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電腦報
2020 年真是一切都有可能,柯達公司今天宣布獲得了美國政府 7.65 億美元,約合 54 億元的貸款,這筆錢將用於建設醫療藥物工廠,柯達要轉型為醫藥公司了。
01
留下精彩每一刻的柯達
提到 Kodak 柯達,許多 80 後可能還記得 90 年代非常經典的 " 留下精彩每一刻 " 的廣告,當時膠捲和相機還是稀罕物,不過時過境遷,柯達在 2012 年就申請破產了,多年來他們在轉型數碼影像上的進展一直不順。
柯達的歷史曾經無比輝煌,在 1973 年曾有 12 萬全球員工,還是膠捲、數位相機、OLED 等新技術的發明人,但是除了膠捲之外,其他業務都沒有發展起來。
對製藥來說,柯達其實也不是新手,1988 年該公司就成立伊士曼製藥業務部,開始做保健藥品,隨後還收購了一家製藥公司斯特林,不過 1994 年又出售了與影像無關的業務,退出了製藥市場。
這次獲得 54 億元的貸款,柯達將在紐約州柯達園區開設製藥公司,預計能帶來 360 個工作機會,並間接帶來 1200 個就業機會。
根據美國政府的計劃,柯達未來將提供給美國市場非生物及非抗菌性藥物中至少 25% 的藥物。
受此消息影響,柯達公司股價上漲 200%。
02
相機行業曾經的霸主
1880 年,喬治 · 伊斯曼在美國紐約州的羅切斯特成立了伊斯曼幹版製造公司,利用自己研製的乳劑配方製作照相機用幹版膠片。那時候的照相設備極為複雜,黑色帳幕、裝有玻璃感光板的大容器,人們要有專業的知識和技術才能使用它們。伊斯曼就時常想:難道照相機不能做小一些嗎?攝影不能像用鉛筆寫字那麼簡單嗎?
一連串的疑問促使他不斷研發新技術,在最初的 10 多年裡,公司不斷改進乾片和卷式感光膠捲,推出了感光度高並且便於攜帶的照相膠捲,給感光業界帶來了一場劃時代的革命。隨後它又進軍電影膠片領域和 X 光影像行業,成為世界膠片行業的領軍者。
1900 年,公司又開發出了白朗寧盒式相機,售價 1 美元。白朗寧的簡單和廉價一下子改變了人們對於照相機昂貴、龐大的固有印象,柯達相機的廉價帶動了其膠捲的熱銷並為公司取得了空前的市場回報。從 19 世紀末開始,柯達就大舉進軍世界市場,在德國、法國、義大利等海外國家設立了銷售機構。
此後的柯達不斷推陳出新,成為膠片相機時代無可爭議的霸主。它開發出了全球第一款取得商業成功的彩色膠片克羅姆,橫掃全球市場。1985 年《國家地理》雜誌封面上那幅著名的照片《阿富汗少女》,就是由攝影師史蒂夫 · 麥凱瑞使用克羅姆彩色膠片拍攝的。
1963 年,柯達再次研發出革命性產品— "instamatic" 系列相機,它將膠捲盒製作成獨立暗盒,可以在任何自然環境中打開相機更換膠捲,大大方便了攝影者的操作。第二年,該系列相機共銷售 750 萬架,創下了照相機銷售的世界最高紀錄。除此之外,他還積極進軍印刷出版、醫療和空間探索領域,贊助各類體育賽事,提高品牌影響力。20 世紀八九十年代,柯達品牌幾乎壟斷了整個攝影市場。
1892 年柯達公司誕生,到 1996 年,柯達公司擁有超過 14 萬名員工,它的市值達到了 280 億美元,它佔據了美國 85% 的相機市場,2012 年柯達申請破產保護。從誕生到巔峰,柯達用了近百年時間,而從巔峰到谷底,它只用了不到 10 年時間。
柯達的高管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種一開始只有 0.01 像素的低解析度的數位相機會在不到 20 年的時間內給自己帶來致命打擊。從 20 世紀 90 年代後期開始,數位相機拍攝的照片越來越多,柯達開始艱難生存,到了 2007 年,它就無法盈利了,隨後一年 iPhone 誕生,由手機拍攝的照片開始井噴,用柯達拍攝的照片數量直線下降,2012 年 1 月柯達正式申請破產保護。
指數級增長適用於新型科技行業,在相機行業,用不了太長時間,智慧型手機相機對於數位相機的顛覆也許就會像曾經數位相機對柯達的顛覆一樣讓人震驚。同樣有些人對於 AI 的現狀抱有偏見,認為目前進展有限,但 AI 適用於指數級增長定律,一旦它達到某個量級,它帶來的改變將會是顛覆性的,這就是 Google 的庫茲韋爾說的 " 奇點 ",他認為這個奇點大約在 2050 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