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陽江氏正骨讓衛生部領導大為驚嘆

2021-01-20 瀏陽網

    本報訊(記者黃康)「不哭,不哭……」10歲的邵駿由於好動,右手臂不小心摔傷,導致肱骨外骨骨折,當醫生江林慢慢託起邵駿那浮腫的臂膀時,他疼得哭了起來。江林連忙用左手把住邵駿右上臂,右手則抓住其右下臂並帶動做了一系列扭轉、伸縮的動作,經過短短5秒鐘,邵駿的哭聲戛然而止,骨折處完全復原。接著,江林嫻熟地拿起杉樹皮,對邵駿復原的手臂進行固定包紮,並囑咐其好好休養,兩周後便可基本癒合。

    「在汨羅一家醫院檢查後,醫生說肱骨外骨骨折必須開刀,最少要花五六千塊錢;而在這裡,不開刀、不住院,只需花幾百塊錢。」邵駿的父親見狀,不停地道謝。他是特意帶著兒子從80多公裡外的汨羅市,慕名趕到社港鎮衛生院求診的。

    同樣慕名而來還有國家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10月30日,王國強一行到社港鎮衛生院,實地視察了醫院中醫骨傷科診療工作。

    當王國強看到了江林用中醫手法復位對高難度骨折進行復原的全過程後,連連稱嘆其醫術精湛,並饒有興趣地跟湖南省副省長郭開朗談起中醫手法復位的好處:「不開刀、不住院,減輕了病人痛苦,降低了患者費用,真正從人民群眾的實際出發。」

    社港鎮衛生院中醫骨傷科如今名聲在外,尤其是有著近百年歷史的江氏中醫正骨所產生的名醫效應,更是讓許多臨近省市的患者慕名前來就醫。

    住院率高、手術率高、醫療糾紛高是國內骨傷科的現狀。但是社港衛生院骨傷科主要以中醫傳統療法為主,醫院收治的病人中,手術率僅為10%,而不開刀、不住院不僅減少了病人的痛苦和心理壓力,還能降低50%以上的醫藥費。

    如今,在佔地面積為6.5萬平方米的衛生院裡,每天的骨傷科門診量超過300人次,去年全年門診量達到11.5萬人次,業務總收入7800多萬元,其中骨傷科業務佔醫院總業務的80%以上。今年,醫院業務總收入預計將實現過億。

    「在一所鄉鎮衛生院,其骨傷科的中醫特色竟然如此突出,讓我很感動、很激動。」王國強高度肯定了社港衛生院的中醫骨傷科工作,他勉勵衛生院中醫骨傷科繼續堅持中醫特色,堅持從人民群眾實際出發,紮根基層,造福更多百姓;要進一步總結、研究、提升江氏正骨療法,將傳統中醫醫學傳承推廣、發揚光大。王國強同時要求各級政府要加強重視、支持與引導,將中國傳統醫學做大做強。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李大寧,省衛生廳廳長張健、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邵湘寧,長沙市副市長謝志迪,我市領導吳震、張葵紅陪同視察。

 

 

責任編輯:戴鵬

 

 

