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地集團更新招股書,赴港上市難度加大

2020-12-18 騰訊網

領地集團在2020年4月9日提交的招股書,於10月9日失效。至此,首次IPO宣告夭折。隨即10月12日,領地集團又再次更新招股書,繼續向資本市場發起衝擊。

針對第一次IPO失效的原因,領地集團在回答媒體時並未直接回答,而是表示將繼續堅定務實推動戰略計劃。有業內人士猜測,「第一次IPO失敗的原因最主要的是盈利能力不強,」領地集團更新後的招股書中也印證了這一點。

《每日商業報導》發現今年排隊上市的房企以及物業很多,但成功上市的寥寥無幾。就目前的房地產行業而言,領地集團業績似乎不太理想,這或許會成為本次領地集團上市路上的絆腳石。此外,企查查顯示,領地集團還身陷法律風險高達107條。

財務指標並不理想

在四川,領地集團據稱是一匹「黑馬」房企,創立於1999年,目前業務涵蓋地產開發、商業運營、酒店管理和健康產業等。按綜合實力計,領地集團分別入選為2020年中國百強房企TOP72、2019年中國西部房企品牌價值TOP2、6家四川房企排名中TOP3。

最新招股書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領地集團分別實現收入53.39億元、45.14億元及75.68億元,今年前5個月實現營收約30.28億元。淨利潤分別為6.49億元、5.17億元、6.72億元、1.66億元。

企查查數據顯示,領地集團的法定代表人為劉玉輝。

值得注意的是,股權結構顯示,其3個大股東為親戚關係,共持有公司99%股權。

招股書顯示,領地集團在上市前的架構中,控股股東為劉玉輝、劉策、劉浩威及其家族成員,劉策為劉浩威的堂兄,劉玉輝為他們的叔叔,三人及其配偶為一致行動人。

再從財務數據上看來看,領地集團的業績並不穩定。數據顯示,2017年-2019年領地集團毛利率分別為20.1%、35.7%、27.8%。情況在2020年稍有好轉,更新後的招股書數據顯示,領地集團2020年前5月的毛利率為32.2%,較2019年有所上升,與目前179家上市房企毛利率中位數31.3%相比,相差不大。

關於毛利率的波動變化,領地集團在其招股書中表示,收益波動主要是由於相關期間已交付項目的物業銷售收益不穩所致,毛利率的不同,是由於個別不同項目的毛利不同,其還表示商業毛利率高於住宅毛利率。

在盈利能力的另一個財務數據上,領地集團2017年-2019年淨利率分別為12.2%、11.5%、8.9%,處於持續下降狀態。而最新招股書數據顯示,截至5月31日,淨利率為5.5%,依然處於下降趨勢,未能有所改善。

對此,易居研究院智庫中信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從上市角度來講,投資者會更加關心其盈利數據表現,若是個別項目對企業產生較大影響,說明項目不均衡。

據億翰智庫報告,2019年房企平均淨利潤率為16.39%,領地集團的盈利能力顯然低於行業水準。面對當前房地產的調控和疫情的影響,投資者對市場存在很多顧慮。

另外,領地集團在近幾年的規模化和高周轉過程中,負債上升較為明顯。數據顯示,領地集團淨資產負債比率(同「淨負債率」)從2017年60%逐年上升,2019年達到140%,風險明顯偏高。截至今年5月,最新淨資產負債比率達到150%,而且繼續增加,風險未有消減。

由於前兩年拿地力度擴張,領地集團的淨資產負債率逐年走高,至2019年末已達140%,相比於兩年前的60%已經增長了兩倍有餘。

房企的「高負債」「高周轉」策略,往往是結合在一起的。拿地擴張,甚至溢價拿地,也顯示了領地集團衝刺千億的決心,只不過按目前情況看,離這個目標似乎還挺遙遠。

目前,領地集團的全國布局中,雖然已覆蓋不少地區,但大部分項目仍在川渝。截至2020年2月29日,領地集團在全國20多個城市擁有90個項目,合計土地儲備為1331.45萬平方米。

其中,位於成渝經濟帶及四川省的項目數為58個,佔總項目數的64%,其中四川省獨佔57個項目;加之,成渝經濟帶及四川省開發中建築面積為549.6萬平方米,日後開發的規劃建築面積為382.67萬平方米,兩項合計佔總土儲的比例逾70%。

房企排隊等待上市

數據統計,今年成功在港股上市的房企僅有2家,分別是匯景控股和港龍中國,而在2018年有6家,2019年7家,這其中有像中梁控股、新力控股這樣的千億級房企,也有港龍、德信中國這樣的百億級房企。然而,今年風向似乎變了,行業認識普遍認為,可能是港交所上市大門在逐漸收緊,赴港上市的窗口期過了。

