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封筆作《起風了》:時代,個人,家庭的寫實,是他的自訴

2020-09-03 葉爍情感館


作者:葉爍

起風了,我們還要努力地活下去」

《起風了》是宮崎駿歷時5年完成的封筆之作。

該片以二戰中的日本零式戰鬥機的開發者堀越二郎為原型,講述了他在年輕時夢想製造飛機並最終成功,還有期間和患有當時被視為絕症的菜穗子相愛的悽美愛情。

《起風了》

本文將從影片的藝術手法、蘊含的情感主旨、與宮崎駿本人之間的聯繫三方面探討《起風了》背後的深意。

濃厚的現實主義色彩下,情節蘊含伏筆

宮崎駿的大多數作品,都帶有魔幻現實主義色彩。

不可思議的魔法,在空中飛的掃帚,奇形怪狀的妖怪,會變成人的紅豬……這些不切實際的幻想都是宮崎駿筆下的元素。

而《起風了》這部電影則一改以往魔幻主義為主色調的創作內容,片中的人物,情節都和現實中的日本極其相似,富有濃鬱的現實主義味道。

不過,魔幻色彩的影子也有跡可循,從二郎在夢中與義大利著名飛機設計師卡普羅尼相見,建立了跨越時空的友情便可以體現。


但是總體來說,《起風了》的情節、內容大部分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關,帶有不同於以往的真實氣息。

同時,片中多次埋下伏筆,為後續的情節展開和結局的呈現起到重要但也常讓人忽視的作用。

在影片開頭二郎做的夢境裡,二郎如願以償製造出了飛機,穿過無垠的藍天,喧囂的城市,卻被不知從何而來的戰機摧毀,伴著飛機的碎片,二郎怔怔地從天上掉落。

這為後來二郎最終完成了製造飛機的夢想,卻被用來當做戰機,落得千瘡百孔的殘骸埋下了重要的伏筆。

戰亂背景下,個人夢想與國家、家庭的考量

堀越二郎個人的飛機夢難以抵擋日本政府向外侵略的野心。

他想造出飛機,他並不想將飛機用於戰爭,但是他無力抵抗國家的力量。

他只能在想出飛機構造時,忍不住嘀咕:「要是這架飛機沒有機槍就好了。」,只能在黑夜裡抽著煙:輕嘆:「日本會毀滅。」

他對軍國政府的不滿和失望,和個人造飛機美好夢想的堅持,無疑是矛盾和衝突的。

但是為了在這個亂世努力地生存下去,他也只能默默地畫著飛機的草圖。


在此亂世期間,和菜穗子相戀的愛情也被抹上了灰鬱的墨色

從因地震相互分離連名字都沒問,到因緣分再次相遇確定關係,再到因二郎工作的緊張忙碌難以顧及病情惡化的菜穗子,最後到天人兩隔的結局……

兩人愛情的甜蜜在戰亂的國家背景和二郎對飛機執著的理想雙重重壓下,變得支離破碎,令人心疼。

片中菜穗子身體病重,但二郎卻表示難以放棄飛機的研製選擇陪她養病,被許多觀眾詬病。

在我看來,二郎愛菜穗子是真的,從他不顧感染親吻菜穗子和聽到菜穗子病重時的慌不擇路可以體現。

但二郎對菜穗子的愛排在夢想之後也是真的,他做不到放棄飛機的研製,哪怕只是一段時間。

二郎對夢想和國家、家庭之間的考量、選擇或許有些令人失望和不認同,但是現實中,很多人便是二郎的樣子。

在動蕩的世代疾風中,我們難以選擇,只能努力地活下去。

這也點明了「起風了,我們還要努力地活下去」的主題思想。

不完美的主人公,是宮崎駿的人生自訴

宮崎駿為什麼會選擇堀越二郎為原型作為封筆作的主人公?為什麼要塑造一個褒貶不一的不完美人設?