相關焦點

  • 瀏陽:傳承江氏正骨文化 體驗國粹中醫魅力
    紅網時刻10月14日訊(通訊員 林曉煒)10月13日,為期三天的湖南省中醫藥專長絕技「江氏正骨術」培訓在長沙瀏陽市社港鎮順利結業。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江氏正骨術」第三代傳承人江林醫生向來自全省各地的100多名骨傷科骨幹醫生分享了自己接診的諸多案例與故事。
  • 上百名中醫骨科骨幹齊聚瀏陽社港 學習「江氏正骨術」
    華聲在線10月14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王文 通訊員 暨誠姿)12日,由省中醫藥管理局牽頭組織,來自全省各級公立中醫院骨傷科的100多名骨幹來到瀏陽市社港鎮,學習交流「江氏正骨術」。這也是「江氏正骨術」首次集中對外交流。
  • 瀏陽社港鎮:延伸中醫正骨產業鏈,高質量推進醫養小鎮建設
    作為「江氏正骨術」第三代傳人,今年68歲的江林至今保持著早起查房、坐診的習慣。10多年來,在以他為首的團隊的帶領下,瀏陽市骨傷科醫院從一個偏遠山區的鄉鎮衛生院,迅速發展成為一家輻射湘贛地區的二級甲等專科醫院。
  • 文化部調研瀏陽「江氏正骨術」申遺工作
    文化部調研瀏陽「江氏正骨術」申遺工作 來源:紅網 作者:羅方平 編輯:吳若蘭 2015-10-16 11:10:38
  • 「江氏正骨術」成功列入長沙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此次有「江氏正骨術」、巫家拳、長沙山歌等26個項目被列入長沙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由瀏陽市骨傷科醫院申報的「江氏正骨術」,集傳統中醫正骨之大成,眾望所歸的成為該批「非遺」 項目中一顆最璀璨的明珠。  瀏陽市骨傷科醫院院長李冬敏表示,醫院將充分利用成功申遺契機,依託「江氏正骨術」,將中醫骨傷科做大做強。
  • 瀏陽社港:「江氏正骨術」第三代傳承人北京捧回大獎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0月27日訊(記者 王文 通訊員 林曉煒)10月25日,瀏陽市骨傷科醫院醫生、「江氏正骨術」第三代傳承人江林從北京捧回「全國中醫藥傑出貢獻獎」回到長沙。「會上傳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充分發揮中醫藥防病治病的獨特優勢和作用的重要指示,我聽了深受鼓舞,國家對中醫藥發展很重視,我們也一定要把『江氏正骨術』傳承好、發揚好。」江林說。
  • 湖南首批中醫藥專長絕技昨授牌 瀏陽社港江氏正骨術名列其中
    相關連結  湖南省第一批中醫藥專長絕技項目名單  1.社港江氏正骨術  2.楊氏小兒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療法  3.彭氏小兒扁桃體炎七星燈火灸法  4.南詹正骨疏經術  5.南詹正骨理經刀  6.南詹正骨鶴嘴式整骨鉗
  • 中醫正骨泰鬥——羅有明
    1948年北京解放前夕,羅有明同志的丈夫、在長徵中任紅一方面軍一師連長的老紅軍王治忠同志因頭、背部負傷住院,部隊領導將羅有明接到部隊,羅有明到達北京雙橋池家窯總後252醫院2分院護理丈夫的同時,義務地擔任了骨傷科醫生。
  • 湖南面向全省推廣「江氏正骨術」等中醫藥專長絕技
    王昊昊 攝中新網瀏陽10月12日電 (王昊昊)12日,湖南省中醫藥專長絕技「江氏正骨術」培訓班在瀏陽市社港鎮骨傷科醫院開班。這是湖南面向全省推廣的中醫藥專長絕技項目之一。2013年以來,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面向湖南省收集、整理、遴選確定了27項中醫藥專長絕技。今年,該局篩選出「江氏正骨術」等4項技術向全省推廣。
  • 小鬼正骨後不再駝背,金莎正骨被質疑整容,明星為什麼都愛正骨?
    如果配合小鬼王琳凱以前的照片來看,可能效果會更好,沒有正骨前的小鬼王琳凱是這樣。,男星通過正骨來挺拔身姿、順帶增高几釐米,女星則通過正骨讓自己變得更漂亮。 金莎一直都在堅持正骨,來看下她正骨之後的對比照。
