形成的贅生物。手術過程順利,不過,術後仍需予以足量、長程的抗生素治療。

無獨有偶,54歲的老趙(化名)也是因發熱檢查發現了心臟瓣膜問題,輾轉求醫到了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檢查發現,他的主動脈瓣重度狹窄合併重度的返流,入院後出現明顯的氣促,端坐呼吸,聽診也發現雜音的變化,考慮為急性心力衰竭,不手術就會危及生命。張曉慎團隊馬上進行急診手術,發現細菌對心臟的侵蝕嚴重,手術清除膿腫以及鈣化並換了瓣膜。「手術過程雖然艱難,但是總體比較順利。術後老趙在正規的抗感染治療下,順利康復。」 張曉慎說。

什麼是感染性心內膜炎

感染性心內膜炎:指因細菌、真菌和其它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體、衣原體、螺旋體等)直接感染而產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內膜的炎症。發病率較低,僅為千分之一,然而1年死亡率近30%,令人談之色變。典型臨床表現:發熱,心臟雜音,貧血,栓塞、鎖骨以上皮膚、口腔黏膜出血,脾腫大和血培養陽性等。哪些是感染性心內膜炎的高危人群?心臟瓣膜置換術患者既往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先天性心臟病患者

這種病正逐漸年輕化

不明原因持續高燒需警惕

事實上,臨床越來越多心內膜感染個案,而且與國外老年患者多不同,國內20~40歲的年輕患者越來越多。此外,要特別提醒的是,爛牙、反覆牙周炎、手腳損傷後化膿、產道感染等等,都可造成菌血症,引發心臟感染,尤其是本身心臟有問題的患者要更加警惕。一旦出現不明原因發熱,頑固、反覆高燒39℃甚至40℃,持續較長時間比如一周左右,不能輕易當成普通感冒發燒,建議要到大醫院專科就診,做心臟彩超、血培養等檢查,排除心臟內膜感染。如能早期發現心內膜炎,早期進行強力抗生素治療,瓣膜能修補而不換的機會大很多,患者術後的生活質量也高得多。

做好這三點

可以有效預防感染性心內膜炎

拒絕透支身體。熬夜、過度疲勞都會讓身體免疫力持續下降。在生活上應做到勞逸結合、適當運動。及早治療原發病。門診上遇到不少有明顯不適且有明確心臟疾病的病人,因顧慮而拒絕手術,最後不但不適逐漸加重,而且繼而發生感染性心內膜炎,面臨更大的風險。如果出現反覆發熱,及早到擁有心臟中心(包括心臟內科和心臟外科)的大型三甲醫院就診,及早排除感染性心內膜炎。