因為片中的二郎便是宮崎駿對人生的自訴

宮崎駿和片中的二郎一樣,都是堅定執著的追夢人,都在個人夢想和家庭責任之間難以兩全。

宮崎駿在現實中是一位把夢想擺在第一位的工作狂,他對夢想的熱愛遠遠超過對家人的感情。

以至於他連母親的最後一面也沒見上,因為那時他在創作《風之谷》


這與《起風了》中的二郎極其相似,或許給人一種冷血自私的意味,但是這就是他的人生。

《起風了》作為宮崎駿的封筆作,其意義並不是塑造一個讓觀眾喜聞樂見的完美主角形象,而是作為一個自己人生自訴的平臺,向人們展示那個不完美的自己,不完美的人生。

總結

《起風了》真實地塑造出戰亂時代一個懷抱夢想,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形象。

他並不完美,但是從另一方面講,他又是完美的,完美的人的形象而已。

因為人不是神,總會有不完美的一面。

當然,如果讓我選擇,我會選擇將夢想和家庭放在同等地位,而不是捨棄一方。

你對這部影片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與我分享。

關注我,每天學習一點點

相關焦點

  • 宮崎駿封筆之作《起風了》,表達的主題有哪些?
    於2013年上映的《起風了》,是宮崎駿的封筆之作。它講述了一個喜歡設計飛機的日本少年追夢的故事,中間穿插著二郎與菜穗子的愛情故事。它是宮崎駿作品中唯一一部寫實的作品,因其發生在二戰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因此引起了大範圍的討論,一部分觀眾認為這是反戰片,另一部分認為這是在美化戰爭。那麼,這部影片到底講了什麼主題呢?
  • 宮崎駿封筆作《起風了》:堅守夢想生存下去,無懼夢想被「詛咒」
    ——宮崎駿《起風了》《起風了》是宮崎駿耗時五年的封筆作。該片從立項到上映一直備受爭議,一是因為主角是二戰時零式戰機的設計者,很多觀眾質疑影片過度美化戰爭,或是為戰爭工具設計者開脫;二是主角的人物設定不討喜,有些觀眾甚至給二郎貼上了「冷血」「渣男」的標籤。
  • 宮崎駿封筆之作《起風了》關於夢想與現實的抉擇,你看懂了幾分?
    《起風了》是宮崎駿耗時5年的封筆作,該片從立項到上映一直備受爭議,一是因為主角是二戰時零式戰機的設計者,很多觀眾質疑影片是否在美化戰爭或者為戰爭工具設計者開脫。稍微了解宮崎駿的人都知道,他也是個追夢人,所以他和堀越二郎有著情感上的共鳴,同樣對夢想有著超乎尋常的執著,也同樣為了夢想放棄了很多。 影片講述了上個世紀二戰時期,一位日本青年掘越二郎在特殊時期無所畏懼追逐飛機夢想的故事。二郎一邊不懼任何阻礙的追逐夢想,一邊與摯愛的妻子相愛,相知、相守。最後夢想破碎,妻子離去,獨留他一人面對滿地的飛機殘骸。
  • 八卦| 誰說宮崎駿封筆了?No,他只是換「筆」了
    宮崎駿曾在2013年第70屆威尼斯電影節[起風了]的首映禮上正式宣布引退。
  • 宮崎駿《起風了》—選擇這樣一個故事作為收山之作的勇氣無比佩服
    一、影片介紹《起風了》是宮崎駿耗時5年的封筆作!該片從立項到上映一直備受爭議,一是因為主角是二戰時零式戰機的設計者,很多觀眾質疑影片是否在美化戰爭或者為戰爭工具設計者開脫。二是主角的人物設定不討喜,有些觀眾甚至給二郎貼上了冷血、渣男的標籤。
  • 《起風了》,宮崎駿的隱退之作,隱喻著對戰爭、愛情的深度思考
