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封筆之作《起風了》關於夢想與現實的抉擇,你看懂了幾分?

2020-10-31 小敏1988

誰曾見過風?你我皆不曾,但看萬木垂梢手,方曉風吹過。


起風了》是宮崎駿耗時5年的封筆作,該片從立項到上映一直備受爭議,一是因為主角是二戰時零式戰機的設計者,很多觀眾質疑影片是否在美化戰爭或者為戰爭工具設計者開脫。二是主角的人物設定不討喜,某些觀眾甚至給二郎貼上了冷血、渣男的標籤,在一片質疑和聲討聲中,本片評分成了宮崎駿十一部成片中最低的一部。

對此我覺得很是遺憾,因為在我心中這部片子比之《千與千尋》《天空之城》等名作,完全有過之而無不及。其實對於以上這些觀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宮崎駿捨棄了奇幻色彩與童真想像,而採用了現實主義題材。

那麼一直表示自己的動畫是給小孩子看的說法,這一次為什麼宮崎駿要在自己的最後一部作品裡採用現實主義題材呢。據說在宮崎駿第1次看自己的這部作品時也流下了眼淚,那麼為什麼宮崎駿要選擇堀越二郎作為電影的主角呢?稍微了解宮崎駿的人都知道,他也是個追夢人,所以他和堀越二郎有著情感上的共鳴,同樣對夢想有著超乎尋常的執著,也同樣為了夢想放棄了很多。

影片講述了上個世紀二戰時期,一位日本青年掘越二郎在特殊時期無所畏懼追逐飛機夢想的故事。二郎一邊不懼任何阻礙的追逐夢想,一邊與摯愛的妻子相愛,相知、相守。最後夢想破碎,妻子離去,獨留他一人面對滿地的飛機殘骸。

影片將視角切入追夢人的真實生活和複雜的內心世界,通過描繪主人公的人生經歷來凸顯追夢人複雜的內心世界與夢想的雙重寓意。因此本文將由淺入深,從微觀到宏觀來解讀宮崎駿老爺子真正想讓我們看到的影片主題及魅力。

01、三陣風的象徵意義:每一陣風都象徵著二郎生命中的重大轉折點,風的元素貫穿二郎的一生,意蘊深長

每部電影都有一個貫穿影片始終的主題,那這部《起風了》的主題是什麼呢?其實主題很好提煉,顧名思義。可以說影片的每一個畫面都沒有離開過「風」比如,起風了,我們還要努力活下去,作為影片的核心元素貫穿二郎的人生。

①第一陣風:愛情的萌芽與追夢的開始

二郎從小痴迷飛機,他會收集一切與飛機相關的東西,也會經常和偶像義大利飛機設計師卡普羅裡在夢中相遇。在夢想的催促下,二郎很快踏上了前往東京的求學火車。努力的二郎何時何地都不忘學習,坐在車廂尾部一心看書的他,一陣風掀起了他的帽子,結果被一個女孩子接住了。

這個女孩子就是二郎往後餘生除了夢想之外最重要的人。可以說這一陣風表示二郎走進了人生的另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裡二郎的心湖會被愛情的種子投出一陣陣漣漪。另外這一陣風也會將二郎帶到夢想的另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裡二郎可以為夢想成真打造更好的基礎。

②第二陣風:夢想的打擊與愛人的重逢

工作後的二郎,似乎離夢想更接近了,但每一個追夢的過程都會經歷阻礙。二郎造出人生中的第1架飛機,可是飛機直接在天空中就支離散架了。二郎面對著飛機的殘骸,夢想從來沒有如此接近過,也從來沒有這樣遙不可及過。

試飛失敗後二郎出外散心,二郎在綠野微風中徑直走著,不想一陣大風吹起,一位姑娘的傘隨著風吹到他面前。這是二郎認出這就是當年在火車上一見傾心的姑娘。就像影片中的一句歌詞一樣,每個春天都只有一個五月,二郎不想再錯過,於是兩人匆匆訂了婚。對於二郎來說,這一陣風吹來了「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深刻愛情,也吹散了夢想道路上的阻礙帶來的陰霾。

第二陣風拯救了低谷時期的二郎,它意味著人生的無限種可能性以及對未來的美好期盼。在失意的人生中,宮崎駿設置這一陣風,既是改變二郎人生的標誌,也是治癒屏幕外觀眾內心的契機。