來源:浙江在線健康網綜合廣州日報、邵逸夫醫院

【來源:錢江視頻】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女子反覆發熱以為是普通發燒,沒想到竟是……這幾類人容易被它盯上
    看似普通的發燒,不少人會選擇在家觀察,吃些退燒藥貼上退熱貼以待自愈,實在難受才會到醫院就診求醫。然而不僅僅是常見的扁桃體炎、急性腸胃炎會引發發熱症狀一種隱匿卻又致命的疾病——感染性心內膜炎早期同樣是以發熱為主要症狀此時儘早就醫排查
  • 反覆發燒數月,江西大姐以為自己得新冠,沒想到這種致病菌每個人都有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王蕊 胡梟峰現在,你要是說發燒了,對不起,請你先離我遠一點,戴上口罩,趕緊去醫院發熱門診。這一年,我們重新認識了「發燒發熱」,實際上,在臨床醫生眼中,發燒發熱從來都不是小問題。有時候,它背後甚至藏著「致命」風險,江西楊女士(化名)的遭遇就很驚險。反覆發燒數月,她得了什麼病?
  • 杭州3歲女孩心跳每分鐘240次!家長以為是普通感冒,沒想到查出這種病
    電話裡提到的小患兒名叫樂樂,剛從醫院兒科門診轉過來,陪同的父母告訴醫護,女兒前一天突然發燒了,一整天都無精打採、食欲不振。這天早上起來又接連吐了三次,他們以為是「胃腸型感冒」,就抱著孩子到醫院看看。沒想到,這場看似普通的感冒,竟已威脅到了孩子的生命。
  • 不明原因反覆發熱 千萬警惕這種病!
    如果不明原因地反覆發熱,您會想到什麼?感冒?肺炎?很少有人會想到是心臟出了問題!  一位20歲的花季少女,5個月前反覆咳嗽咳痰,在當地醫院對症處理後有所好轉,1個月前出現反覆的發熱,體溫最高40℃,入院5天前反覆的頭痛,自己服用藥物無法改善,到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急診CT提示頭顱蛛網膜下腔出血,心臟超聲提示左房大量贅生物,二尖瓣的腱索斷裂,二尖瓣重度返流。經積極的抗感染治療後,仍出現發熱,並出現二尖瓣返流的加重,不得已再次進行了亞急診的手術。
  • 姑娘吃飯磕碎牙,之後反覆發熱!醫生提醒:嚴重可致死
    今年21歲的福建漳州姑娘小昭 怎麼也沒想到 吃飯時磕掉的一小塊牙齒碎片 竟然引發了心內膜嚴重感染!
  • 女子反覆發燒治不好 竟是恙蟲病惹的禍
    今天,記者從醫院獲悉,一女子反覆發燒,後來醫生經診斷,發現原來患上了恙蟲病。近年,佛山屢有恙蟲叮咬被致人死亡的案例。醫生提醒,恙蟲病首發症狀是高熱,容易被當做感冒醫,如果反覆發燒就要注意檢查身體有沒有恙蟲病特有的焦痂,以免延誤治療。
  • 反覆發熱 原來是「大腸桿菌」在作怪
    60多歲的張大爺,平時身體不錯,可是近一個月來總是反覆發熱,最高溫在39°C以上,發熱前還渾身打冷顫。生病以後,張大爺曾多次到當地鄉醫院、縣醫院診治,也用過不少藥,但療效甚微。王靈菊主任告訴他,這種細菌叫做「大腸桿菌」,引起的這種病叫「血流感染」,也稱為「敗血症」,但是這種一周發熱一次的「血流感染」相對少見。在王靈菊主任指導下,經過對症用藥,張大爺的病情很快得以治癒,十天後就順利出院。「我今後再也不害怕過周三了!」張大爺高興地說。
  • 六旬男子痛了三天以為是感冒,沒想到是這種病
    60多歲的周大伯(化名)喉嚨痛了三四天,家人都以為是感冒了,直到上周二傍晚,他頭昏乏力,人變得迷糊,被緊急送到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結果一測體溫,最高溫到了39.7℃,已經出現了器官功能損傷表現。這是怎麼了?
  • 皮膚瘀點發燒,他以為只是普通感冒,卻是血液病!第5000例幹細胞臨床...
    18歲,正是一個追逐青春、追逐夢想的年紀。剛剛踏入大學校園的18歲男孩小池(化名)和所有同齡人一樣,對未來的生活與工作充滿了憧憬。然而這一切都被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病所改變。今年9月18日,因皮膚出現淤點淤斑並伴有發熱症狀,小池去鹽城市人民醫院看診。
  • 反覆發燒、忽冷忽熱?這2種情況,可得引起重視
    發燒也就是患者出現了體溫上升的現象,在臨床上出現發燒症狀一般是出現了某些感染性的疾病,當然也有可能是非感染性的疾病而造成的。造成發燒的原因是有很多的發燒只能算是一種症狀,而並不是某種疾病,但發燒必須重視起來,如果持續高燒就要及時就醫。發燒忽冷忽熱怎麼回事?
  • 一歲寶寶反覆發燒——這是什麼原因
