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起風了》很唯美?別被電影騙了,零式戰機的真相很殘暴

2021-01-08 騰訊網

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

作者:毅品文團隊水牛,無授權禁轉!

2013年,宮崎駿的一部《起風了》動畫片上映。這部影片收割了無數粉絲,宮崎駿本人是一個左派作者,他在作品中迴避了戰爭的正面鏡頭。主人公堀越二郎在電影中表現得十分無辜,變成一個單純的科研工作者、一個愛好飛行器的設計師。影片還加入了男女愛情因素,並把畫面變得十分唯美,而另一個隱形主角「零式」戰鬥機僅僅只是側面反映一部分戰爭鏡頭。關於零式戰機和男主角的真人真事一點都不像《起風了》那麼美好,甚至十分殘暴。

(設計師堀越二郎和96式艦載戰鬥機)

1934年2月初,日本軍方要求航空工業部門設計一種時速在352公裡以上,能在6分30秒是時間內爬升到5千米高度的戰鬥機。三菱公司和中島公司參加了競爭,次年三菱公司的方案中標。1936年這種小型戰鬥機開始生產,被命名為96式艦載戰鬥機。這就是動畫《起風了》中堀越二郎第一次研製的那個戰鬥機型號。

(動畫中的96式原型殘骸)

下面的故事,喜歡動畫片的小朋友就不可能在電影中看見了。1937年9月19日,12架96式戰鬥機加入侵華戰爭,它們掩護偷襲南京的第2聯合航空隊與中國空軍的21架戰機發生空戰。之後這架飛機就廣泛使用在中國戰場,殺害了不少中國同胞的生命。

(零戰21型)

小日本的海軍對96式戰鬥機的性能十分滿意。所以在1937年5月19日,有拋出一個議案:希望能設計出一種時速超過500公裡,航程達到3千公裡,能在3分30秒內爬升到3千米高度,空戰性能要優於96式,並裝有20毫米機炮2門、7.7毫米機槍兩挺和攜帶兩枚60公斤炸彈的「萬能戰鬥機」。海軍邀請了中島飛機公司和三菱公司參加了這個設計招標。中島公司的人謹慎地審核了目標計劃後,一口拒絕了海軍,退出了競爭。因為按照中島飛機公司職員的話說:「海軍的人發神經病!提出這種要求的人腦袋是否正常?!」

三菱公司的設計師可沒有生病,但是工作態度很瘋狂。他們在34歲的堀越二郎領導下,組成了一個平均年齡只有24歲的29人隊伍。新飛機是在96式戰鬥機的基礎上設計。他們採用了許多大膽的措施來減輕飛機重量。鉚釘從3.5毫米縮小至3毫米,不需要鉚的地方一律不鉚;飛機構件上鑽出大量小孔;使用最新的日本技術「住友金屬」,材料強度是抗拉強度60-66千克/平方毫米,這樣就可以減少截面尺寸作為主桁梁,讓它更輕。

(零戰32型示意圖,因為修改機翼,被盟軍誤認為是一種全新的飛機)

另一個瘋狂舉動就是眾所周知:取消飛行員防護,不安裝防護鋼板,也不用自封閉油箱。這個舉動只有野蠻的軍國主義政權才幹得出來。所以不用說什麼堀越二郎無辜,他在設計這種飛機時完全清楚這種戰機是為了以後的慘烈戰爭服務,軍隊的苛刻指標要求預示了今後的不太平的日子。

(戰爭結束以後殘留的日本零式殘骸,其中一些是零式52型號,他們墮落成神風飛機)

飛機採用了三菱公司的榮式發動機。1939年在名古屋工廠試製成功,1940年,新的戰鬥機組成兩個中隊前往中國作戰。這種新式戰鬥機被命名為「零式」戰鬥機。

太平洋戰爭前兩年,零式戰機性能超過盟軍的各種戰鬥機。歐美國家的戰鬥機在零式的打擊下紛紛招架無力,太平洋上空的空戰局勢變得對反法西斯盟國越來越不利。日本的工業基礎是十分薄弱的,為弄清楚日本人如何製造出這種戰鬥機,盟軍在阿留申群島繳獲了一架迫降的零式戰鬥機。這種戰鬥機的秘密隨之被揭開。

