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高蝙蝠俠大電影》口碑出色
在北美叫好叫座的《樂高蝙蝠俠大電影》,在中國遭遇水土不服,上映一周票房不到3000萬元。但從全球範圍來看,華納兄弟和樂高玩具聯合製作的這部動畫電影仍然是成功的,它在北美上映4周累計票房已近1.5億美元,在登陸中國內地院線之前,已在全球累計吸金2.27億美元。
接下來,樂高系列電影還會繼續開拓疆土,據悉,該系列新片《樂高幻影忍者大電影》將在年內上映,為了抓住中國觀眾的心,該片還特意請來成龍配音。
不管中國觀眾是否買單,目前看來,樂高玩具的影視化之路是成功的,既賺了票房又贏了口碑。將玩具搬上大銀幕,樂高有啥經驗值得借鑑?和樂高並稱「玩具三巨頭」的美泰和孩之寶,同樣也在進軍影視業,這三者又將出現怎樣的競爭局面?
早在20年前,盧卡斯影業找到樂高公司,希望能夠就1999年的《星球大戰前傳》和樂高合作。當時樂高的高管相當保守,他們認為如果授權給《星球大戰》,就得按好萊塢的規則辦事,有可能毀掉樂高的品牌名聲。幾經周折,樂高最後還是答應合作,沒想到這也成為玩具行業史上最成功也最持久的一次合作。借《星球大戰前傳1》推出的樂高星球大戰系列產品,最初幾年的銷量就超過了公司總銷量的1/6。
2009年,華納製片人Dan Lin帶著兩位編劇去到樂高總部,希望能夠合作拍攝樂高大電影。樂高一開始仍然是質疑的,直到華納以相對創新的內容策劃打動了樂高決策層——放棄樂高玩具已有的故事,雙方從零開始設計劇情,用一部能吸引所有年齡層觀眾的樂高電影,幫助玩具產品突破年齡段。
2014年,《樂高大電影》問世,除了以小成本拿下大票房,在上映4個月後,樂高玩具半年的銷售額首次超過了美泰。2014年,樂高全年銷售額約合43.5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一大玩具製造商,這也是59年來玩具巨頭美泰首次被超越。
華納老邁IP重獲新生
華納高層早前對第一部《樂高大電影》並沒有太大信心,因此從外引進了一半投資,白白丟了不少利潤。但製作成本6000萬美元就斬獲4.68億美元票房,這個數字還是很可觀的。嘗到甜頭的華納很快將新作提上議程,其中就包括如今正上映的《樂高蝙蝠俠大電影》,今年還將上映的《樂高忍者大電影》以及《樂高大電影2》。
對於華納來說,拍樂高電影除了盈利,還盤活了華納的系列IP。樂高玩具沒有自己獨有的世界觀,將華納不同系列的電影角色放在裡頭也不違和,蝙蝠俠、超人、綠燈俠、甘道夫和鄧布利多等可以齊聚一堂。《樂高蝙蝠俠大電影》更是被稱作近年來最好的蝙蝠俠電影,爛番茄網站給該片的新鮮度高達91%,要知道去年的真人電影《蝙蝠俠大戰超人》在爛番茄的新鮮度才27%,票房也很不起眼。讓蝙蝠俠以樂高小人的形式出現,既保持了經典IP的熱度,又可以修改人物設定和劇情,這種創新很快得到觀眾認可。