③第三陣風:吹碎了夢想也吹走了愛人

影片最後二郎造出了完美的飛機,他設計的飛機在天空中排列成線,遍布成海,可是它們一架也沒有飛回來。看著遍地飛機的殘骸,形同煉獄。這時一陣風吹過,菜穗子撐著傘緩緩走來,像多年前一樣,一陣風輕輕吹起,吹動她的長髮,吹起她的裙擺,也漸漸吹散了她的身影。

二郎設計出了完美的飛機,從這個層面看他是夢想成真了,可是在戰爭年代,飛機最大的作用就是帶來無窮無盡的戰亂。所以從另一個層面來看,他的夢想其實是被詛咒的夢想,即使最後成功了,帶來的也不是喜悅,而是心痛。可以說這一陣風吹碎了他的夢想,也吹走了他的愛人,可能悔恨會陪伴著他走完下半生。起風了,我們還要努力活下去。

02、三個夢的內心獨白:每一個夢境都是二郎對夢想產生新認知的內心獨白,夢境的改變串聯起他的人生,讓人感慨

整部影片二郎幾乎沒有情緒的起伏也沒有過多的語言來表達內心,但是在夢裡與卡普羅尼的交談中可以很清晰的了解二郎的想法與感受。這也是宮崎駿設計的巧妙之處,通過兩個人的對白讓觀眾看到二郎對現實與責任的逃避,在愛情與夢想之間尋找平衡。我們都知道夢境出自於個體,所以卡普羅尼的話,也就是二郎內心的一種獨白。

①第一個夢境:最初對夢想的純真追逐之心

二郎第1次與卡普羅尼在夢中相遇還是在童年時,這時的二郎對自己的夢想看法很單純,他只是想做一名飛機設計師,從來沒有想過這個美夢會帶來不好的事情。這一次的夢境二郎借卡普羅尼之口,說出了自己的一個困惑和一個自我安慰:

這些飛機要去轟炸一座城市,到時候有一半的人會一去不復返,不過戰爭很快就要結束了。飛機並不是什麼戰爭工具,也不是什麼商品,飛機是個美夢,而設計師就是致力於這個美夢成行的工程師。

從這段話可以看出,二郎雖然年紀小,但生在戰爭年代的他,對於自己的夢想會給戰亂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還是有一定的認知力。可是卡普羅尼卻說戰爭快要結束了,可以說這是二郎為自己的夢想找到了一個自我安慰。

另外,二郎對於自己是高度近視而不能駕駛飛機,從而對自己的夢想產生了懷疑,而卡普羅尼說飛機工程師是不用駕駛飛機,這一句話給二郎帶來了極大的自信,從而更堅定自己的夢想了。

②第二個夢境:對現實的逃避與追夢的動力

第2次夢境出現在二郎去德國引進技術之時,這時的二郎深刻體會到日本與德國各方面的差距,同時也正式意識到自己的飛機夢會是推動戰亂的一部分。

設計最重要的是靈感,靈感引領著時代,技術自然而然的也就跟上了,人類的飛翔夢也算是被詛咒的夢想,因為飛機背負著成為殺戮和破壞道具的命運。

在這個夢境裡二郎有一種越挫越勇的自我安慰感,他不相信自己會是那個永遠追不上烏龜的阿基裡斯。在夢裡卡普羅尼問了二郎一個問題:有金字塔的世界和沒有金字塔的世界,你選擇哪個?二郎回答:我只想造出優美的飛機。

想要有金字塔,必須要耗費很多人力物力,而付出這些的人必定是痛苦的,其實這個金字塔就是二郎的飛機夢,雖然他只是設計飛機,但他設計出的飛機必然需要政府耗資巨大的去生產,並且推動戰亂的慘烈度。

其實這一問一答不過是二郎內心的一種自我辯論,當然,這場辯論沒有結果,因為他不想放棄自己的夢想,也不想看到自己造出來的飛機成為殺人工具,所以他選擇了逃避。

③第三個夢境:夢想成真與夢想破碎

二郎最後一次與卡普羅尼在夢中交流是他創造出了夢寐以求的零式戰機,從這個層面看他是夢想成真了。可是從另一個層面看,二郎的夢想又是一個破碎的夢,因為飛出去的飛機沒有一架能夠完整的飛回來。