1943年3月,盟軍在太平洋的吉爾伯特群島登陸。美國海軍的F6F「潑婦」戰鬥機登場,該機時速594公裡,裝備12.7毫米機槍6挺,其作戰性能全面優於零式。F6F戰鬥機的堅固性異常,被日本人多打中幾發子彈也不會死。美國人的航空實力過於強大,從設計到服役只用1年9個月,日本零式用了3年。而P51戰鬥機的出現更加讓零式戰鬥機的情況雪上加霜,零式戰鬥機完全失去了威風。

(零式後繼型號「烈風」,研製非常不順利,還沒服役日本就完了)

堀越二郎此時也在拼命,他在研製零式的後續機種「烈風」。但研製進度一直滯後,試製的飛機不是損壞就被炸毀,還沒等新飛機服役,日本就投降了。二戰期間,零式戰鬥機共生產了1萬架以上。隨著日本的戰敗,零式和設計者堀越二郎一起退出了舞臺。

(現實沒有動畫中那麼唯美的劇情和畫面)

說完了零式戰鬥機,我們說說這個設計師本人的簡介。堀越二郎1903年出生於日本群馬縣,1927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航空系,1929年在德國容克公司、美國寇蒂斯公司深造。可以認為是美國和德國飛機設計經驗影響了這個人造出零式戰鬥機。

(遭遇日軍空襲的重慶城市)

(堀越二郎就是一個糟老頭子,和電影裡的帥氣外形相差甚遠。也沒有什麼漂亮女主角。戰爭的本質就是醜陋的)

