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吐司時候用的中種、湯種、波蘭種到底有什麼區別,看完不再蒙圈
吐司現在已經成了人們餐桌上常見的早餐了,我個人比較喜歡吃吐司,不僅拿來當早餐,還拿來當零食。吐司除了買,也可以自己做,做吐司要比做其他麵包費時,在操作上要相對嚴格,這樣才能做出軟又拉絲的吐司。
吐司的做法也是很多的,除了我們常見的直接法,還有中種法、湯種法、波蘭種,這麼多的「種」,難免讓人蒙圈,它們到底有什麼區別呢,今天泰羊媽媽就跟大家講講做吐司的這些「種」。
1、直接法
直接法就是準備好做麵團所需要的材料,放在一起揉出手套膜,然後進行第一次發酵,發酵完之後排氣、擀卷,然後進行第二次發酵,二次發酵好後,放到烤箱裡烤熟即可。
直接法操作比較簡單,適合新手,而且做出來的吐司也不遜色。
2、中種法
中種法,又稱二次發酵法,二次發酵法因有較長時間的發酵而令麵團效果及特性更為成熟。麵包經過發酵階段能令麵團形成較好的網絡組織,也能產生特有的麵包發酵香味。
中種法需要準備中種麵團所需的材料和主麵團所需的材料,中種麵團的製作很簡單,通常使用原料中總麵粉量的50%以上來製作中種,經常會使用到的比例是70%。將中種麵團揉好後,發酵至原來的2.5-4倍大,再和主麵團的材料混合在一起,揉出手套膜,整形後進行二次發酵,發酵好後烘烤即可。
中種法做出的吐司麵包,含水量較多,吃起來更柔軟,組織也細膩,不過這種方法發酵時間太長,有些耗時。
3、湯種法
湯種法實際還是屬於直接法的一種,只不過加了湯種麵糊。湯種法就是先將一部分麵粉和水混合在一起,對其加熱,讓麵粉糊化,糊化後的麵糊就是湯種。常見和易操作的湯種法是65度湯種法,就是將麵粉和水按照1:5的比例,放在鍋裡加熱,加熱時候不停攪拌,溫度達到65度左右停止加熱,移到其他容器裡密封保存,完全冷卻後使用。
湯種麵包與其他麵包最大的差別在於澱粉糊化使吸水量增加了,因此麵包的組織會柔軟,有彈性而且可以延緩老化,麵包的口感也更加溼潤鬆軟。麵包孔洞細緻,組織拉絲也好。
4、波蘭種
波蘭種就是液體,是一種偏溼潤的酵頭,一般是用等量的麵粉和水,少量酵母,長時間發酵而成。波蘭種的發酵時間像中種麵團一樣,一般控制在24小時內,可以在常溫下發酵,也可以放入冰箱冷藏。發酵到位的判斷方法是觀察麵團底部是否形成氣孔較大的蜂窩狀,在桌面上敲震容器會使液種麵團塌陷下去,打開容器後會聞到一股濃烈的酒精味道。
用波蘭種做出的吐司麵包內部組織和拉絲都比較好。
一個吐司,這麼多不同的做法,搞得人頭大,理清楚就知道怎麼做了。做吐司麵包時候用的方法不同,做出的吐司效果也有一定的差異,如果追求簡單快捷的做法就用直接法,如果想增加吐司麵包的柔軟時間,就用中種法,想要麵包更軟就用湯種法,追求內部組織漂亮,拉絲效果好就用波蘭種。
我是喜愛研究美食的二胎媽媽,喜歡做甜點和小吃,每天不定時的和大家分享好吃的食物,如果喜歡今天的文章可以幫忙點讚或者分享,關注泰羊媽媽解鎖更多的美食新技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