    2013年,宮崎駿大師推出了他的收官之作《起風了》,這是一部現實主義力作,一改之前10部虛幻主義動畫的題材風格,以真實的歷史人物為載體,通過塑造勇敢追求理想和愛情的掘越二郎,勾勒出20世紀上半葉日本社會的眾生相,為觀眾揭開了零式戰機的設計之路。但由於作品中缺乏了之前作品中對於戰爭殘酷的揭露,所以在業界有批評的聲音,指責其掩蓋了二戰中日本的罪行。
  • 《起風了》宮崎駿最悲傷的作品,當不幸來臨時,唯有努力生存
    ,本期作品《起風了》起風了,唯有努力生存。第一次看《起風了》那天,我激動不已,看得我淚流滿面,我認為這是宮崎駿最悲傷的作品。據說這也是宮崎駿首次自己看哭的作品。在我看來,在這部片子裡戰爭並不是講述的重點,宮崎駿只是想講述一個關於人類被詛咒的命運,被詛咒的夢想,以及苟延殘喘的努力生存的故事。《起風了》是日本導演宮崎駿以同名漫畫改編的動畫電影。
  • 《起風了》:歷史與美學的完美邂逅
    《起風了》的故事背景設計,使其成為一部實實在在的寫實電影,是宮崎駿執導過的11部電影中唯一擺脫奇幻想像而極盡寫實的電影作品,無論是時代特徵,還是建築設計,抑或人物群像,都十分妥帖地還原了20世紀日本昭和時代的日本景象。電影也因此被定義為一部戰爭電影。
  • 宮崎駿作品中與以往作品不同風格的動漫《起風了》
    ###宮崎駿先生的歷時五年的封筆之作,卻是宮崎駿長期電影的最低分的作品,原因是選題太敏感了,現在就來說說這個品質與爭議並存的動漫電影,《起風了》小時候幾年後,長大幾歲的二郎,踏上了去東京求學的火車,他在車廂的連結處,看著書,突然之間起風了,帽子被吹飛,但是一個女孩不顧著自己掉下車的危險,抓住了二郎的帽子。二郎翻過去,誇女孩的身手真不錯,女孩的卻喃喃的說:「起風了!」二郎也心領神會的說道,「唯有努力生存」。這是一首詩中的話,女孩回到車廂裡面去了,但是二郎還在喃喃著詩句!
  • 起風了——讓宮崎駿動容的作品
    崛越二郎勵志要設計出自己的飛機,可總會有失敗,失敗的他深受打擊前往長野縣的輕井澤療養,在這裡他遇到了一生摯愛菜惠子,兩人私定終身。但是菜惠子患有肺結核,在當時是絕症一樣的病。二郎無法放棄夢想,繼續設計飛機,同時牽掛著菜惠子。另一邊菜惠子自知時日無多,溜出了療養院,尋找愛人。菜惠子沒能逃脫命運,而二郎也成功了。
  • 可歌可泣的戀情,深惡痛絕的戰爭——宮崎駿《起風了》
    宮崎駿第二彈,淺析動漫電影《起風了》。《起風了》上映於2013年,故事以飛機為主線,講述了三個詞語,愛情,夢想與戰爭。曾有人這樣問我,宮崎駿所有電影都有一個特點,或者,所有電影都有的一個東西,當時不知道怎麼做答,可能趨於不了解,後來想是每一部影片的繪畫都具有油畫色彩,或是各種各樣的魔幻色彩,現在看來應該是愛情了。
  • 起風了!唯有努力生存!
    本以為《借物少女阿麗埃蒂》就是宮崎駿老前輩的封筆之作,沒想到他又再次監督了一部作品《>起風了》。他身兼導演與腳本以同名漫畫改編描述了日本零式戰機的開發者掘越二郎年輕時候的故事。和他以前的風格一樣,他還是很喜歡在天空中翱翔的飛機,這次他似乎徹底過了一把飛機的癮。小編之前有幸去宮崎駿老前輩的三鷹吉卜力工作室見學,的確是非常像天空之城的一座城堡,能在裡面工作估計也會有一種身在動漫裡的感覺吧。
  • 起風了,我也該走了
    宮崎駿在漫畫界的影響可以說是史詩級別的了,像《千與千尋》、《龍貓》都帶給人唯美和奇特的想像,而最後一部封筆之作,卻和以往不同,這一次作者描寫的是日本昭和時代的著名的飛機設計師二郎的經歷。縱有疾風吹起,也仍然不言放棄在那個時代,日本還不夠強大,還是很貧窮落後的,而主人公從小便有一個飛機夢,想要設計一架很厲害的飛機,但不知道是不是該堅持下去,在夢中,遇到了卡普羅尼,帶他領略了飛機飛過大好山河時的美妙,或許從那時候,主人公便決定為這個夢想而為之奮鬥一生了。
