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面向全省推廣「江氏正骨術」等中醫藥專長絕技

2021-01-20 中國新聞網

培訓班現場。 王昊昊 攝

中新網瀏陽10月12日電 (王昊昊)12日,湖南省中醫藥專長絕技「江氏正骨術」培訓班在瀏陽市社港鎮骨傷科醫院開班。這是湖南面向全省推廣的中醫藥專長絕技項目之一。

2013年以來,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面向湖南省收集、整理、遴選確定了27項中醫藥專長絕技。今年,該局篩選出「江氏正骨術」等4項技術向全省推廣。

「江氏正骨術」始於清代末期,為江氏先祖江丕佑所獨創,具有癒合速度快、併發症少、費用低廉等特點。江丕佑後來把醫術傳給其子江述吾,並立下「德藝雙馨、濟世扶貧」的行醫祖訓。

江林在講課間隙接診病人。 王昊昊 攝

經過不斷發展,「江氏正骨術」第三代傳人、江述吾的兒子江林,將祖傳治傷接骨秘訣和中醫理論精華相結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醫理論。2016年,「江氏正骨術」成功申報湖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年4月,瀏陽市社港鎮憑藉底蘊深厚的中醫藥文化,成功創建湖南首批省級特色產業小鎮。

培訓班現場,江林通過自己接診的經典病案,詳細闡釋了「江氏正骨術」的歷史淵源、學術思想和技術特色,展現了國粹中醫的無窮魅力。「江氏正骨術」第四代傳承人江濤、湖南中醫藥大學教授何清湖等專家學者還作了《從傳承看中醫藥的發展》《社港江氏正骨術人·術·文》《江氏正骨術關於肩關節周圍骨折的特色治療》等專題講座。

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倪友新表示,中醫藥專長絕技是具有獨特的中醫藥特色和確切療效,但目前在中醫藥文獻中沒有記載、無法在現有醫療保健服務體系中得到合理利用、存在失傳可能的中醫藥診療技術和方法,其實用性、便捷性和確切療效深受廣大民眾歡迎。開展中醫藥專長絕技項目培訓推廣,將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起到重要作用。(完)