  • 堅持走綠色安全的中醫正骨之路 正骨醫生呂鋒獨創極簡療法
    從浙江中醫藥大學畢業後,呂鋒仍然堅持學習,曾赴多地學習中醫正骨和骨外科技術。呂鋒認為,為醫者當有專注方向,在骨傷疾病中,雖然手術治療是必不可少的,但並非唯一選項。他在實踐中發現,有一些醫療機構存在過度依賴手術的情況,不但給患者家庭帶來經濟負擔,而且患者也容易發生併發症。他說:「為患者手術不是我的初心,用一套綠色、安全、有效的方法緩解他們的痛苦才是我的本意追求。」
  • 《正骨》:正人正心,傳承的是中華民族的「德、仁、義」
    《正骨》這部影片,演繹的就是抗日戰爭時期,一個醫學世家不屈從於日本軍人的淫威,以浩然正氣傳承著中華民族的「德、仁、義」。正骨, 正骨 ,先正己骨,以正他人之骨!清平郭氏正骨,醫術精湛,造福四方。金字招牌,遠近聞名。
  • 中醫正骨、美式整脊到底有什麼區別?
    最近發現很多朋友對中醫正骨、美式整脊的認識很模糊,面對這兩個名詞的時候也很疑惑,今天就給大家詳細的分析一下,中醫正骨、美式整脊到底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 瀏陽幹部招商記|晚報頭條
    採訪本來約的是前一天,不過當天他與園區領導一起為長沙惠科配套項目再次前往合肥,一天往返1600公裡。早上7時許坐高鐵出發,見客戶、看企業,晚餐就在火車上吃了盒飯,返回長沙火車南站差不多到了晚上10時。然後,馬不停蹄趕往長沙城區,和一位深圳客商會面,回家時已過了晚上12時。不在招商,就在去招商的路上。
  • 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散兵鎮大江村江氏
    ,是第一個遵循地方誌編纂程序的"姓氏誌"網絡平臺,是唯一進行江氏宗族輩分,開基祖,宗祠數據統計的平臺,是親情交結的紐帶。 「入圍江家」繼承與弘揚江氏宗族文化與優良傳統,傳播江氏宗族正能量,團結天下江氏,打造江氏的幸福家園!
  • 百家姓之江氏家族簡介
    其中次子原叫翁處恭,被分姓為江氏,他的後裔子孫遂世代稱江氏。這兄弟六人後來在宋初三次科舉考試中先後進士及第,被譽為「六桂聯芳」。 該支姬姓江氏正確讀音作jiāng(ㄐㄧㄤ),今讀作jiāng(ㄐㄧㄤ)亦可。該支江氏族人尊奉翁幹度、翁處恭為得姓始祖,且不與嬴姓江氏合譜。 起源三 源於子姓,出自唐朝末期宰相蕭遘後裔,屬於避難改姓為氏。
  • 中國湖南 瀏陽花炮
    瀏陽花炮包括鞭炮和煙花,歷史可追溯至唐宋。鞭炮原名「編炮」,意為編結起來的爆竹。生產爆竹的原料是瀏陽就地取材的土紙、土硝、硫磺、炭末、紅白泥土等。據公元1680年刊刻的《瀏陽縣誌》載:「後人捲紙作筒,實以硝磺,名曰爆竹,饋遺者,早曰春雪,往歲小除後,聲響不絕。且有彼此競景以鳴豪舉者。好事者又放花炮起火……」可見瀏陽民間節日燃放花炮取樂,流行已久,其花炮生產亦久而旺。
  • 百年正骨世家魏氏青紫堂邀300名市民免費體驗
    去年年底,來自甘肅正骨學派的魏氏青紫堂也進駐佛山,落地於禪城區衛國路佛山體育館的正對面。這家擁有120年歷史的「正骨世家」,又將憑何本領在佛山站穩腳跟?探店:百年老店傳承獨門三術黑底黃字,古樸裝潢,走進青紫堂,一股中草藥香撲鼻而來。理療室內,醫生們細心地為患者熱敷艾草、上膏藥。
  • 正骨青紫堂讓我的生活充滿快樂
    我兒子在昆明新工人文化宮娛樂廣場上班,看到許多人到「魏氏正骨青紫堂」調理,於是就帶我去試試。當天感覺關節颼颼地仿佛寒氣往外抽,疼痛減輕了許多,沒幾天拔出了許多青紫色的痺毒。專家說這是風溼寒邪的毒素,痺毒會有一個由輕到重,再由重到輕的出毒、散毒過程,青紫消失,骨疾康復。
  • 秘傳300年的廣州「西關正骨」,手法精奇有良效!
    據廣東省省級非遺「西關正骨」代表性傳承人孫振全介紹,這些武術名家和武師,因為他們也有祖傳的跌打技藝,所以慢慢地形成了一種文化,就是醫館、武館同時存在。西關正骨也遵循這個道理,例如在外固定材料的選擇上,就有別於外地。廣東省省級非遺「西關正骨」代表性傳承人-孫振全:當時在西關地區有條杉木欄路,杉樹皮特別多,杉樹皮非常多好處,一是彈性好,容易塑性,二是透氣、輕便,慢慢地杉樹皮就形成了西關正骨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