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最大的熱帶動物區,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及阿拉伯南部

2020-12-24 徽燕南居

舊熱帶界或稱熱帶界、衣索比亞界,包括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及阿拉伯南部和馬達加斯加島,是面積最大的熱帶動物區系,而氣候比新熱帶界和東洋界要乾旱,以適應乾濕交替氣候的薩王納(熱帶稀書草原)為最主要的植被類型,也有一定面積的熱帶雨林。非洲大陸和阿拉伯半島原屬於岡瓦那大陸的一部分,後來經過一段時間的隔離後與北方大陸相連,而歷史上撒哈拉沙漠與阿拉伯半島曾經比較溼潤,沒有阻擋非洲與北方大陸的物種交流,這樣非洲大陸的生物就除了包括岡瓦那類型和非洲土生類型以外又包括有大量的來自北方大陸的類型,不少北方類型在非洲形成了次生的演化中心,而冰期時北方大陸氣候惡化,非洲就成了很多物種特別是大型動物的避難所,非洲現存的大型動物無論從種類還是數量上都是別的地方無法比擬的。

舊熱帶界和古北界之間有很長的邊界,有些舊熱帶界物種可以滲入古北界,但是由於這個邊界是世界最大的沙漠地帶,阻礙了南北的動物交流,所以不如東洋界和古北界之間過渡地帶的物種混雜和豐富,而現在古北界擁有的一些舊熱帶界物種可能不是通過沙漠滲入的結果而是史前時期古北界環境較好時物種的殘遺或者是在沙漠形成之前物種交流的結果。舊熱帶界和東洋界基本上在陸地上並不直接交界,但兩地自然條件類似,在歷史上也有一定的交流,二者具有相當的一致性。馬達加斯加島比較早舊和非洲大陸分離,島上的動物和非洲大陸既有一定的淵源,又有很大的不同,而有些類型還與新熱帶界有一定的聯繫,常有人將其從舊熱帶界獨立出來單置馬達加斯加界。

舊熱帶界的哺乳動物的最大特點是大型哺乳動物非常豐富,特別是有大量的熱帶稀樹草原動物群。現存半數以上種類的有蹄類均分布於非洲,而現存有蹄類的最大一科牛科可以說是以非洲為分布中心,牛科中除了牛亞科、羊亞科和羚羊亞科見於其它地區以外,其它亞科均為非洲所特有。

羚羊亞科的條羚和各種瞪羚,狷羚亞科的牛羚等是非洲最常見的有蹄類,也可是說是世界現存數量最多的大型動物,可以形成大規模的獸群。長頸鹿科和河馬科在歷史上也曾經分布到別的地區,而現在是非洲特有的偶蹄目成員,也是非洲的象徵之一。而其它大陸常見的鹿科這個有蹄類的第二大科,卻並不出現於非洲。舊熱帶界的奇蹄目包括犀科和馬科,其中普通斑馬是世界上現存唯一數量尚多的野生奇蹄目成員,而其他奇蹄目成員均數量稀少,尤其是犀科的成員,是著名的瀕危物種。

舊熱帶界哺乳動物的特有目數量超過任何其它地區,現存的特有目有管齒目、象鼩目和蹄兔目三個目,均是些外形有點奇特的動物。管齒目即土豚,是一類相貌非常奇特的動物,以白蟻為主食。非洲還有另外一類食蟻的動物,即鱗甲目,也就是穿山甲,這是和東洋界共有的類型。象鼩目原本被置於食蟲目,但後來認為和兔形目、齧齒目的親緣關係可能更加接近。

蹄兔目形狀似兔,但卻和象有較近的親緣關係。蹄兔、象、海牛和非洲史前特有的重腳獸有一定的親緣關係,它們的最早代表都是在埃及發現的,後來蹄兔、象和海牛到達了世界其它地區。蹄兔現在的種類不多,都是小型動物,但史前時期曾經非常繁盛,是非洲史前時期的主要小型有蹄類,分布比現在廣泛,而曾經擁有一些體型較大的成員,其中不少類型的外形和現在的蹄兔有很大差異。舊熱帶界的食肉目也非常有名,不僅種類多,也擁有一些著名的大型種類。

非洲最著名的猛獸當屬有百獸之王之稱的獅子,獅子並非非洲的特產,現在在東洋界也有少量分布,但絕大多數都在非洲。非洲的另一種著名猛獸獵豹也並非非洲所特有,但同樣是以非洲為主要分布區。