相關焦點

  • 湖南首批中醫藥專長絕技昨授牌 瀏陽社港江氏正骨術名列其中
    長沙晚報訊(記者 唐江澎)昨日,省衛生計生委、省中醫藥管理局召開湖南省第一批中醫藥專長絕技項目授牌表彰大會,全省首批18個中醫藥專長絕技項目被授牌並表彰。專家表示,公布確認湖南省第一批中醫藥專長絕技是省衛生計生委、省中醫藥管理局挖掘整理、搶救、保護全省中醫藥專長絕技工作中取得的階段性成效。
  • 上百名中醫骨科骨幹齊聚瀏陽社港 學習「江氏正骨術」
    華聲在線10月14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王文 通訊員 暨誠姿)12日,由省中醫藥管理局牽頭組織,來自全省各級公立中醫院骨傷科的100多名骨幹來到瀏陽市社港鎮,學習交流「江氏正骨術」。這也是「江氏正骨術」首次集中對外交流。
  • 瀏陽:傳承江氏正骨文化 體驗國粹中醫魅力
    紅網時刻10月14日訊(通訊員 林曉煒)10月13日,為期三天的湖南省中醫藥專長絕技「江氏正骨術」培訓在長沙瀏陽市社港鎮順利結業。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江氏正骨術」第三代傳承人江林醫生向來自全省各地的100多名骨傷科骨幹醫生分享了自己接診的諸多案例與故事。
  • 瀏陽社港:「江氏正骨術」第三代傳承人北京捧回大獎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0月27日訊(記者 王文 通訊員 林曉煒)10月25日,瀏陽市骨傷科醫院醫生、「江氏正骨術」第三代傳承人江林從北京捧回「全國中醫藥傑出貢獻獎」回到長沙。江林表示,這個獎項是對他這些年工作極大的肯定和鼓舞,他將繼續帶領自己的團隊,傳承中醫藥特色優勢,推進中醫藥融合創新,為健康中國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10月24日,江林在接診了80餘名患者,並完成最後一臺手術後,匆匆趕往北京參加領獎,平時穿著隨意的他,為此還特意買了一身正裝。在全國中醫藥大會上,江林獲頒「全國中醫藥傑出貢獻獎」。
  • 「江氏正骨術」成功列入長沙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江氏正骨術」第三代傳人江林在坐診  華聲在線訊(三湘華聲全媒體記者 張建平 通訊員羅鵬 江梅)6月14日,長沙市第三、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活動在長沙市坡子街湘江劇院拉開大幕  此次有「江氏正骨術」、巫家拳、長沙山歌等26個項目被列入長沙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由瀏陽市骨傷科醫院申報的「江氏正骨術」,集傳統中醫正骨之大成,眾望所歸的成為該批「非遺」 項目中一顆最璀璨的明珠。  瀏陽市骨傷科醫院院長李冬敏表示,醫院將充分利用成功申遺契機,依託「江氏正骨術」,將中醫骨傷科做大做強。
  • 文化部調研瀏陽「江氏正骨術」申遺工作
    文化部調研瀏陽「江氏正骨術」申遺工作 來源:紅網 作者:羅方平 編輯:吳若蘭 2015-10-16 11:10:38
  • 湖南中醫藥高專與澧縣衛健局合作開展基層醫院「西學中」培訓
    此次培訓班由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與澧縣衛健局聯合舉辦,旨在對該縣非中醫類別醫師進行系統的中醫藥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培訓。省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倪友新,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陳燕,澧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宋化麗,澧縣衛健局黨組書記、局長蔣立勇等領導出席活動。
  • 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
    依託省中醫藥健康信息平臺,採取抽查抽檢、定點監測、違法失信懲戒等手段,實現精準高效監管。  二、發揮中醫藥在健康湖南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四)發揮中醫藥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作用。健全完善中西醫高效協同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機制。加強三級中醫醫院急診、ICU、呼吸、感染等科室建設和二級中醫醫院急診科建設,提升公共衛生應急救治能力。
  • 福建力促中醫藥創新發展 將繪製名醫名科導診地圖
    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促進中醫藥傳承與開放創新發展、改革完善中醫藥管理體制機制等方面提出具體舉措。《措施》提出,加強中醫藥服務機構建設。到2022年,每萬人口中醫類醫院床位數達6.0張,基本實現縣辦中醫醫療機構全覆蓋;縣域常住人口30萬以上的縣級中醫醫院全部達到二級甲等中醫醫院標準;力爭全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設置中醫館、配備中醫醫師。建設省級中醫藥數據平臺,鼓勵依託醫療機構發展網際網路中醫醫院,開發中醫智能輔助診療系統,繪製全省名醫名科導診地圖。