日本戰敗以後,新的憲法規定不能擁有軍隊,自衛隊的軍費預算不能超過GDP的1%。自衛隊的飛機只能裝備美國的產品或者其仿製品,所以堀越二郎不可能像其他國家的設計師一樣在噴氣時代施展才幹。他在三菱公司找了一個技術部次長的職位,1961年被任命為名古屋飛機製造所的顧問,1962年成為日本航空學會會長,1982年去世。這就是動畫《起風了》的幕後真相,戰爭沒有藝術那麼唯美。參考資料:《堀越二郎和零式》有什麼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宮崎駿《起風了》很唯美?別被電影騙了,零式戰機的真相很殘暴
    2013年,宮崎駿的一部《起風了》動畫片上映。這部影片收割了無數粉絲,宮崎駿本人是一個左派作者,他在作品中迴避了戰爭的正面鏡頭。主人公堀越二郎在電影中表現得十分無辜,變成一個單純的科研工作者、一個愛好飛行器的設計師。影片還加入了男女愛情因素,並把畫面變得十分唯美,而另一個隱形主角「零式」戰鬥機僅僅只是側面反映一部分戰爭鏡頭。
  • 引發諸多爭議的宮崎駿動畫:《起風了》
    宮崎駿的動畫一向以唯美和天馬行空為世人所讚譽,其劇本也多為架空幻想故事。不過,當2013年他的收山之作——基於現實題材的《起風了》上映時,很多人對此片並不看好。
  • 宮崎駿新作《起風了》掀起日博物館展覽熱潮
    圖為日本所澤航空紀念館展出的日本「二戰」中曾使用的過「零式」戰機(簡稱「零戰」)(資料圖)宮崎駿全新力作《起風了》(資料圖)日本琦玉縣所澤航空紀念館(資料圖)【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產經新聞》7月24日報導,由吉卜力工作室出品的宮崎駿新作《起風了》於20日在日本全國公映,該電影汲取了日本作家堀辰雄的同名小說中的內容,講述了「零式」戰機的主設計師堀越二郎年輕時的故事
  • 引發諸多爭議的宮崎駿動畫:《起風了》|戰鬥機|菜穗子|堀辰雄|轟炸...
    宮崎駿的動畫一向以唯美和天馬行空為世人所讚譽,其劇本也多為架空幻想故事。不過,當2013年他的收山之作——基於現實題材的《起風了》上映時,很多人對此片並不看好。  從《起風了》的故事情節看,儘管是現實題材,但依然延續了宮崎駿動畫一貫的唯美和天馬行空。故事描寫了自幼便對飛機抱以濃厚興趣的堀越二郎與他所景仰的義大利飛機設計師卡普羅尼建立了穿越時空的友情,並從對方那裡汲取勇氣和靈感。他發誓設計並製造出優美的飛機,長大後如願考入東京帝國大學工學部學習航空工學。在此之後,他遠赴德國留學。憑藉自身掌握的航空技術,成為一名戰鬥機設計師。
  • 宮崎駿電影《起風了》,唯有活著,唯有愛與夢想不可辜負
    整部電影在現實的敘述裡插入了男主角和卡普羅尼的三段夢境,和女主角節點式的幾次相遇,使夢想、人生、戰爭、愛情等等元素自然的糅合在一起。這部影片被稱為宮崎駿筆下的敗筆,因為他的作品,大多洋溢著像出現乘著掃帚在天空飛、魚子從海邊而來這樣的幻想元素。但在起風了影片中,沒有不可思議的魔法,也不會出現怪物,堀越二郎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設計零戰的實際存在的人物。這部電影一直未能在我國上映。
  • 《起風了》,宮崎駿的隱退之作,隱喻著對戰爭、愛情的深度思考
    2013年,宮崎駿大師推出了他的收官之作《起風了》,這是一部現實主義力作,一改之前10部虛幻主義動畫的題材風格,以真實的歷史人物為載體,通過塑造勇敢追求理想和愛情的掘越二郎,勾勒出20世紀上半葉日本社會的眾生相,為觀眾揭開了零式戰機的設計之路。但由於作品中缺乏了之前作品中對於戰爭殘酷的揭露,所以在業界有批評的聲音,指責其掩蓋了二戰中日本的罪行。
  • 《起風了》動畫中飛機的原型,及家族事業對宮崎駿潛移默化的影響
    一個4秒的鏡頭背後,是吉卜力整個團隊15個月的付出,動畫《起風了》2個多小時,按照老爺子的高標準,這部電影耗費了近三年,1500多個鏡頭,16萬多張手稿。這背後,是所有人日復一日不停的伏案畫圖,春去冬來每一天都在認真工作才完成的心血。
  • 《起風了》宮崎駿最悲傷的作品,當不幸來臨時,唯有努力生存
    #宮崎駿作品系列第三期,本期作品《起風了》起風了,唯有努力生存。第一次看《起風了》那天,我激動不已,看得我淚流滿面,我認為這是宮崎駿最悲傷的作品。據說這也是宮崎駿首次自己看哭的作品。在我看來,在這部片子裡戰爭並不是講述的重點,宮崎駿只是想講述一個關於人類被詛咒的命運,被詛咒的夢想,以及苟延殘喘的努力生存的故事。《起風了》是日本導演宮崎駿以同名漫畫改編的動畫電影。
  • 吉卜力真人電影《巨神現身東京》曝片花 宮崎駿新作《起風了》曝劇照
    吉卜力工作室最新力作《巨神兵現身東京》日前公布片花,這是根據宮崎駿《風之谷》其中的角色「巨神兵」打造的真人特攝影片,由《新世紀福音戰士》的導演庵野秀明執導,他也是《風之谷》「巨神兵」的原畫師,該短片將在7月10日至10月8日東京現代美術館舉辦的特別展上播出。
  • 少年為追夢製造零式戰機,這部宮崎駿的動畫適合給有夢想的人看