  • 《起風了》:戰亂時代下縱有疾風起,人生不言棄的精神表達
    2013年7月,宮崎駿指導的動畫電影《起風了》在日本上映。同年9月,導演宮崎駿便以「年齡不饒人」為由,宣布隱退,《起風了》成為宮崎駿長篇動畫生涯的收官之作。影片改編自日本著名小說家堀辰雄根據親身經歷所寫的同名中篇小說。電影以講述二戰背景下的技師生活以及與結核病少女兩者之間的動人愛情故事為主線。
  • 一首《起風了》重回宮崎駿的夏天
    閒暇時的二郎非常喜歡看國外的飛行雜誌,和導演宮崎駿一樣,他從小就有一顆飛天夢,對於飛機濃厚的興趣使得他對今後的發展有了明確的目標我們曾經談論過日本的傳統,家庭中長子繼承家業,次子則有外出求學的機會,二郎顧名思義。這一天他合上雜誌,睡夢裡和偶像——義大利飛機設計師卡普羅尼伯爵來了一次不同尋常的會面。伯爵非常友好的帶他參觀了自己設計的飛機,從此堅定了崛越二郎成為像他那般人物的夢想。
  • 72歲動漫名導演宮崎駿宣布引退 《起風了》成最後一部長篇
    據了解,宮崎駿這部收山之作因為包含警惕日本民族主義和戰爭風險的主題,再加上他先後批評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修憲提議,還有敦促日本政府對二戰慰安婦問題「必須明確道歉並妥善賠償」而遭日本右翼炮轟,日本網民甚至罵他是「反日賣國賊」。而在威尼斯電影節新聞發布會現場,《起風了》製片人說出了一個令無數動漫迷失落的消息:「我代表宮崎駿宣布,下周,關於他退休的發布會將在日本東京舉行。」
  • 主打現實主義色彩,宮崎駿的《起風了》,過於現實讓人悲傷
    對於宮崎駿的作品,估計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浪漫」、「想像力豐富」,但作為他的收官之作,這一部作品卻極具現實主義色彩,以動蕩不安的日本為背景,寫出了一位飛機設計師的一生,從他平凡又不平凡的一生中,展示著一些樸素又寫實的品行,不出彩的故事,卻演繹了出彩的一生。
  • 引發諸多爭議的宮崎駿動畫:《起風了》
    宮崎駿的動畫一向以唯美和天馬行空為世人所讚譽,其劇本也多為架空幻想故事。不過,當2013年他的收山之作——基於現實題材的《起風了》上映時,很多人對此片並不看好。
  • 宮崎駿:起風了,唯有努力生存
    20年後這樣的人物公然出現——宮崎駿。2014年8月,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揭露,賦予宮崎駿奧斯卡終身造詣獎。2015年2月22日,宮崎駿獲取了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奧斯卡榮譽獎。2018年10月23日,宮崎駿被洛杉磯影評人協會評選為2018年的終身造詣獎獲取者。
  • 宮崎駿《起風了》縱有疾風起,人生不言棄,充滿現實色彩的追夢者
    一、起風了第二個主題《起風了》還有一個主題是極少見的關於理想陰暗面的探討。在我們的印象裡,夢想往往披著華麗的外衣,人們都在歌頌夢想、鼓勵夢想,但很少去關注因為夢想而被犧牲的人,一個人的夢想可能會犧牲身邊的親人,一個國家的夢想要犧牲的何止千萬人,再回到卡普羅尼問的關於金字塔的問題,金字塔美則美矣,可是雄偉壯觀的背後是多少被榨乾的家庭被犧牲的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