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米亞RB67相機 120膠捲正片展現洪澤湖

2020-12-24 弦月影像

為著重表現厚重的江蘇淮安洪澤湖悠久歷史文化古蘊, 展現古樸、 端莊、開闊、厚重的洪澤湖,本人用瑪米亞RB67相機,120膠捲正片拍攝,相機操作是純手動,選用膠捲正片能增加色彩濃鬱,再現往昔畫風,讓水更清,天更藍,草更綠,空氣更清新,儘量做到簡單而大氣,端重而秀麗,延曆史之痕,弘文化之蘊。願此影能增添洪澤攝影之光,不足之處還請各位影友指點。

江蘇淮安洪澤湖大堤碑石 (攝於周橋邊)

江蘇淮安洪澤湖(攝於高良澗進水閘邊)

江蘇淮安洪澤湖漁家 (攝於周橋大塘)

江蘇淮安洪澤湖高良澗進水閘的洪澤湖風光(攝於進水閘邊)

江蘇淮安洪澤湖高良澗進水閘

江蘇淮安洪澤湖大堤上的大柳樹 (攝影於洪澤湖碑石下邊)

江蘇淮安洪澤湖(攝於周橋)

江蘇淮安洪澤湖(攝於高良澗進水閘)

江蘇淮安洪澤湖(攝於周橋)

江蘇淮安洪澤湖(攝於周橋)

