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公共運輸工具的「最後一公裡」是城市居民出行採用公共運輸出行的主要障礙,也是建設綠色城市、低碳城市過程中面臨的主要挑戰。
社會千奇百態,調侃不要見外!
我是平凡的執筆人——醬哥
網際網路共享經濟的發展,共享單車的責任是給廣大市民提供便利之行,對商家而言是一種分時租賃模式,也是一種新型綠色環保共享經濟。然而近幾個月來,有網友指責哈羅共享單車有點「翻車」的意思。
正文
共享單車的出現對城市建設和市民都有利有弊,剛出來不久就出現了不少問題,比如說亂停亂放問題,影響了市容市貌,阻礙交通秩序,另外一方面共享單車成了共享廣告車,車身到處出現「牛皮癬」廣告。
而近日,有網友直言吐槽哈羅共享單車反人類設計,聲稱在騎行過程中差點出車禍,具體情況是這樣的,原來哈羅單車超出服務區兩公裡才提醒外加斷電,以及反人類設計的腳踏板,在騎行階段超出服務範圍斷電真的很不安全,小A騎著哈羅單車超過了範圍,在斑馬線等紅綠燈,結果綠燈亮了,車子卻開不動了,讓他很意外車子明明有電,怎麼走不動了,後面的車子看到綠燈通行直接撞了上來,這讓小A有點小追尾,幸好不是很嚴重,不過安全問題依然要放在第一位。
網友吐槽泉州哈羅共享單車不僅僅是超出服務範圍斷電的設計,而且外加霸王條款,有指責故障車輛要求退款卻沒有成功過,停車點減少,騎行範圍也比以前小很多,找不到停車點就扣30,根本划不來,再也不是兩年前的小藍了。
醬哥觀點
共享單車作為一種交通工具,為的就是給市民提供便利,而不是給市民增添麻煩,超出服務範圍斷電,這不是讓人再把車用手推到原地?
我是平凡的執筆人——醬哥醉說社會
喜歡小編的文章記得關注我~~~
倡導社會正能量,為小編點讚!
(備註:素材圖片來源網絡,如造成侵權問題,請於30日內聯繫作者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