《每日商業報導》通過梳理發現,截至目前仍在排隊等待港股上市的有祥生控股、實地集團、鵬潤控股、綠城管理、上坤地產、領地控股、中國文旅、三巽控股、大唐集團、祥生控股等10多家內地房企。

不僅是領地控股提交招股書失效,上坤地產也遭受過同樣的境遇,更有甚者,海倫堡地產、奧山控股也兩度衝擊港股未果,萬創國際已經是第四次衝擊IPO了。

「三道紅線」下,內地房地產融資受限,港股的上市融資通道也在逐步收窄,留給小房企的市場空間已經不多了。

(END)

作者|王路

編輯|劉致文

文章部分配圖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掉隊多年」的合能集團被傳赴港上市 還有10家房企在排隊
    近日,總部位於成都的合能集團因密切接觸投行、欲赴港上市受到行業關注。有消息稱,其上市一事已在執行之中,最快將於今年三季度末遞交招股書。經記者統計,包括合能在內今年已有11家房企謀求赴港上市,但截至目前仍無一家成功通過申請。
  • 領地控股今日在港敲鐘上市 市值達到56.9億港元
    據IPO早知道消息,領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領地控股」)今日(12月10日)正式在港交所掛牌,股票代碼為06999.HK,建銀國際擔任獨家保薦人。截至9:35,領地控股股價為5.69港元,較發行價持平,市值達到56.9億港元。
  • 分拆物業上市 弘陽服務赴港IPO考驗
    延續這一風潮,弘陽集團旗下的物業公司弘陽服務集團也遞交了招股書。今年一季度,排隊上市的物管企業還包括正榮服務、金融街物業、宋都物業、建業物業,此外正商集團旗下的興業物聯、鴻坤集團物業平臺燁星集團已於港交所完成上市。
  • 先聲藥業擬赴港上市,摩根史坦利及中金雙保薦
    先聲藥業擬赴港上市,摩根史坦利及中金雙保薦 來源:財訊網 • 2020-07-03 21:45:52 6月10日,先聲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先聲藥業
  • 新股前瞻|燁星集團2月底開簿,預計3月11日正式赴港
    新股前瞻|燁星集團2月底開簿,預計3月11日正式赴港 艾德一站通訊,據市場消息,鴻坤集團旗下的物業平臺——燁星集團將於近期赴港IPO,預計將於 2 月底開簿, 3 月 11
  • 時隔四月,中國最大腫瘤醫療集團海吉亞二次赴港IPO
    就診人數增加,收入增長強勁這已經不是海吉亞醫療控股第一次赴港尋求上市了,早在2019年10月,公司就曾向港交所遞表招股書,但未能通過,時隔四月,海吉亞醫療控股再次赴港尋求上市。海吉亞醫療控股是中國最大腫瘤醫療集團,公司旗下有10個自有醫院,放療是腫瘤最常見的腫瘤治療方案,醫院業務及第三方放療業務是公司的兩大業務。
  • 規模不到百億,頻現交付危機的合能集團被傳赴港上市
    來源:時代財經作者:時代財經 黃銀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2020年中小房企赴港上市的熱度依舊。據IPO早知道5月28日報導,來自成都的房企合能集團近期正與投行密切接觸,籌備赴港上市。這已經是五月以來,第三家傳來上市消息的房企,此前還有實地地產和方直集團。時代財經5月28日致電合能集團進行求證,但一位工作人員以「沒有專門對接媒體的部門」為由拒絕了回應。匯生國際融資總裁和協縱策略管理集團創始人黃立衝認為,現階段小房企上市並奇怪,上市可以集資,也可以發行海外債,當然都想上市。
  • 網易、京東等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艾德一站通港股打新潮將來襲
    京東是中國領先的技術驅動型電商和零售基礎設施服務商,是中國線上線下最大的零售集團,曾四次入榜《財富》全球 500 強企業。  京東於 2014 年 5 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距今已有 6 年之久,截至 5 月 9 日美股收盤,集團總市值達到 687 億美元。該公司的業務較為多元化,涉及零售、金融、物流、健康、人工智慧等領域。
  • 「合肥王」文一地產被傳赴港上市,謀全國化跳板欲打破「圍城」
    從來自江蘇的港龍中國、到四川的領地控股,越來越多的區域房企加入到赴港上市的大軍,尋求資本市場的溫暖。近日,據IPO早知道消息,安徽百億房企「文一地產」近期正與投行密切接觸,籌備赴港上市。事實上,自2014年,合肥樓市便迎來了復甦,而借著春風,文一也加大了投資力度。據悉,在2014年至2016年期間,文一地產共計獲得土地26宗,其中,亦包括2016年3月以76.89億價格拿下的合肥總價地王。彼時這宗地王,吸引了融創、萬科、綠地、金科等本地及全國房企上演奪食大戰,在文一集團最後一次舉牌時,住宅部分已溢價400%,折合樓面價每平米約1.8萬元。
  • 艾德證券期貨:百強房企領地控股擬赴港上市,現金流首次回正