非洲其它比較有名的貓科動物還有豹、獰貓和藪貓等。鬣狗科基本上是非洲的特有科,現在除了縞鬣狗可見於非洲以外,其它的均只限於非洲。靈貓科是非洲食肉目的最大一科,其中獴類的種類特別豐富。靈貓科也是馬達加斯加島僅有的食肉目,在馬達加斯加島靈貓類和獴類均有,而所有種類均為特有。犬科種類也非常豐富,其中最著名的是非洲野犬,這種群體捕獵的動物可以和任何其它猛獸匹敵。其它有特色的犬科動物包括大耳狐等。

舊熱帶界的鳥類與東洋界有很大的相似性,雙方共有很多類群,非洲特有的類型也有不少,此外,這裡也是很多古北界候鳥的越冬地。馬達加斯加島的鳥種和非洲大陸既有一定的聯繫,又有很大的區別。作為熱帶地區的大島,馬達加斯加島的鳥種是非常貧乏的,但是特有程度很高。

舊熱帶界的鳴禽中以種子為食的鳥類從種類和數量上均非常豐富。這些食種子鳥中最著名的是各種織布鳥和維達鳥,織布鳥中的紅嘴奎利亞雀是世界上數量最多的鳥,另有些織布鳥可以修建宏偉的群巢。維達和杜鵑一樣有巢寄生的現象,有些種類有很長的尾羽。其它比較有特色的鳴禽有百靈、伯勞和扇尾鶯等,其中伯勞中除了典型的伯勞外,還有非洲特有的叢林伯勞類和盔鵙類。

馬達加斯加島的雀形目鳥類種類不多,但是有鉤嘴鵙科和裸眉鶇科兩個特有科,這兩科鳥類種類不多,但是具有很大的多樣性。太陽鳥科是和東洋界共有的科,它們中有不少以花蜜為食,此外在南非還有兩種食蜜鳥,共同佔據新熱帶界蜂鳥的生態地位。非洲的攀禽中以佛法僧目最具代表性,其中林戴勝科為非洲大陸特有,地三寶鳥科和娟鴗科為馬達加斯加島特產。

佛法僧科、犀鳥科和蜂虎科雖然不是非洲特有,但是在非洲的種類特別豐富,其中非洲除了樹棲犀鳥之外還有獨特的地犀鳥。鼠鳥目是非洲特有的目,這也是除了走禽類以外唯一分布範圍限於一個大陸的鳥類。舊熱帶界的鵑型目中蕉鵑科是非洲大陸所特有,而杜鵑科的馬島鵑亞科是馬達加斯加島的特產,這兩類攀禽均是非常美麗的鳥類。

舊熱帶界的蜥蜴中以避役最為有名,它們除了善於變換身體的顏色外,還有能分別看不同方向的眼睛,長長的有黏性的舌頭。避役除少數見於歐洲和南亞之外,多限於舊熱帶界,其中馬達加斯加島最為豐富。舊熱帶界的蜥蜴中有特有的板蜥和環尾蜥類,種類不多,但是也很有特色,身上有厚重的裝甲。馬達加斯加島還特有盾尾蜥類,盾尾蜥屬於美洲鬣蜥類,它們的近親要在遙遠的新熱帶界找到,而鄰近的非洲大陸卻找不到,而非洲大陸可見的鬣蜥類卻不出限於馬達加斯加島。

非洲的蛇類中無毒蛇和毒蛇都包括一些著名的種類,並且有些特有的類群。非洲巖蟒是非洲最大的蛇類,雖然體型不及東洋界的網蟒和新熱帶界的森蚺,但仍屬於巨型蛇類之列,可以捕食羚羊這樣的較大型動物。

由於比新熱帶界和東洋界乾燥,舊熱帶界的無脊椎動物特別是適合熱帶雨林的種類不及新熱帶界和東洋界豐富,比如蝴蝶的種類就遠不及新熱帶界和東洋界豐富。非洲有些無脊椎動物的名聲還是比較大的,比如一些大型的蠍子和大型甲蟲等。