江蘇淮安洪澤湖古堰景區裡的紫葉李

江蘇淮安洪澤湖古堰景區裡的紫葉李

瑪米亞RB67相機 120膠捲正片

2020年3月攝 ---------洪澤湖

相關焦點

  • 膠片復興元年2020(120相機及膠片推薦)
    取景形式和相機並沒有本質聯繫,因此135有單反,120也有單反,135有旁軸,120也有旁軸。120還有雙反,但是135沒有三相機推薦120mm膠片相機1.120機器強推66畫幅!但中畫幅相機有個通病,就是鏡頭太少,可供不同風格拍攝的選擇餘地較少3.瑪米亞(Mamiya)Mamiya7/7II瑪米亞7/7II系列照相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6×7cm畫幅可交換鏡頭旁軸取景式照相機,瑪米亞7型於1995年上市,以其具備6×7cm的片幅,又具有小型照相機的便利操作,再加上表現優異的配套鏡頭群,很快贏得了人們的高度讚譽。
  • 120膠捲相機入門完全指南(2019威力加強通俗易懂版)
    我做這個號有個缺點,就是動不動就喜歡從盤古開天地開侃,這次就不去講120的什麼歷史了,怎麼來的了,膠捲怎麼回事了,我們先看看120膠捲長什麼樣子。120膠捲一般就是裝在上圖裡那種塑料包裝紙裡面,這就是一卷了。(注意,我用的兩張圖是同一種膠捲,都是富士的VELVIA 50)這兩種膠捲樣子都不一樣,那麼用起來肯定不一樣了,雖然不至於完全不一樣,但是肯定很不一樣。120膠捲比起135膠捲,特點就是更大。
  • 膠捲相機怎麼用 膠捲相機使用方法【詳解】
    摘要:膠片照片色彩奇特,中、大畫幅相機玩膠片機更實惠,使用更顯文青,所以還是受到很多人的喜愛。膠捲相機怎麼用?下面為您介紹膠捲相機入門知識。  【膠片相機】膠捲相機怎麼用 膠捲相機入門知識  膠捲相機完全入門  世界的一切都是光。  什麼是膠捲相機?說白了,就是用膠捲拍照的相機。
  • 使用120膠捲的Bencini Koroll II型旁軸相機!義大利製造!
    義大利不管從什麼角度講,都算不上一個相機生產的大國,而且其生產的相機水準可謂參差不齊。既有Ducati那樣的高檔精品,也有一些簡易機型,例如我今天介紹的這款Bencini Koroll II型旁軸相機。
  • 老機新生 Supper Baldax膠片120膠捲相機測試樣片
    Supper Baldax是整個系列的頂級機型,從簡單的文件夾到具有自動膠捲前進和防止雙重曝光功能的此耦合測距儀。它是最小,最輕的全功能120摺疊機之一。像所有的Baldas一樣,該相機具有非常簡單有效的膠片纏繞機制,您無需查看背面的紅色窗口即可知道所處的鏡框-諸如Super Isolette和Super Ikontas。很酷!我喜歡這臺相機!它不像愛克發超級Isolette那樣重,並且通常使用更輕的材料製成。我還拍攝了6×9的Baldalux / Baldafix。
  • 使用127膠捲的德國Bilora Bellea 44旁軸相機
    該公司創立於1909年,開始的時候並不生產相機,而是以金屬製品為主業,直到1935年該公司才開始製造相機。「二戰」結束後,Bilora公司的相機生產得以恢復。從上個世紀的50年代到70年代初,短短20多年的時間中,該公司共計生產了超過100萬臺相機,其中有不少是給其他相機公司做的OEM產品。雖然其產品主要以簡單的盒式相機和旁軸相機為主,但100萬臺絕對不是個小數字了!
  • 現在用膠片相機除了炫富沒別的作用
    膠片相機現在已無任何優勢,不管是性能、成本、使用難度、方便程度都沒有任何優勢。唯一的優勢就是炫富。膠片相機低檔的沒有存在的必要,現在說的就是高檔的,幾萬塊的膠片機相對於數位相機價格並不算什麼,買得起的人很多,本身不具有炫富的作用,但因為後期過於不方便處處都很浪費時間浪費錢所以很適合炫富。
  • 秀芝,泫雅、宋閔浩……韓流明星沉迷於膠捲相機
    filmcamera1秀芝秀芝似乎迷上了膠捲相機的魅力在旅途中,用你自己的視覺觀察風景和人們的照片。膠捲相機的特殊質感展現了攝影師在旅途中的心情當我和朋友一起旅行時,我會留下我的記憶。2金寶拉這位前《天空之城》明星也是電影攝影機的忠實粉絲她的照片記錄了她在旅行中看到的異國風光。
  • Rapid膠捲、發條過片的半幅相機:日本富士Fujica Rapid D1!
    Fujica Rapid D1是日本富士公司在1966年推出的一款使用Rapid膠捲的旁軸相機,該機主要的特點有兩個:1、該機為一部半幅相機;2、該機是發條為動力進行過片的相機。說到日本富士公司,大家想必都不會陌生,因為即使沒用過Fuji的相機,但應該不會沒有用過Fuji的膠捲,哈。實際上,Fuji公司最早就是生產膠捲的。Fuji公司成立於1934年1月20日,成立之初產品就是各種膠捲。從上個世紀40年代起,富士公司開始生產軍用光學玻璃產品,並在1948年開始生產照相機。
  • 使用120膠捲的Weltax摺疊皮腔照相機!德國製造!
    今天向各位介紹一款使用120膠捲的Weltax摺疊皮腔照相機,由德國Welta公司在1947年開始生產,是Weltax的「二戰」後版本。說到Welta公司,估計知道的人不是很多。該公司的主要產品為中等價位的摺疊相機。在「二戰」後,德勒斯登成為了民主德國的一部分,所以Welta公司在1950年成為了民主德國一家大型國有相機企業VEB Kamera-und Kinowerk的一部分。這家大型國有相機企業在1964年成為了後來舉世聞名的Pentacon。
  • 《相機的膠捲》鐵面孔目-協助拍攝
    相機的膠捲【第1幅圖】此作品由遼寧攝影愛好者郎先生在著名的邢臺地區拍攝相機的膠捲【第2幅圖】此作品由泉州攝影愛好者紀先生在著名的大連地區拍攝相機的膠捲【第3幅圖】此作品由威海攝影愛好者闕先生在著名的邢臺地區拍攝
  • 最早使用828型膠捲的相機!
    今天介紹的這款Bantam摺疊皮腔照相機,是美國Kodak公司在上個世紀30-40年代推出的一款使用828型膠捲的相機,其外形由當時著名的設計師Walter Dorwin Teague設計。Bantam系列相機是最早使用828膠捲的相機。
  • 「被佔領日本」製造的Start Junior微型相機!使用Bolta型膠捲
    我對和歷史相關的相機有著很大的興趣,並一直致力於搜獵此類相機。今天介紹的這款Start Junior 35相機,就同歷史相關,因為該機是Made in Occupied Japn,被佔領日本製造。這款Start Junior 35相機由日本Ikko Sha公司在1950年製造,相機上看到的另外一個名稱Rich-Ray是這款相機當時的銷售商的名稱。我手裡還有一款只有Rich-Ray名稱的同類型相機,應該就是Ikko Sha公司為該經銷商定製的,如下圖所示。
  • 膠捲行業秘聞大全:照片曝光8小時,買耗材送相機,膠捲機身賣4萬
    數碼影音時代,其實膠捲比存儲卡還優秀,看完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膠捲和錄像帶是傳統影像行業的必備法寶。上個世紀,柯達公司還憑藉膠捲傲視全球。即使到了90年代,擁有一部買柯達膠捲送的柯達相機,還依然是成功人士標配,能用自家的相機拍一張全家福,衝印後留下膠捲底片,是當時吊打照相館的最時髦事情。
  • 迷你Klasse 富士推出新款一次性膠捲相機
    富士又推出膠片相機了,這次還是向自己產品的致敬。富士推出了最新款的一次性相機套裝Premium Kit II,新套裝除了一臺富士的一次性相機外,還附贈了一個Klasse相機外殼,讓你的一次性相機變身Klasse。
  • INS上的網紅相機?!這特麼是在用生命在模仿膠捲相機啊!
    最近各位玩 INS 的差友有看到一些復古的膠捲照片嗎?類似這樣的。。。還有像這樣好看的小姐姐。。。嗯,還有這些加了謎の漏光濾鏡的。。。這些盛行在 Instagram 上的網紅照片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像是用膠捲洗出來的。
  • 數位相機與膠片相機的不同之處
    現在隨著科技的進步相機的種類也越來越多了,以前都用的是膠片相機,但相機都是數位相機了。那麼現在的數位相機和和以前的膠片相機有什麼區別或是數位相機與膠片相機的不同之處在哪裡?那我們一來來探索一下吧。數位相機是一種利用電子傳感器把光學影像轉換成電子數據的照相機,而膠片相機是傳統相機,用的就是膠片,拍攝後的膠捲要經過衝洗才能得到照片。數位相機與膠片相機的本質區別是感光元件與儲存介質。數位相機是電子元件感光與數字儲存,膠片相機是化學感光與儲存。
  • 還記得主營膠捲和相機的柯達嗎?如今轉型賣藥了
    01留下精彩每一刻的柯達提到 Kodak 柯達,許多 80 後可能還記得 90 年代非常經典的 " 留下精彩每一刻 " 的廣告,當時膠捲和相機還是稀罕物,不過時過境遷,柯達在 2012 年就申請破產了,多年來他們在轉型數碼影像上的進展一直不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