卡普羅尼看著天空上遍布的飛機說:好壯麗啊!做的很不錯。二郎回答:但是最後沒有一架飛機能平安返航。

其實這一刻二郎才看清並且面對現實自己夢想的真相,這個夢想在自己面前是成功的,可是在千萬民眾面前是破碎的。這場夢境是二郎對於自己夢想的一種自我反思,雖然夢想成真了,但成功的代價太大,二郎的夢想讓千萬民眾家破人亡,這樣真的值得好嗎?。

03、夢想的雙重寓意:每一個夢想都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陰暗的一面

夢想這個詞向來披著華麗的外衣,人們歌頌夢想,追逐夢想,甚至對於每個追夢人都讚賞有加。當然,不管在哪個年代願意放棄所有執著追夢的人也確實讓人敬佩。特別是一直生活在舒適區的人,能夠義無反顧的放棄優越的生活和親人,直接奔向困難重重的追夢之旅,確實需要極大的勇氣與決心。

特別是在現今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能夠放下內心的對物質的需求追逐夢想的人,就更難得了。可是他們放棄的何止是物質和舒適的生活,更多的是對家人的責任與愛人相伴的有限時光,從這個層面看,對於逐夢者的親人而言所謂的夢想可能是噩夢。

①夢想的光明面:二郎的夢想對於政府而言,是戰爭的資本,是國家的強盛

夢想是什麼?是痴迷、是執著、是不顧一切的追逐,這些對於有夢想而不敢付之於行動的人會羨慕。對於夢想的受眾者而言這個夢想是神聖的,是不可或缺的。就像二郎工作的三菱公司,他會給這個公司帶來了巨額的資金與社會地位。公司的每一個人都是夢想的見證者,也是受益者,對於這些人來說二郎是讓人敬佩的,也是值得學習的。

另外二郎的夢想對於政府而言則又上升了一個級別,在那個年代的日本,如果沒有二郎的這個夢想,在第2次世界大戰,日本根本就沒有與世界各國角逐的資格。因此二郎的夢想對於日本政府來說,就是一個時代性的跨越,所以國家可能會希望能夠多幾個這樣的逐夢者,讓國家進步的更快。

②夢想的陰暗面:二郎的夢想對於親人而言是不負責任,對妻子而言是自私的行為

夢想的陰暗面很少有人討論,也很少有人看到,因為這個陰暗面只有逐夢者身邊最親近的人才感受的到。很多人覺得二郎這個人物很冷血,這是因為他把夢想看得高於一切,為了夢想,他可以幾年不回家、為了夢想,他會忘記妹妹今天要來看他、為了夢想,他會放著病重的妻子,一心撲在工作上。

二郎讓一切為夢想讓路,妻子在身患絕症的情況下因為思念從醫院來到二郎身邊,身披嫁衣把最美好的一面展現在二郎面前。這時二郎的上司黑川科長告誡他,菜穗子應該儘快回到醫院。二郎卻說「讓我放下工作陪她回去,我做不到」這時黑川科長說了一句很多觀眾都都想說的話:你這不是愛,是自私。

所以一個人的夢想可以是美夢,也可以是噩夢,對於國家二郎的夢想是貢獻與付出,可是對於家人卻是自私與責任的缺失。

04、基於《起風了》來談談現實生活中夢想與情感不可兩全時,我們該如何抉擇?

很多時候夢想和感情是難以兩全的,因為一個人的精力和時間都有限,並且夢想常常不與金錢掛鈎。可是現實生活中的成年人怎麼可以缺錢?為父母養老送終需要錢,支撐起一個家庭需要錢。另外對親人是的愛是一種情感,對夢想的痴迷也是一種情感,可是現實生活中註定這兩種情感不可兼得。

①「月亮和六便士」的抉擇:如果選擇月亮就放下一切勇往直前

關於夢想這個話題,讓我想起了小說《月亮和六便是》裡的斯特裡克蘭德,一名證券經紀人,有妻有子,生活優越。可是年過四十的他突然拋妻棄子,放棄了舒適區的生活,邁向了追夢之旅。這個旅程在我看來並不美好,窮困潦倒的他每天只有一杯牛奶和一個麵包度日。最後他在一座島嶼上身染麻風病,在病中完成了他一生中最偉大的作品。