相關焦點

  • 關於撒哈拉沙漠,你了解多少?
    撒哈拉沙漠位於非洲北部,面積超過900萬平方公裡,約佔非洲大陸的10% 。 它的東面以紅海為界,西面延伸到大西洋。 在北部,撒哈拉沙漠的北部邊界是地中海,而在南部,它的盡頭是薩赫勒,在這個地區的沙漠景觀逐漸轉變成半乾旱的熱帶稀樹草原。
  • 非洲的氣候,南北對稱的氣候分布特徵,面積巨大的熱帶沙漠氣候
    根據全球不同區域的氣候特徵來劃分出不同的氣候類型,主要的氣候類型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和高山高寒氣候等等。
  • 地處南亞的巴基斯坦,為什麼會形成熱帶沙漠氣候?
    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最大面積的熱帶沙漠氣候分布區是位於非洲北部以及西亞地區,由於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加上來自內陸的信風的影響,降水稀少,從而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是形成熱帶沙漠氣候重要原因,南北回歸線至南北緯30°之間的緯度區域是副熱帶高氣壓帶的主要控制區域。
  • 屬於熱帶沙漠氣候,終年高溫乾燥的撒哈拉沙漠為什麼也會下雪?
    一般來說,我們可以把陸地自然帶分為三大類,分別是森林自然帶、草原自然帶和荒漠自然帶,主要是隨著水分條件的不斷降低,自然帶不斷更替,荒漠自然帶分布區是世界上氣候最為乾旱的地區。撒哈拉沙漠居然也會下雪荒漠自然帶是指乾旱地區的地貌組合,包括巖漠、礫漠、沙漠和泥漠,其中沙漠是最為我們熟悉的荒漠自然帶。根據熱量條件的不同,荒漠自然帶可以分為熱帶荒漠帶和溫帶荒漠帶兩大類。
  • 為什麼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不是世界上最大的荒漠?
    ,主要分布在非洲北部、西亞、澳大利亞中西部、北美洲副熱帶西部地區等地;而溫帶荒漠分布地區之所以降水稀少,主要是由於深居內陸,距海遙遠,海洋水汽難以進入,其中亞歐大陸的中部地區最為典型。 世界自然帶分布圖 從荒漠自然帶的角度來看,世界上最大的荒漠是位於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撒哈拉沙漠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沙漠,總面積約為906
  • 排名世界前十名的大沙漠,第一名的面積堪比整個中國
    非洲南部內陸乾燥區。也稱「卡拉哈裡盆地」,是非洲中南部的主要地形區。卡拉哈裡沙漠北部有一個很不尋常的水系。夏日大雨滂沱落在遠在卡拉哈裡西北部的安哥拉中部高地上。大量的徑流水流入若干向南流的小溪中,這些小溪匯合起來形成奧卡萬戈和寬多或河。 美國有考古學家研究一些於非洲南部賴索托卡拉哈裡沙漠出土的鴕鳥蛋殼制的珠子,發現其年期可遠溯至逾3.3萬年前的石器時代。
  • 沙漠地區的氣候是不是都是高溫炎熱的,沙漠地區的冬天寒冷嗎?
    沙漠根據所處的熱量帶不同,主要可以分為熱帶山和溫帶沙漠兩大類。熱帶沙漠分布的地區對應的氣候類型主要就是「熱帶沙漠氣候」,由於常年受到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盛行下沉氣流,氣候乾旱降水稀少。
  • 七下人教版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視頻+教案
    地理位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於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部分,西臨大西洋,東臨印度洋,東北臨紅海,面積約佔非洲面積的五分之四。2.赤道穿過非洲最大的盆地--剛果盆地2. 流量最大河流---剛果河3. 最長河流--尼羅河,同樣是世界最長河流4. 最大湖泊--維多利亞湖5.
  • 將非洲獅和斑鬣狗放到美國南部、墨西哥的環境下,它們能生存嗎?
    而且非洲獅和斑鬣狗都是非洲獨有的動物,那麼如果將這兩種動物放到美國和墨西哥這樣的環境下,它們能否生存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有意思的問題。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非洲獅和斑鬣狗的生存環境生存環境可以分為兩個方面,第一個就是氣候以及地形環境,一個則是獵物的種類。
  • 世界上最大的熱帶沙漠,白天連地平線都看不到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沙漠,幾乎包括整個北非,西臨大西洋,北接阿特拉斯山脈和地中海,東瀕紅海,南連薩赫勒。撒哈拉沙漠的白天是看不到地平線的,白茫茫一片,難分遠近。阿哈加爾山脈就像一個碩大無比的島嶼,聳立在沙漠上。
  • 撒哈拉沙漠有多深?如果把沙子挖空,底下會是什麼?
    森林被砍伐,土地平衡被破壞,被風沙侵蝕,從而惡化成沙漠。地球上被沙漠覆蓋的地方比較多,比如我國的新疆地區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不過它的面積不算大,只有33萬平方千米,和906萬平方千米的撒哈拉沙漠比起來,完全是小巫見大巫。撒哈拉沙漠的面積知道了,那它有多深?
  • 撒哈拉沙漠面積比大洋洲還大,但僅在5000年前,它還並非這個樣子