    儘管拆分子板塊獨立上市成為當前市場主流,但仍有部分房企走在母公司上市的路上。日前,繼金輝控股、上坤地產陸續遞交上市申請之後,又一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領地控股更新招股書、財務數據,遞交港股上市申請,這意味著向資本市場更近一步。建銀國際為獨家保薦人。
  • 許曉軍不再擔任領地集團總裁,轉任外部事業合伙人
    但值得稱道的是,雖然經歷了一次招股書失效,領地集團終於踩在2020年末的尾巴成功登陸資本市場。但值得玩味的是,身為領地集團總裁的許曉軍的名字,既沒有出現在領地上市的新聞通稿中,也沒有出現在上市公司董監高的名單裡。難道如今的結局早已埋下了伏筆?
  • 日本彩妝「天貓店」赴港上市
    近日,Canmake在香港及中國大陸的分銷商文風戶(Bou Eki),遞交了招股書,擬赴港上市。年收超三億,全靠Canmake來源:網絡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19年上半年收益計算,文風戶為第五大香港彩妝分銷商,佔香港彩妝分銷市場比例約4.4%。
  • 匯付天下赴港IPO 第三方支付上市潮來臨
    「未來肯定有一批第三方支付公司能夠持續上市。」 易觀分析師王蓬勃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坦言。對此,某支付機構從業者朱捷亦表示,目前第三方支付企業上市環境不利的因素,主要是沒有支付機構獨立上市成功的案例;有利環境則是大家對支付的認可度越來越高,國內行動支付非常發達。
  • 優然牧業赴港IPO,是「奶源大戰」再升級的前兆?
    隨著優然牧業在全球奶製品行業的地位愈發穩固,11月29日晚間,中國優然牧業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主板掛牌上市,華泰國際和瑞信擔任聯席保薦人。若優然牧業能夠成功赴港上市,伊利所掌控的3家規模化牧場企業將全部完成上市流程。可以想見的是,頭部乳企之間的奶源爭奪戰也會變得愈加激烈。
  • 「盲盒老大」赴港上市!新三板退市前市值20億,預計估值20億美元
    事實上,雖然今年新三板公司衝擊A股出現爆發式增長,還有一批則積極備戰精選層,但港股仍以其吸引力成為「轉板」的熱門板塊之一:今年以來就有17家已退市的新三板公司成功掛牌,同時還有約20家正在排隊等待上市,其中森途教育於9月份第四次遞交招股書,赴港上市「決心」不減。
  • 迪馬股份分拆東原澄方衝刺IPO 加入物業公司赴港上市潮
    去年以來,內地物業公司赴港上市已成為風潮。不過,也有業內專家表示,目前大部分物業公司的盈利模式還都是依賴地產集團母公司,實際增值服務的空間也有待挖掘。今年半年報顯示,截至上半年末,「東原物業」的業務已覆蓋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四大區域,服務在管項目約150個。
  • 綁定吳奇隆劉詩詩和愛奇藝,稻草熊影業欲赴港上市
    彼時,上市一年的暴風集團曾試圖以10.8億人民幣收購稻草熊影業60%股份,但這項併購案最終被證監會否決,稻草熊乘暴風集團之風上A股的黃粱一夢也隨之夢醒。此番嘗試上市,稻草熊影業已與四年前不同,收入從2017年的5.43億穩步提升至2019年的7.65億。其中,單愛奇藝一家平臺就貢獻了約9億元。
  • B站回應赴港上市傳聞,中概股緣何掀起「二次上市」熱潮?
    這不,今日又有來自CNBC的消息稱,已經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視頻平臺Bilibili要「破圈」赴港二次上市。 B站赴港IPO擬募集資金超過20億美元,高於去年預期的10億美元和15億美元。
  • 百勝中國高層難覓餐飲大咖,胡祖六帶財技高手操盤赴港上市
    Brands分拆出來在紐交所上市4年後,百勝中國將赴港二次上市。8月28日晚間,百勝中國在港交所披露了通過聆訊後的招股說明書,其擬發行約4190萬股普通股,IPO發行價至多為468港元/股。第二季度營收與淨利均出現同比下滑今年以來,百勝中國多次被傳擬赴港上市。早在1月10日,就有報導稱,百勝中國考慮在香港上市,將與中金和高盛合作,為二次上市做準備。
  • 中國最大的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正式赴港IPO
    在此之後,泡泡瑪特也一直在籌備赴港上市,但是由於公司內部原因以及疫情等,多次推遲上市計劃,此次赴港聘請了摩根史坦利及中信證券為其保薦人。圖片來源:泡泡瑪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招股書一、公司介紹在介紹公司之前,先介紹一下什麼是盲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