  • [濰坊]山東省首家中醫藥健康產業推廣基地落戶濰坊
    18日,山東省首家中醫藥研究院健康產業推廣基地正式落戶濰坊。  按照規劃,山東省中醫藥研究院(濰坊)健康產業推廣基地今後將立足山東、面向國內外「孵化」一流中醫特色技術和培養「國醫大師」,打造成為「中醫文化『孵化器』」和「市民健康『4S店』」。
  • 湖南中醫藥大學校長寄語2020新生:做守正創新的新時代中醫藥人!
    同學們,在這次疫情中,中醫藥發揮了獨特的優勢和作用,成為抗疫「中國方案」的亮點。中醫藥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凝聚著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博大智慧,要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為建設健康中國貢獻力量。在疫情中,我們湖南中醫藥大學主動作為,為抗疫的「湖南經驗」和復工復學作出了積極貢獻。
  • 瀏陽江氏正骨讓衛生部領導大為驚嘆
    同樣慕名而來還有國家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10月30日,王國強一行到社港鎮衛生院,實地視察了醫院中醫骨傷科診療工作。    當王國強看到了江林用中醫手法復位對高難度骨折進行復原的全過程後,連連稱嘆其醫術精湛,並饒有興趣地跟湖南省副省長郭開朗談起中醫手法復位的好處:「不開刀、不住院,減輕了病人痛苦,降低了患者費用,真正從人民群眾的實際出發。」
  • 上海「中醫藥國際健康服務論壇」在上海國際醫學中心舉行
    人民網上海9月29日電(葛俊俊) 為在疫情常態化形勢下,更好地發揮中醫藥在國際醫療服務中的作用,9月29日,上海市中醫文獻館、浦東新區科協、浦東新區中醫藥發展中心、上海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上海市中醫藥學會治未病分會等在上海國際醫學中心聯合舉辦「中醫藥國際健康服務論壇」,論壇從政府引導、中醫藥人才培養、醫療實踐
  • 湖南新增10個特色小鎮,個個都「特」在何處?
    近日,2020年湖南新增長沙縣金井綠茶小鎮、湘陰縣鶴龍湖蟹蝦小鎮、西湖管理區西洲牧業小鎮、漣源市橋頭河蔬菜小鎮、南縣南洲稻蝦小鎮5個省級特色農業小鎮;新增益陽市沅江市船舶製造小鎮、永州市祁陽縣白水紡織小鎮、株洲市蘆淞區白關服飾小鎮、長沙市瀏陽市社港正骨醫藥小鎮、常德市臨澧縣新安鈣質新材料小鎮5個省級特色工業小鎮。至此,全省共有省級特色工業小鎮及省級特色農業小鎮各15個。
  • 百家姓之江氏家族簡介
    故江氏後人尊江元仲為江姓的得姓始祖。 江萬裡:字子遠,號古心,原籍南康都昌寓居饒州,由太學領鄉薦登進士,官至臺鉉因權奸亂政力辭歸裡,襄樊失守知事不可為於居側鑿大池匾曰止水元兵入饒遂投之,從者殮葬虎形山有風火羅圍石獅石策為跡。後追諡文忠公為建祠。元配:彭氏,贈大德夫人,殉節止水葬與子遠公同墓。生子三:茂華;茂盛;茂榮。華公未詳。是為湖南湘陰江氏始祖。
  • 葛洪中醫藥研究院在惠州成立
    南方網訊(見習記者/廖鈺嫻 記者/王彪)3日上午,廣東省葛洪中醫藥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成立儀式在惠州舉行,廣東省衛計委黨組成員、省中醫藥局局長徐慶鋒、民政部緊急救援促進中心常務副總幹事陳平等出席活動。研究院院長為南方醫院主任醫師、將軍級教授陳寶田,另聘請了25位專家學者擔任研究院專家。
  • 北京市中醫藥條例
    臨床類別醫師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參加系統的中醫藥知識和技術培訓,通過考核的,可以在臨床工作中提供相應的中醫藥服務。  第二十五條 以師承方式學習中醫或者經多年實踐,醫術確有專長的人員,由至少兩名中醫醫師推薦,經市中醫藥主管部門組織實踐技能和效果考核合格後,取得中醫(專長)醫師資格;按照考核內容進行執業註冊後,即可開展執業活動。
  • 河南省中醫藥強省建設促進聯盟首屆「中醫藥特色適宜技術培訓」將...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俊霞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薄弱、人才缺失、政策落實不到位等問題,是制約中醫藥發展的瓶頸。為助力中醫藥事業發展,進一步提升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河南省中醫藥強省建設促進聯盟通過與河南省基層衛生人員中醫藥適宜技術培訓中心緊密協商,雙方達成共識,將於12月22日—24日,在安陽舉辦首屆「中醫藥特色適宜技術培訓」班。
  • 「真抓實幹在湖南」職教新城 工匠搖籃——湖南(株洲)職業教育科技...
    學院被譽為「技師搖籃、冠軍之家」,多次代表省、市參加全國、全省技術比武,屢獲全國金獎和全省團體總分第一名,眾多師生進入全國十強或被評為省、市技術能手、教學能手。「十三五」期間,師生獲得市級以上技能競賽單項獎500餘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