    11個月寶寶反覆發燒是幼兒急疹嗎1、11個月寶寶反覆發燒可能是幼兒急,這需要家長動態觀察寶寶的情況。2、幼兒急疹的典型特徵是持續高熱3-5天,然後會熱退疹出。一般是人皰疹病毒6型引起的寶寶發疹性的熱病,好發於6-18個月的嬰兒身上。
  • 媽媽們夏季難題,為什麼孩子總是反覆發燒,答案來了!
    夏季持續的高溫,總是讓很多人難受,甚者患病,尤其是兒童,有的家長發現寶寶一到夏季就反覆發熱,而且氣溫越高體溫越高,服用退熱藥也無法降溫。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下屬的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所(NHGRI)的研究人員發現了可能反覆發作的非傳染性發燒和瘡痛的可能線索,這些發燒和痛症僅影響兒童。該症候群涉及幾種基因,稱為PFAPA症候群(周期性發燒,口瘡,口炎,咽炎,腺炎),可能導致新的治療方法。患有PFAPA症候群的兒童會反覆發燒,疼痛的潰瘍瘡,喉嚨痛和淋巴結髮炎。
  • 青島78歲老人反覆發燒8天還出現心梗,竟和寵物狗有關
    半島全媒體記者 齊娟 通訊員 馮萍近日,青島78歲老人高大爺(化名)反覆發燒8天急壞家裡所有人。他肌肉關節酸痛、腹部不適、食慾減退,吃藥也只能暫時控制體溫,元兇到底是誰呢?老人發熱8天,引發心梗10月中旬的夜裡,78歲的高大爺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急診科。按照新冠疫情防控措施進行預檢分診和流行病學史調查後,醫生董美珍接診了一家人。
  • 那些「紅髮」少女,原本以為只是個普通的告別,卻沒想到是永遠
    動漫中那些「紅髮」少女,原本以為她給我們的只是個普通的告別,卻沒想到這一「告別」就是永遠!說到什麼顏色讓我最為印象深刻的話,部長第一個會想到「紅色」,火焰般的熱情總是可以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體驗。而我們今天的主題就是來金額大家聊一聊二次元中那些紅髮少女們!
  • 反覆高燒以為扁桃體發炎 罪魁禍首竟是這種病毒
    反覆高燒,咽拭子也是陽性,以為只是普通感冒了,誰會想到還是病毒感染呢?近日,年輕的大學生畢業生小樂(化名)高燒不退,並伴有咽痛、扁桃體腫大,本以為是簡單的化膿性扁挑體炎,卻沒想到是 EB 病毒惹的禍。在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治療下,小樂順利退燒,康復出院。
  • 廈門兩孩子反覆發熱超6天,父母不敢送醫!結果...
    近日,廈門市兒童醫院連續收治兩名反覆發熱患兒。據了解,這兩名患兒反覆發熱超過6天,一個感染較厲害,全身腫脹,起疹子;另一個呼吸急促,口周稍發青,肺炎較重。
  • 孩子反覆發熱,是多少家長的惡夢?
    小夥伴們大家好,都來閒聊三分鐘,有事沒事當放鬆,八觀姐今天跟大家聊一聊很多家長記憶裡堪稱惡夢般存在的——孩子反覆發熱。前不久有位8歲的孩子家長在我們的公益熱線上求助,說她家孩子反覆性發熱已經差不多一個月了,同時伴隨自汗、盜汗,每天晚上十一點左右症狀加重,平時還愛流口水,吃飯不太好,舌苔還比較白膩。圍繞這一話題,大家很熱情,線上展開了積極的討論,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歸納起來給大家分享一下。
  • 寶寶反覆發燒怎麼辦 不同原因不同對策
    由於寶寶出生後,身體各項機能都處於快速完善過程中,這時一旦受到感染,就很容易出現發燒等應激性反應,所以在兒科疾病中,也較為常見。但如果寶寶反覆發燒,特別是一吃退燒藥就退燒,停藥又發燒的情況,會讓家長們格外擔心,害怕一系列併發症出現。那寶寶反覆發燒怎麼處理呢?
  • 反覆發熱1年多,家長都絕望了,看醫生如何揪出真兇
    這個患兒先後做過染色體、微陣列等檢查都沒找到病因,那麼,染色體基因檢查如何選擇?一、發熱查因如何鑑別診斷?二、本病例為何考慮為中樞性發熱?如何治療?病例中,患兒呼吸系統疾病好轉後仍反覆發熱,發熱時間長達一年餘,應考慮非感染性發熱可能性更大。那麼我們這個病例中發熱有什麼特點呢?
  • 疫情期間,身體發熱但不發燒,是怎麼回事?看醫生如何解讀發熱
    新冠疫情期間,很多人出現過這樣的現象:身體感覺發熱,測體溫卻是正常的,醫生說沒有發燒。對這種情況,有兩種觀點值得注意:一種觀點認為,發熱應該以患者的自我感覺為主;另外一種觀點認為,發熱應以體溫檢測為準。這兩種觀點其實都不夠全面。判斷一個人有沒有發燒,固然應以體溫為主,但也要考慮到患者的自我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