    說起宮崎駿的動畫,大部分動漫迷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千與千尋》和《懸崖上的金魚姬》,因為這兩部動畫知名度相對比較高。但小編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卻是宮崎駿2013年在日本上映的《起風了》。 這是一部夢想和愛情交織的動畫,勵志而充滿浪漫主義色彩,很適合有夢想的人,在朝氣蓬勃的春天看。
  • 宮崎駿封筆作《起風了》:時代,個人,家庭的寫實,是他的自訴
    ,我們還要努力地活下去」《起風了》是宮崎駿歷時5年完成的封筆之作。該片以二戰中的日本零式戰鬥機的開發者堀越二郎為原型,講述了他在年輕時夢想製造飛機並最終成功,還有期間和患有當時被視為絕症的菜穗子相愛的悽美愛情。
  • 《起風了》是宮崎駿電影最沉痛,最現實的一部,與以往的風格不同
    首先,在觀影《起風了》之前就看到有說∶男主很自私。片中黑川先生也說他自私。其實我不敢苟同。男主只是在理智的面對愛情,表現的沒有那麼的外放。我覺得這個和很多的男性對愛情的態度很相同。他們不會因為傷心就號啕大哭。他在邊畫圖邊落淚的時候,真的戳到我了。
  • 宮崎駿封筆之作《起風了》,表達的主題有哪些?
    一、被時代裹挾的個人夢想《起風了》主角掘越二郎是有原型的。他在二戰期間設計了零式戰鬥機,這曾經是日本海軍的主力戰鬥機。宮崎駿將這樣一位設計了戰鬥機的二戰民族英雄作為主角,是引發觀眾質疑的最大原因。NHK拍攝的《宮崎駿特輯<起風了>1000天的記錄》介紹了他寫在筆記本上的這樣一段話:「創作一部以製造武器的人為主人公的電影,對此的疑問,在我自己和創作人員中都有過。正義無法得到保證,夢想在時代的扭曲下變形,苦惱無法解決卻只能生存下去。
  • 《起風了》無關乎夢想、愛情、戰爭,這些只是"活下去"的條件
    《起風了》根據零式戰鬥機設計師堀越二郎的人生事跡和作家堀辰雄的同名小說改編。那是一個動蕩的年代,戰爭、飢餓、疾病、天災,死神的陰影籠罩全球,卻無法遮擋心頭閃現的夢想和希望的光芒。因此,在很有可能是宮老動畫生涯中,最後幾部作品的《起風了》裡描繪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日本最具有指標性的零式戰鬥機設計師的故事,我想也可以說是宮崎駿為自己立下的某種程度的座右銘。
  • 一首《起風了》重回宮崎駿的夏天
    《起風了》於2013年夏天上映,當時恰逢國內電影事業井噴式發展,所以對於外片引進也非常積極,很幸運,大陸並未理會......因此沒有給宮崎爺爺指導的最後一篇長篇動畫貢獻票房成為了我至今的遺憾。如今聽說《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正在緊鑼密鼓的無限延期中,人生可期...好了廢話少說,我們祝願今天所有參加完高考的考生功德圓滿,前途無量。
  • 《起風了》:從小人物對夢想的追逐,思考戰爭帶來的影響
    作為宮崎駿職業生涯頗具爭議的一部作品,《起風了》中的堀越二郎在追尋自己夢想的過程中,找到過屬於自己的飛機和愛情,但在動蕩的戰爭時代,他的摯愛最終隨著殘酷的戰亂遠去了。基於日本的政治環境,宮老有所保留,但年歲已高的他此時也「大膽」了很多,《起風了》相較於之前在思想表達上更顯直白。宮崎駿將對飛機的嚮往,放進了《起風了》《起風了》是宮老第七次退休時的作品,當時的宮崎駿老爺子已經72歲了,他用《起風了》作為自己退休之作時,我們看到了更多不一樣的東西,他終於將題材放置到了真實的歷史上,同時也將他一生對飛行的狂熱追求展現了出來。
  • 動畫很唯美,背後卻是慘烈的歷史
    《起風了》,日本著名動漫導演宮崎駿2013年執導的一部片子,講述的是二戰時期,日本人掘越二郎設計零式戰鬥機的故事,故事既勵志又悽美,鄉下少年從小就有飛機夢,努力奮鬥考取帝國大學,畢業後逐步在飛機製造廠展現出自己的天賦,成為年輕有為的飛機設計師。
  • 《起風了》:歷史與美學的完美邂逅
    2013年7月20日,電影《起風了》在日本上映。同年9月,該電影導演——日本傳奇動畫導演宮崎駿以「年齡不饒人」為由,宣布隱退,此電影也因而受到諸多熱議。《起風了》改編自日本著名小說家堀辰雄根據親身經歷寫就的同名中篇小說。對一部愛情小說進行再改編,宮崎駿自然別有一番深意。
  • 《起風了》幕後珍藏設定大合集!
    》 (日語:風立ちぬ) 日本動畫 由宮崎駿執導 於2013年在日本首映 學習資料 「起風了,唯有努力生存。」
  • 起風了!唯有努力生存!
    >起風了》。他身兼導演與腳本以同名漫畫改編描述了日本零式戰機的開發者掘越二郎年輕時候的故事。和他以前的風格一樣,他還是很喜歡在天空中翱翔的飛機,這次他似乎徹底過了一把飛機的癮。小編之前有幸去宮崎駿老前輩的三鷹吉卜力工作室見學,的確是非常像天空之城的一座城堡,能在裡面工作估計也會有一種身在動漫裡的感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