    說到乾旱我們都會想到沙漠,要說世界最乾旱的地方,可能大家都會想到撒哈拉沙漠,此地的確非常乾旱,撒哈拉沙漠的面積達932萬平方公裡(百度百科數據),比我國的國土面積略小一點,超過了整個大洋洲的面積,接近整個非洲大陸面積的1/3,在這片廣袤的沙漠之中,大部分地方都是常年不下一滴雨,因此非常乾燥荒涼,被稱為「世界第一大荒漠」,堪稱實至名歸
  • 塔克拉瑪幹沙漠: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
    這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沙漠我國的降水主要是由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以及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帶來,總體而言以東南季風帶來的降水為主,所以我國的年降水量總體上從東南沿海往西北內陸地區遞減。我國的內蒙古高原西部、甘肅的河西走廊地區、青藏高原的西北部地區以及新疆的大部分地區都是年降水量在200毫米的「乾旱區」,這一地區也是我國「荒漠自然帶」廣泛分布的地區。一說到荒漠,其實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沙漠」,沙漠可以說是荒漠自然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其中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沙漠,總面積超過900萬平方千米,幾乎和我國的面積相當。
  • 熱帶沙漠氣候和溫帶沙漠氣候在成因上有什麼不同?
    我們發現,其中有「熱帶沙漠氣候」,但是沒有「溫帶沙漠氣候」,這是為什麼呢?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實際上地球的氣候類型十分複雜,我們為了相對簡化,就劃分了上述11種常見的氣候類型。在氣候類型進行分類的時候,對很多氣候類型進行了整合,其中溫帶大陸性氣候是全球分布最廣泛的氣候類型,也是內部差異最大的氣候類型。
  • 秘魯寒流的強大減溼作用,使南美洲西岸赤道附近出現熱帶沙漠氣候
    熱帶沙漠氣候是四種熱帶氣候類型之一,另外三種分別是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的典型特徵表現為「終年高溫乾旱」,具體來說就是最冷月均溫在15℃以上,年均溫高,氣溫日較差大,年降水量稀少,年降水量多在125毫米以下,有些地區年降水量更是在50毫米以下,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少的氣候類型。赤道附近的熱帶沙漠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多分布在南北回歸線至南北緯30°之間的大陸中西部地區,該地區緯度低,所以氣溫高。
  • 我來到了三毛的故鄉,撒哈拉的阿尤恩大沙漠,這裡令人嘆為觀止
    不記得哪一年前,偶然翻到了一本美國雜誌《國家地理》,裡面恰好介紹了撒哈拉沙漠,我只看了一次,卻無法解釋的是像前世回憶一樣的留戀,莫名其妙的毫無保留地交給了異鄉。這本書所描繪的承載著三毛鄉愁的地方也成了無數人一直在尋找的遠方,我也跟隨三毛的腳步,穿越千山萬水,來到了沙漠小鎮阿尤恩。
  • 高中地理熱帶沙漠氣候成因及特點
    高中地理熱帶沙漠氣候成因及特點高中地理答題中,氣候類型可謂是高考必考的一個知識點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地理熱帶沙漠氣候成因及特點,具體內容如下。高中地理熱帶沙漠氣候成因及特點1、位置:緯度位置:南北回歸線上南北緯30度的大陸內部和西岸;海陸位置:非洲北部的撒哈啦大沙漠,南部的納米布沙漠。亞洲的阿拉伯大沙漠爾沙漠,南亞的塔爾沙漠,澳大利亞的維多利亞大沙漠,北美的亞利桑那沙漠,南美的阿塔卡馬沙漠。2、氣候特點(特徵):終年高溫少雨。
  • 撒哈拉沙漠記錄了世界的變化,過去是什麼樣的風景,快來看看吧
    撒哈拉沙漠是位於非洲北部的一個沙漠地區,引起了我很長一段時間的興趣和嚮往,有一次,我終於有機會從衣索比亞飛越撒哈拉來到非洲,在位於撒哈拉邊緣的喀土穆短暫停留,終於領略了撒哈拉的風情,飛機從喀土穆緩緩下降時,四周不時傳來熱氣,讓人感覺離火爐很近,感覺乾燥不舒服,所以增加了我對撒哈拉沙漠的遐想和好奇
  • 非洲遊記:摩洛哥,走進三毛筆下的撒哈拉沙漠
    來非洲之前,其實還是盼望見到如同紀錄片中那樣的遼闊稀樹草原以及無數的野生動物,然而到了被稱作北非花園的摩洛哥王國,才發現這片地中海與撒哈拉沙漠交融的神奇土地卻處處充滿著奇妙的風情——神秘、神奇、多元、多彩、浪漫、迷離!特別是深入到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邊緣,似乎便觸碰到當年三毛追尋青春和愛情漂泊流浪的縹緲記憶!
  • 撒哈拉沙漠!非洲死亡之心,深藏著尼羅河鱷魚最後的棲息地
    駱駝和鱷魚共享著撒哈拉綠洲, 一個美麗的傳奇!查德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Chad),是非洲中部的一個內陸國家,有超過200個民族。其國土北接利比亞,東鄰蘇丹,南與中非共和國接壤,西南與喀麥隆、奈及利亞為鄰,西與尼日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