在我看來,如果痴迷如斯特裡克蘭德,能夠不在乎肉體上的一切痛苦,只需要心裡的那一份滿足,那麼你大可以勇往直前,踏上尋夢的旅途。上面說過夢想的陰暗面,除了放棄對家人的責任,另外有勇氣面對追夢旅途上的各種坎坷,如果這些你通通可以接受,那就去追尋吧。

②「月亮和六便士」的抉擇:如果選擇六便士那麼就用心生活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嚮往夢想,可是又放不下當下的生活,比如不想走出舒適區,無法放下年邁的父母,也捨不得美妻幼子。那麼即使你對夢想再渴望,你也走不出現實的生活,去毫無掛念的追尋。

其實對於夢想的選擇,理性和感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理性的人會多方考慮再作出選擇,而感性的人會憑感覺行事,直接作出選擇。所以當你思考是否選擇夢想,如果這個思考的過程超過了一年的話,那麼可以說你已經做出了選擇,因為從這個思考的時間長度來看,你對生活是非常放不下的,所以還是用心生活吧。

結語:

電影《起風了》畫面優美、恬靜,但內核卻非常沉重。有人說這部封閉之作是宮崎駿的自白,因為他選擇堀越二郎作為原型,從立項開始,二郎這個人物就是不討喜的,可宮崎駿還是堅持自己的選擇。上面說過,宮崎駿和二郎有情感上的共鳴,因為他們都痴迷夢想,讓身邊的一切為夢想讓路。

影片中有這樣一句話,「創造性的人生,為期只有10年,這無論對於藝術家還是設計者都一樣」在我看來,如果真的是宮崎駿的自白,那麼卡普羅尼的這段話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宮崎駿晚年對家人的一種解釋呢?。這部宮崎駿唯一的現實主義題材影片,值得人們一看再看,並且每看一次都會有不同的收穫,會帶你對夢想有新的認知,最追夢人也有新的了解,所以值得細細品味。

我是小敏,想帶你看更多好電影,想讓你的人生多些好風景。謝謝關注@小敏1988

相關焦點

  • 宮崎駿封筆作《起風了》:時代,個人,家庭的寫實,是他的自訴
    ,我們還要努力地活下去」《起風了》是宮崎駿歷時5年完成的封筆之作。這也點明了「起風了,我們還要努力地活下去」的主題思想。不完美的主人公,是宮崎駿的人生自訴宮崎駿為什麼會選擇堀越二郎為原型作為封筆作的主人公?為什麼要塑造一個褒貶不一的不完美人設?
  • 宮崎駿封筆之作《起風了》,表達的主題有哪些?
    於2013年上映的《起風了》,是宮崎駿的封筆之作。它講述了一個喜歡設計飛機的日本少年追夢的故事,中間穿插著二郎與菜穗子的愛情故事。它是宮崎駿作品中唯一一部寫實的作品,因其發生在二戰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因此引起了大範圍的討論,一部分觀眾認為這是反戰片,另一部分認為這是在美化戰爭。那麼,這部影片到底講了什麼主題呢?
  • 宮崎駿封筆作《起風了》:堅守夢想生存下去,無懼夢想被「詛咒」
    ——宮崎駿《起風了》《起風了》是宮崎駿耗時五年的封筆作。該片從立項到上映一直備受爭議,一是因為主角是二戰時零式戰機的設計者,很多觀眾質疑影片過度美化戰爭,或是為戰爭工具設計者開脫;二是主角的人物設定不討喜,有些觀眾甚至給二郎貼上了「冷血」「渣男」的標籤。
  • 宮崎駿《起風了》—選擇這樣一個故事作為收山之作的勇氣無比佩服
    一、影片介紹《起風了》是宮崎駿耗時5年的封筆作!該片從立項到上映一直備受爭議,一是因為主角是二戰時零式戰機的設計者,很多觀眾質疑影片是否在美化戰爭或者為戰爭工具設計者開脫。二是主角的人物設定不討喜,有些觀眾甚至給二郎貼上了冷血、渣男的標籤。
  • 《起風了》,宮崎駿的隱退之作,隱喻著對戰爭、愛情的深度思考
    2013年,宮崎駿大師推出了他的收官之作《起風了》,這是一部現實主義力作,一改之前10部虛幻主義動畫的題材風格,以真實的歷史人物為載體,通過塑造勇敢追求理想和愛情的掘越二郎,勾勒出20世紀上半葉日本社會的眾生相,為觀眾揭開了零式戰機的設計之路。但由於作品中缺乏了之前作品中對於戰爭殘酷的揭露,所以在業界有批評的聲音,指責其掩蓋了二戰中日本的罪行。
  • 《起風了》:從小人物對夢想的追逐,思考戰爭帶來的影響
    作為宮崎駿職業生涯頗具爭議的一部作品,《起風了》中的堀越二郎在追尋自己夢想的過程中,找到過屬於自己的飛機和愛情,但在動蕩的戰爭時代,他的摯愛最終隨著殘酷的戰亂遠去了。起風了在口碑佳作《起風了》中,宮老融入了自己對飛機的熱愛,以及他人生幾十年裡關於生活、愛情、戰爭和環境等諸多方面的思考,作品的背景不是天馬行空的魔法世界,而是用歷史人物反應真實的戰爭世界。
  • 《起風了》完成了夢想卻陷入了迷惑,科技發展並不是戰爭的助力!
    《起風了》是宮崎駿老先生早年非常具又爭議的一部作品,作為導演兼腳本的宮崎駿先生以同名漫畫為藍本改編出了這部非常優秀的動畫電影,這部電影也被譽為宮崎駿現實的收官之作!那些幻想相信給不少人帶來非常多的歡樂,但是《起風了》這部動畫電影卻與宮崎駿先生大部分的作品完全不相同,這部作品中沒有了絢麗的魔法和各種奇思妙想,取而代之的是非常現實與真實的設定!
  • 起風了——讓宮崎駿動容的作品
    根據原作的改編的作品加了許多元素,在純粹的愛情上加入了關於藝術,理想,戰爭的情結,讓整個作品變得更加的完整,讓人物更加的豐滿。 片中的背景是1920到1930年之際,日本此時正處於多災多難的時期,經濟危機,貧困,疾病,以及關東大地震給年輕人的未來填上了一絲陰影。崛越二郎勵志要設計出自己的飛機,可總會有失敗,失敗的他深受打擊前往長野縣的輕井澤療養,在這裡他遇到了一生摯愛菜惠子,兩人私定終身。
  • 《起風了》宮崎駿最悲傷的作品,當不幸來臨時,唯有努力生存
    當人類美麗的夢想被詛咒,能做的唯有努力向前,被詛咒也是一種命運。第一次看《起風了》那天,我激動不已,看得我淚流滿面,我認為這是宮崎駿最悲傷的作品。據說這也是宮崎駿首次自己看哭的作品。在我看來,在這部片子裡戰爭並不是講述的重點,宮崎駿只是想講述一個關於人類被詛咒的命運,被詛咒的夢想,以及苟延殘喘的努力生存的故事。
  • 宮崎駿《起風了》縱有疾風起,人生不言棄,充滿現實色彩的追夢者
    一、起風了第二個主題《起風了》還有一個主題是極少見的關於理想陰暗面的探討。是否需要宮崎駿?這些一個個被詛咒的夢想和背負詛咒的追夢人是否應該被接受和被鼓勵?宮崎駿沒有給出答案,而是交給觀眾去評判。二、宮崎駿自傳交給觀眾評判的不僅僅是上面的問題,還有宮崎駿自己。起風了,其實可以算宮崎駿的自傳。
  • 八卦| 誰說宮崎駿封筆了?No,他只是換「筆」了
    宮崎駿曾在2013年第70屆威尼斯電影節[起風了]的首映禮上正式宣布引退。
  • 宮崎駿電影《起風了》,唯有活著,唯有愛與夢想不可辜負
    》是宮崎駿於2013年上映的「封山之作」,故事背景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而男主角堀越二郎的原型,也是二戰中真實存在的航空工程師。整部電影在現實的敘述裡插入了男主角和卡普羅尼的三段夢境,和女主角節點式的幾次相遇,使夢想、人生、戰爭、愛情等等元素自然的糅合在一起。這部影片被稱為宮崎駿筆下的敗筆,因為他的作品,大多洋溢著像出現乘著掃帚在天空飛、魚子從海邊而來這樣的幻想元素。但在起風了影片中,沒有不可思議的魔法,也不會出現怪物,堀越二郎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設計零戰的實際存在的人物。這部電影一直未能在我國上映。
  • 起風了,我也該走了
    宮崎駿在漫畫界的影響可以說是史詩級別的了,像《千與千尋》、《龍貓》都帶給人唯美和奇特的想像,而最後一部封筆之作,卻和以往不同,這一次作者描寫的是日本昭和時代的著名的飛機設計師二郎的經歷。縱有疾風吹起,也仍然不言放棄在那個時代,日本還不夠強大,還是很貧窮落後的,而主人公從小便有一個飛機夢,想要設計一架很厲害的飛機,但不知道是不是該堅持下去,在夢中,遇到了卡普羅尼,帶他領略了飛機飛過大好山河時的美妙,或許從那時候,主人公便決定為這個夢想而為之奮鬥一生了。
  • 主打現實主義色彩,宮崎駿的《起風了》,過於現實讓人悲傷
    對於宮崎駿的作品,估計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浪漫」、「想像力豐富」,但作為他的收官之作,這一部作品卻極具現實主義色彩,以動蕩不安的日本為背景,寫出了一位飛機設計師的一生,從他平凡又不平凡的一生中,展示著一些樸素又寫實的品行,不出彩的故事,卻演繹了出彩的一生。
  • 宮崎駿,願風繼續吹下去——《起風了》
    願風繼續吹下去——《起風了》心情不好,本覺得宮崎駿的作品會緩解一下情緒,結果看完之後無比壓抑。《起風了》再次刷新了我對宮崎駿先生的認知。第一次看宮的片子是《天空之城》,當時還小,覺得挺有意思,就連著看完了《風之谷》《千與千尋》《哈爾》《魔女》還有後來的《金魚姬》,當時覺得宮崎駿挺孩子的,天真浪漫。這一切的認知止步於《龍貓》,看完《龍貓》心裡說不出的難受,壓抑甚至窒息,想不明白為什麼這麼悲劇的故事為什麼要拍得那麼歡樂,這也是給小孩子看的嗎?
  • 《起風了》是宮崎駿電影最沉痛,最現實的一部,與以往的風格不同
    這個和現實是很相似了,有多少人,在自己至親至愛的人逝去的時候,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無法陪伴。在男主知道女主得了結核還毅然和她結婚,這一點放到現實,很少有人做得到吧。男主提到了很多次他的夢想,飛行,也有很多人說他只是注重自己的感受。其實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女主也不會希望男主總是憂心自己的病吧。
  • 宮崎駿:起風了,只求生存
    這個動畫是基於同名的動畫宮崎駿。美感與毀滅交織在一起,久石讓的原聲是最終的升華。1984年,它一經發行,就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1985年,吉卜力工作室正式成立。與此同時,《天空之城》也進入了創作階段。正如宮崎駿曾經說過的,我想讓少年英雄成為一個故事繼續為夢想戰鬥和冒險。
  • 《起風了》無關乎夢想、愛情、戰爭,這些只是"活下去"的條件
    你的工作,有多少比例跟你當初的理想與愛好有關?是否能隨你所願行事,不會成為枯燥無味的例行公事?甚至,成為帶給他人痛苦的夢魘?《起風了》根據零式戰鬥機設計師堀越二郎的人生事跡和作家堀辰雄的同名小說改編。那是一個動蕩的年代,戰爭、飢餓、疾病、天災,死神的陰影籠罩全球,卻無法遮擋心頭閃現的夢想和希望的光芒。
  • 起風了!唯有努力生存!
    本以為《借物少女阿麗埃蒂》就是宮崎駿老前輩的封筆之作,沒想到他又再次監督了一部作品《>起風了》。小編之前有幸去宮崎駿老前輩的三鷹吉卜力工作室見學,的確是非常像天空之城的一座城堡,能在裡面工作估計也會有一種身在動漫裡的感覺吧。
  • 引發諸多爭議的宮崎駿動畫:《起風了》
    宮崎駿的動畫一向以唯美和天馬行空為世人所讚譽,其劇本也多為架空幻想故事。不過,當2013年他的收山之作——基於現實題材的《起風了》上映時,很多人對此片並不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